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崛起重生入伍结婚之路 > 第53章 恒山

崛起重生入伍结婚之路 第53章 恒山

作者:爱吃喜欢152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1 10:51:57

李嘉兴开车拉着苏霏霏从大同古城到恒山用了1.5小时到达目的地。

北岳恒山(曾名常山、恒宗等),位于浑源县,地处山西断裂隆起带,是中国重点风景名胜区,中国AAAA级旅游区。同时也是海河支流桑干河与滹沱河的分水岭。北岳恒山辖有13处子景区,其中主景区面积122.38平方公里,拥有中国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处,中国省级文物保护单位6处等。

北岳恒山海拔2017米,东跨太行山,西衔雁门关,南障三晋,北瞰塞外。北岳恒山地上植被茂盛,地下煤炭富集;属中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温度6.1c。北岳恒山主峰天峰岭山势构造为典型的版画式断层山,一层绝壁,一层绿带,景色壮丽。北岳恒山主要是碳酸盐岩地貌。

4千多年前,舜封恒山为北岳。之后,汉武帝、唐太宗、唐玄宗、宋真宗封北岳为王为帝,明太祖又尊北岳为神。北魏时期,寇谦之接受魏太武帝的征召,在恒山北麓建立道场。明代时期,北岳恒山形成了“三寺四祠九亭阁,七宫八洞十五庙”的宗教建筑群。2023年10月,恒山旅游服务中心项目主体完工。

1982年,北岳恒山被国务院首批公布为中国国家级风景名胜区。2009年,北岳恒山被成功列入“国家自然和文化双遗产名录”“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

恒山曾名常山、恒宗、元岳、紫岳。[1]北岳恒山的得名说法不一,《周礼》曰:“正北并州,其山镇曰恒山”;《白虎通》载:“北言阴终阳始,其道常久,故曰常山”;《风俗通》载:“恒常也,万物伏北方,有常也”。也有说法称,是因恒山山势为横向,“横”“恒”相谐。

再一种说法是浑河古称恒水,因恒水而得名。《舜典》称:北岳。《禹贡》称:太行恒山。《枕中秘书》称:太恒山,恒宗命岳。《水经注》称:元岳,紫岳,以及“大茂山”“神尖山”等。汉文帝时,因讳刘恒改称常山;唐元和年间更名为镇岳;宋真宗时,因讳赵恒名复改常山。尽管别称很多,但基本名称一曰“恒山”,一曰“常山”。管子曰:“恒者,天道之有常。”可见,“恒”与“常”总未脱开“长久”之意。

260万年前,在喜马拉雅造山运动和山前断裂的影响下,北岳恒山北侧沉降,南侧大规模隆起,最终蜕变为碳酸盐岩地貌。四千多年前,舜帝就封恒山为北岳;秦时奉名山十二,恒山为“天下第二山”。之后,汉武帝、唐太宗、唐玄宗、宋真宗封北岳为王为帝,明太祖又尊北岳为神。

北魏时期,北天师道的创始人寇谦之,接受魏太武帝的征召,到平城布道,并在恒山北麓建立道场,开创了道教体系化的时代。公元448年寇谦之仙逝后,他的弟子为完成师傅的遗愿,在恒山金龙峡西壁上建立了一座三面凌空的向西朝拜的道观,千年之后人们称之为悬空寺,是中国仅存的佛、道、儒三教合一的独特寺庙。明代时期,北岳恒山就形成了“三寺四祠九亭阁,七宫八洞十五庙”的宗教建筑群。

1493年,明孝宗弘治收到了一份奏折。兵部尚书马文升以“请厘正祀典疏”为题,要求改祀北岳于山西浑源。弘治十四年,宣化、大同两地马瘟流行,马匹大量损失,边防吃紧,明廷派大同地方将领诣浑源恒山祈祷获应。1660年,22岁的顺治,刚刚入主中原不久,就在朝臣的上奏中御批“移祀北岳于浑源”。从此,北岳彻底离开了河北人的视野。1982年,北岳恒山被国务院首批公布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2001年,位于北岳恒山的大云寺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9年,北岳恒山被成功列入“国家自然和文化双遗产名录”、“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2]2010年6月,位于北岳恒山的悬空寺被美国《时代》周刊将其列为世界十大最奇险建筑之一,2011年,悬空寺被评为“山西十大景美文物景观”,2013年,悬空寺入围“山西文化记忆”榜。

2019年开始,浑源县领导和干部带领大家顶风寒、披黄土,配合专业施工队治理矿山。按照“草本铺底,灌木成片,乔木点缀”的方案行动,不到3年时间,恒山荒山披上了新绿。2023年10月,总投资5.17亿元的恒山旅游服务中心项目主体完工,各项配套建设加紧施工。同时,总投资1.59亿元的汤头温泉改造工程、恒山5A景区创建、恒山景区基础建设、恒山水库清淤、柳河生态修复工程如期推进。

李嘉兴和苏霏霏游玩完就进行了下一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