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偶遇初中班长
三人又聊了一会才分开。
陈新汉也没再往田里去,转身回家开上三轮车就往镇里去,毕竟说了请客还是要去买点菜的。
陈新汉并没有去菜市场,而是来到镇上的牲畜屠宰场,进去挑选了一只肥硕的山羊,让屠夫的处理好。
屠宰也是需要时间的,陈新汉又受不了这里的味道,就跟工作人员打了声招呼,转身来到大门口,蹲在一旁玩手机,慢慢等待。
没过多入,一台女装摩托车在陈新汉面前两三米处停了下来,车上是一女子背着一个两三岁的小孩。
那女子看了看还在低头看着手机的陈新汉,不确定的道:“大汉。”
“嗯。“
陈小汉本能的抬头看去,四目相对,有点似曾相识的感觉,但又不确定的道:”你是?”
大汉是陈新汉初中时的称呼,虽然他已经快十年没听过这个称呼了,但还是本能的应声。
“真的是你啊!我还怕认人呢!我是梁嘉慧啊!初中的时候我们连续三年同一个班呢!这你都认不出来,真让人伤心。”梁嘉慧欣喜的道。
“哎呦!原来是班长啊!不好意思,不好意思,不过也不能怪我,都快十年没见了,你又漂亮了这么多,我那敢认啊!”
陈新汉一听见梁嘉慧这个名字他就想起来了,两人是初中三年同班的老同学,关系也挺好的,毕竟初中近三十个班,年年分班,能连续三年分在同一班的可不多。
而梁嘉慧更是连续三年当选班长这个位置,主要是她学习好,性格开朗,跟班上的男生女生都玩的来。
“是啊!有十年没见了,要不是你这体形我也不敢认,还好没认错,要不就尴尬了。”梁嘉慧感叹道。
陈新汉这个高大的体形在这镇上还真不多,他上初一的时候就一米七几了,在班上的座位永远都是最后一排的,还连续三年担任着体育委员这个职位。
虽然十年长相有些变化,但还比较容易认出的。
“这是你娃吧?男娃?几岁了?”陈新汉看了看梁嘉慧背上那个大眼睛滴溜溜转的娃娃,小娃娃也是好奇看着他。
“对啊,男娃,两岁三个月了,你呢?小孩多大了?”梁嘉慧笑着道。
“我啊!现在就一女娃,比你家娃儿大一点,现在整天调皮捣蛋的。”
“什么调皮捣蛋啊,那是活泼,对了,你是在这上班吗?”
“没有,我就来这卖条羊,我现在在家种种地,没去打工。”
“种地也不错啊!我记得你家是陈家沟的吧?现在镇上谁不知道你们陈家沟种地赚啊,都传开了。”
……………
虽说十年没见,但一聊开了也不会显得陌生,东拉西扯就址了半天,直到屠宰场的人喊陈新汉,这才分别。
当然,手机号和企鹅号还是相互留了,陈新汉还给了梁嘉慧儿子一百块当见面礼,这是人情,见面了总是要给的。
陈新汉拉上处理好的羊离开了屠宰场,来到市场上买了一些调料和烧烤用的肉食,今晚来的可能有十多二十个人,单一只羊肯定是不够的。
还买了四件啤酒,这玩意冻一冻和烧烤最配了,比他泡的酒喝起来更舒适。
“哎呦!三爷,六爷,九爷………大伯和顾教授也在啊,今天怎么没下棋打牌啊?这是开会呢?”
陈新汉开着三轮车刚回到村口就见一帮子老爷们正围坐在树阴下聊着什么,于是便停车下来打招呼、散烟。
仔细一看,几乎家家户户都来人了,上百号人在这,都是家里的顶梁柱,一看就知道是开家长会,可是陈新汉也没收到消息啊。
现在正值响午,太阳辣得很,年轻的吃过饭都睡觉了,这些老人可睡不了这么多,所以平时每天中午都会在这里聚集,打牌或者下棋,可今天却没有。
“这不快入秋了吗?这一入秋,天气可就慢慢变凉了,我就想着跟他们商量一下,看谁家还想盖大棚的,如果多的话,好让高升多叫点工人过来赶工。”
”顾教授是我让他过来跟大家讲一下大棚种植的好处,就是希望大家能认真考虑一下,别到时候看着别人家每天有收入又怨天尤人。”
“现在说明白了,到时候谁敢唧唧歪歪,就别怪老子削他,对了,你这是去那来啊?”大伯陈清福解释道,最后眼睛瞄向了三轮车。
原来陈清福是借着这个空闲的午休时间,召集这些不打算建大棚的村民,想做做他们的思想工作,为的就是希望他们冬天也能有一份收入。
“哦,原来是这样啊!我到镇上买了点东西,这不刚回来,今晚到我家吃饭,记得跟大伯娘说一声。”陈新汉点了点头,这么多人他也不敢说今晚设宴烤全羊。
都是一个村的,请谁不请谁都不好,只能偷偷的请,太张扬了不太好。
“小汉,你来了正好,八爷问你,这大棚有没有得赚?”
“对啊小汉!我们大伙都信你,你给我们兜个底。”
…………
一群人七嘴八舌的问陈新汉,都是拿不定主意,毕竟一个大棚的花费可不少,说白了这是前怕狼后怕虎,怕没钱赚。
“先停一停,听我说。”
陈新汉被吵得头都快炸了,好不容易才让他们停下来,苦笑着道:“你们这不是为难我吗?我也没弄过对吧?实在是没把握就先不种吧!要不就试试盖一个或者两个。”
陈新汉现在后悔停下来了,早知道他就一拧油门回家了,盖大棚的事他还真的不想理了,该说的他都说了,不该说的他也说了。
那有什么稳赚不赔的,就算他陈新汉开了挂也不敢说稳赚,所以他不会做任何保证,万一真的出了岔子,那他以后还要不要在村里生活?
“一个个大老爷们,想搞就搞,不想搞就拉倒,为难我家小汉干什么?难道连这点主意都拿不定了吗?小汉,你先回去。”陈清福生气的道。
陈清福很生气,这些人这么逼迫自己的大侄子,实在是太过份了,自己大侄子都给大伙找好路子了,这还要包赚?谁敢承担包赚钱啊?那不是想屁吃吗?
“好嘞!你们慢慢聊,我先回去了!”
陈新汉高兴的转身就上了摩托车,一拧油门就一溜烟跑了,刚刚是不好意思走,现在陈清福开声了,他还不溜就是傻子,留在这完全是受罪的。
“哼!我也不多说了,该说的我都说了,你们自己回去商量一下,盖不盖,盖多大,明天上报给我,我让高升那孩子安排人手,如果过了明天还没上报的,想建就你们自己去找人来建吧!就这样了,散会。”说完,陈清福就背着手离开了,这些人实在太墨迹了,像个娘们,看着就来气。
“哎!老夫也先回了,这中午不睡觉总感觉不舒服。”
陈清福这一走,顾教授也找了个理由离开,留在这的用处也不大,剩下的人一个个面面相觑,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胜哥,你家盖不盖?”
“盖什么?没钱,先看看吧!”
“我想着先盖两个棚试一下。”
“哎!没钱,盖个毛线啊!”
…………
不一会儿,七八十人就分成十来个小团体商量了起来,有不想盖的,有想盖点试试的,杂七杂八,什么样的都有。
虽然这个月大家都赚了点钱,但让他们一下子又全拿出来,还是不太愿意的,毕竟过惯了精打细算的日子。
尤其是一些家里娘们霸道又抠搜的,爷们根本作不了主,想盖也没有办法。
陈家沟虽然有上百户人,但想盖大棚的还真不多,现在确定的才一百亩左右,而且大多都是抱着试试的心态盖一两亩的,只能说太谨慎了。
真正全部盖上的就陈清水、陈清福、陈大牛,陈金盛,陈新汉,这么五家人,他们五家就占了总数的一半过。
这边,陈清福刚回到家没多久,凳子都还没坐暖,就听门口传来敲门声,开门一看,来人是陈平安。
“坐,喝茶,有什么事吗?”陈清福领着陈平安进了屋,给他倒了杯茶,问道。
陈平安现在可是陈家沟的笑料,本来一块多的蔬菜,现在只能拉到镇上卖三毛,就因为下了肥打了农药,成了一个最好的反面教材。
陈平安也很后悔,现在他都不敢扎堆了,除了开工都不出门了,就是被笑怕了。
“嗯,那个,我想盖大棚。”陈平安喝了一口茶,说出了自己的来意,随后又一脸为难,欲言又止的样子,好像有什么事难以开口似的。
“啊!这是好事啊!你要盖几亩?我要登记一下。”陈清福一听,也是有点惊讶,随后就高兴的拿来纸笔,准备登记。
如果说陈家沟谁最希望大家都富起来,这个人肯定是作为村长的陈清福,真正做到了大公无私,村里老少就没有不敬重他的。
“我想盖五亩,只是…只是手头没那么多钱,你看能不能…能不能借我点?”陈平安一脸为难的道,那粗糙的黑脸都变红了。
“嗯!借钱倒是没问题,只不过我这也没多少,你也知道,我家要盖十二亩的大棚,这家底基本都掏空了,最多只能借一万给你,
要不你看这样可以不,我呢借一万给你,然后你去跟高升商量一下,看能不能先欠着尾款,等明年再还。”陈清福沉思了一回,对陈平安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