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乱之龙返三国 > 曾虑多情损梵行,宁负苍天不负卿。

曾虑多情损梵行,宁负苍天不负卿。

我仿佛又看见了那些年。

那些被历史笼罩的尘尘迷雾。

看见了在西藏苦寒之地一位活佛行走在世界屋脊上,数千米海拔冰封千里。身后还跟着扎着金钱鼠尾讨厌的清军。活佛一袭淡黄色长袍早就不堪风雪,形将破败,淡然的一步一脚印前行在青海湖畔。

没错,我仰慕他,在西藏这远离满清统治中心的最后净土才能诞生出这样的仿佛来自灵山的人间佛子。仓央嘉措六世**这样一位只活了二十三岁的传奇佛子。

在这位活佛生前,在人们的想象中,仓央嘉措是一位向往世俗生活、离经叛道的情僧。然而生前身后名佛子早已淡然,他早已将这世间荣辱通通看淡,一心潜修佛法,却对心中所爱而有怀念。这样的心届一直伴随了佛子短暂而又传奇的一生。

活佛生前没有被拉藏汗所尊崇,他以为佛子觊觎他的王位,那顶不贵的王冠。拉藏汗没有想到的是整个西藏的农奴甚至贵族都在心里膜拜供奉。

我并没有非要去纠结活佛短暂的人生,我深信他没有在意,灵山的大雷音寺我想佛子内心深处也并不是十分向往,他是游流于佛教之外最后的佛子。同佛祖乔达摩。悉达多一样,仓央嘉措是开创者。他将佛教经义引入诗中,将佛教万法随着他的诗歌传于四海,播于万世。

活佛弃尊位,穿百纳衣。紧守着佛教的清规建律。只有一样,佛子心中仍有留恋,少年时未入佛门于乡间相识的美丽女子。我们没必要去腹诽佛子什么不是,因为佛子虽然对心中所爱怀有留恋。但终佛子一生,未出沙门一步。有的只是长伴如来,夜守青灯。

活佛是有情的,他的情是大爱。他爱他的子民,他痛恨拉藏汗和西藏清军残酷统治,对生活在水深火热中广大农奴常流清泪。

佛子无奈啊,他只是名义上西藏的王,拉藏汗只是将他作为合理统治藏地的一个傀儡。佛子只有将对子民的满心怜爱收起装进心中为他的子民祈福。

我可以想像出佛子的无奈,居于上,而不能强其地,富其民。佛子并没有就此颓废,他拿起经文,拾起文字。将整个心都赋在了诗上。

佛子的诗,深邃而朴实。整个藏地,都在流传佛子的诗。无数被压迫,被欺凌的广大农奴如逢甘零。他们口口传诵,或手抄,或木刻。引为至宝,尽相争传。

那些人不安了,从拉藏汗到藏王策巴。他们害怕了,害怕活佛在信众中愈来愈盛的影响力威胁到他们的统治。他们深感恐惧,仿佛他们了他们将来的未日,他们要想法除掉活佛,除掉这位在藏地不与他们同流合污的叛逆。

他们奏请康熙帝,言活佛不守清规。说活佛的诗尽是妄言朝廷之事。康熙为了统治藏地岂能容佛子如此行事。于是活佛被令押解北京,处以极刑。

面对死亡,佛子并没有感到多么害怕。他不舍的只是无数藏地子民,他虽然是傀儡,但是也用身为领袖的影响力维护了许多子民的安危,他这一去,必定不返。整个藏地子民一定会陷入拉藏和策巴还有满清恐怖高压的极端统治中。

佛子悲泣,若这世上的王不能让他们的子民快乐安逸,那这傀儡的王不做也罢。好吧,就遂了拉藏那些人的心愿吧。

此去北地,定将不返。索性就直入灵山,直问我佛。若佛不能普度众生,那这教立来何用。

所以佛子慷慨北上,走在青海湖边。他心中所牵挂的仍是他的子民,还有旧时乡间所爱。所以他才一问如来,二问爱人。留下了至今仍被世人传诵的经典道歌:“曾虑多情损梵行,不负如来不负卿。”

曾虑多情损梵行,不负如来不负卿。随着诗句的默念,我仿佛又看见了那位佛子身立青海湖畔,前有波澜的青海湖,后站如狼似虎的清兵。佛子心中淡然,了无所牵。他最后深情的看了一眼这无限牵挂的雄浑藏地,向前一步直入湖底,直达灵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