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旭日东升之帝国霸业 > 第三十八章【祸乱四起】

旭日东升之帝国霸业 第三十八章【祸乱四起】

作者:子玉墨染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0-26 12:15:17

第三十八章【祸乱四起】

"爱书网"网站访问地址为

当闯军骑兵放箭冲杀到时,还处于前进队列中的左家军便瞬间崩溃了,大量辎重被拥挤在道路上引起大规模的堵塞。

而追兵的马踏刀砍和增援步兵的赶到,让完全失去秩序的明军陷入到被屠杀的境地!

当然明平贼将军:左良玉,也顾不得众多弟兄们的死活了,自己独自率领精锐的骑兵突围,但他们很快又发现自己陷入了众多,闯军暗藏的壕沟工事之中。

类似的战术运用,几乎不见于传统的中原兵学记载,本身就是靠带头冲锋来晋升的明军将领,更不可能知道如何应对此举。

不过好在明平贼将军是幸运的,闯王:李自成,临时组建的难民军队,并不是拥有军事才华以及作战素质的正统军,他们沿着沙河洧水挖掘的壕沟内侧,虽说封锁了数量众多的明军部队。

但也让闯军作战精锐的主力过不去,只能分头追击中,唯有少量毫无作战经验的难民新兵与闯军在追杀左家军,不少左家军在发现自己逃生无望后,很识趣的选择投靠闯王。

面对这些左家军的甄别与重新组织,也消耗了追击中闯军们的不少兵力。

最后闯军以7千匹骡马、军械火器不计其数,以及车队所承载的补给品和银两为战利品,放弃了继续追击明平贼将军撤兵复围开封府,史称「朱仙镇之战」明军大败!

这时闯王还率领诸将连营5百里,继续乘胜追击进攻河南承宣布政使司汝宁府,明兵部尚书兼五司总督:丁启睿,正好率部逃奔至此,在听闻流寇追击过来时,他连忙组织军队联合汝宁守御千户所明军一起抗击流寇。

却不料闯军们运来了劫掠到的火器与火炮,在明降军的指导下用威远炮炸死明大宁都指挥佥事:虎大威,其余明军们大乱被闯军聚而歼之,投降者不在少数。

明汝宁府兵备道佥事:王世琮、明汝宁府知府:付汝,在作战中坚持守土直到战死,唯有明保定府总督:杨文岳,提前逃走致使汝宁府沦陷!

身在汝宁府藩地汝阳县的明崇愍亲王:朱由樻,以及弟弟明河阳郡王:朱由材、明崇愍亲王世子:朱慈辉,均被闯军俘虏,封崇亲王殿下为「襄阳伯」。

但关键时刻这位藩王倒是挺有骨气的,他说道“孤王虽败!但依旧是大明亲王,绝不受贼封赏要杀要剐悉听尊便!”

故此就被闯王下令拉出去崇亲王府外,的汝阳城街道上游街之后斩杀了,崇亲王殿下一家人,仅有年仅10岁的二子:朱慈爚,在崇亲王府仪卫司与崇亲王府群牧所的保护下一路南逃。

而明兵部尚书兼五司总督:丁启睿,的敕书、尚方宝剑、印绶,等全部在逃跑时丢失!朝廷不再设官驻军,当地百姓们或结寨自保,或降闯军。

战后明毅宗:朱由检,以「朱仙镇、汝宁府之败」免去明保定府总督:杨文岳,职位而总指挥明兵部尚书兼五司总督:丁启睿,则被捕下狱。

又遇上南直隶安庆府安庆卫因克扣粮食军饷引起兵变!明安庆卫副总兵:廖应登,首先率领3千明军与明安庆卫左参将:汪正国、明安庆卫游击将军:李自春,各率1千明军到处骚扰劫掠。

以至百姓们苦不堪言,不得已上奏官府祈求平定叛乱。

恰好明安庆府巡抚:徐世荫,刚上任还没到安庆府,就听到明兵科左给事中:光时亨,出兵抓住了叛将:廖应登,斩首的捷报。

但其余叛军依旧发兵杀死明安庆卫指挥使:徐良寇,而明安庆府巡抚得知弟弟被杀的消息,他急忙从南直隶应天府赶到安庆府安庆卫与叛军交战,在安庆府太湖县叛军:汪正国,领兵驻守桐城县被围攻叛军投降。

8月11日流寇:老回回(马守应)、革里眼(贺一龙)、左金王(贺锦)连营进犯河南承宣布政使司汝宁府光山县、罗山县、信阳州,又进军南下湖广承宣布政使司黄州府麻城县,与流寇:西营八大王(张献忠)合军。

明尽保镇游击将军:赵崇新,与流寇:袁时中(小袁营)在河南承宣布政使司归德府夏邑县内议和准备招抚他,因袁时中犹豫不决,被他部下趁机斩杀了明尽保镇游击将军,致使和谈失败!

不过他看中了这点打算再次诈降,潜入南直隶徐州萧县,以诈降为名骗得明萧县知县:康伟,出城挟持他远去以此来勒索钱财。

9月17日流寇:老回回(马守应)部又分兵进犯南直隶太平府芜湖县,回师之际在次劫安庆府掠桐城县,而流寇革左五营则进犯凤阳行都督府颍州,遭到明军打击决定西进北上入汝宁府。

此时正值雨季黄河水泛滥,而且开封府首府祥符县被围得水泄不通,已经彻底断粮了!城中十室九空人人相食,但城内守军们却已然坚守,寄希望于朝廷发兵未肯投降。

在两军相持的过程中,双方都想利用黄河堤坝来打击对方,明军方面;是想挖开黄河,引水到城外护城河以加强开封府祥符县城的防守,并冲淹流寇。

而闯王方面;则是想大范围挖掘堤坝,利用洪水浸泡城池,以便彻底拿下祥符县。

最初的引水灌城是小规模的,但随着雨季到来水位大涨,加之此前明军和闯军都曾挖掘堤岸,直接导致了黄河的大泛滥。

洪水迅速淹没了整个祥符县乃至开封府其余州县,三十万百姓以及明军和闯军都葬身鱼腹,沿岸大片良田也被淤泥掩盖化为荒土,原本繁华的开封府祥符县变成废墟!

导致了明周孝亲王:朱恭枵,不得不带领王妃、世子、以及一部分宗室和周亲王府官员,在洪水和闯军攻城的喊杀声中狼狈逃离前去彰德府避难。

事后明开封府总兵:陈永福,率军突围而出,闯王则占领被洪水淹没退去的废弃开封府。

10月初9日,明陕西三边总督兼兵部左侍郎:孙传庭,在陕西承宣布政使司经过五个月的休整略有积蓄,再加上朝廷不断催促孙总督进军,故此明陕西三边总督决定带着新募的士兵出征试试战斗力?

陕西明军一路上偃旗息鼓,潜行于山中偷偷进入河南承宣布政使司接近闯军,打算来个出其不意攻其不备。

过了河南府在汝州郏县,下令明军潜至开封府附近,让明秦州卫总兵:左勷,率领左军、明固原卫总镇总兵:郑嘉栋,率领右军、明援剿总兵:高杰,率领中军设下埋伏,由明临洮卫总兵:牛成虎,率领前军负责诱敌深入。

双方接战不久后,明临洮卫总兵佯装兵败,将闯军引入包围圈内,四周伏兵突起让闯军猝不及防射杀数千流寇,闯军被迫向东逃窜,明军继续追杀了三十里地。

不过闯军虽叛初战失利,但毕竟人数众多,而明军方面多数都是新兵见钱眼开,所以在收拾战利品和物资之际,起了冲突发生斗殴事件,被闯王率领主力杀了个回马枪,打得陕西明军措手不及、兵败如山倒!

也让明陕西三边总督:孙传庭,被迫率领残兵败将撤回河南府潼关卫,史称「柿园之战」。

10月12日,朝廷下令凤阳行都督府监军:刘元斌,出兵征剿劫掠南直隶州府县的流寇不得有误。

11月初9日,流寇:袁时中(小袁营)西进投降闯军,被闯王下令让他通知流寇:革里眼(贺一龙)前去江西承宣布政使司九江府首府德化县,以窥探湖广承宣布政使司黄州府麻城县动向。

但是革里眼(贺一龙)到黄州府黄梅县却停留不进,还收了明平贼将军:左良玉,残兵八百人,先见面见了闯军:曹操(罗汝才)加入他的部下。

致使闯王大怒开始忌狠他,并且举兵南下攻打湖广承宣布政使司襄阳府。

中原地区由于闯军声势浩大,有开封府百姓:李好、孙学礼、李际遇,等各自号召数万百姓与乱民劫富济贫。

11月13日,由于东虏建奴鞑子再次入关劫掠,以及中原流寇祸乱四起,使得明毅宗:朱由检,第三次发布「罪己诏」来检讨自己的过失。

12月初7日,流寇:袁时中,见到开封府地区州县被闯军搞得民不聊生,认为闯王不得民心再加上劫掠乡绅官吏已被,文人士大夫所抛弃,故此流寇:袁时中,率军离开开封府东逃南直隶凤阳行都督府打算在此发展,大有投降朝廷之意?毕竟年龄大了不想成天东奔西跑。

到了明崇祯十六年公元1643年正月11日,明平贼将军:左良玉,率部二十万湖广明军避贼南下,在经过湖广承宣布政使司武昌府之时。

打算前去武昌府向明楚定亲王:朱华奎,索要武昌卫、武昌左卫,以及楚亲王府护卫指挥使司(武昌护卫)与楚亲王府仪卫司的兵员、再要些粮饷,均遭到楚亲王府长史司官员们的拒绝。

不得已便开始劫掠夺武昌府包括漕粮和湖广都转盐运时司的经费,还向湖广承宣布政使司承天府官员们索要粮饷,被明湖广巡按兼都察院广西道监察御史:李振声,给拒绝了。

故此明平贼将军又率军去江西承宣布政使司九江府内拥兵观望自保,还上了奏章给兵部宣称自己没粮饷才劫掠,请求朝廷原谅和宽恕。

紧接着南直隶投降的流寇们又相继叛乱了,分别是;兵白贵、小秦王、托塔王、刘公子、混江龙、管泰山,等部所在兵力众多联合起来劫掠州府县。

致使南直隶凤阳行都督府中都留守司明军们大惊失色,全部列队于沿江两岸,不问对方为兵为贼,只要出兵劫掠一律攻杀,斩首数千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