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回到石器时代 > 第三十九章 双喜临门

回到石器时代 第三十九章 双喜临门

作者:射天虎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0-26 12:02:33

第三十九章 双喜临门

桑住进了专门为孕妇安排的院子,由后勤组派有经验的人照顾着。石路忙忙碌碌的在为新生命的到来做准备。

由于找不到能够替代兽皮的布,他只能选择了纤维比较细密的树皮,让叶做了些尿布。

每天桑的饮食都由他亲自料理,后勤中负责伙食的妇女都从他那学会了不少的方法。蛋花汤,鱼汤,肉汤源源不断的被做了出来。

考虑到带孩子的时候一间屋子不够,同时自己保存的资料也需要更大的空间。石路就在原来的房子的北面三个方向设计了三栋房,形成一个院子。

砖瓦的充足,他这次不再用草顶和泥砖墙,直接盖了三间不太高的瓦房。让陆果盖房的时候,石路找来工具,用容易加工的竹子编制了新的家具。还给未来的孩子编了摇篮,甚至连一些小玩具也做了不少。

给孩子准备的衣服也做好了。他指导着叶,用柔软的树皮纤维和兽毛做了一大堆,至于适用与否,他先不管。

六月十二的时候,院落建成。给桑和孩子要住的屋子地面上还开了几道火沟,上面铺上砖头。砖头铺好以后石路特地选了一些竹片铺在上面,光滑的,以后孩子可以爬来爬去不受伤。

长老们对族长搞的特殊化的豪宅不以为意,在巫看来,这都是对的。他们都认为,石路的贡献,能让他拥有更多享受。

新院落建成三天后,桑从早上就开始痛。石路急忙的让人烧水和准备盐水,在桑痛的流汗的时候给她喝。里面叶带着几个人照顾着,石路却在门外急的团团转。

⊙Tтkan ⊙c ○

等了好久,桑依然在痛苦的叫喊。他干脆洗了手,开门进去亲自接生。

虽然没有做过接生孩子这活儿,他小时候放牛的时候却接生过牛,这会也不管了,心里念叨着:“孩子,你老爹懂的不多,只能把你当畜生接生了,反正你以后把我当老畜生就行。”

这边还得不停的给桑打气,指挥叶忙来忙去。他这一帮忙,倒是顺利了,不一会儿孩子降生,是个男孩。拍打了屁股后哇哇大哭,声音比今年出生的其他孩子都大。

石路激动的亲自用烧红的石刀割了脐带,放热水里洗。洗完后包裹起来一称,按他在这个时空弄出来的度量一看,七斤。

小心的把孩子放到桑的边上后,他一手抱着叶一手拉着桑,眼睛有些红润。原来时空的有些东西让他牵挂,现在在这里才算真正有了家。

第二天,桑体力恢复一些以后,就和石路商量给孩子取名的事儿。这个时空里,族里新增人都是族长或者巫给起名。

而桑则是想让石路也给她那个现在九岁的儿子也取个新的名。为此石路就给他取了个华猛,以纪念过去的猛部落。

而新生的自己的儿子,他取名为华兴,希望部落兴旺。起好名字以后,让巫做了一个简单的祭祀和祷告,石路就把桑抱进了新的院子,后面跟着抱着孩子的叶。

桑的恢复很快,石路也拿出一直没有动用过的小麦,一点点捣碎了,加上些果子和鲜肉给桑煮粥。

过了几天,教会叶这个方法以后,他让后勤的也学着给族里其他的孕妇提供小麦食品。他则脱身出来,为一次探索作准备。

六月里族人的精力都在照顾农作物和养殖上,石路除了照顾桑和孩子就不太忙。他没忘记正事儿,等桑好一些以后就准备出去探索。

根据现在活儿,他只要在七月中旬前返回,就不会耽误事儿。探索是十分必要的。随着人口的增多,对华谷的开发也会加大,周围的未知的地形、植被、威胁等都需要探明。

六月二十的时候,石路安排叶处理族里的事情,陆葱留下帮她做好防御。他则带着牛箭以及和,率领三十个人出发。

这次是先沿着河往上到达三岔河,沿途在两岸仔细的探查清楚。为了带马,特地改装了两个竹排,最终出发时带了三个竹排。

第一天的时候,先到神马谷,把周围的地形再详细的看一下,画出新的图。

神马谷东边到华村都是十一里长,最宽处三里左右的平地。这里靠近村子的地域已经种上了作物,大部分地方还是荒芜,平地南边的丘陵直接就连着更南的高山。

丘陵地带到山也不远,两里左右,打猎的时候族人经常来这一带。石路给这里连带丘陵和平地命名了个新名字,十里平原。

整个神马谷的实际深度四里不到,宽重新用竹竿测得溪水的入河口附近只有一里,西边遥遥可见老虎湾。

沿着谷里的溪水走了四里以后,就是几个小的山沟的汇集,两边是更高一些的山,把神马谷两边的谷地分成两部分。

山越往西南就越宽,继续走了五里以后,石路爬上山脊的树上四处观望。这时才发现,这山实际上是华谷中的一道山脊。

山脊从西南的山脉一直延伸到河边,并且流水集中处形成了神马谷。这山脊坡度没有华坪外的关山大,高度也不及关山。

沿着山脊继续往西南几里左右就能离开华谷进入西南山脉。这里可以看到河对岸的桃花林北边的滑坡形成的土崖,桃花林西边是一些高台和丘陵,没有南边宽。

神马谷以西的地带就是较为宽的平原和丘陵,捕捉马的时候石路就是带着人在那里追了好几天。把这山脊命名为神马山以后,石路就带着人沿着山脊的西边往下回神马谷。

进入神马谷的西侧山脊不久,众人遇上了一个刚刚滑坡不久的坎儿。这是一个小山包,滑坡到了下面的一个平地上。

滑坡翻出的石头里出现了一些表面有蓝紫色斑点,断口有古铜色的石头。石路拿起一看:这是紫铜矿石!另一个时空他舅舅曾经在铜矿上打工过,曾经带回来给他看,他认识这东西。

“这真是最好的发现!青铜时代,我来了!”石路大喊道。就在这么近的地方居然一年多,追野马的时候也曾经从这里路过,却一直没被发现。这次的发现实在太让他惊喜。

众人看了半天不知道族长为什么兴奋,不过还是按照他的吩咐看看周围情况。这里处于神马山西侧,有四五个山包,形成了个高地。

东边就是神马谷,在这里都能看到煮盐的炊烟。往下走两里左右就到了河边。石路收集了一些样品,并且大概的估算了一下储量,还算不错。至少能让现在的华族用个三十多年。

在自己儿子出生不久就发现铜矿,让石路欣喜异常,为此他决定把这里命名为兴村矿,以后大规模开采的时候要在这建一个村。

兴村矿离着煮盐点一里左右的距离,中间还隔着一道神马山的山脊和神马谷,地势高一些,不过到河边的距离都很近,可以共用一个码头。

在神马谷呆了两天以后,虽然石路很想马上回去炼铜,只是还有探索任务没有完成。按捺下激动以后,探索队又开始往上游进发。

神马山以西的地带一直都很平,而且比十里平原更长。一路走一路测量,终于在十天后到达了离三岔河二十里左右的地方,平原也到此收窄。

经过用竹竿加上肉眼的观察,这河谷地带的平地长达六十里。中间都是密布的竹林和森林,去年追逐马群的时候并没有完全的搜索完。

宽度最宽的就是华谷最宽的地儿,十里左右,北边到河岸,南边就到西南山脉的山脚。幸亏有马,而且这些马也熟悉这一带,不然搜索到边上都得要一个月。

石路把这狭长的地带命名为梅河盆地,这盆地以后开发成耕地的话,十多万人都能养活了。盆地和三岔河之间的地带,是比神马山还高一些的山脊。

在山脊东边,和发现那里有一片梅林,比华村的梅林还大,于是这山脊就被命名为梅花山。

这样,华谷的河边南岸基本上被探查清楚,从三岔河到梅花山、梅河盆地、神马山一直过了十里平原,就是华村。这部分占据了华谷的绝大部分面积,梅河北岸只有少量的平地。

搜索完华谷的这一区域以后,石路把竹排停在了三岔河的地方藏起来,带着民兵沿着最南边的河向上游出发。

一路上都是幽深的峡谷,两岸都是高高的悬崖和茂密的森林,越走海拔也越高。幸亏这些马在迁徙的时候有着穿越狰兽山的经历,不然就会和普通马一样吃不消。

走了一天以后,峡谷才算走完,尽头是一个瀑布和深潭。瀑布从高处落下,几百尺左右,非常壮观。

瀑布周围的植被和华谷的显然是两个世界,这里大都是落叶林和针叶林,森林里随处可见一些鹿和熊的足迹。

找到通往瀑布上游的路以后,一群人又沿着河继续西进,这时候发现河水已经变得平缓,不像在峡谷中那么急。

又走了一天,终于走到森林的尽头,这是一个高地上的荒原,周围植被不多,附近的高山顶上有一些积雪。

石路觉着到这里也差不多了,南梅河估计就是从这附近的群山中发源。因为河流在这不是很长,再往前的话身体可能吃不消。

民兵在河边搭起帐篷,又找到一块草很肥美的地把马安置好以后就在附近打猎。石路打算在这休息一天,查看周围的状况,采集一些药材就返回。

半夜下起了雨,众人纷纷起床照顾马。石路起来后,站在临时马棚边上的山坡往远处看。突然发现西南边山上有火光,在雨中看不清有多远。

没办法去查看,他只好多派了两个警戒的民兵以防万一。第二天天刚亮,就听到警戒的队员大声的喊有动静!

石路迷糊的爬出了帐篷一看,在营地南边有一群人靠近。这群人都披着头发拿着骨矛,数目大概一百多人。

走到离营地五百米左右,这些人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朝着帐篷围了过来,一部分则奔向马匹。

围着帐篷的人飞奔过来,接近五十米的距离时,他们开始投掷标枪。一阵声响之后,标枪插在帐篷前的空地上,有几个人呜呜哇哇的跳出来喊,很像是警告。

石路赶紧让民兵们跑向马匹,翻身上马,等第二轮标枪投过来的时候后退几十米。看到民兵骑上马,这群人先是一惊,又迅速靠近。

这时石路让牛箭带着弓箭队瞄准跑最前面的人,射出了一轮没带毒的箭支。射完以后,他就一马当先,和也拿着长矛带着队伍跟了上去。

敌人一看弓箭一下子射倒了十几个人,纷纷后退,又看到马追了出来,还不等头领下令就往西南的山上跑了过去。

民兵们一直在后面追着这群人,一路上射箭加长矛,又伤了他们二十多人。抓获了头领一样的人之后,石路命令收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