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4章 菡萏的秘密(二)
那并不是一件幸福的事,她不敢,她害怕,她需要有人陪她。
沈云纤是最好的选择,也是她愿意分享秘密的那个人。
所以,她才会一直发问,问一些没有丝毫难度的问题,以确认沈云纤还在。
沈云纤当然在,她一直都在,并且认真在听。她向来知道该如何尊重别人。
“那父亲肯定很爱他的女儿,所以肯定不会责怪女孩儿。相反的,我猜那男子应该是很欢喜的。
他自己爱茶,他爱的人也爱茶,爱他喜欢的东西,他能不欢心吗?”沈云纤说道。
沈云纤自认为她猜的没错,可是菡萏却笑了,“妾身之前不是说过么,那男人被气死了,是被他的女儿气死了,他又怎么会爱那个小女孩儿呢!一定是不爱的。”
菡萏自我催眠,因为她更愿意男子是不爱他的女儿的。
沈云纤摇摇头,“可是,你刚才说的是那男子被他最疼爱的小女孩儿气死的。”
在他的潜意识里,父亲是疼小女孩儿的,可是她却想否认。
“哦,原来是这里出了错。”菡萏道。
“不,我并不是完全从这里得知的。”沈云纤道。
菡萏不解,疑惑地看想沈云纤。不是这里是哪里?她还有什么地方出了错?
“你的话是有漏洞,可是最大的漏洞还是在男子身上。一个人若是不在乎另一个人,又怎么会和不在乎的人动气,又怎么会气死呢。”沈云纤语气很缓,似乎在陈述一个事实。
她的一起没有意思反问的意味,因为她知道那样会伤菡萏的心。
所以她尽力放缓语气,希望能减少队菡萏的伤害。
虽然这样做并没有什么用。
可是她愿意,人嘛,通常都会坐无用功的,只求对得起自己的心。
男人如果不疼爱小女孩儿,就不会被她气死。所以,事实一定不像菡萏说的那样,相反,男子真的很爱很爱他的女儿。
所以沈云纤认为,她虽然放缓了语气,可她说的话一定会伤害到菡萏。
可这是事实,菡萏想听到的事实。
菡萏眼眶里的累终于还是忍不住掉了下来。
可沈云纤并没有像之前那样上前给她递手帕,虽然她在这时候不会笑,用不到手帕。
菡萏需要发泄,流泪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菡萏不再纠结这个问题,继续讲故事,“父亲没有责怪小女孩儿,而是温柔地问小女孩:‘这茶好喝吗?’好女孩想了想,甜甜一笑,他说好喝。
父亲满意地笑了,小女孩儿也跟着笑了。小女孩儿知道就算她说不好喝,父亲也不会说什么,因为父亲一直那么好。
父亲告诉小女孩儿,喝茶不能那么喝,药一点一点地拼,她那样喝茶叫牛饮,能品出个什么味来吧
小女孩很奇怪,因为她明明喝出味道来了。她把他的想法告诉了父亲,父亲并没有马上反驳她。
父亲又开始喝茶了,腰经过一道道繁琐的动作后,父亲才会将茶倒出。小女孩儿觉得麻烦,认为她一定不会像父亲一样花时间去喝茶。
可是她错了,因为她尝过父亲煮的茶后,她从此爱上了这个东西。她和父亲一起煮茶,一起品茶,一起聊天。
小女孩儿的母亲总是说他们爷俩儿凑在一起,不要它,这时候男子总是温柔一笑,然后将妇人搂在怀里。
日子就这样一天一天地过着,小女孩儿长成了大女孩儿,继承了妇人的美貌,她也出落成一个美人了。
再后来,小镇上出现了一个长得很好看的少年郎。女子不信,说她爹爹是世上最好看的男人。
可是那些人说,少年郎长得比她的爹爹还要俊朗,她不服气,趁着下人不注意,偷偷溜了出去。
她想要见一见那少年郎是否真如人们说的那样,她如愿见到了,就一眼,她就被迷住了。”菡萏顿了顿。
初遇是如此的美好,可她那时还太小,太懵懂。
在微风下,她的连红了,一眼误终生。
“女子总是想着少年郎,渐渐的,与父亲的交谈少了,她队茶也不似之前热衷,她的心已经住了一个人。
她很少说话,总是一个人,父亲不明白这是怎么回事,母亲却是知道的。因为她母亲也和她一样,爱上了她父亲。
她将心里的是说给母亲听,母亲却不像她一样开心,她的脸上隐隐出现担忧。可女子沉浸在爱情之中,她并没有发现。
她和少年郎似乎真的有缘一般,她走到哪里,少年郎就会在哪里出现。她真的认为她和他是上天注定的。
可是,后来母亲带她出去的时间少了,她就一个人偷偷跑出去和少年郎私会。女子年少无知,她以为少年郎和她一样爱着对方。
她将她最珍贵的东西给了少年郎,她并不后悔。少年郎告诉她他要进京赶考,可是路途遥远没有盘缠。
她二话不说,把她所有值钱的东西都当了,全都交给了少年郎。家里人发现了她的异常,她再也瞒不住了。
父亲知道后,竟然吐出一口鲜血,晕厥过去。女子吓坏了,她没想到过父亲的反应会这么大。
接下来发生的事更可怕,她请了大夫,大夫明明说父亲只是气急攻心,并无大碍,只要好好调养,就能好。
父亲说想要看一眼少年郎,看看他是个怎样的人。少年郎来了,两个人在房间里交谈,谁都不知道他们说了什么。
少年郎出来的时候,父亲给了少年郎一笔盘缠。女子很高兴,她以为父亲接受少年郎了。
少年郎进京赶考那天,她想去送,父亲不让,可她还是去了。她如愿见到少年郎,少年郎许诺,功成名就之日,就是娶她之时。
她太开心了,她几乎是一路蹦跳着回去的。回家之后,她听见了哭声,所有人眼里都装着泪。
她不知道发生了什么,缓缓地走进房间,她看见母亲正趴在父亲的床边,悲伤地哭泣着。
女子不敢相信她所看到的,她木讷地站在门边,脚变得僵直,她不敢向前走一步,她移动不了。
母亲让她去见父亲最后一眼,可是那里还能见到,父亲早就闭了眼睛。女子后悔了,她真的后悔了。
安葬好父亲后,母亲并没有责怪她,而是劝告她,让她的心继续活着。母亲告诉她少年郎还在等她呢。
再母亲的安抚下,她坚持了过来。她要好好活着,就算为了母亲也要。她曾经不止一次看见母亲一个人偷偷抹泪。
母女两人等啊等,等啊等,等不到温柔的男子,也等不到俊朗的少年郎。女子越等越着急,越等心越慌。
她终于等不了了,她对母亲说她要去找少年郎。母亲没有反对,默默地为她准备衣物盘缠。
第二天,母亲是跟着她一起出发的。两个女人一路上相依为命,吃尽了所有的苦,最后她们靠一双脚走到了帝都。
皇天不负有心人,她们找到了少年郎,可是,女子还没来得及开心,她的心就碎了。
因为少年郎已经成婚了,和帝都一个大家闺秀成亲了。这就是少年郎补回去找她的原因。
她质问少年郎为何背信弃义,背叛她们之间的爱情,问他为什么不遵守承诺。一开始少年郎还会劝她,解释说他也有难处。
时间一久了,少年郎便对她爱答不理,甚至恶语相向。她再也受不了了,她对那负心汉心灰意冷。
她准备和母亲回家去了,因为在他心底,她还住着那个俊朗的少年郎。她不愿意毁了他的生活。
屋漏偏逢连夜雨,女子正准备走的时候,母亲却生病了。她们带的盘缠用光了,她没钱给母亲治病。
没办法,女子只能去求负心汉,可是她还没说话,负心汉就将她赶走了,不给他说话的机会。
后来,后来她们遇见了强盗,强盗要强占她,母亲拼死抵抗,才赶走了强盗。
可是,母亲也死了,在她面前死了。她又是一个人了。”菡萏结束了故事。
沈云纤知道,故事还没有结束,只不过不用她说了。
故事里的女子就是菡萏,沈云纤记得她进将军府就是因为卖身葬母。
菡萏的泪已经流尽了,她看着沈云纤,微微扯起嘴角。她很感谢,感谢她肯听她讲故事。
沈云纤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好,因为她知道,菡萏什么都明白。
说实话,这并不是一个多么动人的故事,甚至有些老土,世上的痴男怨女何止这么一对。
说难听点儿,这都是菡萏一手造成的。
是她不顾众人反对,受了负心汉的迷惑,是她不顾她父亲的心意,一心投入负心汉的怀抱。
是她不肯相信现实,千里迢迢来找负心汉,所以她母亲也……
她的遭遇固然可怜,可她能怪谁只有她自己。
沈云纤相信,菡萏的母亲一定不止一次地劝过她,劝她忘了那个负心汉,安心过日子。
人总是不撞南墙不回头。
菡萏来了帝都,终于认清了,为此,她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人生在世,不该如此,却又如此。
沈云纤静静地坐着,她知道,菡萏的故事讲完了,可她的话还没有说完。
她讲故事的目的是什么呢?是让她帮她。
忽然,屋外传来吵闹声,似乎在喊着什么失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