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象无形曾国藩 > 六十二章 两团丁被退 李都司现身

六十二章 两团丁被退 李都司现身

导读:曾国藩追查火烧栅栏的原因,王知县对答如流,毫无惧色。彭玉麟据理力争,赵大年心生疑惑。王知县问一答十,一会儿传上张捕厅,一会儿又叫李刑名,不仅理直而且气壮。

曾国藩不想为难地方官府,决定午后亲自审理此案。

用午饭的时候,刘长佑却悄悄向他透露了一个尚未得到验证的消息……

(正文)茶水刚刚摆上,曾国藩与王睿尚没有正式讲话,赵大年又到了。于是又一番繁文缛节。

曾国藩坐首位,依次是赵大年、王睿、刘长佑、彭玉麟。偌大的公堂之上,既无站堂之人,亦无文案,甚是空落。

曾国藩干咳了一声,对王睿说道:“王令啊,本大臣去看防守,路过这里。听刘大人和彭大人讲,防营的栅栏一夜间被烧毁了。这是怎么回事啊?”

王睿起身禀道:“大人容禀,彭大人次此所选之地,乃有主之地。地主告到了衙门,不容下官不管。经下官亲自勘查,确系原告有理。请大人明察。”

彭玉麟起身道:“王父母,学生有一事不明,要向您老请教:学生为防营选驻地时,当地地保一直同行。在确定防地之前,学生曾向地保反复询问,确认无主后,才围栅设防。现在贵县的各营防地,都是如此办理的。”

王睿道:“糊涂地保是有的。那块地,的确是有主的。”

曾国藩笑问一句:“王令是有官声的人,想来是不会错的。说不定,当真是地保记错了。王令,听刘大人讲,彭大人留守防地的两名团丁,被投进了大狱?这又是为什么呢?您现在着人把他们提上堂来,本大臣要问他们几句话。”

王睿道:“禀大人,那两名扰民的团丁,下官已扒下他们的勇装,勒令他们回家了,以为扰民团丁者戒。曾大人,下官这么做,有什么不对吗?”

曾国藩先是一愣,很快镇定下来说道:“王令做得好!团练扰民,与贼匪何异!这件事,本大臣应奏明朝廷,嘉奖于您。王令啊,烦您请捕厅和文案上堂,本大臣要问他们几句话。可使得?”

王睿一听这话,当即对门外高喊一声:“传张典史与李刑名上堂。”

用不多久,身材魁梧的无须张典史与文质彬彬的长须李刑名走了进来。

礼毕,曾国藩说道:“张捕厅啊,彭大人为团练选了处驻防之地,以备平时操练之用。但没想到,因地保糊涂,竟选了块有主之地。你把该地主的地凭与状子呈上来,本大臣想看一眼。”

张典史马上道:“请大人稍候,下官现在就去把地凭拿过来。”

张典史话毕快步走出去。

曾国藩又对李刑名道:“老夫子啊,烦你去把该地主的口供呈上来吧。”

李刑名想了一下道:“禀曾大人,不知大人要看哪份口供?”

曾国藩道:“就是最近的那份。”

李刑名点一下头走出去。

张典史拿着十几份地凭走进来,把地凭放到曾国藩的面前,后退一步站好。

曾国藩把地凭推给彭玉麟道:“彭大人,烦您把那张地凭挑出来吧。您是在事委员,应该很快就能挑出来。”

彭玉麟就把十几张地凭摊开,一张张看过,抬头问张典史:“捕厅大人,这都是些过了期的地凭。曾大人要看的那张,是团练防地的地凭。就是本委员刚刚选定的那块地。”

张典史答:“禀曾大人、彭大人,下官的手里,只有过期的地凭。凡有效的地凭,均在各地主的手里。官府这里,只有一个底子。若想查出来,恐怕三天也未必能看完。”

曾国藩笑了笑,挥手示意张典史退下。

张典史出去后,李刑名又走进来。

李刑名把很大的一个口供簿子摆到曾国藩的面前,道:“请大人阅看。”

曾国藩把簿子推给王睿道:“王令,这回得劳烦您的大驾了。”

王睿答应一声,翻开簿子眯起眼睛便看起来。李刑名不敢离开,退后两步站住。

曾国藩笑道:“王令啊,本大臣看您的眼睛好像不大好啊。是不是小时候读书累伤了?”

王睿一边翻簿子一边答:“谢大人挂怀。下官的眼睛生下来就不大好,看近处无大碍,稍远一点,就模模糊糊。所幸还无大碍。”

曾国藩道:“您慢慢看,不要着急。”

曾国藩又问赵大年道:“赵太守,本大臣看您的气色,最近挺忙吧?”

赵大年欲起身答话,曾国藩忙道:“赵太守,我们是拉家常,您不要多礼。”

赵大年道:“谢大人抬举。敝府最近人手短缺,的确有些忙乱。”

曾国藩点一下头,沉思了一下道:“衡州地处要冲,一旦粤匪在江西吃败仗,很可能转瞬就攻入湖南。衡州是第一关,务必严加防守啊!”

赵大年道:“禀大人,江西局势恶化以来,下官夜里就再未解过衣带。衡州仅有的两艘官船,下官都把他们派到要道河口游弋。一旦有警,立即通报,要多快有多快!”

曾国藩笑一笑:“如此甚好,剿贼守地,最要紧的是兵勇密切配合。这件事,还要劳太守居中调度,方不至于误事。”

曾国藩见王睿还在翻看簿子,不由问道:“这件案子只是近几日的事,您无须从头查找。您不妨从后面看起,想来会快些。”

王睿抬头问李刑名:“你好好想一想,。那个地主的口供,你到底录没录?”

李刑名施礼问王睿:“请大老爷明示,到底是哪个地主?是徐家地基被占的那个,还是强占苟老二猪窝的那个?除了这两个官司,小的怎么记不起来,还有哪个是关于地基的?”

赵大年这时问王睿:“王明府啊,您老弟说的那个官司,到底有没有过呀?老哥看您半天,好像不大对劲啊。您是湖南出了名的好官,当真有什么难处,您不妨讲出来。曾大人会保全您的。”

王睿自己沉思了一下,忽然道:“下官可记起来了!那个地主的官司,是没有录过口供的。下官原打算查实之后,再正式审理此案。”

曾国藩说道:“原来是这样,怪不得王令翻了这么久也未找出来。也好,正巧本大臣也到了这里,王令不妨就马上着人下去,把地主传到县衙,午后就升堂审案吧。拖久了,地主一旦不耐烦等,告到抚台那里,事情可就闹大了。还有,那两名被您勒令回家的团丁,也要打发人传过来。本大臣既到了衡阳,就要把事情问个明白。王令,您现在就办吧。本大臣现在要到刘大人那里去歇息一下,午后再过来。”

曾国藩起身,想了想,又对站起身的赵大年道:“赵太守,还要劳烦您的大驾,就在这里,会同王令,速把本大臣适才交代的一干人等,全部传齐。午后,本大臣要亲自审问此案。”

赵大年与王睿会同所有属官,把曾国藩等人恭送出县衙后,便开始忙碌起来。

刘长佑、彭玉麟陪着曾国藩用午饭的时候,一名什长悄悄把刘长佑请到饭堂外面禀告道:“禀大人,卑职今儿在江边练跑,发现水师的一只大船上,有一个人很像发审局通缉的协标李都司。”

什长从怀里掏出一张通缉告示,用手指着说道:“船上的人好像也瞎了一只眼,唯一不同的是,告示上的人有胡子,船上的人没胡子。”

刘长佑沉吟一下道:“你先不要声张,暗中打发人看住那只船,容本官去和曾大人商量一下再定夺。去吧。”

什长走后,刘长佑走进饭堂,并未言语,而是先陪曾国藩把饭吃完。

饭后,曾国藩甚觉困倦,想小憩一下。

刘长佑就把曾国藩请进早已收拾干净的一间卧房里,小声说道:“大人,下官见饭堂人多,没有向您老禀告。适才,什长毛娃子向我报称,说他在江边练操的时候,看见水师船上有一人,很像发审局通缉的协标李都司。下官知那李都司非寻常人犯,嘱他不要声张,先派人看住他。”

曾国藩闻言一愣,略一沉思便道:“他是个会些功夫的人,又在船上,拿他恐不太容易。他不是鲍春霆的对手,可春霆并不在这里。”

刘长佑小声道:“大人,实在不行,就用火枪把他打倒如何?他身手再快,也快不过火枪。”

曾国藩摇头道:“火枪都是不长眼睛的,打错了怎么办?子默,您把孚泗叫进来,我们问一下他的主意。”

刘长佑道:“大人,孚泗是个粗人,遇事沉不住气呀。下官倒有个主意,只是不知道使得使不得。”

曾国藩道:“子默,您有话只管讲来,不要有所顾忌。你有所不知,这个恶贯满盈的弁痞不缉拿归案,长沙百姓的心里不踏实啊!他是一只豺狼,说不定什么时候,便跑出来伤人!”(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