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崛起重生入伍结婚之路 > 第12章 清西陵

崛起重生入伍结婚之路 第12章 清西陵

作者:爱吃喜欢152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1 10:51:57

李嘉兴开车拉着苏霏霏从天河山到清西陵用了4.5小时到达目的地。

清西陵位于中国河北省保定市,是清朝两大皇家陵寝之一,也是中国最后一处封建帝王陵墓群。

清西陵始建于1730年,历时185年,于1915年完工。它是保存最完整、陵寝建筑类型最齐全的古代皇家陵墓群,陵寝建筑以木构建筑为主,屋宇是清代标准的官式造型,不同功能建筑使用的建筑样式也有所不同,这些体现了清代陵寝建筑的设计思想及清代陵寝制度。陵区占地面积为83平方千米,共有14座陵寝,其中皇陵4座、后陵3座、妃园陵寝3座、王爷园寝2座、皇子园寝和公主园寝各一座,包括雍正的泰陵、嘉庆的昌陵、道光的慕陵和光绪的崇陵。1979年清西陵景区正式对外开放,1980年,崇陵地宫正式对外开放,这也是清西陵中唯一对外开放的地宫。

1961年,清西陵被列为中国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清西陵作为明清皇家陵寝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020年1月7日,清西陵景区被评为中国5A级旅游景区。

清西陵因是清朝皇室的陵墓群且位于北京西南方向而得名。首次在文献中出现“西陵”二字是在清乾隆十四年,之前都是以雍正皇帝的“泰陵”为名。因雍正皇帝在易县的泰宁山选址建造陵寝而取名为泰陵,后为了避讳泰宁山更名为永宁山。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才在“西陵”前冠以“清”字。

目前开放的景点有泰陵、崇陵、昌西陵、慕陵以及永福寺。

雍正的泰陵-清西陵的首陵,建有世界上单体规模最大的“品”字形石牌坊。

光绪的崇陵-清西陵唯一地宫开放的陵寝。

道光的慕陵-建有世界上最大的金丝楠木雕龙隆恩殿。

嘉庆的昌西陵-建有中国古代陵寝中唯一的回音壁。

清代皇家寺庙永福寺-陵寝附属建筑仅存孤例。

这里山川秀美,景物天成,自然环境极具亲和力。群山环绕,株古松和20万株幼松遍布陵区,是中国最大的人工古松林,被誉为可以深呼吸的天然氧吧,具有极高的休闲、度假、养生价值。

松仁小肚儿,可不像超市里卖的全是淀粉和添加剂。食材均是新鲜的大粒松籽,肉粒和肉皮,吃着口感都不一样,前者吃起来是糟的,后者吃着却是很筋道且肉香十足的。

蒸鹿尾(yi三声)传说中的宫廷菜。并不是真的鹿尾了,主要食材是剁碎的猪肝,过箩后加入芝麻酱,松子花生竺二十多种调料和匀成肝泥,放入猪大肠里蒸熟,切的时候很要刀工,因为如果切不好,里边的肝泥就会溢出来,变成一堆渣子!首先刀一定要快,而且切的时候要先轻轻把表面的肠衣切破,再推拉着切下去,才能切出断面整齐的片儿。

贝丝翠衣黄瓜,黄瓜腌的清脆,干贝炸的香酥,味汁调的适口,再搭上那么一点点的香辣飘过,十分精致。这道菜哪里都好,就是吃着费劲,弄不断呀,恨不得一筷子夹起来耍一通。

蒸熊掌,从这外表来看,还真像一小北极熊的爪子。不过,这不可能是真的,这是豆腐做的你这一筷子下去才知道,不光是豆腐,里边还有香菇,木耳等素八珍酿的馅料,浇一个清透红亮的咸鲜汁。

慈溪酿豆腐,这个据说是老佛爷慈禧最喜欢爱的一道菜,其实就是炸豆腐夹肉馅,用汤烧软了,味道相当不错,口感特别好,豆腐软嫩但因为炸过了却还带有韧性。

炸鹿排,这个是真鹿排,先把鹿肉卤熟入味儿,然后在热油中炸制,外酥里嫩,连脆骨都可以咬碎,香气特别足,鹿肉虽然比较瘦,稍柴,经过厨师的烹制后,肉质鲜嫩,很容易咬断,带着边缘的一圈小脆骨和些许肥肉一起大嚼,简直是一绝。

福寿肘子,其实就是炖肘子。不过不同于其他地方的炖肘子,这的肘子是散养猪的,肉质很紧密,所以能炖更久,使味道更加浓郁。最重要的是就是肘子炖的非常烂,但是还能保持形状,用筷子一夹就断,口感软糯,味道香浓。

焦溜小肉丸,肉丸炸的香酥,用酸甜的酱汁翻炒一下,摆成一串葡萄造型,好看又好吃。

蒸羊羔,这个只有在相声的“报菜名”里听说过,没想到竟然在这里见到,据说以前皇帝吃的是用还没出生的羊胎做的。这个是用羊肉和豆腐来做的,里边是加好味道的豆腐泥,外边一层羊肉泥,蒸锅里蒸熟,吃一口后慢慢的让味道在嘴里回荡,才能感觉到它的香。要是你咣咣咣来三口,再来一大口米饭,那吃不出香来。

李嘉兴和苏菲霏游玩完清西陵就准备了下一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