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喧嚣之后 > 第九十五章 陈背篓借钱

喧嚣之后 第九十五章 陈背篓借钱

作者:东篱把酒月在中天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6 12:14:59

第九十五章 陈背篓借钱

陈背篓四处借钱,说陈望春要结婚了,需要一大笔彩礼钱。

在油坊门,娶个媳妇的彩礼钱一般是二十万,彩礼高过了全国大部分地方,为此,中央电视台曾经报道过;越是穷的地方,彩礼越高,不是嫁女子,是卖女子。

陈望春的媳妇在北京,听说家里都是干大事的、有钱有势的富贵人家,他们怎么也要彩礼呢?

陈背篓解释说,人家就是图个面子,要了三十万,将来赔六七十万,我们还是赚了的,这钱就是倒个手,在桌子上走走过程。

这几年,油坊门人的思想观念大变样了,男女平等,家庭条件好的人家,出嫁女儿时,不但不收彩礼,反而倒赔钱,但仪式还要在,名义上要二十万彩礼,但女儿出嫁时,赔一辆车或一套房,看来北京人和油坊门人想法一个样。

陈背篓说:“我手头没这么多现钱,你们帮一把,婚礼办过后就还你们,我付利息。”

他这么说,村里人就不好意思了,人生在世,谁没有个七紧八慢处?帮人就是帮自己。况且陈望春在北京干大事,人家借你的钱,是看得起你。

有的人脑子里拐了几个弯,陈望春去北京上学后,再也没有回过家,他念研究生读博士,分到国家保密单位,研究秘密武器,这些都是陈背篓的一面之词,没有人亲眼所见,不知是真是假。

陈望春结婚,钱不到位,村里人应该帮一把,众人拾柴火焰高,每人伸一根指头,他这一个难关就过了。

但是,陈背篓要是借了钱去干别的呢?譬如陈望春吸毒赌博,这种概率虽然极小,但不能完全排除,因而还得小心谨慎,不能把钱打了水漂,毕竟,现在赚钱不容易,每一张钞票都浸透了酸涩的汗水,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

这种观点像一滴墨,在宣纸上洇了开来,原先打算借钱的人,现在也疑神疑鬼的,不肯借了。

此时,新任村长东亮站了出来,他是去年接任的。

村长牛大舌头病得快咽气了,村长一职仍没有人接,村里五十岁以下的就东亮一人,他每天忙着包活揽工,对当村长根本就没兴趣。

现在的村长也不好当,事情多报酬低,关键是老百姓的脾气大,不像前些年顺从听话,村里栽一根电线杆子,都要吵得脸红脖子粗的,有时候还大打出手,东亮自然不愿趟这股浑水。

乡上书记乡长来探望村长牛大舌头的病,说:“找不到接班的,你就挺着。”

一天,东亮去看望村长牛大舌头,村长牛大舌头攥着东亮的手,嘴唇抖索着,却说不出一个字来。

东亮正悲戚难受着,感觉手里多了一样东西,是村长牛大舌头将那个红坨坨塞到了他手里,东亮要拒绝时,村长牛大舌头已咽了气,手却紧紧地抓着东亮不放。

东亮就当了村长,他一百二十个不情愿,在群众大会上,他说,你们要不听话,我这村长随时撂挑子。

东亮说了一件往事。

两百年前,村里有个姜殿武,父母双亡,靠吃百家饭长大,后来,村里人凑钱,给他盖了房子,娶了媳妇。

姜殿武聪明伶俐,苦读成才,高中进士,做了一任巡抚,每年过年,他都在村里大摆流水席,宴请全村人,家家都有礼品。

这桩事,成为美谈,使油坊门名声大。

后来,到了民国,一个县长听说了这件轶事,亲笔给油坊门题写了“沐仁浴义”的匾,使油坊门人走到哪里,脸上都觉得光彩。

这故事大伙儿都知道,油坊门老人们把这桩事当作一个宝,一代代往下传着。

东亮说:“过去,油坊门人穷得吃糠咽菜,都能让一个孤儿成才做官;现在,家家都有余粮存款了,一个高考状元,却因为彩礼结不了婚,让人怎么看?那丢的不是陈背篓陈望春的脸,而是咱油坊门人的脸,老祖宗积德行善,攒下的老本,就让咱给挥霍个一干二净了。家家拿一点,积少成多、滴水汇集成海,咱今天帮了陈望春,他肯定有回报,这就像往银行里存钱,有利息的,一举两得的事。”

东亮说:“我先来,我借一万。”

东亮这么一说,大伙儿心里的疙瘩解开了,加上东亮带了头,大伙儿你一千他两千,陈望春彩礼的难题解决了。

全村就刘麦秆没有借钱给陈背篓。

刘爱雨每月给刘麦秆的生活费是一千块,给多了怕他胡搞,刘爱雨很了解自己的父亲,如果兜里有几个子,他既想喝酒,又想赌博,还在想女人。

为避免刘麦秆惹出麻烦,刘爱雨一个子也不多给,这令刘麦秆心里大为不满,但只限于在家里一个人发发牢骚,在外面,他还是蛮维护刘爱雨面子的,常夸她孝顺,三天两头就给钱,让愁得钱没地方去花。

按理说,这个钱够刘麦秆吃喝的了,但刘麦秆浑身上下不只有一张嘴巴,吃饱喝足了就能安稳。

刘麦秆娶陈乃香的如意算盘被刘爱雨识破后,陈乃香便不理睬刘麦秆了,但刘麦秆仍然去缠陈乃香,他把嘴巴里抠下的钱,给了陈乃香,让他解解馋败败火。

陈乃香原来打算弄一笔彩礼钱,再住进刘麦秆的小洋楼,但这个愿望落空了,批发变成了零售,她不大情愿,但自己的身子里也关着一头**的魔兽,便半推半就。

事成之后,刘麦秆有时撂二百三百,一月要是有个四五回,这个月的生活费就亏空了,他不得不厚着脸皮,像乡村干部一样,给陈乃香打了几张白条。

陈背篓借钱的事,给刘麦秆出了一个难题,刘麦秆深知姜殿武的典故,如果村里别的人有灾有难了,刘麦秆肯定二话不说,倾囊相助,但这个人偏偏是陈背篓,和他打赌,谁输了就光腚推磨。

现在,刘爱雨虽然有钱,但并没在北京扎根,他劝刘爱雨在北京买房,有了房就算扎根了,就算她赢了,但刘爱雨不理睬他,还劝他少操闲心。

陈望春要结婚了,肯定有了房,就算扎根了,就是赢了,这是刘麦秆最不想看到的结果。

给陈背篓借钱吧,少了拿不出,多了他没有。再说,他也不情愿。但不借吧,堵不住村里人的嘴,人们会说他刘麦秆不仁义,落井下石、见死不救。

思来想去,刘麦秆想把这个难题丢给刘爱雨,她不是能吗,看她怎么去处置。

刘麦秆给刘爱雨打了电话,说了陈望春结婚、陈背篓借钱的事,刘爱雨说:“你在村里随个份子,北京这边你不用管。”

听刘爱雨的意思,她准备给陈望春随份子钱,哪有一家随两份的?既然刘爱雨要随,刘麦秆索性就不管了。

陈背篓心急火燎地去了北京,那时,正是麦收时节,他连熟透的麦子都不管不顾了,还是东亮找了几个人,帮他割了麦子。

半个月后,陈背篓回来了,人整个瘦了一圈,看起来心事重重,他提着一个包,挨个给人们发喜糖喜烟。

东亮说:“结婚是件大喜事,你该高兴才对。”

陈背篓说:“我很高兴啊。”

东亮说:“高兴个啥?你那张脸苦巴巴的,像哭丧的。”

陈背篓特意给刘麦秆送去喜糖喜烟,刘麦秆因为没有借钱给陈背篓,脸上难堪,他以为陈背篓会借此嘲弄他戏耍他,但陈背篓只是给了他一把喜糖,敬了他一根烟,他愁眉苦脸的样子,使刘麦秆捏着下巴,揣摩他的心思。

陈背篓借钱时说得好好的,陈望春结了婚,这个钱就退回来,只是过过手。

现在,陈背篓给人们发喜糖喜烟,却丝毫不提还钱的事,有些人就沉不住气了,去找东亮问。

东亮生气了,骂:“给人借钱是帮人的忙,钱还没暖热呢,就想要,眼光能看长远些吗?”

东亮把要钱的人骂回去了,但村里有了议论,有人对陈背篓借钱的动机持怀疑态度:陈望春要结婚,肯定得有房子,而北京随便一套房子就四五百万,他每月挣多少钱,能买得起北京的房子?

这个疑问,越放越大,到最后,大伙儿都怀疑陈望春结婚的真实性。

东亮听了,也搔着脑袋想不明白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