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矫健的大黄
第123章 矫健的大黄
在乡下,只要愿意干活,总能找到很多活来干。
当然……不愿意干活也能找到很多活儿。
西西跟着邵奶奶腌了半天的蔬菜,装起来腌上做咸菜,然后又切了半天茄子,切成细条,放在阳光下,晒成茄子干。
要不是搓苞米阻止了邵奶奶前进的步伐,邵奶奶还想教他们怎么做山楂糕来着。
山楂糕酸酸甜甜,是个开胃的好东西,然而大家的注意力都被院子里成堆的苞米吸引了过去,完全没有人在意它的十几种做法,山楂糕只好黯然离开,摘下来的山楂全部被人干吃了。
搓苞米,又称苞米粒和苞米瓤分离术,这是一项技术活。
大约有以下这几种搓法。
第一种,一粒一粒抠玉米粒型,这种方法适合手嫩,受不得苞米摩擦的小朋友,优点是相对来说没那么费手,缺点是它也不费苞米粒,一个小时能弄完一穗就不错了。
西西点评:也就是五岁小孩的水平,六岁小孩都不屑于这么干。
第二种,借住工具型,用特制的铁条把苞米粒“削”下来,顺着苞米的纹路削,熟练的人很快就能弄完,这种的优点是苞米就下来了,缺点是一不小心手指头也可能跟着下来。
西西点评:算了,还是看看第三种吧。
第三种,是比较常见的一种,这种是用苞米来搓苞米,先在两穗苞米上分别扣开一条缝隙,然后把两个苞米放在一起,用一个来搓另一个,搓着搓着苞米粒就下来了,这种优点很明显,简单好用没有危险,缺点也挺明显,费手。
所以用这种方法搓苞米的邵柏和两位老人都戴了手套,为了提高灵活度,他们戴的都是废弃后被裁掉了手指部分的手套,形状类似于后来的无指手套,露出手指,只护住了柔软的掌心。
邵家几个孩子,除了邵昊东偶尔会跟着干一点农活外,其他小孩基本上都是不碰这些的,大人有意识地不让他们干这种粗累的活。
几个小孩儿跟着搓了一会儿苞米,很快就受不了了,被粗糙的苞米粒磨得火辣辣的疼,都是拿笔写字的手,哪受得住这个。
向远是客人,搓两个苞米叫体验生活,搓多了就是他们欺负人家孩子了,邵柏看了一眼西西,又看了眼向远,西西明白了他的意思。
西西吹了吹发疼的手掌心,站起身,打扫打扫身上沾着的灰和土,走到向远身边,拉着他站起来,而后带着他跑到屋里烧水去了。
干完活要补充水分,总喝凉水伤胃,他们俩可以去烧点热水变成凉白开。
烧完热水,灌在水壶里拎出来,西西和向远蹲在水壶旁边,一个人拿着几个水杯,像是两个卖茶的小童。
西西无聊,便盯着搓完的苞米瓤发呆,她直愣愣地看着那一堆干干净净的苞米瓤,看着它们从小丘堆成小山,又看着邻居家的猫轻巧地从山顶上踩过去。
西西:“?”
她叫那只猫的名字,“大黄,你来干嘛?散步吗?”
矫健的橘猫大黄不理她,自顾自地在苞米堆附近徘徊,时不时地低头闻一闻,或者是聚精会神地盯着某处,好像是在找什么。
找什么?
它总不可能是有什么东西掉了吧。
西西知道大黄不会回答她,但就是想问,“你找什么呢?说出来我跟你一起找啊。”
歇着的邵念北解答了西西的疑问,“它在找老鼠。”
西西:“老鼠?”
她下意识地身体后倾,“苞米堆里有老鼠?”
邵念北见怪不怪,“有苞米的地方就有老鼠,很正常。”
西西说:“苞米放在院子里才几天啊,它就已经打上洞了?”
邵奶奶笑眯眯地说:“两天不短了,那家伙打洞可快了。”
她摸了一把大黄的后背,“去吧,抓老鼠去,抓到了奖励你吃骨头。”
大黄好似听得懂一般,又踩着猫步围着苞米堆绕圈去了。
别的东西西西可以帮她找,老鼠这个东西,还是算了。
西西盯了大黄一会儿,大黄一直没开始抓东西,只是一味地绕圈,到处闻到处嗅,西西盯得倦了,不再紧盯着它,而是左右晃了晃头,然后抬头看天空,想要缓一会儿。
没多久,向远碰了下她的手臂,小声道:“你看。”
西西猛地低头一看,视野里还是刚才的那片景色,不一样的是,大黄叼着一只耗子,慢悠悠地从她面前走过去了。
大有一种从你的全世界路过的感觉。
西西:“……它什么时候抓到的?”
向远:“就在刚才。”
刚才,一瞬间。
大黄身手敏捷,快如闪电,一下子就抓到了。
速度极其惊人,都没给向远留下观赏的时间余地。
这就是中华田园猫的战斗力吗?
西西赞叹道:“这是一个强者,绝对的强者。”
向远附和:“确实。”
西西开始发散思维,“我要是有它这速度,就能打赢苏老师了。”
向远:“确……”
嗯,等等,这怎么刚入门就想着打败老师了呢?
苏老师要是知道他的小徒弟这么想,非得认真关照关照她不可。
西西的思维已经发散到外太空去了,她又道:“所以今天晚上吃啥?能给它来块骨头吃吗?”
这话题跳跃程度太大,还好向远能轻松跟上,“奶奶之前说晚上吃大碴粥。”
他都已经叫上奶奶了,邵字就这么悄无声息地被他吞掉了。
西西没注意到他的称呼,她在想大碴粥,“大碴粥,香啊。”
向远提议道:“豆粒还没弄好,闲着也是无聊,要不咱们俩去扒一点豆粒?”
西西一拍大腿,“好啊!”
扒豆粒正好,多扒点,煮完大碴粥,剩下的豆粒还可以拿来烀豆包馅儿。
大碴粥里面的豆粒,其实是指豆角粒。
熬这种粗糙又香浓的粥,用不着清新的绿豆,也用不着缠绵的红豆,用的是特别面乎而且挺多人嫌弃的老豆角粒。
用西西的话说,就得老豆角粒,年轻的豆角粒都没有这味。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