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唐开局震惊李世民 > 第1146章 民间舆论

大唐开局震惊李世民 第1146章 民间舆论

作者:九剑本尊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0-26 12:02:31

第1146章 民间舆论

大唐开局震惊李世民正文第1146章民间舆论一日之间,大唐禁军再下辽原城。

两日连下两城。

消息迅速扩散。

一面是大唐禁军火速将情报送往幽州,再通过“电话”传送回长安。

一面则是高句丽方面溃散的守军,破城之刻狼奔豕突,飞一般的冲出城外就往后方跑去,而很快……跑路的人往往比赶路的快,两座大城陷落的消息几乎是和长安方面差不多同一时间,传遍了高句丽。

高句丽举国上下,尽为之震恐!

而这个时候……

高句丽一方的大将杨万春,也来到了大唐禁军的营寨之中。

彼时李盛,长乐,李孝恭,李道宗……等人正在帐中议事。因为天气有些变化的意思,雪下的有逐渐变大的趋势,因此众人是在商讨这大军是尽快继续前进,赶在大雪下起来之前拿下尽可能多的城池,还是先避一避,看看天候如何变化再说。

高句丽这地方雪下的太大的话,只是严寒就算了,关键道路还难走,这就麻烦了。

毕竟这个时代还没有汽车,而且……这种天气之下,即便是汽车,行动也是高度受限。

不过众人正在帐中议事,突然间就见一名小兵脸色被冻得通红,急急忙忙的跑到了帐篷门口,有些紧张惊惶的望着众人,“诸位大……大人,有……有个……”

众人诧异,李孝恭皱了皱眉,温言道,“你先别急,把气喘匀了再说。是什么人?”

听这小兵的话的意思似乎是禁军抓到了什么人。

这小兵喘息一阵,接着才紧张道,“禀副帅,是个高句丽的自称杨万春的人!看衣着有些富贵,小的们也不知是真是假……”

“杨万春??”

李孝恭愕然,这个名字自己还真听说过。

这货可是高句丽的成名大将!

高句丽最坚固的要塞安市城,据说便是此人镇守。但是……

这号人物眼下不忙着安排守城事务,怎么还跑到唐军这边来了?……

李孝恭并不激动,因为这年头……

说白了就是古代没有智能人脸识别,也没有指纹认证,甚至连照片都没有,不管什么时候遇到的人都可能不是其自称的那个人。

古籍上说盗匪横行,其实不一定是腰里配着刀的大盗,这种招摇撞骗,亦抢亦骗的小贼才是最多的。不过既然横竖眼下不忙,李孝恭便也姑且一会,便道,“那将他带来,本帅问上一问。”

这么说着,李孝恭不由下意识的转头看向李盛,心说自己真是迷糊了,李盛虽然当甩手掌柜,这手甩的飞起,不过既然是敌军将领来访,还是应该交给李盛来接见才是。

不过他这一转头,李盛顿时摆手,“郡王就别找我了,这事嘛,不是随便应付一下就行……”

李盛这话也不是不负责任,而是心中计较的非常清晰。大唐此来,目的就是要拿下高句丽全境,对方是求和还是干嘛,什么都不好使。

一句话,大唐要逐鹿四海,卧榻之侧就不可能有个高句丽盯着!

既然这样,那高句丽派人来逼逼,这不就是随口应付一下了事?反正决定的事情也不可能更改。

李盛这幅面孔搞得李孝恭一开始很是有点急。

这尼玛,殿下你知道你是殿下啊?军国大事这么随便的吗。

但再一想想,好像这事也就是随便了。不随便还能如何?横竖也就是没得商量。

不过这个时候,长乐忽然道,“我来会会他们这大将,看看他们有多少能耐。”

长乐要接见高句丽来使,这让周遭一群大将都露出有些愕然的神色,毕竟……

对方如果是高句丽大将,这孔武有力的万一……

而如果不是,那多半是个细作,还是不太安全。

不过这时候李道宗缓缓道,“某看也没什么不可,对方既是要见主帅,除了圣帅,便是北山郡王殿下……只是见个人,左右又不是没有护卫,有什么不可的。”

李道宗这么一说,这时候传令的小兵还没走,纠结了一下又道,“诸位大人,这人说要见主帅,这个……”

闻言李孝恭一怔,想了想却也点了点头,“也罢,那便由长……北山郡王接见,我等且退。”

长乐虽然体格肯定是容易吃亏的,但帐篷里有的是大唐禁军战士盯着,对方只要没有项羽之勇力,那便没什么大事。并且另一方面看来,长乐……

虽然不是方面大将,但学识也不差,若是要与高句丽之使互怼,想来也当能胜任才是。

众将于是退出帐篷,不过临走的时候李盛看了看长乐……确切的说是“北山郡王”的神色,似乎越发眼熟了,不过主要还是有些紧张的样子,于是小声道,“这事其实没啥难的,我去帮你把老袁叫来……”

长乐此时心情实际上有些后悔,自己方才一时好奇上头要亲自会会高句丽的大将兼使者,但等到李孝恭等人鱼贯离开帐篷的时候,这心情一下就紧张起来了。

长乐猛地意识到,自己依旧,不过是个年少的宗室,并无真正执掌方面的经验!

但李盛这话倒是让她愣了一下,接着想想袁天罡这个名字……

等等,这货不是大伙刚刚将大军开到涿州的时候,商量的用来与高句丽打心战的“方面大将”么?这两天……

是了。

长乐一下想起来,因为大军集结,李盛这一路主力和李绩的十万人会和用了将近一月,而袁天罡轻车简从,却是在这“一个月”的头几天便作为宗教人士入了高句丽境内。

这便是古代的宗教人士的特殊之处,实际上有些类似后来的记者。相比所谓“清流”,这些家伙才是真正掌握“民间基层舆论”,而不是“民间舆论”的角色。

古籍里若是提到某个皇帝经常接见僧道,其实不一定是沉迷修仙拜佛,而很可能是在体察民情,这一点后世之人往往不太了解。

不过长乐了解,想起既然袁天罡这两天回来和统帅团“述职”,正好可以借助他应付这一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