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新视角读南北朝史 > 51、冯太后两次临朝称制

新视角读南北朝史 51、冯太后两次临朝称制

作者:songyvsh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0-26 12:25:15

51、冯太后两次临朝称制

冯太后两次临朝称制

文成帝是个颇有作为的皇帝,但赶不上他的妻子冯太后。冯太后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女政治家和改革家,在皇帝年少的情况下,她两次主持朝政,稳定了北魏局面,并进行一系列改革,推动了经济社会发展。

《魏书》记载,冯太后是河北冀州人,出身于北燕皇族。北燕是汉族人建立的政权,冯太后的爷爷当过北燕皇帝。冯太后的父亲叫冯朗,他娶了朝鲜人王氏为妻,生了一个女儿,就是大名鼎鼎的冯太后。

冯太后年幼的时候,突然飞来横祸。北魏灭掉了北燕,父亲冯朗被杀,冯太后没入宫中,成了婢女。幸亏后宫的冯昭仪,是冯太后的姑妈,像母亲一样抚养教育她。冯太后十二岁那年,被文成帝看中,选她做了贵人,三年之后,被封为皇后。冯太后因祸得福,苦尽甜来了。

冯太后美貌聪慧,富有心计,她与文成帝的感情非常好,皇后的地位始终没有动摇。遗憾的是,冯太后没有孩子。后来,李贵人为文成帝生了长子拓跋弘,文成帝十分高兴,两岁时就立他为太子,但却赐死了李贵人,而把拓跋弘交给了冯太后抚养。

冯太后精心抚养幼子长大,视如已出。拓跋弘十二岁时,文成帝不幸病逝。冯太后当时只有二十五岁,她经受不住如此沉重的打击,悲痛欲绝,哭得死去活来。文成帝死后第三天,按照习俗,要将他生前用过的衣服器具烧掉。大臣和嫔妃们都围在火堆周围,痛哭哀嚎,哭声震天。

突然,冯太后一面高声悲叫着,一面纵身扑向熊熊燃烧的烈火。冯太后是悲哀过度,不想活了,她要为文成帝殉情。人们都惊呆了,等回过神来,赶紧冲上去,从烈火中把她救了出来。冯太后已经昏死过去了,很久才苏醒过来。冯太后的义举,得到人们的敬佩和赞誉。

文成帝死了,皇太子拓跋弘继位,是为献文帝。献文帝年少,冯太后临朝称制,撑起了北魏江山。当时,朝中有个权臣,名叫乙浑,担任车骑大将军。乙浑是鲜卑贵族,很有势力,手中又有兵权,他见太后年轻、皇帝年少,便产生了篡位野心。乙浑利用手中的权力,大肆排除异已,擅杀大臣,为他篡位清除障碍,在不长的时间内,就杀害了多位大臣,百官震悚。

面对乙浑的凶残,年少的献文帝没有办法,只好在冯太后那里哭泣。冯太后却胸有韬略,她不仅没有制止乙浑,反而提升乙浑为太尉,后又封他为丞相、太原王,朝中之事,都由他来决断。乙浑不把孤儿寡母放在眼里,洋洋得意。

冯太后一面麻痹乙浑,一面进行秘密布置,等到时机成熟,突然下令,捕杀乙浑,夷灭三族。自认为大权在握的乙浑,还没弄明白是怎么回事,就身首异处了。此举表现了冯太后机敏善断的政治才干和果敢强硬的政治手腕,使百官感到震惊和宾服。

冯太后临朝称制,继续实行文成帝的宽和政策,注意缓和各方面的矛盾。她重视对各级官吏的选拔,不论出身,不管是什么民族,只要有才干,都予以重用。冯太后生活节俭,没有华丽的装饰,膳食也很简单,原先的食谱减掉了十之**。在冯太后的治理下,北魏详和稳定。

不过,冯太后毕竟还很年轻,耐不住守寡的寂寞,再加上少数民族在这方面不太在意,所以,冯太后有一些男宠,被后人所诟病。

公元467年,献文帝的妃子李夫人,生下一个儿子,取名拓跋宏。拓跋宏长得白白胖胖,全身洁白如玉,冯太后十分喜欢。冯太后恢复了母性,决定亲自扶养这个小孙子,不再临朝,而由已经十四岁的献文帝亲政。不过,朝中大事,冯太后仍然时常过问。

献文帝聪明睿智,机敏颖悟,博学多才,既喜欢,也喜欢玄学和佛学。他亲政以后,与冯太后在治国理念和方式上逐渐产生了矛盾。献文帝特别不满意冯太后的不检点行为,借故处死了她最喜欢的男宠李弈,惹得冯太后大怒。

公元476年,献文帝不明不白地死了,年仅二十三岁。对献文帝的离奇死亡,《魏书》和《北史》都记载说,当时有些人议论是冯太后干的,但没有真凭实据。

献文帝死的时候,继位的拓跋宏只有十岁,被称为孝文帝。冯太后以太皇太后的身份,第二次临朝称制。冯太后足智多谋,能行大事,手段强硬,独揽大权,有着很高的威望。

冯太后是汉人,对汉文化十分熟悉,她学习汉人的治国经验,对北魏进行了一系列改革,连年推出改革措施,给北魏社会带来重大变化,也为后来孝文帝推行汉化奠定了基础。

冯太后首先改革了北魏的婚姻制度。鲜卑族长期实行近亲结婚,婚姻比较混乱。公元483年,冯太后下令,禁止“一族之婚,同姓之娶”,同族之间不准通婚。这项改革,减少了近亲结婚带来的危害,提高了人口质量,也对鲜卑人的风俗产生了重大影响。

第二年,冯太后颁发诏书,对官员俸禄制度进行改革。北魏建国以来,官吏皆无俸禄,全靠贪污、掠夺和皇帝赏赐来获取财富,这显然是不行的。冯太后仿照汉人政权,对官吏按照等级确定了俸禄。官吏有了俸禄,就禁止他们贪污掠夺。这项改革,对北魏政权影响极大。

第三年,冯太后颁布了“均田令”,使大批无地农民获得了土地,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发展,也使北魏由落后的经济结构逐步转向了先进的封建化经济结构。这项改革,不仅对北魏,对后来的中国社会,影响也十分深远。

第四年,冯太后又对地方基层组织进行了改革,实施“三长制”,按照汉朝的什伍组织形式,规定五家为一邻,五邻为一里,五里为一党,邻、里、党各设一长,合称三长。这样,北魏建立起了比较完善的地方基层组织,大大增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力。

冯太后还尊崇儒学,兴办教育。禁止卜筮,大力推进鲜卑族的汉化进程。北魏能够长期称雄于北方,冯太后功不可没。

冯太后在政治上是个铁腕人物,在性格上具有多样性。她对政敌杀伐果断,毫不手软,在平时却仁慈和善,并不暴虐。有一次,冯太后生病,厨师给她端上一碗米粥,却不料米粥中有一只壁虎,相当恶心。

侍奉一旁的孝文帝大怒,要严惩厨师。冯太后却笑着摆摆手,让厨师重新做了一碗,对厨师没有任何责罚。冯太后生气的时候,对身边侍从也进行处罚,但从不记仇,事情一过,依然亲近如故,所以,人们对她都很忠诚和敬畏。

公元490年,冯太后病逝,终年四十九岁。冯太后临终留下遗言,要求丧事从俭,陵内不设明器,不置素帐、缦茵、瓷瓦之物。孝文帝对冯太后去世异常悲痛,五天水米不进,三年不食酒肉。

冯太后死后,孝文帝继承了她的遗志,继续推行汉化改革,而且力度更大、范围更广、影响更加深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