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华娱之1997 > 第132章 宝刚和骁龙

华娱之1997 第132章 宝刚和骁龙

作者:柑橘的蒜头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6 12:15:30

第132章 宝刚和骁龙

第132章 宝刚和骁龙

“老许,今儿可够冷啊,你这衣服……”

1997年11月16日,一辆黑色迈巴赫停在北平电视台门口,淅淅沥沥雨线下,许琛撑着一把黑伞,黑色风衣线条凌厉,神情肃穆。

田沁辛和李雪肃穆的黑色套裙,白色的发卡束紧秀发,撑着黑色雨伞,高跟鞋践碎雨珠。

北平电视台节目编导王长田咧嘴笑,他墙都不扶就服许琛!

电视台暗中给许琛使绊子,许琛从不憋着,搁这一袭黑衣,“送葬者”天团。

“老王,情况怎么样?”许琛给电视台李副台长上眼药,他不怕李副台长报复,真拼关系他还有叶领导。

况且即便他伏小做低,李副台长照样不待见他,与其委屈自己,不如委屈他人。

“边走边说吧,外面冷。”王长田领着许琛,浓眉愈说愈拧紧,叹息:“老许,今儿都16日了,就算是审批通过,18日节目上线也只有两天时间,宣传上可能台里束手无策,老许要多拜托你了。”

电视台余副台长坐冷板凳,使不上力了,节目能一路披荆斩棘到“审批”流程,现在希望都寄托在许琛身上。

“老王,咱们现在是一根绳子上的蚂蚱,客气话就不要说了,说下情况吧。”

许琛抬眼,电视台的工作人员不少,大清早都不干正经事,三三两两闲谈,见着许琛一行人,这些工作人员眼神紧盯着。

田沁辛心里烦躁,不甘示弱的盯回去!

“老许,台里这次审批,台长,副台长一共有5票,旗下电视制作中心有两票,一共七票。”

走上楼梯,王长田眼神盯见没人,声线压小:“除了余副台长,我们争取到了电视制作中心的1票,副台长1票……”

“老田,告辞!”许琛脚步停下,3:4,这还投个毛线啊,回去联系湖南电视吧。

“哎……卧槽老许……”王长田眼睛瞪大,身子踉跄,这个时刻许琛临阵脱逃,琛爷不要啊!

“老王,开个玩笑,放轻松,局势不要搞得那么紧张嘛。”许琛很轻松,他不信电视台除了余副台长就没能人了。

“许爷,爷,这玩笑不好笑。”王长田手擦去汗,就刚一下背全冷汗,许琛太无良了。

北平秋冬时节雨水很少,冷峭寒风裹挟着冰冷的雨线打在走廊。

许琛带着寒气,跟着王长田迈进会议室。

北平电视台办公楼八十年代风格,这个时节没有暖气,陶瓷茶盅里弥漫着热气。

零零散散10个人坐在桌子前,余副台长腰背挺直,他对面李副台长戴着黑框眼镜,斯斯文文的样子。

许琛带着人进来,霎时视线全射向他。

“……”李副台长第一次见许琛,不过神交已久,眼镜片下视线盯着许琛,脸色霎时沉下。

“许同志来了,请坐……”负责组织审批会议的副台长是位老同志,态度很和蔼,年轻人脾气大,黑色很显眼。

“许同志,这位是电视台台长,这位是副台长……”老同志挨个介绍,然后指着下方中年男人:“这两位是北平电视台电视制作中心郑晓龙同志、赵宝刚同志。”

“许同志,你的节目形式特殊,两位电视剧导演评估制作内容。”

“许同志伱好。”郑小龙和赵宝刚都是北平电视艺术中心导演。

北平电视艺术中心是全国第一家电视剧专业制作单位,《编辑部的故事》、《北平人在纽约》都是电视中心的作品,隶属北平电视台旗下。

“郑导、赵导,你们好。”北平电视艺术中心是京圈电视剧大本营,姜文,张国立都是旗下演员。

赵宝刚很和善,郑小龙刻板严肃。

会议室就有放映电影的大荧幕,许琛带来了刻印节目的光盘,随着光盘架缩进机器,会议室音响传出古朴的大鼓!

刚播放五分钟,李副台长咳嗽,眼神紧盯着许琛:“许同志,典籍里华夏涉及到历史考古,毕竟要在电视台播放,面向全国观众,历史资料的真实性和准确性都没问题吧?”

“李台长,这是节目历史资料整理。”小瘪三,你的预料我早有预料。

李雪从箱子里取出打印的历史资料,一一分发下去。

“针对节目历史资料,我们特别请来了清大历史系教授赵平安同志,国际“尚书”研究委员会委员长王奇同志,人民大学……”

许琛如数家珍,节目组请的专家学者不少,撑起“文化”的皮够了。

“许同志的节目有心了……”老副台长抬了一下眼镜框,他见证了电视台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制作节目无数,论节目精细程度没有比得上“典籍里华夏”。

“小李,史料和节目文献我们研讨无数次了,这种小错误我相信许同志不会犯。”

节目继续播放。

“典籍里华夏”第一集开篇就是汉朝伏生在“藏书楼”里,文帝臣子晁错学习《尚书》。

这一幕拍摄几乎是电视剧形式,服装考究、场景布局精美,演员浑然天成的入戏状态,古色古香的配乐……

画面刚播放,郑晓龙眼神盯了眼许琛,这个片段制作精美程度堪比张一谋拍的大片质感,国内拍古装戏目前没有这样云镜、灯光。

“停一下。”坐在左侧的副台长身材削瘦,不苟言笑:“许同志,节目是严肃的文史节目,以这种娱乐性的阐述方式,是不是不妥当?观众会不会忽视节目教育意义,而关注节目的娱乐意义,这对节目实际意义会没有有影响?”

“……”许琛脑壳疼,意义意义,干什么都要有意义。

“台长,诗艺说寓教于乐,“典籍里华夏”是弘扬传统文化,我们考虑节目严肃性的同时兼顾观众的接受程度,长篇累牍的叙述可能带给观众更多的是教育意义而不是科普意义……”

1997年,国内的文化教育水平很低,大学生还是人中龙凤,真正的国家栋梁。

“典籍里的华夏”目的弘扬华夏传统文化,戏剧 影视化的结合确保了观众在娱乐性的同时能普及文化知识。

许琛一个数据一个数据的说出,李副台长面无表情。

郑晓龙和赵宝刚不关心“典籍里华夏”内容,他们的注意力全在“影视化”制作水平上。

“时光影业”露出来的班底不比北平电视艺术中心差,甚至,古装戏的妆容和服饰的考究,北平电视艺术中心还比不上“时光影业”。

节目继续播放!

“禹说”划分九州、“大禹”治水,一个又一个影视化、戏曲结合的精美片段展示,会议室愈是安静。

整个节目播放完,余副台长腰杆挺直:““典籍里华夏”的制作水平我相信都有目共睹,这样的节目如果北平电视台错失,我认为对北平电视台来说是一种损失,对我国传统文化来说更是损失。”

“小余说的很有道理,“制播分离”是台里第一次尝试,这个节目的形式和方向是内地电视节目的第一次尝试,赵导,郑导,你们是专业的导演,说说节目质量吧。”

电视台台长说话,会议室一下沉静。

“台长,这个节目的影视化和戏剧制作精美,服装和妆容、台词不逊色《三国演义》!”赵宝刚给予了高度评价,《三国演义》是央视电视剧制作中心出品,业内古装剧标杆。

“我的意见和赵导一样。”郑小龙不想得罪人,委婉说:“我个人比较喜欢“大禹治水”片段,周王伐纣不清楚史实。”

“投票吧。”赵宝刚和郑晓龙的意见结束,投票正式开始。

“典籍里华夏”研讨了无数次,结果早就明朗,最重要的台长一漂,他投了“同意。”

会议结束,“典籍里华夏”定档时间和播出时段又新一轮争论。

这次博弈以李副台长胜出,他妥协的收获就是争取到了节目的归属权。

最终节目正式定档1997年11月18日上午11:30播出!

这个档期很歹毒,工作日大中午,收视率不可能高,全国电视台同时段节目收视率均垫底。

这种时候,许琛的意见无关紧要。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