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风语有经年 > 故乡的原野

风语有经年 故乡的原野

作者:凌云长风 分类:玄幻魔法 更新时间:2024-10-26 12:20:52

故乡的原野

大河坝的水还在不停歇的流淌着,有时哗哗声响,有时细若淙淙。坝上是水波澹澹,坝下是林木葱翠。

记得小的时候,大河坝下游是不曾有什么树木的,只有水流冲击后的泥沙河床,和偌大低凹的空谷里长着的各种草本植被。那时,坝下的河床两边之所以长不起来树木,现在想想,应该是之前拦截河水的滚水坝修的不够宽阔,水势汹涌的上涨时就泄不了洪,土质坝体承受不住水位持续抬高的压力,决堤就势必难免;年年决堤,也就年年修水坝;这就是当时下游低凹的空谷里只长着草而见不着树的所在吧。说起每次堤坝被毁,也仅是由附近两个生产队的人,按照每户人口多少来领受被分配到的挑土方任务。那时的我们,因为年龄还小,大生产队集体劳动的场面,对于孩童来讲也就是图个人多的热闹,当然也能感受到大人们的辛劳。在那个年月,大河坝即是拦截河水的堤坝,也是山坳村子里的人们,走向集市的主要通道。因此这里是人流不断,也是孩子们上下学逗留玩耍的地方。大河坝里的水在没下雨时是很清澈的,口渴了是能够蹲在岸边直接用手捧起来喝的那种干净。

随着时光的飞矢,当我们可以独自的在大河坝的河里游泳的时候,家乡原野的风貌是渐趋的有所改变了。显著的变化是从修建一条土公路开始的。这条土公路,而今是地基很坚实的水泥路,是承载数个行政村进出的主要通道了。有了这条公路,人们的出行就无需在阡陌小道上七弯八拐了,是缩短了很多行程和时间的。这条便利的通途,是当初雷大圩的村民们,自发的用自家的农田给垒积起来的。路修的笔直,是直接贯穿了本是四面环水的雷大圩,以及是擦着边的从林小圩和已经是改圩为田了的原赵小圩那么个地段通过的。

赵小圩,从我记事时起就已经是没住人了,虽是四周依旧环着水,只有两条小径可以进出的圩子,却是早已经是种着汗庄稼的水中之耕地了。当我家由雷大圩搬到赵小圩边上的房子居住后,赵小圩的水和圩子上的树,也就成了我们少年时期很多乐趣的所在。而今,这处临近赵小圩的老房子,是早在十年前就不曾住人了。那时之所以另迁新居,是因为这个由茅草屋翻建起来的砖石平房,还没住上几年其墙体就出现了裂纹,这是地基没夯实的结果吧。在这里是又住了上十年的样子,就搬到了交通更便利的临近林小圩的新居了。老房子至今还完好的立在那里,只是年久失修,原本干净洁白的墙体上,已被风雨剥蚀得斑驳陆离,好多地方都留下了雨渍的痕迹和青苔的滋生,宅子的四周是杂草和小树横生的颇见荒芜。原先栽植的李子、柿子、苹果、葡萄等果树都已不见了,只有白杨和柳树,在历经风雨中越发高大的枝繁叶茂。屋后的数颗竹子,也已长成了一片竹林,并由屋后还延伸到了前面。那口清澈甘冽的水井,在荒草的蔓延及浮游的淤积下,业已是快消逝了。时过境迁兮,故地是越发酣醇了矣。老房子这里,留下了我小时太多的回忆和不能忘却的美好。每每来到这片渐趋疏远的故地,触景生情徜徉于此,心中总是很温暖很亲切。

赵小圩的池塘在被填没时,还留下了一块我家自用的小池塘,池塘上的木码头至今还没有腐蚀掉的横在那里。蹲在码头上,用手去浸那清可洗菜的塘水,意识中的感觉,即会是在昨昔、在憧憬未来的雨季。我能学会游泳,当然是在赵小圩的池塘里泡出来的。游泳最带劲的地方,当属是离我家比较近的雷大堰和本村子最东边的大河坝了。因为这两处的水面是宽阔的、也是很深的,游泳是需要力气的,想游到彼岸却是力不从心的。每次是能够游到河中间露出水面的土墩子,就觉得很不错了。雷大堰的河和大河坝上的张小河,在靠近滚水坝的地方,都是比它原来的河道要宽上个十几倍的,就像是一颗还挂在藤子上的葫芦。藤子是河道,葫芦就是那屯集河水的坝子处了。因此当地人,称靠近坝子处的水泊,是湖或河都是说的通的。当然,雷大堰的河水也仅是流向大河坝张小河的一条重要支流,因此大河坝里的屯水量是比雷大堰里的水要多的多的。夏天,湖面表层的水被太阳晒的都有点烫了,在游泳时猛的用力下潜,感觉水都已经冰凉刺骨了还是不曾触及到湖底的。因此,对于这种大的湖泊游泳的乐趣,就是想着横渡彼岸和深水潜底的快感。当然这只是说说,在记忆中我是不曾办到横渡和潜底的。

对于故乡还颇有感触的地方,就是雷大圩了。雷大圩本来的面貌是很美的,是典型的四面环水,林木葱翠,远看就知道是一个在山谷平畈上镶嵌着的一颗明珠。四面环绕的池塘,各有特色,有的长满菱角,有的盛产莲藕。大多的池塘里,是平静的水面下有着数尺长的鲢鱼和鲤鱼等争相觅食呢,偶尔还会窜跳出水面,带起很大的水花颇为壮观的。池塘里的鱼类很多,只要用心去寻,本地所有的鱼种都能在这里觅到。还有乌龟是经常爬到岸上来晒太阳,一有人走动就噗咚一声沉入水里的。春天来了,一群群的小蝌蚪在春雨池涨的水草里游,很是好看,也是给曾经的我带来很多乐趣的。如果你会钓鱼,一天钓几只甲鱼上来也不是件新鲜的事。记得小舅有次来我家,让我们吃到的甲鱼,那可是一连好几天都不缺的丰盛美味啊。记忆中好像也就只有他是用钓竿钓到了甲鱼,也许是他用了什么特殊的诱饵吧。

雷大圩的水是活水,是与雷大堰湖泊里的水相连着的。圩子里的水既是村民们的饮用水,也是农田灌溉的储备水。水很清澈,水波荡漾下的倒影,是圩子上林木苍翠的写真。水圩里,一年四季常绿的植物是竹子。竹林是圩子的主要屏障,圩子里的房屋大多是坐北朝南的,因此圩子朝东北两面,是被竹林密实包裹着的。当然竹林里也夹杂生长着高大的树木,尤以柳树和槐树居多;还有一种在本地被俗称为东寡树的,在整个圩子的四周都是有的,现如今这种树差不多是快见不到了。圩子的西南两面,除却各家门前敞开一点的地块外,沿着池塘两边是都长着各种树木的,当然也有枣子和木瓜、杮子等果树的。春天来了,燕子是要到寻常百姓家来筑巢的。燕子的羽翼很优美,犹如它优美飞翔的动作,村民们都是很欢迎燕子从家里飞进飞出的。雷大圩林子里的鸟雀是很多的,如喜鹊、斑鸠、乌鸦、布谷鸟、喳哥郎,比麻雀还要小的鸟等等。在那金银花开放的时节,走进林子,那可真的是鸟语花香啊。冬天,雪下的很大,天气很是寒冷的时候,到竹林子里也许还能捉到冻僵的鸟雀呢。记得有一年冬天,雪下的很大,竹子也有被压断的。我就在竹林里捉到了一只冻僵了的斑鸠。在家里用火盆给斑鸠取暖,之后我是把它给放飞了的。总之我的童年时光,大都是在雷大圩度过的。

大河坝的水还在淙淙的流淌着,坝体上的路径几乎是被疯长蔓延的杂草给吞噬了。大坝上是何人栽植的竹子,现今也是早成了气候,把坝体给遮蔽、把路径也给阻隔了。竹林延伸下的河湾,是荒芜杂乱的生长着无人修剪的灌木。这里曾是颇有人气的地段,今日是很荒芜的延续着苍凉与落寞。绿色植被呵,倒是不受人为干扰的生长着。湖水泛着波光的在一两只野鸭子的游弋下涟漪着。

往昔那么多的鸟雀,在同一片林子里叽喳挣地盘的景观是很少见到了。早已萧疏的雷大圩里,还住着的一户人家,是否还有燕子在那房檐上筑巢;只是已有多年,不曾见到燕子,低空飞翔在田野上,掠过麦禾的爬升又接连俯冲的美妙了。家乡,还是原来的那块土地,变化是适应新生活的需求、是与时俱进谋发展的体现。人迹稀至的偏僻,只是岁月如歌的悠扬,尤如人生经历的浮沉,总有舍去和得到的东西。对人生回眸的重温,岁月虽是蹉跎的致远,故乡却是纯朴可爱的不变和真实。故乡原野的风,吹拂在脸颊上,是清凉的,是柔和舒畅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