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喧嚣之后 > 第八十四章 刘爱雨的小洋楼

第八十四章 刘爱雨的小洋楼

这一段时间刘爱雨闲着,除了给孙教授做三顿饭,白天,她满街逛着,她在观察在思考,在寻找一个新的商机。

有时候她去电脑部,帮赵波打打杂。

赵波还是老样子,想干就干,想睡就睡,很懒散。

刘爱雨搞不明白,赵波有一颗智慧的大脑,只要他肯干,肯定能赚大钱,不知他为什么不?

东亮打来电话,向刘爱雨汇报工程的准备情况,说完了正事,便扯一些闲话,说她白手起家的创业故事,传播了开来,现在一提起她,人人都翘大拇指夸奖。

几天后,东亮又打来电话,说受到刘麦秆的干扰,他凭自己的爱好,指手画脚,一会要在楼顶加个烟囱或亭子;一会又说没有魁星楼高,再往高里加几尺,完全压住陈背篓。

刘爱雨说:“王东亮,你不要听他的,你照我的图纸修,差一点儿,你也休想拿到剩下的钱。”

但是,东亮打来电话,说刘麦秆要在小洋楼里盘炕,不盘炕,就不让施工。

刘爱雨气极,说:“你把电话给他。”

一会,刘爱雨听见了刘麦秆的声音:“雨儿,你花钱雇的人不听我的话,要翻天了。”

刘爱雨压低声音,一字一句说:“你要想断绝咱父女关系,你就胡来吧。”

刘麦秆没听懂,问:“你说啥?”

刘爱雨说:“少管闲事少操闲心。”

农历七月十八日,黄道吉日,百事顺遂,早晨六点零六分,一阵长长的鞭炮声惊醒了油坊门。

尽管这些天来,这栋拔地而起的小洋楼,经过东亮的大肆渲染,已成为压倒一切的热门事件,其热度一度超过了伦敦奥运会,但人们还是被吓了一跳,刘麦秆家真的要盖一栋豪华气派的小洋楼了,都感慨万千,脸也不洗,头也不梳,挂着两泡眼角屎就来看热闹了。

两挂一万头的鞭炮还在爆响,又有两捆雷王被点燃了,直冲云霄,在高空砰然炸响,一时间,硝烟弥漫了整个油坊门。

开工的习俗要用麦麸、谷草、糖果和钱币,混在一起,撒在地上,图个喜庆吉祥。

以往,村里人都撒的是一毛钱两毛钱,东亮让刘麦秆去包钱,老家伙从柜子底翻出来一些皱巴巴的毛票。

东亮说:“不行,人家盖个牛棚都比这大方,撒的是一块钱五块钱,多包些钱,图个吉利嘛。”

但刘麦秆蒿子秆里捋油、二两汗毛想擀毡的吝啬货,说什么也不肯拿出钱来,东亮便自掏腰包,包了几十块钱,这个楼他修,他要图个平安吉祥。

轮到给村里人敬烟时,刘麦秆拿出了一包发霉的两块半钱的兰州,东亮一把抢过来,扔进了水沟,掏出自己兜里的黑兰州,给人们敬烟。

人们抽着烟,议论着,这栋楼光主体就得三十万,之后还要装潢、置办家具,下来得五六十万,天爷爷,这女子干的啥大事,哪来这么多钱?

有人说,在北京当保姆呢。

马上有人质疑,一个保姆能赚那么多钱?除非去抢银行。

东亮说:“咋不行,北京啥地方?首都!过去的京城里,一个宰相府上的看门人,一年也能弄几万两银子。”人们一片羡慕的赞叹声。

刘麦秆高兴地合不拢嘴,他总觉得这件事太不真实了,像做梦一样,他这个全村最穷、最没出息的流浪汉,竟然要盖一栋全村乃至全镇最豪华的小洋楼?

当推土机喷着黑烟,将上百年的房屋,夷为平地时,刘麦秆心里一阵凄凉,这个陪了他爹、陪了他大半生的房子成了一片废墟,但又一想,旧的不去新的不来嘛,便抹去眼泪,哈哈地笑了出来。

真长脸啊,真是人不可貌相,人们一面夸奖着刘爱雨,一面揣测着她神秘的、特能赚钱的保姆职业,她到底给哪个申通广大、一手遮天的大人物当保姆,从而赚下了一座金山呢?

陈背篓躲在自己的屋里难受着,隔壁闹得天摇地动的,他不可能不知道,他长着一双耳朵一双眼睛,看得到也听得清。

他听见了鞭炮声、喧哗声、推土机的吼声,看见了硝烟飘过他的屋顶,纸屑像雪花一样,簌簌地落在他的院子里。

他的胸腔里,蹿着一股股的无名之火,但这个时候,他只能藏在阴影里,他如果出去了,就会成为众矢之,成为一只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

几天前,他听说隔壁的丫头回来了,又听说她发了,在村里,见人就发钱,见了猫狗,也给塞一把糖。

他吓了一跳,赶紧关紧大门,躲在屋子里,不敢出来。

如果刘爱雨失魂落魄地回来,满身尘土,满脸沧桑,或者被人骗了,或者被人凌辱了,那么,他陈背篓肯定第一个迎上前去,嘘寒问暖,而现在,他得躲着她。

那几天,陈背篓白天不敢出门,只有到了晚上,他才会偷偷地出来透一口气,望着碧蓝清澈的夜空,他暗暗地骂:“老天爷,你他妈的瞎了眼,我有金钥匙的儿子一分钱都赚不了,一个芝麻官也当不上,一个辍学的黄毛丫头却在呼风唤雨、尿金拉银,你是个啥球天!”

陈背篓捡起一块石头,恶狠狠地扔向天上,表达他的愤懑。

陈背篓的心情糟糕透了。

一个雾蒙蒙的早晨,陈背篓溜出村子,去找徐朝阳校长,徐校长退休了,搬到了县城住。

当陈背篓埋怨陈望春还没赚到一分钱时,徐校长愤怒了,严厉地批评陈背篓目光短浅,说陈望春的价值,不是用金钱能衡量的,像过去的钱学森、邓稼先等,他们是国家的栋梁。

听说刘爱雨正在修一栋小洋楼,徐朝阳校长鄙夷地说:“她就是修一栋摩天大楼,也没有陈望春的贡献大。”

一天中午,陈背篓从窗子的缝隙里,看见刘爱雨正朝他家的院子里张望,她在看啥呢?

陈背篓躲在窗子后面偷偷地看,只见刘爱雨长高了,更漂亮了,尤其那胸脯,高得吓人。

陈背篓心里泛上一股酸水,哼,多半是个大卖货。

陈背篓马上把自己对刘爱雨的推断公之于众,当啥保姆?不是给老板当小三就是做二奶,做皮肉生意的,不然三十多了,咋还不结婚?

陈背篓的言论,得到大部分人的赞成和拥护,却被一小部分人批驳。

这小部分人家里的女子,被刘爱雨介绍去广州东莞打工,她们不但赚了钱,还变得时尚洋气,眼界高了、眼珠子向上翻了,过年回家时,抱怨油坊门的土太多,风太大,村里人粗野无礼,宣称将来要在南方安家,死也不嫁给本地男人。

按陈背篓的经验推断,刘爱雨先在南方**,后又到北京重操旧业。

她赚的钱非常脏,如果他是刘麦秆,他早就买上二两棉花碰死了,哪里还有脸皮,揣着几张钞票,横着一张油漉漉的嘴四处炫耀?

陈背篓的诽谤,并没有能够阻止刘麦秆家的世纪工程,从第一天开挖地基开始,这栋小洋楼便像一粒神奇的种子,在破土发芽。

它见风就长,在人们惊叹的目光里,在陈背篓暗暗的诅咒里,一天天长高,在东亮等一批能工巧匠的精心装扮下,一天一个模样,女大十八变,越变越好看。

刘麦秆家逐渐长高的小洋楼,成了陈背篓心中的一根刺,他吃饭不香、睡觉失眠,他眼巴巴地望着北京,希望得到陈望春的好消息,像大旱时节盼着一场及时雨。

油坊门掀起了一场关于刘爱雨巨款从何而来的议论。

人们问刘麦秆,刘麦秆说刘爱雨是一家公司的董事长,每天坐着飞机国内国外地飞,和人喝一杯酒,就签个几百万上千万的单,修一栋小洋楼,简直就是毛毛雨。

刘麦秆的话让村里人无比眼热羡慕,那些在广州打工的女孩的父母,马上不高兴了,刘爱雨去北京赚大钱了,却把他们的孩子丢在广州,听说那边的工厂都是资本家,像旧社会一样剥削压迫工人。

他们立刻向刘麦秆提出要求,要刘爱雨把他们的孩子也带到北京去发展。

刘爱雨董事长的身份,遭到陈背篓强烈的质疑:“简直是放屁!一派胡言!刘爱雨能当董事长,那母猪就要上树,公鸡就会下蛋;你们想想,她一没靠山,二没关系,一个初中都没毕业的女子,凭什么当董事长?用屁股都能想出来,那是谎言,你们居然就信了。”

大伙一听,对啊,北京啥地方?藏龙卧虎啊,刘爱雨这个黄毛丫头凭什么能当上董事长?考了状元、上了a大学的陈望春,进北京都十多年了,尚且默默无闻,何况她?

大伙觉得陈背篓分析问题还是深刻,看事情看得透,他们问:“依你说,刘爱雨在干啥?”

陈背篓说:“你们长的是猪脑壳吗?你们的脑袋进水了还是让化肥烧糊涂了?一个女子,最大的资本是啥?还不是她的身子?只要她肯,啥事办不成?但龌龊啊!脏啊!羞祖先啊!陈背篓呸呸地啐着。

对于人们的进一步追问,陈背篓说:“你们晚上躺炕上去想。”

很多人晚上便睡不着了,掐着脑袋想,随即,关于刘爱雨在北京的发展轨迹,被油坊门人上百颗老朽的大脑想象出来了,并绘制出了路线图。

刘爱雨在广州打工时,结识了来自北京的一个阔公子,这个公子,家庭背景相当深,他将刘爱雨带到北京,刘爱雨等于给他做了妾,供他玩乐。

后来,公子哥玩腻了,便给了刘爱雨一大笔钱,一脚踹了她。

再后来,刘爱雨又傍上了一个大款,大款有三妻四妾,玩了刘爱雨后,又给了她一大笔钱。

这样,刘爱雨就成了京城里混混、地皮、少爷们的玩偶,击鼓传花般在一群男人之间传来传去的。

这话传到了刘麦秆的耳朵里,他气坏了,站在还没竣工的洋楼上跺脚大骂:“谁污蔑我丫头,天打五雷轰,不得好死!”

刘麦秆骂得声嘶力竭,大伙儿都不出声,陈背篓躲在屋子里,乐得咯咯地笑。

谣言继续疯传,刘麦秆也骂累了,他不能堵上人们的嘴,拔掉他们的舌头,打掉他们的牙。

到后来,他自己也疑惑了,是啊,刘爱雨怎么会赚这么多钱?她有啥本事?他心里虚虚的,脊梁上冒冷汗。

刘麦秆的气焰被压下去了,陈背篓摇着蒲扇出来了,深秋的天气,两头凉,中间只一会地热,他摇扇子,和诸葛亮一样,纯属虚张声势、装逼而已。

陈背篓时刻担心着北京的空气,京城应该是有身份、有文化的人住的地方,那些三教九流都涌去北京,把北京弄得一团糟。

刘爱雨就是个下三滥,她把北京的风气搞坏了,也把北京的空气给弄脏了。

陈背篓神秘地说:“你们知道霾吗?”

村里人说知道,徐朝阳校长解释过,汽车的尾气、工厂里的废气,排到空中就成了霾。

陈背篓摇着说:“不!不!据科学家探究,北京的霾是那些不正经、没教养、没廉耻的人呼出的空气,它们覆盖在城市的上空,谁沾上谁倒霉,粘哪烂哪,像杨梅大疮。”

哦,村里人都惊得张大了嘴巴。

陈背篓对刘爱雨去北京一事,极其不满,他担忧,再过几年,陈望春会呼吸不到新鲜的空气,喝不到纯净的水。

刘麦秆在琢磨刘爱雨,他屈指算了一下,刘爱雨已经三十二岁了,他倏然一惊,怎么一晃就三十多了?村里这个年龄的女人,娃都长得和当妈的一样高了。

女子大了,就该找对象嫁人,要是刘爱雨早几年就嫁了人,村里人还会嚼舌头吗?还会有这么多谣言吗?

以前,刘麦秆只是在信里提醒刘爱雨,她当作了耳旁风,现在,得当面锣对面鼓,在她耳门上死命地敲打。

小洋楼竣工后,东亮给刘爱雨去电话,让她回来验收。

刘爱雨说,你做的活我放心,装潢也交给你了,按年底前装修完毕,我要住进去。

刘爱雨给东亮转了三十万元,说装修完毕后算账,长退短补。

这三十万元,再次在油坊门掀起万丈狂澜,人们惊叹,刘爱雨肯定有个聚宝盆或者摇钱树。

陈背篓冷笑一声说,公共汽车嘛,人们开始没想明白,后来一琢磨,明白了。

公共汽车,谁想上就上,虽然上一次便宜,但架不住人多,积土成山,积水成海嘛。

刘麦秆私下里问东亮:“你说她哪来那么多钱?”

东亮呵呵一笑说:“你女儿咋赚钱的,你不知道?”

一个月后,东亮有事去北京,他在北京站下车后,便成了一只没头苍蝇,乱碰乱撞,只好给刘爱雨打电话,刘爱雨让他就在车站门口,不要胡乱走动,她来接他。

刘爱雨打了一辆车,匆匆赶往车站,但众所周知的原因,北京的车太多了,出去买一包烟、吃顿饭都要开车,条条马路都塞得满满的。

司机自作聪明地绕道而行,结果被堵死了,不能前也不能后,只能操爹骂娘,刘爱雨不断打电话,让东亮耐心等待。

四个小时后,刘爱雨才接到了东亮。

东亮说,这北京太大了,四个多小时,都能从油坊门跑到兰州了。

东亮是第一次来北京,被北京的庞大和繁华所震惊,他一路上都伸着脖颈,张望着街道两边的景色,见了一栋摩天大楼,就数有多少层,数着数着,眼花了,数乱了。

北京复杂的立交桥,更让东亮大开眼界,好家伙,简直像一个万花筒,这怎么绕得出去?而高楼后边的棚户区,则让东亮惊得眼珠子都要掉出来,北京居然还有这么破烂的地方,简直不可思议。

东亮是来看病的,现在乡下人有病了,都去城里,因为乡镇医院只能量个血压、做个心电图,稍大一点的病就看不了,因而大城市的医院人满为患,没有关系,很难排得上队。

刘爱雨先给东亮接风洗尘,这一次,刘爱雨去了如意酒店,陈老板殷勤地给他们安排了一个临街的雅座,酒店内的豪华,让东亮彻底闭上了嘴巴,他已经没有词语来形容了。

站在窗前,看着楼下停放的小汽车,东亮又来了兴趣,念叨着:宝马、奔驰、奥迪、阿顿斯丁、陆虎、兰博基尼,居然有辆劳斯莱斯sweptail。

刘爱雨惊讶:“你懂这么多车?”

东亮说:“我能认出一百多个品牌,就像这辆劳斯莱斯,售价将近一个亿。”刘爱雨惊得吐吐舌头。

东亮感慨说:“北京人太有钱了。”

东亮开的是一辆桑塔纳,这车底盘高、皮实耐用,最适合跑乡下坑洼不平的路,哪里都能去。

东亮指着楼下的豪车说:“这车要是在咱老家,跑几步就趴窝了,中看不中用。”

东亮问起了陈望春,作为一块上学长大的同伴,他一直惦记着他,但一直没有他的消息。

来北京前,东亮去找陈背篓,说他要去北京,要陈望春的电话。

陈背篓一口拒绝,东亮现在是刘爱雨的奴才,而他陈背篓,是绝不和刘麦秆父女同流合污的。

东亮嘻嘻笑着说:“你看,他说我是你的奴才。”

刘爱雨大度地说:“狗嘴里吐不出象牙来,随他的大小便;我也没有陈望春的电话,也不知道他在哪里。”

东亮遗憾地说:“我以为咱三人能在北京相聚呢。”

刘爱雨心里一动,安慰他:“以后有的是机会。”

在刘爱雨的安排下,东亮顺利地挂了专家号,检查了病,这个过程只用了一个上午,而一般情况下,最快也要一半天,有的甚至要排几天几夜。

东亮回了油坊门,村里的人都围了上来,听他讲述北京的见闻。

东亮深有感触地说:“老少爷们,没钱就不要去北京了;北京吃一顿饭得好几千块钱,住一晚店,最便宜的也要四五百;马路上停满了车,闭着眼睛随便摸一辆就是上百万块钱的;北京的楼都几百米高,上半截戳在云里头,上下坐电梯。”

油坊门人关心的是陈望春和刘爱雨。

东亮说,陈望春不知道在哪,联系不上;刘爱雨能耐大,要没有她,我在北京就是一只瞎瞎雀。

东亮动情地描述了自己的北京之行,受到刘爱雨无微不至的照顾。

那医院,队伍排到了大街上,里面到处是黑压压的人,一看那阵势,还有啥心情看病?马上产生了厌世自杀的念头,要么从楼上一跃而下,要么出门被车撞死算了,太麻烦太糟心了。

但有刘爱雨照顾,东亮的病看得异常顺利,当他检查完,走出医院时,他心里无比轻松。而这时,楼道里、楼梯上、树荫下到处躺着等待看病的人,他们从天南海北而来,为了挂个号,几天几夜地熬着。

据刘爱雨说,票贩子一个号买到了几百块。

东亮观察了刘爱雨在北京的衣食住行后,得出的结论是,她已是一个成功人士。

人们忍不住问东亮,刘爱雨到底在北京干啥?真的是当保姆吗?

东亮说,她啥都不干。

东亮说的是实话,在北京的那几天,刘爱雨的确整天闲着,当然也没有给人当保姆。

啥都不干,却有那么多钱?

东亮的实地考察,进一步证明了刘爱雨的神秘,北京深不可测,这个女子也深不可测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