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轻骑兵 > 第0051章:招揽戏志才

三国轻骑兵 第0051章:招揽戏志才

作者:汉江刁子鱼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0-26 12:04:46

第0051章:招揽戏志才

第0051章:招揽戏志才

阳翟县城是颖川郡的首府,是颖川郡十七个县城中最大有一个县城,城墙也比长社的城墙高大、坚固的多。波才原来就在这里留有一万人马,占据着县城。这里背靠嵩山,群山连绵千里,波才逃跑到这里后,既可以凭城坚守,也可以守不住时逃到山里去当山匪。

朝廷大军追到阳翟后,面对坚固的城墙,也是无能为力。尽管朝廷军队士兵强悍,装备精良,但是没有攻城利器,也只能是望城兴叹。冷兵器战争,占据城墙,可是天大的地利,凭着五万多人,想要攻破十万人把守的城墙,无疑于天方夜谈。

皇甫嵩、朱隽并没有命令永久参与攻城,他们还不至于干出拿着宝剑劈木柴的傻事。交给永久的任务,就是沿着阳翟县城巡逻,切断波才的粮草来源,以及波才与外界的联系。

朝廷官兵们忙着制造攻城云梯,做着攻城的准备。永久则没有多少事,他把巡逻的任务安排给程远志、孙观二个千人队等,分成二班,轮流巡逻,自己寻思着别的事情。

在永久的记忆中,这个时期的著名谋士好象都是颖川人,不过具体的名字大多记不清了。想了好长时间,只想起荀彧、荀攸、戏志才、郭嘉、徐庶等人,就派李虎、李豹、李文、李武兄弟带着斥侯四处去打听他们的下落。

打听了二天,斥侯们陆续回来报告了颖川谋士的情况。原来荀彧、荀攸叔侄俩已经接到朝廷的征召,到朝廷任职去了。郭嘉、徐庶年纪都还小,目前还在读书呢。只有戏志才年龄适中,学业为成,闲居在家。

想起历史上戏志才得到曹操的一纸邀请信就出山,应该是个很容易请动的人,就在打听到戏志才消息的第二天,永久就让李时、李上准备了丰厚的礼品,迫不及待的带着众兄弟去拜访戏志才。

“大哥,这戏志才何德何能,让大哥这么隆重地去拜访他?”

张飞跟着永久去见过许多人,从来也没有看到过永久给谁买过礼品,而且还是这么丰盛的礼品,这真是让张飞有点吃惊。听说永久引着这么一大队人马去拜访一个并没有什么名气的年青文士,颇不以为然。

“三弟,我们都是武将,得请几个谋士为我们出谋划策。你没听说过吗?主将无谋,累死三军。”

“大哥,没有谋士我们不也是尽打胜仗吗?我觉得大哥你比算命先生还要灵,还用得着请谋士吗?”

“三弟,快别瞎说。一人计短,众人计长,有几个出谋献策的智慧之士在身边,我们就会少犯错误。”

其实在永久的心中,一直打着小鼓,心里极不踏实。自己无权无势,又没有名望,仅凭一万多骑兵,那戏志才会跟着自己走吗?自己有什么可以打动戏志才的地方?

不过想想那刘备一无所有,还能招揽来那么多谋士、武将,想必招几个谋士不会太难。何况现在大汉朝廷还没有大乱,诸候也还没有兴起,谋士们也还没有到吃香的时候,请他们出山,让他们以发挥自己才干的机会,他们应该高兴才是。

要不自己也来个三顾茅庐?

戏志才的家座落在一个小村庄里,绿树成荫,花香四溢。来到他家的时候,戏志才家的仆人也还客气。永久说是来拜访戏志才先生,那家人就把永久一行人让进了院内,并热情地招待永久他们喝水,然后进去向戏志才通报。

待客的大厅里悬挂着几副字画,显得古色古香,俱是圣人教诲、名人字帖,显示出主人的雅趣和向往。看起来戏志才的家境也不是十分富裕,然而却处处显示出书香之气。

没等多长时间,就从里屋出来个年青人,约摸二十多岁,好象还比永久年青一点。身材适中,面目清秀,嘴角带着淡淡的笑容,却也难掩病态的苍白。身着布衣长衫,一副文弱书生的模样。

“在下戏志才,让各位久等了。不知各位尊姓大名,找在下有何见教?”

那戏志才走进来的时候,见到几个魁梧的大汉,脸色略显惊讶,轻微楞了楞,但稍纵即逝,显得沉稳、练达。永久连忙站起来,双手抱拳,恭恭敬敬地向戏志才施了一礼。

“在下永久,幽州义军首领,这是我的几位兄弟,我等兄弟正跟随朝廷大军围剿波才黄巾。然而在下才疏学浅,常思贤才相助。久闻先生少有大才,智策超群,甚向往之,今率众兄弟前来,想请先生为我等兄弟参谋军事。不知先生意下如何?”

考虑了半天,永久还是觉得直接明说的好,象这样聪明的人,跟他绕弯子无疑于显拙,更显得不诚实。戏志才听到永久如此说,脸上露出淡淡的微笑,并没有急于回答永久,而是谈起了其他话题。

“在下对永公子也有耳闻,平广阳、定渔阳、救青州、火烧波才,四战四捷,可见公子并非才疏学浅,而是才学俱佳。现如今黄巾倡乱,天下震动,朝廷调兵遣将,全力围剿,不知永公子如何看这天下大势?”

呵呵,搞了半天,还想考考我。这也难怪,谁也不愿意去辅佐一个一无是处的笨蛋,不过这大逆不道的话咱可不能乱说,目前朝廷还很强势,大汉根基尚稳,可不能留下什么把柄。

“先生这是考效我。纵观天下大势,现如今宦官专权,外戚篡政,宦官与外戚互相争斗,他们的父兄、子弟、婚亲、宾客典据州郡,侵掠百姓,百姓之冤,无所告诉,故谋议不轨,聚为盗贼,天下不宁矣。在下以为,剿灭黄巾易,平定天下难。不知先生以为然否?”

客厅里异常的安静,只有永久一个人在说话,别说戏志才,就连永久的兄弟们,也想知道这天下大势将何去何从。戏志才面无表情地看着永久,沉吟了好一会,方才点了点头。

“永公子方才言道,剿灭黄巾易,不知永公子何以如此肯定?”

对于这个问题,永久记得好象学历史的时候老师讲过,可惜又跟着老师跑了。不过历史上农民起义的次数多了,总有些共同之处,努力回想了一会,整理了一下思路,才慢慢地道来。

“我观黄巾起事,年底必败。一则师出无名,以妖术教授,诳曜百姓,公然提出改朝换代,必不得人心;二则将无良将,谋无良谋,将领皆猎人、渔夫之类的武夫,仅有武勇而已,且无智谋之士相助;三则从者虽多,乃乌合之众,士卒缺乏训练,胜者一拥而上,败者一哄而散;四则互不统属,各自为战,互不援助,孤军难支;五则四处抢劫,无有根基,必不久矣。”

听完永久的话,戏志才第一次露出一丝欣喜。可能戏志才也没有认真考虑过黄巾军的弊端,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嘛,谁会想到去帮黄巾军总结弊端呢?如有那心思,还不如跑去给张角当军师了。

“剿灭黄巾后,永公子有何打算?”

我来请你,是想听听你的主意,怎么变成你听我的打算了?我要是什么都想好了,还请军师干什么?这大概就是在问我的志向吧,不过现在要把他忽悠到手,还是认真想想再回答吧。

“我等兄弟举义兵,上为朝廷剿灭黄巾,下为百姓安居乐业。至于我们兄弟,为朝廷立下如此功劳,朝廷怎么着也应该有所奖赏。如果能为朝廷牧守一方,有一立足之地,则励精图治,造福百姓,保一方平安。同时静观天下风云变幻,再作他图。如能得先生相助,则事半功倍矣。”

看得出,戏志才对永久的回答颇为满意,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神色,稍微犹豫了一会,便点了点头,并提出了条件。

“蒙永公子厚爱,在下可以答应永公子,为其出谋划策。不过永公子得答应在下一个条件,那就是当在下想离开的时候,请允许在下随时离开。”

呵呵,想当临时工,这戏志才倒是有点超前意识,主公有选择谋士的权利,同样,谋士也有选择主公的权利。有道是,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侍,所投非人,谁陪着你殉葬?

“我答应了,先生来去自由。”

连戏志才也没有想到,永久会这么干脆的答应。脸上的惊奇一闪而过,随即镇定下来。既然已经答应了,戏志才的思路已经跟上永久的想法,他点点头,开始为永久谋划起来。

“永公子,说出来不怕你寒心,尽管你们已经立下四大功劳,然而朝廷并不会奖赏。因为你们在朝中无人,没有人会为你们力争。要想得到一地官职,不仅仅要有功劳,还得到朝廷打通关节。最有效的门路就是去结交宦官,破费些钱财,就能得到一个好地方。身名显赫、位居三公的段熲、张温等人虽然功劳很大,声望也很高,却也都是先交足了钱,才登上公位的。现在的朝廷,就是你没有功劳,只要你出钱,也能买到一地官职。所以,要想做官,金钱为主,功劳其次。”

永久当然早就知道汉灵帝刘宏这家伙设立了“四园卖官所”,明码标价,公开卖官敛财。并且已经派去张世平、苏双在洛阳活动,只是不知道现在怎么样了。现如今为朝廷立下了这么大的功劳,还要再拿钱买,岂不是有点亏了?对于一个生意人,这种亏本买卖怎么接受的了?

想想历史上的刘备、关羽、张飞,在平定黄巾军的战斗中立下了那么多功劳,而且还是堂堂汉室宗亲,仅仅只是赏了个县令,可见这汉灵帝刘宏是多么的薄情寡恩。

“先生说得很对,不瞒先生,我们也曾派人前往洛阳,至今没有消息。可能是没有人牵线,与那宦官素不相识,不得其门而入,如何结交?总不至于冒冒失失地跑上门去交钱吧?”

什么时代也免不了跑官要官,拿钱买官,对这种现象永久比戏志才还熟悉,不过象刘宏这样公开卖官鬻爵的还是蝎子拉屎独一份。戏志才诡秘地笑笑,给永久出了个主意。

“永公子可否知道,当朝最大的太监、中常侍张让的家就在颖川?张让这人虽然已为太监,但极重亲情,父兄子弟皆为官吏,布列州郡。黄巾起事,盗贼作乱,其父兄子弟皆回原籍。如永公子贸然登门求告,必为张让所不耻。可略施小计,将张让全家掌于手中,使张让感恩于公子,事必成矣。”

好主意﹗没想到啊,张让的家竟然在颖川,谁无聊去记一个太监的家世呢?不过这计谋有点损,这戏志才不会是另一个“贾毒士”吧?不过我喜欢,对朋友要象春天般的温暖,对敌人就要象秋风扫落叶一样无情。

“先生妙计,如此不仅可以结交张让,还能够长期利用,以后少不得与朝廷打交道,有张让在朝廷帮衬,诸事方便矣。”

永久说完此话,还微笑着看了兄弟们一眼,说实话,其他几个兄弟他都不担心,他还真担心一身正气的关羽接受不了结交宦官这样的事实。然而关羽只是认真地听着,看不出赞成还是反对。这时戏志才微微点头,端起水杯喝了一口水,然后又提出另一个事情。

“时下乡绅、士族们都在传闻永公子曾力阻皇甫嵩斩杀俘虏,为此甚至激怒皇甫嵩大人。此举纵然为公子赢得了良好名声,却也使人责难公子沽名钓誉。如果别有用心的人借机攻击,甚至会使皇上怪罪于公子。”

永久一直跟随着朝廷大军,倒是没有听到有人议论这事。不过他也没有十分在意,自己本来就没有什么名声,有人议论也是好事。心中不免有些窃喜,很好嘛,已经有乡绅、士族们开始关注自己了。

“不瞒先生,不杀俘虏是我的原则,我认为那些俘虏罪不致死。朝廷也曾诏告大赦天下,唯张角不赦,怎么能出而反尔?当然,可能是我操之过急,言辞不当,触怒了皇甫嵩大人。其实我是很敬佩皇甫嵩大人的,根本无意冒犯于他。”

戏志才赞赏地笑笑,对永久的坦诚他是打心底里喜欢,如果跟着个城府太深的主公,也是非常累人的事。其实,他也是反对屠杀俘虏的,只不过他没有话语权罢了。

“永公子仁厚,在下甚感欣慰。”

请你来可不是听你拍马屁的,我要的可是货真价实的计谋和策略,还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永久马上想到了当前遇到的难题,这可是个考验戏志才的机会。

“先生,如今官军把波才围困在阳翟,可是阳翟城墙坚固,强攻必然伤亡巨大,损失惨重。不知先生可有计策教我?”

谁知戏志才轻轻笑了起来,仿佛那根本算不上什么大事,他端起水杯喝了一口水,慢慢地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其实用不着强攻。波才新败,粮草都被义军抢走,阳翟城内百姓不足万人,他抢也抢不了多少。十几万人马,无粮草他能守几时?最多十天,波才必定突围,到时再追不迟。”

﹙各位大大,新手上路,多多关照。有票的你捧个票场,没票的你捧个人场,汉江刁子鱼在这里谢过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