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崛起重生入伍结婚之路 > 第84章 北戴河鸽子窝看日出

李嘉兴开车拉着苏霏霏从山海关到北戴河用了大概1小时。

北戴河区

中国河北省秦皇岛市下辖区

北戴河区,位于渤海湾北岸中部,是中国河北省秦皇岛市四个市辖区之一,也是着名的滨海旅游胜地。辖区总面积 112.45 平方千米,海岸线全长23千米。截至2023年7月,北戴河区辖3个镇、2个街道办事处、1个省级开发区,户籍人口9.9万人,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北戴河区常住人口为人。

基本信息

英文名

beidaihe county

地理信息

面积

112.45 平方千米

气候类型

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地理位置

渤海湾北岸中部

地理坐标

北纬39°47′48″-39°53′17″

东经119°24′08″-119°31′58″[4]

行政区划

所属国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

行政类别

市辖区

下辖地区

3个镇、2个街道办事处、1个省级开发区

行政区划代码

人口信息

人口

户籍人口 9.9 万人(2023年7月)

常住人口人(2020年11月)

民族

汉族、回族、蒙古族、满族、土家族等

经济发展信息

Gdp

69.41亿元(截至2021年)

人均Gdp

元(截至2021年)

人均可支配收入

城镇:元(截至2021年)

农村:元(截至2021年)

其他信息

车牌代码

冀c

邮政编码

政府驻地

戴河镇联峰北路88号

电话区号

0335

建立时间

1954年2月

机场

北戴河机场(地址:昌黎县龙家店镇晒甲坨村南)

展开

关键信息

名称

历史沿革

地理

行政区划

政治

人口

经济

社会事业

交通

相关文化

风景名胜

对外交流

着名人物

重要荣誉

参考资料

相关合集

北戴河区的地质构造十分复杂,境内有着多样性的地貌类型,包括剥蚀平原、海积平原和低山区等。海拔大多不超过10米,最低海拔为1.5米,最高点是东联峰山,海拔152.1米。全区的土壤主要为棕壤、沙壤质潮土和轻壤质潮土,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公元前215年,秦始皇东巡派人入海求仙时曾住在北戴河。清光绪十九年(1893年),中国修建津山铁路,在此设立了“北戴河站”1948年11月北戴河解放后,设立海滨区,隶秦榆市。1949年3月,改隶秦皇岛市。1953年,改海滨区为北戴河区,并延续至今。

北戴河区以发展文旅产业为基础,以总部经济、数字经济和高新技术产业为骨干,以康养产业、现代商务服务业和现代特色农业为补充,形成了具有北戴河特色的“小而优、小而精”的产业集群。

北戴河区拥有丰富的自然生态资源,包括海洋、森林和湿地三大生态系统。城市的绿化覆盖率为57.53%,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为54.16平方米。在北戴河区发现了524种鸟类,还拥有联峰山、鸽子窝和中海滩等40多个景点,秦始皇行宫遗址和20座近代别墅被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9年,北戴河区被选为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2020年,入选“2020中国避暑名县榜”;2022年,入选2021年度国家级健康促进县(区)、荣获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称号。此外,该区还被评为首批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并荣获全国文明城市称号以及国家森林城市桂冠。

名称

戴河古称渝水,清光绪年间,因沙河流经戴家山头,故改为戴家河,简称戴河,[22]1893年,中国修建津山铁路,从天津修到山海关,途径戴河北岸。工程师在此设立了一站,因地处戴河以北,命名为“北戴河站”,“北戴河”这个名字便由此而来。

历史沿革

秦代

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三十二年,始皇之碣石,使燕人卢生求羡门、高誓,刻碣石门。”公元前215年,秦始皇在碣石一带(秦皇岛沿海地域)开展大规模求仙活动,期间,曾住北戴河。

秦皇求仙图

汉代

北戴河金山嘴一带的碣石港是当时中国的三大军港之一。公元前110年,汉武帝从泰山北巡海上在此筑“汉武台”。公元207年,魏武帝曹操北征乌桓,胜利凯旋,途经河北碣石山时,赋诗《观沧海》,写下了“东临碣石,以观沧海”的天下名篇。

《观沧海》

清代

清末开始,北戴河作为避暑度假区兴起。清光绪十九年(1893年),中国修建津山铁路,从天津修到山海关,途径戴河北岸。在勘测铁路线路过程中,英籍工程师金达发现北戴河海滨风光秀丽,沙软潮平,气候宜人,是海浴和避暑佳地,便在此设立了一站,命名为“北戴河站”。

北戴河火车停车场

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清政府划定戴河口以东至金山嘴沿海向内三千米为避暑地,准中外人士杂居。北戴河的范围从一个村落、一个车站,逐渐演变为北戴河南部滨海的区域。这一时期,北戴河建成避暑别墅近百座,被御批为“与中外人士杂居”避暑地,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国家确定的对外开放的各国人士避暑之地。

中华民国

1916年,曾任北洋政府代理国务总理的朱启钤来到北戴河,在1919年成立了地方自治团体北戴河海滨公益会,规划市政,修筑道路,开辟公园,整修古迹。20世纪20年代,北戴河有了“远东罕有其匹”“东亚避暑地之冠”的美誉。康有为、梁启超、周学熙、朱启钤[qián]、张学良、徐志摩、胡适等诸多名人,在此留下足迹和轶事。北戴河旅游行业兴起,吸引了大量外国人。据1936年北戴河海滨人口调查显示,当时住在北戴河海滨的中国人有 7902人,外国人有2535人。

北戴河创造了中国旅游史上的数个第一,如第一幅旅游招贴画“仕女骑驴图”、中国第一条旅游铁路专线、第一条航空旅游航线、第一个旅游公司、第一个旅游避暑地自治组织——海滨公益会等,被誉为中国现代旅游业的\"摇篮\"。

北戴河

“九一八”事变后,北戴河逐步被日本人所控制。1940年4月,日本在北戴河海滨开设“华北交通株式会社社员休养所”。5月,日本驻天津陆军特务机关强占陆庄小河以西土地建日本陆军医院,供侵华中负伤生病的官兵治疗休养。

抗日战争结束,国民党接收北戴河,北平官员及一些富商大贾决定恢复北戴河作为避暑胜地,1948年11月初辽沈战役后,东北解放军挺进山海关,到11月26日,北戴河获得解放,并建海滨区公所,属河北省秦榆市。1949年4月28日,改秦榆市为秦皇岛市,北戴河属之。

北戴河

中华人民共和国

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邓小平等和现任的中央几大领导都曾到这里办公和休息,北戴河因此受世人瞩目。

1949年6月,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朱德来到北戴河海滨,成为第一个来此休养的**中央领导人,住在原铁路宾馆1号楼。1950年8月,又有李富春、杨尚昆、聂荣臻、黄敬等中央领导到北戴河海滨疗养。1950年初,经时任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部长周恩来亲自选择,批准在北戴河建设外交人员休养所。1952年,中组部疗养院移交给**中央办公厅,改名为中直机关疗养院,规定中直机关的干部一年有一周去北戴河休养的假期。[17]1954年夏天,时任中国国家主席**来到北戴河休养,写下《浪淘沙·北戴河》。

《浪淘沙·北戴河》

1953年,行政区划上的“海滨区”易名为“北戴河区”。1954年,中直疗养院改名为中直干部休养所。

地理

位置境域

北戴河是中国河北省秦皇岛市下辖的一区,位于北纬39°47′48″-39°53′17″,东经119°24′08″-119°31′58″。地处河北省东北,东、南临渤海,西、北与抚宁县接界,东北与海港区毗邻。戴河自北向南流淌,汇入渤海,北段为北戴河,南段为南戴河,北戴河段海岸线长达22.5千米。北戴河区距离秦皇岛市人民政府19千米,距离北京不到300千米。距河北省会石家庄市584千米,秦皇岛港11.1千米,山海关机场29.4千米。

气候

北戴河区地处中纬暖温带,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又处于中国东部沿海季风环流风带。阳光充足,气候温宜,雨量适中,空气质量高,四季分明[32],年平均日照时数在2700--2850小时之间,年日照百分率在62%左右,夏季日照百分率较低,7月份最低,日照百分率仅48%,其他季节大致相当。[33]每年最高气温超过30c的天数,平均只有7.6天,[29]年平均气温12.1c,暑假平均气温24.5c,年平均降雨量678毫米, 年平均相对湿度65%,无霜期180天。[32]戴河区濒临渤海,空气湿度较大,月平均相对湿度50.7—84.8%,年平均相对湿度65%左右。相对湿度最大月份为7、8月,最小为1月份。[33]2021年北戴河区pm2.5累计浓度30微克\/立方米,较2020年同期(31)下降3.2%;综合指数3.83,较2020年同期(4.08)下降6.1%;优良天309天,与2020年同期相比,增加4天,主要空气质量指标均排名秦皇岛市第一。

地质

北戴河区的地质构造较为复杂,断裂发育,经历了多次地壳运动作用,地层为混合花岗岩。远古时代早期,自绥中县经山海关、秦皇岛、北戴河至昌黎县沿海地带均有大面积出露,在境内较为普遍出露的混合花岗岩,一般为粗晶等粒块状构造,仅在局部见有片麻状构造。区域变质岩主要经过两次交代作用:第一期为区域性注入方式仰质交代,形成各种类型钾长质混合岩,表现强烈,分布最广它的形成时代为18.6~21.4亿年。第二期主要为脉体注入方式硅质交代,表现较沿片麻片理切穿前期长英质混合岩带,其时代为17.5~18.2 亿。这石基已全部造成花岗质岩石,时见花岗岩中的片麻状构造。

岩石从成因上主要分为岩浆岩(火成岩)和变质岩两大类。其中,岩浆岩主要有伟晶岩、文象花岗岩、细晶岩、花岗岩、辉岩和角闪岩、石英脉;变质岩主要有片麻岩、云母片岩。

北戴河地区低山和山丘的总体走向与区域性成行成列的断裂走向大体上是一致的。海滨一带的东联峰山——尖山——南新庄山丘呈东西向排列;鸽子窝——赤土山——大薄荷寨西山丘——青龙山——马鞍山——南甸子山丘,呈东西向排列;此外还有与之毗邻的低山丘,亦呈东西向走向。它们的走向与东西向延伸的断裂有关。鸽子窝、青龙山、马鞍山是断裂带,并被石英脉所充填,形成了独特的断层山。地层明显存在两组方向的断裂,而且规模较大。通过北戴河地区的断裂,有晚元古代以前生成的东西方向与燕山期后生成的北北东方向的断裂。

地形地貌

北戴河南临渤海,北与燕山山前大面积分布的构造剥蚀平原相接,局部地段分布着低山和滨海低平原,沿海分布着构造剥蚀平原、构造低山、冲洪积平原、滨海低平原、海蚀海积等地貌。海拔高程大多在10米以下,最高点东联峰山,海拔152.9米。北部以丘蚀平原为主,地势低平;南部为低山区,山南为狭窄的剥蚀平原;东北部为海积平原、海生次层沙丘,局部有沿海沼泽地;西部为冲洪积平原,发育着河流下游地貌及河口地貌。北戴河区地貌复杂,各种地貌类型互相穿插显现。

水文

北戴河区境内河流主要有两条。戴河属冀东沿海河流水系,全长35公里,戴河发源于抚宁县,经榆关向南流入北戴河区境内,于河东寨村注入渤海。戴河年平均流量是1.6立方米\/秒,河床为砾石、粗沙。戴河全流域还建成了32座10-100万立方米的小水库,用于控制洪水灾害。

新河发源于河北省秦皇岛市抚宁县栖云寺山东麓,流经北戴河的甘各庄、蔡各庄,从赤土山以北、赤土山大桥入海。全长15公里,14公里流经北戴河地区,总流域面积为77.5平方千米。有北方山溪性河流特点,河源河口高差4.5米,纵波1\/310,河短流急,水量陡涨陡落,春季水量很少,汛期流量较大,年平均径流量740万立方米。

土壤

北戴河区的土壤主要有棕壤、潮土两类。棕壤主要分布在西部、中部、山区和金山嘴、东山一带。表层为腐殖层,下层为枯枝。

清晨,阳光透过云层洒在大地上,给人带来一丝温暖和希望。苏霏霏和李嘉兴站在北戴河鸽子窝的海滩上,静静地欣赏着美丽的日出景色。

他们手牵着手,感受着海风的吹拂,听着海浪拍打岸边的声音,心情格外宁静。苏霏霏轻轻地靠在李嘉兴的肩膀上,享受这一刻的美好时光。

太阳渐渐升起,橙色的光芒逐渐照亮了整个天空。海水被染成了金黄色,波光粼粼的海面令人陶醉。苏霏霏和李嘉兴沐浴在这美妙的氛围中,仿佛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看,那就是日出!”苏霏霏兴奋地指着远方,眼中闪烁着喜悦的光芒。李嘉兴微笑着点点头,他也感受到了这份美丽和神奇。

随着时间的推移,太阳越来越高,光线变得更加强烈。苏霏霏和李嘉兴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他们用手机记录下了这个难忘的瞬间。

看完日出后,苏霏霏和李嘉兴继续漫步在沙滩上,享受着清新的空气和悠闲的时光。他们谈论着未来的计划和梦想,心中充满了对生活的期待。

这次日出之旅让他们更加珍惜彼此之间的感情,也让他们明白,无论面对什么困难和挑战,只要相互陪伴、支持,就一定能够度过难关。他们相信,未来会有更多美好的时刻等待着他们去共同创造。

第二天早起来到了北戴河鸽子窝看了日出。

0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