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开局气疯朱元璋,死不登基 > 第485章 文星暗淡

第四百八十五章:文星暗淡

“这……。”

陶凯面色有些发怵,心里头对晋王的这番言辞是震惊的无以复加。

他站在中间,面对大家的眼神,心里的震撼久久无法消散,最终在思虑良久之后,似乎是意识到了什么,蔚然长叹一声,感慨道:“既然殿下心意已决,那老臣……不敢阻拦!”

“只是,老臣希望殿下下决定之前,多想想我朝的万千学子!”

朱棡刚要开口,却见陶凯身形陡然佝偻了下来。

仿佛是泄了一口浊气。

“老臣……,身子抱恙,还请陛下准许老臣……,致仕归养!”

这一次,陶凯是真的心死了。

就连朱元璋,似乎也找不到继续留下老陶的理由。

孔府若是真的落得一个被流放的下场,那陶凯必然是要引咎归养的,继续顶着当朝大儒的名号在京师做官,这会让他陶凯落得一个欺师灭祖的名声。

此时此刻,陶凯唯有归养,才算是能落得下一个好下场。

陶凯的脸色惨白且苍老,老到如同一截枯木,干瘪又狰狞。

朱标于心不忍,对于这位朝廷这么多年的礼部尚书,终究还是有些恻隐之心,如今看到陶凯这般模样,便还是上前道:“父皇,既然老大人身子抱恙,不如……。”

这一次,朱元璋没有拒绝。

陶凯主动请辞,一是表示对朝廷流放孔府的不满,二是保全自身,虽然有几分我命不由我的憋屈,但这是陶凯最好的出路。

“尚书陶凯,束修安贫,恭俭节整,前在机密,以病致仕,守善贞固,黄发不怠。”

朱元璋淡然的声音响彻整个校场。

那么淡然,却也那么无情。

“尚书省……准备旨意。”朱元璋摆手道。

胡惟庸心里微微有些冷汗。

这就是天子。

陶凯作为老臣,如今离去,朱元璋没有半点所谓的不舍,有的只是冰冷。在朱元璋的眼里,臣子就是臣子,永远不可能高于自己家人和百姓。

“臣!”

“叩谢……圣恩!”

陶凯斩钉截铁,声音爆发出了十足的力量感,

他长拜而下,以跪礼请辞。

望向奉天殿那高大的殿宇,内心一时间竟是升起了好些解脱之感。

“陛下!”

陶凯抬头。

正当人以为陶凯要搞事的时候,却见他从怀里掏出一本青皮书。

朱元璋微微凝眉:“怎么了?”

陶凯缓缓走到御前,道:“这是老臣为老臣的故里长潭所作的‘长潭八景记’,将故里八大奇景皆记叙在上面,老臣不求陛下能够念及老臣,只求……,留给陛下做个念想!老臣此去……。”

说罢,陶凯长叹不休。

将手里的青皮书放在御前的丹壁石上,陶凯起身告辞。

朝廷的礼部尚书,江南文坛之首的陶凯,黯然的退出了朝堂。他年少成名,至正年间中乡试,任江西永丰教谕,因为其学识渊博,礼仪周全,颇负盛名,朱元璋慕名拜访,两人相谈甚欢,论进取之策,陶凯献策先取应天府,而后与群雄争霸。

老臣还是有所功绩的。

所以朱元璋虽然无情的看着他离开,但多多少少还是有些感叹。

一阵风吹过校场,龙旗猎猎作响,众人的衣袍也微微起伏。

“不用扁舟过远方,祗将蓑笠钓湖旁。”

“斜风动处心仍静,细雨飘时趣亦长。”

“渭水披纶称吕尚,富春隐迹有严光。”

“晚来折取垂丝柳,穿个鲜鳞入醉乡。”

太子朱标念道那本长潭八景记上的诗词,一时间心里怅然不已。

冯胜双手垂立,见陶凯萧瑟的背影,不由得道:“这老家伙制定军礼,还有品官坟茔之制,还编写了元史,在文官那边,这也算是衣锦还乡了。”

李文忠淡淡道:“上位没有夺了他的衔,这老东西偷着乐吧。人家就算是致仕也是翰林,回乡里也是德高望重的,与其感慨他,不如想想怎么把赵庸那家伙揍一顿。”

郭英愣了下:“赵庸那厮咋地了?”

后面点站着的临江侯身子有些抱恙,但还是坚持上朝,微微咳嗽了两声,道:“你还不知道?赵庸那厮拿着咱们的钱去高价收购纸钞,一贯三百钱买一贯钱的纸钞,就为了拿去银商行兑换。”

“啊?那……那咋了?不是说要把银商行的钱给换完吗?”

郭英愣住了。

临江侯冷笑一下,道:“换完?”

“昨天开始,那些个商贩就已经不再兑换银币了,全部拿着纸钞在走商!而且银商行还规定每天只兑换一万贯的银币,赵庸手里的纸钞,都特娘的贬值了!”

赵庸换了接近十万贯的纸钞,现在只能一天天的瞪着拿纸钞去换成银钱。

但,贬值啊。

郭英气的脑子都充血了。

“老子的钱!!”

他投了一万两千贯,这特娘不是一笔小数目啊!这要是纳妾,他能纳特娘的一百个小妾!不!二百个!

想到这里,郭英只觉得眼冒金光,浑身颤抖,到底是三十几岁的人,沉不住气,竟然号出来了一声。

这一一声哀嚎出来,倒是一下子将正在沉默的百官给喊醒了。

朱元璋也被这一嗓子给吼的愣了一下,随后怒斥道:“郭小二,你个孬子,干啥呢?”

郭英脖子一缩,连忙道:“回上位……咱……,咱家里遭贼了。”

朱元璋瞪了他一眼,郭英赶忙缩回去,如同老鼠见了猫一般躲在人堆里不敢抬头。

“行了,继续朝议!”

朱元璋摆了摆手。

不管大臣们抱着什么心情,什么心思,总之朝会还是要继续的。

但实际上,这种大型朝会都解决不了什么问题,大型朝会更多的是彰显皇家的规矩和排场,以及宣布一些已经谈妥的事情。

不过这种大朝会还有一个用处,就是会见使者。

那个胖乎乎的倭国使者听到大明皇帝的话,赶忙行礼道:“陛下,外臣此行前来,就是为了求取书本,为此,我国大王愿意献上三千斤白银,以及一百位本国贡女!”

国朝之间,上贡一般是物品居多。

但此时,这些倭人居然连女人都拿出来上贡了。当然,这不是没有先例,这个国家似乎一只都是这么让人恶心,早在公元五十七年汉朝的时候,就曾经给汉朝上贡过本国的貌美女子,后来甚至还献上美男,让当时的皇帝魏明帝哭笑不得。

一瞬间,朱元璋的面色瞬间凝固了几分。

“书本?书本有何用处?那书本上都是我中原的汉话,不如我大明直接送人算了!”

朱棡笑意盈盈的道:“但,本王要提前说清楚,这些人是我大明派去你们倭国教化子民的,而不是送给你们的!所以,你们要对他们礼遇有加,但凡让我朝天子听到半个你们虐待我朝学子的声音……。”

朱棡声音陡然冷厉。

冷笑道:“这位使者,你也不想你的大王为难吧?”

……

现场经过了短暂的寂静。

文官那边的人几乎要气炸了。

这是要将圣人的后人当做犯人一样的流放啊!

但是气炸了又如何?

皇帝一心向着晋王,不占理啊!

这时候,那使者几乎是哆哆嗦嗦跪了下来,匍匐在地颤抖的道:“不敢!”

“只是……只是……,只是大王有所吩咐,要外臣求取的,乃是医书跟匠工书本!非是儒家经典,我们所缺少的,也是医者跟匠人。求大明长生帝陛下宽恕外臣之罪,赐予我国书本!”

臊皮!

文官那边几乎要咬碎牙了。

他们只需要转头,就能看到那边武将们几乎要憋不住的笑声。

你们想让孔家后人去倭国。

结果呢?

结果人家根本就不愿意让你们去,人家要的,是匠工和医者。

而这时候,倭国使者的意图也已经完完全全的暴露了出来,他们所求的,是医书跟匠工书籍,而这些,是可以称之为中原文化瑰宝的东西!

别人可以不在意,可以不理会。

但朱棡这个后世人,不能!

见朱元璋还在犹豫,倭国使者面色有些焦急起来,额间也留下汗水,赶忙继续加码:“另外,我国国君还愿献上数不清的宝物,如宝石、金箔、檀香……。”

倭国使者一口气说了几十种宝物,都是极尽奢侈奢华的东西,这些东西是古代上流人士的专属,是穷人一辈子都接触不到的宝贝!在场不少人心里有些蠢蠢欲动。

但朱元璋,洪武大帝,全程没有半点脸色上的变化。

别人在意宝物,在意这些奢靡之物。

但他,不在乎。

朱元璋缓缓道:“贵国当真是舍得下血本,如此贵重的贡品,居然就是为了一堆书本。”

倭国使者连忙回答:“回陛下,我国臣民愚钝,唯有这医书与匠工书本才能融汇,若是让他们如同天朝这般,怕是会糟践圣学。”

朱元璋笑了起来,淡笑道:“那倒是无伤大雅!”

使者痛哭,也不知道到底是迫于朱元璋的强势而委屈哭泣,还是一时间高兴的找不着北哭了出来。

但,事情远没有这么简单的就结束。

倭国使者的请求暂时留中,等到最后再议,但不管他们愿意还是不愿意,大明给他们什么,都不是他么能够左右的事情。

“宣,衍圣公觐见!”

传召太监与御前高呼,声音一声声由侍卫传达了下去。

朱棡也站回了朱标的身侧。

“你这样,倒是将人得罪死了。”

朱标道。

朱棡满不在乎的笑了笑,轻松的道:“我本来就不是一个讨喜的人,得罪多还是得罪少,都没人在意。”

朱标摇头:“老三,你错了!你已经长大,但有些话作为兄长我却不能不说,你不惜身,不留情面。想要做的事就没有做不到的,你总是顶在前面,停下来歇一歇吧。”

站在朱标的角度,老三做的够多了。

甚至让他有一种愧意。

政策的落实,百姓的生计,几乎都是他一手撑起来的。

原本应该是享誉天下,名震古今的他,却到处树敌。

朱标心疼了。

他甚至是!有了一种怨气,怨那虚无的皇位,怨那该死的利益纠葛!它让两兄弟难堪,让弟弟不得不面对八方风雨,他年纪轻轻,本该是做自己的逍遥王爷的时候。

朱标越发怀疑起自己。

自己做的,够好吗?

朱棡笑了笑:“大哥,你多虑了。”

朱标摇头。

这时候,远处的宫门口,衍圣公孔希文也走来了。

他近五十,已经是头发斑白,如今家族遭逢巨变,连带着脚步都有些虚浮起来,在百官注视下走到御前,孔希文缓缓拜礼,高呼万岁。

朱元璋眉宇间有几分打量之色,过了一会儿,朱元璋问道:“你可知罪?”

孔希文躬身向下,告罪道:“老臣管教不严,酿成如此大错,此行前来,一切罪责,老臣都心服口服。”

他到底还是个读书人。

孔希言的事他不是不知情,只是一直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因为孔家缺钱,更需要钱!虽然孔府土地很多,但孔府每年为了圣人的诞辰跟各种礼节,所花费的数目足以让孔希文捉襟见肘。

孔希言每年可以给家族带来三四十万贯的利润,这些利润,足以让孔府风风光光的办好每一场盛会,教学更多的儒生,培养更多的学子!

可以将这些理解为投资。

为了孔圣文化经久不衰,孔府设立学府,开设课堂,免费教学学子开蒙,让他们感念圣人学问的亲民,只有这样,才能让家族世代昌盛。

当然,想要世代昌盛,还免不了要识时务。

但孔希文内心还是有些不甘心。

他早就劝孔希言不要继续做这违反国法的事,可孔希言置之不理,如今有这样的下场,可以说是孔希言害了整个家族。

“既然心服口服,那边按罪论处。”朱元璋深呼吸一口气。

按罪论处。

这样下来,孔希言往外数的三代都要被流放。

孔希文浑身微微有些颤抖。

只有等这件事落到自己头上,才知道当时的心境到底如何。

原本他以为自己承受的了,可现在,孔希文只觉得心如死灰。

文管这边一个个脸色惨白,仿佛死了老娘一样,一个个丧着脸,面色惨白。

人群中的刘伯温看着掌心的三枚铜钱,只觉得浑身无力。

文曲星,果然暗淡了下来!

而这,只是一个开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