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开局气疯朱元璋,死不登基 > 第494章 清谈

大明:开局气疯朱元璋,死不登基 第494章 清谈

作者:毕奇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0-21 10:51:39

第四百九十四章:清谈

这个故事讲得简短,但也向永华解释了疑问。

“那……若是大明不用理学,改用何来治国?”永华好奇的问道。

朱棡起身,微微一笑。

朝着门外走去。

迎向明媚的屋外,朱棡双手叉腰站在屋檐下,望着天穹。

口中轻声说出四个字。

“自己!”

……

不管是儒家还是道家,亦或者是佛家法家等等,皆有自己的信徒跟核心思想。

但朱棡认为,不管哪一派的核心思想,都不能成为限制人民智慧的枷锁。

更不能给百姓的智慧打上对错。

这是个深远的话题,朱棡不能深谈,深谈之下,自己的身份肯定会遭受怀疑,并且就连朱元璋到时候或许都会迟疑。

说到底!

封建社会最大的问题。

还是在统治者。

罢了。

朱棡叹了口气,这个话题,到此为止吧。

“公主殿下,本王听闻玄武湖畔的的延龄园里菊花开的正好,刚下过雨,想来应当是清香无比,不如同去赏赏?”

朱棡转头,笑意盈盈的问道。

永华微微一怔,下意识的就要拒绝,但一想到先前对朱棡的各种情绪,心里的拒意反而成了一种不服输的情绪。

我脱完了你都不要,那我就让你喜欢上我,再得不到我!

“好啊,谢王爷相邀,臣女正好想去散散心呢。”

……

菊花有别名为延龄,而玄武湖畔新建的延龄园,正是一处赏菊的好去处,延龄园面向百姓开放,园中种有各种品类的菊花大小百余丛,还有些别致的景观,是一处散心的好去处。

延龄园占地十余亩,旁边就是供奉着漠北一役功臣的烈武祠。

朱棡领着永华进祠上了一炷香,背后还跟着个丫鬟夏福。

“这位就是镇北侯?”

永华举目看去,祠堂正中间矗立着一座约莫丈高的雕像,通体用石头雕刻,双脚踏实的踩在地上,左手持马刀,右手持火枪,怒目圆瞪,以威风凛凛之姿直视北方。

“他这辈子没过过富裕的日子,前半辈子当兵痞,混吃等死,被人看不起,后半辈子匆匆结束,只余下这一身的后世名。”

朱棡以手持香,抵在额头虚拜三下,随后将香插在香炉里。

“我有时候很愧疚,漠北一役是我挑起,我本以为在获得了成功之后自己会心安理得的苟且,但却发现自己只剩下了苟且!”

这话虽然听起来有些让人无法理解,不过确实是朱棡内心的纠结。

作为现代人,他还是无法将所谓的后世名和自己鲜活的生命做一个对比,这是不对等的,也是不合理的。

“若是再来一次,王爷还会这么做吗?”

永华问道。

“或许会有更好的办法,或许还是只能维持现状,但无法改变的,是将士们的意志!他们是铁骨铮铮的汉子……。”

楚力临上战场前所惦记的也只有自己的崽子。

他不问自己能得到什么。

更不问这一战之后自己会怎么样。

他只知道,主帅要他上战场,他便要拼命。

……

缅怀故人的心情总是沉重的,而不巧,两人行至延龄园,居然被告知不能进入。

夏福看着拦着自己的青帽小厮,叉着腰鼓着腮帮子嗡声道:“凭什么不让我家公子进去?”

小厮摆了摆手,“不是不让你家公子,是所有人都不能进。”

“今儿个诸位士子在里面赏菊清谈,那论的都是国事,要是被旁人听去了咋办?哪儿来回哪儿去吧!”

这是这小厮今日赶走的第十几波人了,好在先前的那些人一听到里面在论国事就忙不迭的走了,国事非是常人所能讨论,稍有不慎就会下场很惨。

原本以为这些人也会转身离开,却不料这三人居然迎了上来。

“延龄园何时成了私家宅邸了?”

朱棡问道。

小厮见此人气度不凡,倒也不敢往深了得罪。

走下台阶来,拱手陪笑道:“公子这是哪里话,只是诸位学子在此地清谈,若是被旁人听了,怕是担待不起这个罪责,今日不便,请公子原谅则个。”

“可本公子记得,这延龄园建造之初就说的明明白白,凡天下百姓皆可进园游玩!除不可损坏财物,不可沾染污秽外,并没说有人有权封园啊?”

朱棡冷笑起来,面色开始出现一些不善之色。

那小厮也添了几分怒意,站直身子讥讽道:“公子这是不识抬举了?”

“里面诸位士子商讨的可是国事,要是出了纰漏,你担待的起?”

国事?

朱棡突的笑了起来。

正在这边争论的时候,园子里稀里哗啦的小跑出来好几个小厮,皆是青帽青衫,一个个态度倨傲的看着朱棡三人。

几个挡在门口,过路之人也纷纷驻足。

旁边有人摇头埋怨道:“这些恶奴当真是跋扈,一大早便将游园之人赶了出来。”

“也不知道是哪家养的狗,着实是狗仗人势。”

“又不是第一次了,这些人隔三差五就要封园,这延龄园说是百姓皆可观,结果反而成了他们的私宅。”

听起来,这些所谓的学子还隔三差五在此清谈。

每逢清谈,必让小厮封园,不让外人进入。

几个挡在门口,朱棡不由分说的便往前走去,几个小厮顿时怒斥:“说了不可进,你当耳边风了?”

最先阻拦的小厮此时也是满肚子的火。

“说了你不听,若是等士子们怪罪下来,治你的罪!”

话音落地,朱棡雷厉风行的反手就是一巴掌。

啪!

这一巴掌快的如同疾风骤雨,抽的那小厮半边脸几乎变形!

众人吓得倒吸一口凉气,四下散开皆错愕的看着朱棡的身形。

“你完了!你完了!”

其余小厮见同伴倒地不起,吓破了胆子,一个个脸色惨白的叫唤起来。

朱棡目光冰冷的扫过几人。

这一刻,身为大明权势巅峰的气势毫无保留。

负手在身后,朱棡冷然道:“看在你等爹娘生之不易的份上,饶你等一条狗命!再敢欺凌百姓,定斩不饶!”

说完,朱棡抬脚便走了进去。

几人如寒芒在背,全身陡然如临大敌一般冒出来一身的鸡皮疙瘩,随后只觉得背心盗汗,牙关轻颤,连一句人话都说不出来!在朱棡说完那句话的同时,一种要人命的威胁在他们心里升起。

那一刻,当真是如同要死了一般!

“好!”

“这位公子当真不凡!”

“干得好,这群恶奴就该如此。”

百姓们纷纷叫好,居在附近的百姓不少都被这些恶奴所欺,如今被人给吓破了胆子,自然是出了一口恶气。

……

永华见朱棡步履缓缓的走在前面,见他脸色有些阴沉,微微咬唇问道:“公子可是气恼?”

朱棡吐出一口浊气,稍有沉吟之后苦笑道:“只是看到学子如此,有所感慨。”

永华抿唇一笑:“人世百态,并不是所有人都如公子这般高尚。”

“高尚?”

朱棡哑然一笑:“高尚这个词对于一个想要做实事的人来说,是一种捧杀。”

“我并不高尚,甚至可以说,只要有能够做成事的机会,我会变得很卑鄙无耻!”

……

朱棡沉默了半句,“学以致用,学以治国,口口声声以兴邦治国读书,可到头来却连高墙外的百姓都不肯看上一眼!”

“我不反驳圣人说的那些话,也相信读书这条路本身是没有错的,但可惜事实就是,这条路并不能让所有人都变得‘善’。”

“这是人的问题,而不是学问的问题。”

永华有所明悟,看着朱棡的眼神也更为深邃起来。

“公子高见,受教。”

她自然而然的联想到了高丽如今的情况。

朝廷大力推崇大明的儒学,并且一样是以朱程为主要的学派!

新兴派的士大夫们接受了朱程学问,在国内以高丽王的名义挑起跟老牌富家大族的斗争,这一斗便让百姓深受其害。

当真是应了那句。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永华意识到这样下去或许高丽会走上岔路,此时她有些迫切的想要知道,高丽该如何走出自己国家的道路来!

或许,留在大明,还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两人正往前走去,便看到了在一处亭子里果然聚集着一大群的儒袍青年,正兴高采烈的聚集在一起,声音洪亮的在此处清谈。

‘清谈’源于魏晋时期,指的是士族名流们会聚在一起谈论一些不务实际,空谈哲理,后泛指一般不切实际的谈论。

在宋朝,清谈逐渐成为了一些在读学子们论学的代表词。

而在大明,清谈虽无权势,也无官职,但若是在论学之中能够有所得,也可联合上书到国子监,让国子监祭酒审查,若是却有呈交御前的必要,也会上奏到皇帝那里。

但实际上,清谈之人大多都是些口齿伶俐之辈。

在‘梁书’之中就有评价当时的清谈之人:自负高才,昧於荣利,乘时藉世,颇累清谈。

可见,所谓清谈在一些做实事的官员眼中,其实都是一群自负之辈!

北宋大学士葛洪就曾不满民间学子清谈之风,向皇帝谏言:‘俗间有戏妇之法……然民间行之日久,莫觉其非,或清谈所不能禁,非峻刑不能止也。’

朱棡亦对清谈谈不上半点好感,不过是一群眼高手低,杂学斑驳之人的狂妄之词。

……

“我若为相,首先便是要将那些主张兴商的人罢黜!商贾狡诈,为求利益不择手段,蒙骗世人,若一昧重商,此消彼长之下,天下皆以利驱之,百姓不事耕种,工人不事生产,长此以往,天下乱矣!”

“诶!”另一个书生站了起来,手持折扇走到中间,轻佻的将帽翎一抛脑后,随后笑道:“诸位,我若为官,首先便是要兴学办学!”

“眼下朝廷虽态度强硬,但无论怎么说,治国之事总还是吾辈之事,总不能让那低贱的商人来治国吧?”

“依我看啊,要兴我等,先要兴圣学,圣学大兴,天下大同!”

另有人有些哀声道:“可眼下之局面,又该如何是好?”

“朝廷铁了心要流放圣人之后,若是流放,我等读书人颜面何存?诸位有所不知,这几日,就连一些邻里都出言讥讽在下,说在下不过丧家之犬,连祖师爷都被朝廷除了名。”

“哼!那晋王当真是有眼无珠,且看他如何自食其果!”

众人七嘴八舌,纷纷献计。

一个年长一些的学子站了起来,走到众人中间,缓缓道:“诸位今日聚在此地,首要便是为了谈一谈对朝廷圣人之后的做法有何偏颇之处,其余闲话便少说了,晋王势大,若是让其得知,怕是受些皮肉之苦。”

年轻书生颇为桀骜道:“晋王睚眦必报,但我等却不惧他!等将来我等入朝为官,为国效劳,他亦拿我等没有办法。”

其余人也满腔热血

“对,我等将来为国效劳!难道他晋王要杀忠臣呼?”

这些学子可谓是义愤填膺。

所谓清谈,本是辩论,结果他们这,反倒是成了对晋王的声讨大会。

更有不怕死的学子脸色胀红道:“晋王如此狂妄自大,包揽国政!这是将太子殿下置于何地?难道大明真成了晋王理政不成?还有伦常可言?”

“我看,晋王怕是别有用心。”

这句话让大家有些错愕,没料到这家伙敢说这话。

但都已经说出来了,又想到这里除了自己人没别人,更有甚者附和道:“确实如此,晋王这般爱出风头,怕是别有想法,若是当真如此,怕是不得不防啊。”

“防?拿什么防?晋王有兵有权,若是其一呼百应,怕是……。”

这些家伙已经不是想死那么简单了。

这是拿九族的脖颈子在铡刀上擦。

众人依旧激烈的讨论,言语之中,晋王已经反迹明显!甚至到了马上就要兵围皇城,一呼百应的程度。

所谓清谈,虽诸事皆可议论,但却也没料到这些家伙如此的口无遮拦。

朱棡在原地站了一会,随后缓缓走过去。

下一秒,便有人发现了朱棡。

“大胆!”

众人豁然起身,当即怒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