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夕阳王朝 > 第四十三章 江上风清

夕阳王朝 第四十三章 江上风清

作者:仙野留踪 分类:玄幻魔法 更新时间:2024-10-26 12:01:01

第四十三章 江上风清

两岸的青峰直插云霄,逼眼的苍翠之色茫茫铺开,一川风云延绵不绝地在峡谷上流走,像是一串流淌着的音符。船逆水而上,行驶有些缓慢,高大的山障和渺渺的白云把这艘大江中的小船反衬得异常渺小。急流的江水猛烈拍打着江岸的岩石,轰隆隆作响,溅起的浪花回旋在半空中,让人有种随时都会湮灭在江涛中的感觉。继先矗立在船头,向前方的江谷深处望去。

“继先,我们马上就出巫峡,前面快到夔州了。”丁依卿从船舱中钻出来对继先道。

“我们已经行了四日水路,估计还得四日才能到达酉州,这样一来一回就要耽误许多事日。”继先思虑深长。

林清溪道:“回酉州路途遥远,水路艰险难行,这也是没办法的事,不过也用不着太担心,时间应该充足。”

船在江上又行了一日,也不知行到了什么时候,众人有些乏倦,依着船舷睡着了。忽然,前方的峡谷敞开了,变得开阔明朗,两岸的山峰由高峻变得低缓舒张,一道斜阳从船头射进舱内,正好照在继先脸上,继先被刺的揉了揉眼睛,向舱外望去,忽见江面开阔,不由得心中豁朗许多,“你们看,咱们已经过了峡江。”

林清溪看了眼江岸,“想不到这一觉竟睡了这么久,看来我们是真的累坏了。”

“你们快看!那是哪里?”吕星宇忽然看到前方的江面旁出现一处绿树葱茏的半岛,指着江岛向大家道。

众人齐把目光投去,继先觉得甚是熟悉,仔细一想,忙道:“那不是玉印山吗?那年我随吕文德入川抗击蒙古,在涪州江面与火尼赤大战,遭炮弹击伤落入江中,被路过的莫姐姐和吴姐姐送到玉印山疗治。”

林清溪不禁惊讶道:“居然还有此事?”然后又奇道:“张天松是个十分怪癖的人,从不跟外人往来,他能给你治病实在不可思议。”

“谁?张天松?他在那里?”丁依卿一听林清溪说及此人,忙问道。

继先见他神情紧张,隐隐约约想起了当年满溪春无意间提起的事,知道丁依卿是张天松的徒弟,却又想不起什么原因致使张天松隐居不出,连自己的徒弟都不愿意再见了。继先问丁依卿:“丁大哥,张天松是你的师父,你一直都不知道他的踪迹吗?”

丁依卿道:“自榕树林之战后,我们师兄弟三人便与师父失去联系,到处找不到他的身影。林姑娘刚才说我师父救过你,是真的吗?他在哪里?”

当时登岛的众人曾答应张天松不向外人透露自己的住处,知道张天松隐居多年不见外人,必然有自己的难言之隐,不过又想丁依卿是他的徒弟,寻师多年,现在张天松就在眼前,若不告诉他绝非朋友之道,便道:“丁大哥,我若告诉你他的住所,你须得保证不向外人泄露。”

丁依卿道:“你果然知道我师父所在。你放心,我绝不会向别人透露。”

继先便让船夫转帆,向岸边的玉印山停靠,“丁大哥,你师父就在玉印山上。”

说话间,船靠岛了,众人下船。吕星宇向登岛的山路望了一眼,见绿树葱茏,甚是隐秘,对丁依卿打趣道:“三哥,你师父舍弃你们跑到这个岛子上不见外人,不会是做了什么见不得人的事了吧?”

丁依卿顿时严肃道:“四弟莫要胡说,师父性格怪癖,容不得旁人对他妄加评论,若是被他听到你刚才的话,恐怕我们上不了岛。”

“这么厉害!好好好,我不说话了行吧。”吕星宇嬉笑道。

“张先生!有人吗?”继先等人来到岛上的小院外,见四周寂静无人,院内鸦雀无声,只有一架草药摆在院内晾晒,但并不敢直接进去,站在院门外轻轻喊了一声。

林清溪见许久无人回应,问道:“他不会已经离开这里了吧?”

“林姑娘睁大眼睛瞅瞅,院内还晒着草药呢,肯定有人在。”吕星宇道。

丁依卿见吕星宇对林清溪说话冒失,便道:“四弟,休要这样说话。”然后朝里面又喊了一声,“师父,在吗?”

“算了算了,咱们先进去等着,说不定他出去了,一会会回来了。”吕星宇不耐烦道,上前便要推门进去。

继先一把拉住他,“吕大哥不可,张老先生最忌生人,我们今日无故登岛,若是再擅自进入他的院中,他必会生气。”

“现在怎么办?”林清溪问道。

继先欲征求丁依卿的意见,丁依卿道:“就在这里等一会,应该要不了多久的。”

众人只得依他。

日头已经沉没在江岸的远山处,江风吹来,带着一股清凉的湿气,天上还有几只未归巢的江鸥在盘旋,像是要在夜晚安息前搜寻一点最后的食物,飞着飞着便消失在淡淡的余晖中。

继先等人坐在门外的树下,仍不见张天松回来,林清溪不禁打了个冷颤,站起身向周围看了看,心情有些焦急,“继先,咱们时间不多,若是再耽误事日,怕会误了大事。”

继先刚要说话,却听得山路下面传来断断续续的哼唱,继而便有脚步声仄仄传来。丁依卿忙起身整整衣冠,猜想一定是张天松回来了。众人正在立身恭候,却见一个硕壮大汉提着大刀醉醺醺走过来,众人不禁愣住了,再仔细一看,继先惊喜道:“龙大哥,怎么是你?”

丁依卿和吕星宇也认得他,他正是雪玉派掌门龙震元。

龙震元打了个哆嗦,呛出一口酒气,定眼一瞅,“哎呀!这不是继先兄弟吗?你啥时候来的?”

继先道:“龙大哥从哪里来?我还以为是张先生呢。”

“怎么?你们没见到怪老头?”龙震元奇道。

丁依卿道:“师父脾气怪异,我们不敢擅自进院,一直在这里等他回来呢。”

龙震元大惊,“什么?你们来多久了?”

继先见他神情大变,奇道:“有一个多时辰了,怎么了?”

龙震元忙道:“坏了坏了!赶紧进去,我中午离开的时候还好好的,这会子估计又严重了。”

龙震元借着酒劲似疯若癫地说着,一把拉开院门,向继先等人道:“快进去救人,不然要坏大事。”

继先等人不知发生什么事,慌慌张张跟着他跑进去。

一推房门,龙震元跑到床前,喊道:“怪老头!怪老头!”

只见张天松趟在床上没有回应,半只手耷拉在床沿上,整张脸苍白僵硬,继先一看便知道他定受了重伤。

丁依卿见到师父,又惊又喜,然而却是这番场景,又忧又急,忙问道:“龙掌门,我师父怎么了?”

龙震元此时已经酒醒大半,“他中了一种剧毒,我也搞不清是什么毒,赶紧救人。”

吕星宇挤到最前面,向众人借开位置,“让我来看看。”

丁依卿立刻退开一步,“对对!四弟最善解毒,快看看。”

吕星宇扒开张天松的衣襟,见胸膛处有一块巴掌大的紫红痕迹,便向龙震元问道:“他什么时候中的毒?”

“已有三日。”龙震元道。

吕星宇又问:“之前可有呓语症状?”

龙震元回想一下,道:“好像有。”

吕星宇摇头叹了一口气,缓缓道:“他中的乃是龙花之毒,此毒剧是一种慢性剧毒,不会立即要人命,但却会缓缓渗入体内五脏六腑,毒性日日加剧,最终由胸膛向全身红肿溃烂而亡。”

众人无不惊惧,丁依卿道:“如何解毒?”

吕星宇道:“要解此毒,非龙舌草别无他法。”

继先道:“龙舌草并不难找。”

吕星宇摇头道:“不,得是天河谷中瘴树林下的伏龙溪边所长的龙舌草才行,天河谷中遍布各种矿藏,那里的龙舌草大多是数十年甚至数百年所长,吸收了谷中精华,终年在瘴气下涵养,能驱百毒。”

林清溪问道:“天河谷在何处?”

吕星宇道:“播州,此毒发作期限为七天,一旦发作,三日内必亡。”

“这么远怎么来得及?”众人惊道。

正在大家犯难之时,丁依卿忽然道:“我两位师兄隐居播州多年,专以采药行医为业,他们必知此草。”

继先喜道:“对对对!大先生和二先生一定会有龙舌草,不过他们现在在哪里呢?”

丁依卿道:“我知道,我去找,两日之内我必回来。”然后托众人照顾张天松,便找二冉寻药去了。

不提丁依卿如何寻找二冉经过,丁依卿走后,众人陪着张天松艰难支撑着,两日后,丁依卿果然带着龙舌草回来了,众人喜出望外。

继先忙道:“何处寻到你师兄的?”

丁依卿把药交给吕星宇,“四弟,快把药拿去救我师父。”又向继先道:“二位师兄让我保守秘密,继先就别问了。”

继先道:“两位先生有意归隐,自然不想让外人知道去处,我自当不必追问。”

吕星宇取一部分龙舌草放进张天松常用的药罐中熬制,又配上自身携带的一副药,熬成一碗汤药给张天松喂下,道:“剩下的龙舌草分三剂熬制喂服,再配上我的这幅药剂一块服用,三日后便可痊愈。”

大家按照吕星宇的吩咐,日日熬药给张天松服用,三日后真的解毒痊愈了。

这日,龙震元帮张天松在山上的清风亭设宴答谢继先等人,张天松得吕星宇解救,基本痊愈。这几日,丁依卿为张天松没少苦熬,看到张天松日渐痊愈,心中一点也不觉得累。继先却急切想知道张天松到底为何中毒。

众人来到清风亭就坐,张天松向众人作揖答谢道:“老夫这条命险些丧于歹人之手,多亏诸位相救,不胜感激,略备薄酒为谢。”

龙震元向众人笑道:“我这是头一次听到怪老头说话这么客气,倒不习惯了,哈哈哈哈!”

众人大笑。

张天松略显尴尬道:“老夫之前待人确实太过苛刻,哎!过往之事不提也罢。”

继先道:“张先生言过了。不知先生是中何人之毒?”

丁依卿也忙道:“师父,那人用毒好生歹毒,若不是四弟在此,恐怕师父命将不保。”

张天松这才想起身边还有位自己的徒弟,特意转眼看了下,却见丁依卿正目不转睛地注视着他,心中顿时五味杂陈,感慨万分,于是道:“依卿呀,哎!”张天松欲言又止,不知该从何说起。

丁依卿看出张天松必有难言之隐,委婉道:“师父一人在这里多年是怎么过来的?我和二位师兄都很挂念你。”丁依卿停顿片刻,一句话在嗓子眼憋住,反反复复想要吐出,却怕会戳痛张天松心底的隐伤,纠结了好半晌,终于吐口道:“师父,你当年为什么跟我们不辞而别,销声匿迹了呢?”

张天松一杯酒端了半日未下肚,被这句话一问,脸色僵住了,放下酒杯,环视众人,神情凝重而惨淡地自我嘲笑下,十分不情愿道:“依卿呀!我不配做你们的师父,我犯了不可饶恕的错误。”转眼又对林清溪道:“这位是桃源派的卸花剑吧?”

林清溪道:“我就是林清溪。”

张天松向林清溪深深鞠了一躬,“老夫愧对桃源派!”

林清溪连忙起身,不知所措,“张先生这是何故?”

张天松道:“林姑娘请坐下。”

林清溪一脸茫然坐下来,心中疑惑不解。继先是局外人,不便插话。

丁依卿扶张天松坐下,“师父,你不必太激动,慢慢说。”

张天松平复一下心情,目光静止了,脑海中闪现出多年前的旧事,“当年我与金佛派的缘了大师为故交,我擅长各种奇门异术,曾经研制出一种威力很猛的火药,胜于普通火药数倍,本想献给四川制置使彭大雅抗蒙所用,不料后来发生变故。”

继先问道:“莫不是被人窃取了配方?”

张天松道:“你说对了一半。那配方是我受人蒙骗,拱手送人了。”

众人无不惊讶。

丁依卿追问道:“受谁所骗?”

张天松道:“依卿呀,还记得当年我有一次命你去重庆给彭大雅送密信,又让你师兄半路喊你折回的事吗?”

丁依卿道:“记得,我当时虽有疑惑,但也没问明原由。”

张天松摇头苦笑道:“我是不应该把你喊回来的,若是当时你将那封密信送走,便不会有后来之事了。”

吕星宇听得入迷,急道:“哎呀!真麻烦,大家就别问那么多了,让张先生一口气说完,东拉西扯好啰嗦!”

张天松便接着道:“那封信正是火药配方,我要送给重庆守军。恰恰在信刚送走,缘了来找我,他知道我一直在研究火药,便问我情况,我把事情告诉他,他看了下配方,说若在里面加上一种矿料能将火药威力提高三成,我一听大喜,便问他添加什么矿料,他说此物只有金佛山才有,容他将配方带回去一试。又说现在静隐师太正召集川中各派到成都与陇西四刀比武,等他先去了成都回来后在尝试配方。于是我就信以为真,将依卿喊回来,想着等新配方治好后再给彭大雅将军送去,哪知却中了缘了这个贼和尚的当。”

继先道:“缘了早已暗中投靠蒙古,我曾经遭他暗算被投进金佛洞洞底,不过他万万没想到,我在洞低发现了乔芳全的尸骨和《曲江流觞图》。”

林清溪惊讶道:“什么?《曲江流觞图》居然在金佛洞中,怪不得陈九鼎极力否认他藏有此图。不过照此看来,乔芳全必定也是被缘了害死的。”

张天松叹了口气,“没想到缘了居然这么恶毒!他拿了我的火药配方立即让陇西四刀献给蒙古,并且在成都城外的榕树林下用火药偷袭大胜而归的桃源派,致使静隐师太当场丧命,余下众人损失惨重。”

林清溪听至此,痛心疾首道:“先生别说了,我什么都明白了,这不非先生的错,先生何必自责多年?”

张天松道:“单若至此倒也罢了,关键是火药配方到了蒙古军手中,他们立即用来攻城,数十座坚固城池很快便被摧毁,落入敌手,这都是我的罪过呀!我无颜再见世人。”

众人沉默良久。

继先劝道:“可是事情已然这样,就算先生自责也无济于事,我觉得你不应该因此而隐居不出,既然祸端出自你手,你就应该出来想办法解决才对。”

张天松道,“我也曾这样想过,终究是不敢面对世人呀。后来渐渐想通了,便想出去做些事,于是前些日子打算去重庆,谁知半路上遇到了缘了,我与他大打出手,未分胜负。他便向我赔罪,说自己以前如何如何受人蛊惑做了错事,现在想痛改前非,我见他像是真心诚意,便有所动,他又请我吃酒,说一起去重庆效力,不料他在酒中下了毒。后来之事我便不知了。”

“后来恰好我路过那个酒馆,见到他中毒昏死过去便把他救回来了。”龙震元补充道。

“原来如此,这个缘了真是可恶至极。”继先恨道。

林清溪道:“事情既已明了,我们不如打上金佛山,宰了那个贼和尚。”

继先思量道:“先不忙,缘了是跑不掉的,我们还是先办眼前的事。”

张天松又端起酒杯,“先喝了这杯答谢酒再谈不迟。”

众人举杯饮尽。

张天松问道:“你们怎么突然来到玉印山了?”

继先道:“我们要去大酉山,途径于此,想到当年先生救命之恩,便有意来此拜谢。”

忽然继先想起当年越州城外桃花溪畔与李云水的对话,李云水曾说过,若想知道桃源派根底可向张天松询问,看来李云水是知道张天松隐居于此的。关于剑经和剑阵等诸多事情渊源,桃源派和九华派都不清楚,继先心想何不趁此向张天松一问究竟,便道:“张先生,你可否认识李云水?”

张天松忽然神色紧张,“你怎么知道此人?”

继先微笑道:“曾得机缘在越州城外相遇,并赠我《云水剑》剑谱,他说你可解我心中疑惑。”

张天松问道:“你心中有何疑惑?”

“桃源派和九华派的渊源。”继先道。

张天松起身踟蹰下,转身直视继先,深思诡异道:“我若说不知道呢?”

继先静静回道:“先生必知道,然而先生若不愿说,继先也不强求。”

张天松眼神像是回思旧事,继而一笑,长望江心,良久方叹道:“也罢!倒也没什么,只是无意去揭前人旧事罢了。”于是娓娓道:“五代末,《兰亭序》一摹本落入蜀主孟昶手中,孟昶文采超群,能舞善画,喜爱剑法,并深得《兰亭序》意旨,他和宠妃一代舞妓李艳娘亲绘《曲江流觞图》,李艳娘善舞剑,孟昶揉合贴中神意创制成《云飞花绽》一舞,与李艳娘同舞,名动诸国。宋灭后蜀时,李艳娘不愿去汴京,带着《曲江流觞图》和《云飞花绽》舞避世于灌江口,日日研究剑法,终于大成,修成《桃花飞云剑》,以斩断万千春红之意代替亡国之痛,并将《曲江流觞图》中的会酒演化成会剑之意,以寄托与孟昶舞剑之思念。后来李艳娘发动李顺和王小波起义,被镇压后,她率人马逃到大酉山隐居,李艳娘收有三个徒弟,涪州江风清、酉州付清音和阮明坤夫妻,李艳娘带领三人在《曲江流觞图》的基础上创制出《清风剑》和《云水剑》,然后将二者整合成一代神功阵法——桃花飞云剑阵,李艳娘又呕心写出剑经《繁花经》,心力耗尽而亡。随后,江风清与付清音夫妻为争夺剑阵的继承权大打出手,闹得不可开交,江风清自知斗不过付清音夫妻,便离开大酉山,在涪州明月山开创明月门,自此,《曲江流觞图》不知所踪,付清音认定是江风清偷走了该图。后来付清音夫妻凭借记忆将阵法招式刻于大酉山伏羲洞中,不过只得其大概要领。十数年后,付清音和阮明坤二人因性格不合,阮明坤一气之下将剑经和《云水剑》剑谱带走不归。付清音恼恨异常,出家为尼,在大酉山开创桃源派;再后来,阮明坤竟在九华山削发为僧,开创九华派,那剑经便一直存于九华派。”

众人听言无不感慨。

张天松又道:“其实阮明坤只是负气出走,想让付清音请他回山,杀杀她平日任性霸道的气焰,哪知付清音脾气太大,根本不肯低头,竟弄巧成拙。阮明坤大怒,对她失望至极,竟再也不肯回去了。后来阮明坤将《云水剑》剑谱交给李良保管,李良是李艳娘的侍从,文采和相貌世间一流,曾暗恋付清音多年,付清音和阮明坤二人皆心知肚明,付阮二人结婚后,李良便离开大酉山来到越州。至于阮明坤是怎么找到李良的,老夫就不知道了,或许阮明坤认为李良曾经钟情于付清音,必会把《云水剑》带给她。可阮明坤却偏偏又设了三个条件,过了三关方能带走剑谱,李大侠既然能得到《云水剑》,必也知道这三关是什么了。嗨!阮明坤这么做不过是有心送回却又爱惜面子罢了。”

张天松说罢不禁叹笑,又接着道:“后来的事或许李云水都告诉你了,我知道的这些也是李良告诉我的。”

林清溪叹道:“夫妻一场如同儿戏,真是可笑。”

继先这才明白原由,道:“九华派虽有剑经但无剑谱,所以无法练成剑阵。桃源派虽历经十四代传人,但没有剑经,甚至连剑法也不全,所以也不能真正练成剑阵。”

张天松道:“时过境迁,两派皆已不知剑经和剑谱分离之事,连九华派也早已不知剑经存于本派。”

吕星宇忽然突发奇想道:“张先生,两派数百年的老底子你都知道,真是神人呐!敢问你和两派是什么关系?李良为什么会告诉你?”

这一问确实问出了众人心中所想,众人齐把目光盯住张天松,等待他的回复。

张天松见众人这般好奇,笑道:“看来你们是要打破砂锅问到底。好吧,说了又有何妨,林姑娘,敢问你师父脖子上是否一直挂着一川梨木珠串?”

林清溪回忆道:“不错,师父十分钟爱这串佛珠,从未戴过其他佛珠。”

张天松道:“你错了,那不是佛珠,是我送给你师父的定情之物,名叫印心珠。”

众人无不惊讶。

张天松接着道:“其实我也是桃源派的人,当年我们师姐弟四人随师父闯荡天涯,二位师兄和师姐痴迷剑法,我却独爱奇门异术,师姐生得一幅绝世容貌,我对她很是痴迷……”

还未说完,吕星宇插话道:“又是男男女女的破事,哎!”

众人不觉一笑。

张天松停顿片刻,接着道:“可是师姐却对红尘之事从不上心,而是醉心于桃花飞云剑阵,终日迷恋其中不能自拔,我曾向她表白,但她断然拒绝,说今生只许身剑法,为求专心,绝不沾染红尘。”

继先感慨道:“想不到世上竟有如此痴迷武功之人!”

林清溪道:“当年师父在世时,日日不辍研究剑阵,从未间断。”

张天松有些黯然伤神,“后来我又数次向她表白,都被她拒绝,为了断我痴念,她竟然转玄归法,剃度为尼了,换名静隐,我伤心痛恨,便离开了大酉山。”

众人喟然。

林清溪心中不知是何滋味,道:“师父做事果断决绝,极少考虑旁人感受,可能也是由己及人,她常训导我们要心无旁骛,不要被世间的感情羁绊迷惑。”

张天松又道:“自我离开大酉山就在也没回去过,后来听说师父为了想把掌门人传给她,害怕二位师兄不服,竟将他们二人赶到巫山。再后来我来到成都,便收了依卿为徒。”

继先意味深长道:“想不到其中竟有这么曲折的故事,正因为张先生间接杀死的静隐师太是自己当年的爱人,所以才会这么悔恨,避而不见世人。”

张天松点点头。

不知不觉已经暮色垂垂,江风吹来,带着一阵潮湿的气息,张天松打了个冷颤。

丁依卿关切道:“师父身体初愈,难耐风寒,咱们回屋去吧。”

众人便起身下了清风亭。

次日一早,继先和林清溪向张天松告别,赶回大酉山。丁依卿不放心张天松,欲要再留几日照料他,吕星宇也留下来陪伴,说过几日后他们便去合州找张珏将军。

继先和林清溪很快便回到了大酉山,莫问津等人出迎,眼见桃花四剑再次聚齐,众人欢喜不尽。莫问津设宴招待继先,又欲将桃源派掌门让给林清溪,林清溪坚辞不受,众人一致建议仍由莫问津掌领桃源派。大家畅叙一番后,继先把去金刀门的前后经过讲明,说要尽快将桃花飞云剑阵练成。

莫问津知道继先熟知《云水剑》和《清风剑》剑法,以他的资质,能很快通读领会《繁花经》要义,便斗胆请继先带领四人练剑,道:“继先,桃花飞云剑阵中的剑法要多人合练方能达到最佳效果,但需一人为阵心,依我看,就由你为阵心,带领我们来练。”

继先难为情道:“四位姐姐都是桃源派的人,让我一个外人带领你们练恐怕不太合适,况且练剑之人需先通经书,而我并不懂《繁花经》。”

满溪春劝道:“你资智很高,《繁花经》对你来说不成问题,你就不要推辞了。”

莫问津命门人守好进出桃花源的洞口,带四人进入伏羲洞中。莫问津把《繁花经》打开,先让继先看了一遍,继先在心中默默体会。继先让林清溪四人先将两套剑法演练一遍,从中指点,四人都觉得与当日师父所教的剑法有所差异,犯了困惑。

莫问津疑道:“这两套剑法部分招式与师父教的不同,究竟哪种是正确的呢?”

林清溪通过张天松的讲述已经知道,她师父所练的剑法是刻在伏羲洞中的招式,而该招式只是付清音当年凭借记忆所刻,因此未必是完整的剑法,于是便道:“师妹,不要去想师父所教的,剑谱上的剑法才是正确的。”

继先很快便领会了剑经要义,对四人道:“我先把阵法跟四位姐姐讲一遍,一定要记住。桃花飞云剑阵阵法分为四套,每套四个招式,每一套的招式、力度皆有变化。第一套是群剑卸花,第一招名叫一枝独秀,此招为主剑出关,一展雄威;第二招是百花齐放,你们四剑并排齐出;第三招名叫天光云影,是说主剑与对方接招,群剑上下左右变换出击;第四招叫花落谁家。第二套是飞花为云,第一招为风起云开;第二招花飞花散,聚成一个中心,冲破敌阵;第三招是树稳枝遥,此招要主剑守稳,四剑时出时合变幻莫测,第四招叫云淡风清。前两套阵法绵延婉转,重在意,后两套要用力度,剑法要果断。第三套是扬花斩红,第一招破芬,第二招断春,第三招分艳,第四招碎芳;第四套是剑葬花魂,第一招落土,第二招褪红,第三招销香,第四招化尘。”

四人听后,一一点头,便练起来。

天空晴好,云山相映,虽是盛夏天气,但桃花源中十分清凉。奚清源从草堂中走出来,沿着溪流向伏羲洞而去,随手掐了一朵花把弄,来到岩壁下,抬头向上望去,高喊道:“师姐,要送水上去吗?”

半晌却不见回应,奚清源正在纳罕,忽然上面走下继先等人,奚清源急忙扔下花朵迎上去。

“还是外面光影好啊!咱们入洞有一月多了吧?”继先伸展下四肢,环顾四周云天,向林清溪等人道。

何开颜在一旁回道:“已经四十日了。”

继先道:“好快呀!”

莫问津看到奚清源迎上来,问道:“近日没什么事吧?”

奚清源回禀道:“回师父,一切安好。”

“开颜,你同清源快去准备饭菜。”莫问津吩咐道。

二人领命跑去。

满溪春道:“多亏继先在,我们才能这么快练成剑阵,要好好谢谢继先才是。”

林清溪也道:“师父毕生研磨,专心不二,也未能练成剑阵,继先为我们找回《曲江流觞图》和《云水剑》,最终完成了桃源派历代掌门人的遗愿,继先是桃源派的大恩人。”

五人在池边的桌宴旁坐下,边叙边吃,四周景色迷人,环境幽深,静水深流,继先道:“桃源派身居此处,只有山洞通往外出,远离尘世,山高谷深,水流花开,真乃世之仙境。”

莫问津自豪道:“别的不敢自夸,桃源派的景色算是一绝了,若我们守住洞口不与外界往来,谁也不会知道我们。”

继先问道:“我一直好奇,四位姐姐的名字是自己取得还是你们师父取得呢?”

满溪春奇道:“为何会有此问?”

继先笑道:“桃源派的名字自然来源于晋时的陶渊明,而四位姐姐的名字清新脱俗,飘逸天成,与陶渊明文中意趣相似。”

莫问津四人听后,相视而笑,莫问津道:“继先果然好聪慧,连这都能想到,实不相瞒,我们四人的名字都是师父取的。”

林清溪接着道:“我们桃源派的规矩,徒弟的名字均要由师父来取,并且都要跟桃源这个意境相符合。”

继先这才明白,道:“桃花源景色不俗,各位姐姐更是人如其名。”

吴处边调侃道:“承你所言,我自然是好姿色,不过依你看,我们四人谁更胜一筹?”

继先被他这一问,羞而不敢言。

莫问津语气拉长假意嗔道:“三——师——妹!”

吴处边面色羞红低下头。

莫问津继而解释道:“当然师父跟我们取名字也花了一番心思,王维曾有诗写桃花源‘当时只记入山深,青溪几曲到云林。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便给大师姐取名清溪;谢枋得曾写‘寻得桃源好避秦,桃红又是一年春。花飞莫遣随流水,怕有渔郎来问津。’师父说既然怕人问津,那就莫问嘛,恰好我姓莫,就叫莫问津;书圣张旭也有一首诗,‘隐隐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世人都在寻找进入桃花源的洞口,故而张旭会问洞在哪里,但是桃花源的人却不想让人知道,何处边呢?自然也就是无处边了。”

“我姓吴,吴处边的名字是我让师父这么取的。”吴处边插话道。

莫问津又道:“满师妹的名字来自李白的一首桃花源诗,‘露暗烟浓草色新,一翻流水满溪春。可怜渔父重来访,只见桃花不见人。’”

继先听得入迷,对她们四人的名字来历回味深长,道:“一个名字便是一幅图景,真的好美,四位姐姐养在桃花源,又得一个好名字,仙气天成。”

莫问津道:“等我们用完餐,带继先在酉州走走,酉州虽然地处偏远,却风光很美,劳累这么多日,不妨休息休息,还有半月时间,我们过几日再去襄阳也来得及。”

继先道:“全听莫姐姐安排。”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