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元启之星月奇缘 > (3)攻心为上

元启之星月奇缘 (3)攻心为上

作者:漫漫洪波 分类:玄幻魔法 更新时间:2024-10-26 12:30:18

(3)攻心为上

(3)攻心为上

宛秋高墙外五百米。

兰陵三万轻骑长枪甲兵摆开六个长形阵营,迈着整齐步伐缓缓前行,步履铿锵,威风凛凛;

近万弓弩手紧跟其后,还有万名长弓手排于阵尾;

主营上空,三千银甲军,呈扇形布开;

众多灵兽拍打翅膀,呼呼作响,煞是震撼。

而就在这强大的阵营前不足百米处,一个妇人和一个老者,相互在谈论着什么。

他们气定神闲,泰然自若。

令行禁止,莫不率从。

只见兰陵中军锦旗闪动,“停······”。

传令声由内而外瞬间铺开,五万大军顿时停下步伐。

“前方可是战神之妻,公孙娥英?”

满身白金战甲,手持金色双锏的高瘦男子,骑着一头红色的巨狼,从阵列中走出。

他面容清瘦,颧骨高耸,眯缝的双眼透着阴冷和嘲讽。

“我看你军旗上写着‘夔’字,想必你就是兰陵国师-子夔。”

公孙娥英并未作正面回答,双眼快速扫视着前方的军阵,语调还是那般静柔平和。

“我兰陵与蚩炎、气宗结盟,发兵六十万,势必直捣轩辕王都,而今,子夔奉王命,领兵五万至宛秋城下,夫人若知我来意,不如弃甲开城,我保证大军所到处秋毫无犯。”

子夔本就是突袭,并不想耽误军机,所以直奔主题。

“狂妄!”

朱老将军听得子夔之言,横眉怒怼,紧握双拳,正欲冲向前去。

公孙娥英轻抬玉手,将其阻止。

她知道,以老将军的实力,万军中要取子夔的首级并不是的没有可能;

但眼前的关键却不是这一军之率,而是头顶空中的三千飞行银甲军。

银甲军的数量,往往决定着一场战役的胜败。

通常军队中,能达到银甲级别的将领,本就百之一二。

其中,能拥有飞行坐骑的更是少之又少。

宛秋城外的飞行队,应该占了兰陵国银甲军的半数。

可见其战斗力之强悍,子夔欲夺取宛秋之决心。

“就凭你,区区五万人马!”

公孙娥英并未因此恼怒,搭话间继续打量对方正营布局,若有所思。

朱老将军虽一时义愤,但毕竟是身经百战的老将军,看见公孙娥英摇手示意,冷静之余,也似有所察觉和领悟——

宛秋城高八丈,兰陵国想攻占,却没有任何大型攻城器械;

只是一些轻骑和弓弩甲兵,想要破城无非是寄希望三千飞行银甲,以空中的绝对优势,直逼内城;

争取最快的速度和最小的伤亡,攻占城门,里应外合,

并且,最让他担心的是,敌方可能知晓宛秋守军的数量·······

子夔见公孙娥英如此镇定,开始有所疑虑。

“我已得到战报,你家王爷,也就是号称‘战胜’的轩辕横,为抵御蚩炎、气宗联军,已经率大队人马出战落神峰;

宛秋城守军不过几千老弱残兵,难道我这十倍之师,还破不了你弹丸之地!”

其实,国师子夔自然知道,要公孙娥英弃城投降,不过是白费口舌。

可他素来谨慎,加之,有关宛秋守城情报是蚩炎国提供,真伪难辨,不敢贸然攻城,所以想进一步探听虚实。

这也恰恰在公孙娥英的预料之中,所以她因势利导,尽量争取战机,化被动为主动。

“国师为兰陵重臣,难道不知道,有德者昌,失德者亡,其出无名,必成国殇的道理。”

公孙娥英,并没有因为子夔透露的军情感到惊讶;

反而出奇的平静,语调一如既往的平和。

而这平和柔美的语气,在子夔看来却是不削与挑衅。

“愿闻其详!”

子夔开始有些焦躁。

本以为此次突袭,可以手到擒来,没想到公孙娥英确乎早有准备。

要知道,为在本国争取更多的实权,他可是此次出兵的始作俑者。

若稍有闪失,自己在兰陵的地位恐怕一落千丈,甚至性命不保;

所以他不得不慎重其事。

公孙娥英见状,继续放慢语速。

“十年前,九洲诸国征战不断,你们兰陵、蚩炎等国侵我疆土、害我百姓,占我半壁河山,我轩辕军民同心,浴血奋战,最终收复失地,将你们赶出轩辕,也以天下苍生为念,不愿再起争端,重燃战火,所以并未向你兰陵兴兵问罪,十年来,轩辕、兰陵相安无事,百姓再无战火之苦;

然十年后,国师带兵再犯,如此无端战火你可知受害的两**民,你这无德之举,岂不是害人害己!我劝国师放下屠刀,率将士们返回兰陵,让他们和父母妻子团聚,共享天伦,不必因这无情的战火,血洒宛秋,埋骨荒野!”

公孙娥英一席话字字铿锵、句句在理,且语重心长、悲天悯人,在场兵卒无不为之动容。

加之,军中很多士卒皆为老兵,他们也经历过十年前的厮杀,深知战争血腥和残酷。

公孙娥英的话就像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在兰陵军阵中激起阵阵骚动,部分将士已经开始窃窃私语。

“国师,何必与她争口舌之利。”

见此情况,飞行银甲军的统领有些焦急。

“兵贵神速,国师率军本就是突袭,那公孙娥英虽已经是修元到‘纯金气界’,但一看便知怀有身孕,若迟迟不攻城,恐生变数。”

“将军带兵多年,当知道用兵在乎士气,如今公孙娥英巧舌如簧,乱我军心,若不加以辞令,恐怕将士们有所懈怠;

公孙娥英已是有孕在身,但高擎将军也曾听说过战神夫妇的威名,这公孙娥英可是不比战神本人逊色;

更何况,你可注意到她身旁那名骑着棕熊的老者?”

高擎随着子夔所示,朝着朱丹老将军方向看去。

眼前的老人虽年过六旬,可精神矍铄;

其坐下的棕熊足足三米,体重千斤,四只巨大的脚掌,把地面泥土压得塌陷;

前腿棕色的长毛下,依稀可见大块肌肉的轮廓。

棕熊双眼漆黑,怒视前方,不时发出深沉的嗷唔声。

“难道,他是·······!”

高擎满脸诧异。

子夔也脸色铁青。

“如果,我猜得不错,他是位居战胜旗下‘四战将’之首的朱丹,他修炼至纯金气界已经多年。

我们从蚩炎得到的情报,可是只有公孙娥英一人守城,而今朱丹在这里出现,恐怕他们早有防备,敌情不明,虚实未定,不能贸然出兵!”

听得子夔的解释,高擎连连点头。

公孙娥英见战机已现,趁子夔交谈之际,递给朱丹将军一张折纸。

轻声嘱咐:“将军速回城中,将军库里的‘君影铃兰’全部取出,命将士混合柴草,在城中各处点火薰烟,烟雾越浓越好;

另外,这纸上有一药方,请百余军士在城中各药铺取药煮汤,分给守城士卒和全城百姓。”

公孙娥英此时语调变得非常凝重。

“朱丹将军,您只有半柱香的时间,我恐怕拖不了太久。”

朱丹已知大战在即,二话不说,骑着灵兽棕熊转头赶回城中。

“哈,哈,哈······”

子夔本想探听守城虚实,却不料被眼前之人一番言语,搞得军心不稳,心中气恼,却又不得不按压怒火,故作镇定。

他故意提高嗓音:“哼,素来听说战神夫妇天下奇才,今日所见非虚,好一副伶牙俐齿,好一番义正辞严;

十年前,子夔不过是兰陵王身边的种花师,虽不知国事,但也听闻轩辕先王治国无法,导致民怨沸腾,我兰陵联盟蚩炎、气宗出兵,是为救轩辕子民于水火;

而今,新任轩辕王同样无所作为,轩辕国力日渐衰微,而我兰陵王励精图治,国力昌盛,出兵灭你轩辕是为一统天下,永消战火;

这才是为九洲苍生,创万事太平的大恩、大德!”

“为九洲苍生,创万事太平!”

“为九洲苍生,创万事太平·······”

为鼓舞士气,兰陵中军击鼓呼号!

几万兰陵将士的呐喊,可谓震耳欲聋,但宛秋城上的几千士卒并未因此而面生惧色,内心充满渴求战斗的**。

在他们眼中,公孙娥英和战神轩辕横一样,都是轩辕国的传奇,都是轩辕百姓的救星,都是不可战胜的神话!

此时,挺着大肚子的公孙娥英,独立千军万马前。

把所有的危险都挡在身前,把最大的安全留在身后。

望着那柔弱的身影。

每个将士都憋着一股子劲儿——

他们不能让一个女人扛起宛秋内千万百姓的生死;

他们不能让一个母亲独自面对兰陵的战马铁蹄;

他们要并肩作战,誓与宛秋共存亡!

听见兰陵军此起彼伏的呼喊,公孙娥英明白此时必须以非常之法,取得战场的主动权。

并且,朱丹将军所准备还需时间。

她拍了拍重明鸾的脖颈,然后飞身落在地面。

此时,只听见一声破空长鸣。

重明鸾从地面腾空而起,猛地飞向高空,展开十米宽的巨大翅膀,朝着兰陵银甲飞行阵营迅疾俯冲而下。

重明鸾有着上古神兽的血脉,对一般飞行类禽鸟灵兽来说,本身就有着绝对威慑。

加之它硕大的身体,相比兰陵军不过三四米的普通飞禽坐骑,它简直就是庞然大物。

紫色的光影在扇形阵营上空横冲直撞,不少禽鸟受惊四处飞散,引起军队一阵骚乱。

“保持阵型,准备迎敌!”

面对突如其来的攻击,高擎一时不知所措,只能以不变应万变。

公孙娥英知道重明鸾突袭,只是不得已而为之。

见目的已经达到,就立即召回。

依旧用那与世无争的语调,同国师子夔周旋。

“国师自认为三千飞行银甲就可攻城掠地,所向披靡,在我看来不过尔尔,还不如我身边的一只坐骑。更何况,你所说为天下苍生,在我看来不过是个笑话,一个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之人所率之军,何谈创万事太平!”

公孙娥英知道,子夔从一个兰陵王身边小小的“养花师”,变成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国师,少不了谨慎和隐忍。

也因正如此,她料定子夔生性多疑、不敢冒进,再次以言语相激。

其一是为争取时间,再者是为乱其思虑。

“你到是说说,何为不忠、不孝、不仁、不义?”

听着公孙娥英犀利的言辞,却又看着她波澜不惊神情,回望银甲队凌乱不堪的阵型,子夔内心再没有先前的趾高气昂,取而代之的是焦躁和愤懑。

“国师自视兰陵强盛,领兵征战轩辕,陷万民于水火,害三军于危乱,此为不仁;

兰陵地处九洲东北,与轩辕相隔万里,只为蝇头小利劳师远征,你身为国师不加劝阻,反则助纣为虐,此为不忠;

你曾是元宗弟子,在元宗学习数十载,却忘记元宗‘修身济世’的教诲,此为不孝;

你与我家王爷曾同在元宗修行,也称得上同窗,而你却不顾同门之谊,陷其妻于险地,此为不义。

如此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之人,兴无德之兵,试问如何取胜?国师妄言天下苍生,岂不是笑话!”

公孙娥英为争取时间,故意放慢语速,把每一个字都吐得清清楚楚。

攻城为下,攻心为上。

在一次次唇枪舌战中,公孙娥英总是牢牢掌控主动权。

而兰陵国师子夔,却始终被牵着鼻子走。

本想探人虚实,却变成被人识破虚实;

本为攻城一方,却成了被攻之人,同时被攻击的还有兰陵五万将士的军心。

宛秋之战的战局,双方兵势的优劣,就在此时悄然转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