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我继承了崇祯的皇位 > 第六十八章礼物

我继承了崇祯的皇位 第六十八章礼物

作者:然十八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0-26 12:05:46

第六十八章礼物

自己的兴趣爱好有志同道合者,虽这个志同道合的自己不怎么待见,却不妨碍宁秉诚为晚辈后进答疑解惑的兴趣:“朱公子过奖了,老夫是喜欢对联这一独特艺术,谈不上有很深的造诣,只能说略窥门槛而已,若是朱公子有什么好的上联不妨说来听听。”

“烟锁池塘柳!”此联被人称为千古绝对,出自于陈子升的《中洲草堂遗集》,而此时的陈子升还是嘴上没长毛的小伙子,老子就不信你听说过,也不信你能在顷刻之间对出下联。

宁秉诚不愧是博学多才,稍一思索就断定此联称得上绝对,立即选择放弃,窦蓝天、张缙彦两人血的教训就在眼前,自己不能再呆在这里,朱慈晨这小子整人的手段花样百出,再呆下去说不定就要步窦蓝天,张缙彦两人的后尘。

“朱公子,本官刚刚想起还有急事,就不陪朱公子了,朱公子请自便。”宁秉诚好像忘了刚刚还拒人千里之外,吩咐身后的正副使,说要他们好好招待朱慈晨,军器局什何地方任由朱慈晨出入。

“宁大人,别忙着走呀!小子已有下联了,对仗还算工整,只是意境还不尽人意而已,不如咱们坐下来好好探讨一下!”好戏才刚刚开始,就这样让比泥鳅还滑的宁秉诚溜走了,朱慈晨有点不舍。

“朱公子再见,哦!最好别再见。”宁秉诚脚步匆匆,你小子都有下联了,还煞有其事的说请教我,这不是耍我吗!存心让我下不了台吗?

见朱慈晨追上来问自己,脚步就迈的越大,到最后竟然不顾斯文,逃似的离开了。

朱慈晨掏出一面小镜子,对着自己左右瞧了瞧,没看出有什么不妥来,扭头问站在身边正副使:“我长得很可怕吗?”

正副使的手摇得跟拨浪鼓似的:“朱公子一表人才,很有亲和力。”

以前朱慈晨说军器局里面的东西全是烂铜烂铁,还以为是诬蔑,进了军火库才知道自己把军器局看高了,里面堆的东西基本上是垃圾。

随手拿起一杆鲁密铳,大、小两管结合处竟然有松动现象,这如果上了战场,莫说杀敌,枪管漏火不把自己烧死已是大幸;再拿一杆鲁密铳,看着还像那么一回事,扣动扳机,前两次还能自行弹起,第三次扣动扳机时枪机卡死,凑近一看,贴近发机处的那块小钢片已经变形。朱慈晨说了声垃圾就把手中的鲁密铳扔掉。

火绳枪在火器发展史中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是现代步枪的原型,它的出现和发展,改变了人类战争模式。

朱慈晨原本对火绳枪抱有很大的期望,只是看了鲁密铳以后,担心自己没忍住,一把火将军火库给烧了。吩咐纪戌、卓胜他们去挑,看能不能从成千上万杆火绳枪里挑几杆合格的。

宛如不同普通女子,不看重那些胭脂水粉之类的礼物,既然自己到了军器局,看看能否挑一、二件她喜欢的小礼物送给她。

对于送给自己心上人的礼物朱慈晨很有耐心,在跟一大堆短铳较劲,不合格的短铳都堆成一座小山了依然不放弃,直到找出两杆合格的短铳方才罢休。

搬再多的黄金回家,总有用完的那一天,只有拥有点石成金之术方能绵绵不绝,自己今天主要目的是招揽技术人才,火器只是顺便捎带一些而已,有了技术人才,老子就能造出质量更好,技术更先进的火器来。

抬头看了看天空,太阳正往天中央爬行,时候不在了,还是先去兵杖局,安民厂,招揽人才要紧。

纪戌、卓胜两人忙得满头汗,合格的火绳枪没有多少,不合格的倒是堆成两座小山,听说要去安民厂,连忙把合格的火绳枪搬上马车,数了数,忙活半天才挑出三十杆合格的火绳枪而已。

两个正副使也非常知情识趣,知道朱慈晨挑走的两杆短铳没有枪套,立即送来两个精美的枪套,反正这短铳是皇上奖励有功之臣的兵器之一,好枪套有的是。

朱慈晨到了兵杖局后,才知道兵杖局造出来的兵器跟军器局没有什么区别,不仅大多数不合格,就连各部尺寸都不标准,大多都是些垃圾。看着琳琅满目的兵器,朱慈晨就越生气,敝帚自珍,这是朱慈晨给军器局、兵杖局的评论。

军器局、兵杖局你们不很很牛吗,在老子眼里,你们这是浪费国家资源?你们生产出来的东西全是垃圾,作为一个现代人,就算是白手起家,用不了多长时间,就能把你们甩出去几条街。

兵杖局的太监倒是满热情的,端茶倒水,知道朱慈晨今天要来,甚至提前准备好新鲜水果和点心。

伸手不打笑面人,朱慈晨只是应付一下,便让卓胜拿出足有十两银子的银锭,说是请他们喝酒,自己还要去安民厂就不奉陪了。

安民厂是王恭厂爆炸之后,朝廷另择吉地搬至西直门北,其搬迁的原因是距离皇宫更远,安全系数更大。

据史书记载:天启六年五月初六,忽大震一声,烈逾急霆,将大树二十余株尽拔出土,根或向上,而梢或向下;又有坑深数丈,烟云直上,亦如灵芝,滚向东北,。自西安门一带皆飞落铁渣,如麸如米者,移时方止。自宣武门迤西,刑部街迤南,将近厂房屋,猝然倾倒,土木在上,而瓦在下。杀死有姓名者几千人也,而阖户死及不知姓名者,又不知几千也。凡坍平房屋,炉中之火皆灭,惟卖酒张四家两三间之木箔焚然,其余了无焚毁。凡死者肢体多不全,不论男女,尽皆**,未死者亦皆震褫其衣帽焉。

“不焚寸木”、“倾复房屋以万计”“焚燎之迹全无”、“尽皆**”等描写王恭厂大爆炸的历史记载,也就是天启大爆炸之惨烈、诡秘,世所罕见,就是后世也无法解释低温无火,荡尽衣物等罕见的爆炸特征。

对王恭厂大爆炸原因朱慈晨没有兴趣,只是朝廷军器制造业的规模不是变大,反而呈现出越来越少的趋势,原来兵杖局、军器局工匠六千有余,到了嘉靖二年不足两千工匠,让朱慈晨怀疑朱元璋的子孙后代,和大臣们的脑袋是否被驴踢了。

安民厂的掌厂太监何维亲自在厂门口迎接,这不是朱慈晨有多大的面子,而是给王承恩的面子。虽说何维的保护伞不是王承恩而是另有其人,但样子还是要做的。

朱慈晨不在乎何维的皮笑肉不笑,先是去资料库看看安民厂的生产流程图,原以为明朝的工业已经很发达了,看过图纸之后让他很失望。安民厂算得上大明顶尖的制造业,可大多数工序依然靠手工来完成。

跨越式发展,朱慈晨自问做不到,主要是硬件设施还远远不够,很多零部件还依靠纯手工来完成,没有车床、镗床,甚至螺纹加工的机床都没有,不可能生产出精密度极高的零部件来,自己所知道的机械原理,很多时候还不如技术精湛的工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