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象无形曾国藩 > 九十五章 吕贤基丧命 周天爵归西

九十五章 吕贤基丧命 周天爵归西

导读:湘勇即将移师,厉云官承担重任,小胥吏偏有大作为。

吕贤基上疏清廷,切中要害,一夜成名满朝惊。

仅凭一颗赤胆忠心,回籍办理团练事宜,枉断送卿家性命,书生用兵成笑柄。

磕头加痛哭,感动了大清国常败将军。

遗折到手,假哭变真哭,哪知道……

(正文)一直安分守己的厉云官,到底专了个什么权呢?

曾国藩会同骆秉章、鲍起豹、塔齐布三人,坐到公堂不久,彭玉麟的信便到了厉云官的案头。

厉云官见信皮的一角加了个大大的急字,便急忙拿起信,大步走向公堂。

到了公堂门口,见里外都站有亲兵,差官也是穿梭一般走进走出。很是忙碌。

厉云官本想闯进大堂,把信直接交给曾国藩,但又猛然间停下脚步,心中想道:“抚台与提督都在座,信如果是关于水勇的,或是关于粮饷方面的,偏偏又是不能让巡抚衙门预闻的,二人要向曾国藩问起,曾国藩可怎么办呢?这不是要让曾国藩尴尬吗?”

厉云官这样一想,便又走回自己的办事房。把信放到案头,眼睛却又看到了那个十万火急的“急”字。

如果彭玉麟当真有急需禀报的事情,自己不及时交给曾国藩,万一误了事可怎么办?

这样一想,他就又走出办事房,见案子正审到关键时刻。

他回到办事房,一咬牙,把信便替曾国藩拆了。

阅过之后,他想了想,便擅自行文给衡州知府赵大年、衡州团练大臣刘长佑,以曾国藩的名义,着二人见到行文,立即会同彭玉麟,将广西解鄂之广炮、逼码、弹子,全部留下;运炮之船、押炮之员弁,也留任衡州,俟曾国藩到衡面试后,奏请朝廷,量才使用——解鄂广炮留衡使用之情由,亦由曾国藩禀明朝廷。

行文之后,为防广西运炮之船离衡进鄂,厉云官又紧急给与湖北接壤各口,发公文一道,严饬各口,一经发现运炮之桂船,立即先行扣留;由发审局行文广西解释事由。这样一来,就算桂船只只都长了翅膀,也休想飞出湖南。

厉云官最后说道:“下官专行独断,打着您老的名义,连发了两道公文。您老想如何处置,下官都愿领受。请大人裁决。”

一听这话,处在紧张之中的曾国藩,长出了一口大气道:“老哥这半生,做了数不清的错事、糊涂事,只有把老弟请来发审局这件事,做得不错。老弟,你临机决断,老哥先谢谢你!你先坐下,听老哥向你交代几件公事。”

厉云官高兴地坐下,说道:“发审局眼下的处境,下官知道的一清二楚。您老是真难哪!绿营挤,抚台压,藩台卡。就也就是您老,一直咬牙挺着。换别人,早摔印把子了!”

曾国藩着人给厉云官沏了碗茶摆上,小声说道:“云官哪,我今夜就要离开省城,到衡州去办水师的事。依我原来打算,想把发审局也移到衡州去。但就是刚才,我突然变了主意,决定发审局仍驻省城,札委你全权办理局务。”

厉云官小声说道:“大人,您老的想法怕行不通。您老才是一省的团练大臣,下官如何能全权呢?大人不要忘了,下官只是个六品顶子的小胥吏啊!”

曾国藩叹口气说道:“现在的湘勇,最缺像老弟这样的小胥吏呀。”

曾国藩话毕,用手指了指头发,说:“我发审局要多几个像老弟这样的小胥吏,老哥的头发不会白这么快呀!——老哥到衡州后,要上奏朝廷:一是水师的粮饷,需要湖南藩库每月拨济若干;二是凡从两广方面,拨解给湖北、江南大营的枪炮火药,要截留一些。老弟主持局务,要每月把省库拨济的粮饷,派得力员弁送到衡州——若有拖欠,老弟就派人去坐催;加派得力员弁,看住码头,但见有粤、桂方面的船只,有枪留枪,有炮留炮。出了事,由老哥出面向朝廷解释。只有这样,我湘勇水师才能尽早练成。”

厉云官点了一下头道:“大人的话,下官都记住了。省城一有事情,下官及时派人通禀大人。大人,您老一会儿还要出城,趁现在无事,您老到卧房去歇息一下吧。”

曾国藩起身道:“也好。有什么事,你及时叫醒我。”

曾国藩去了卧房,厉云官回了自己的办事房。

曾国藩到卧房很快便进入了梦乡,而这时的安徽省城安庆,战争却正是激烈之际。

安徽局势发展成今天这个样子,与咸丰用人不当有直接关系。

早在咸丰二年,太平军还正在湖南、湖北,与各路清军拉锯的期间,皖籍工部侍郎吕贤基,便给朝廷上疏曰:“今日事势,譬之于病,元气血脉,枯竭已甚,而外邪又炽,若再讳疾忌医,愈难为救。”

此疏一上,顿时在朝中引起轰动,文武百官无不钦服。原本默默无闻的吕贤基,马上成了名流一族。

为防太平军扑犯安徽,吕名流又给咸丰上了一折,以皖省兵力过单,不足御敌为由,奏请回籍与帮办安徽团练周天爵,会同安徽巡抚蒋文庆办理事务。

折子递进宫去,咸丰御览之下,登时喜的心花怒放,连夸吕贤基“难得”。吕贤基本一文士,笔下虽有些功夫,但于兵事却不是很懂,凭的全是一颗赤胆忠心。咸丰夸奖他难得,指的也是这一点。

吕贤基临行,又奏调皖籍兵科给事中袁甲三、皖籍翰林院编修李鸿章二人,随同办理团练事宜。咸丰一一恩准。

吕贤基是安徽旌德人,字羲音,号鹤田。道光进士,授编修,后迁监察御史、给事中、鸿胪寺卿。咸丰元年,擢工部左侍郎。

吕贤基回籍后,仗着自己受过皇帝的夸奖,根本不把团练大臣周天爵、安徽巡抚蒋文庆放在眼里。周天爵虽是出了名的常败将军,但因做过湖广总督、钦差大臣,也不买吕贤基的帐。蒋文庆是一省巡抚,自然不肯向一个办理团练的人低头。

到安庆不多几日,吕贤基便成了孤家寡人。

这吕贤基见省城不能容他,他便带着袁甲三、李鸿章二人,到舒城、桐城一带去募勇劝捐,很快便建成了一个近二千人的团练队伍。

团练建成,本该好好操练。哪知他是个书生,以为有了人枪,拉出去就能打仗。

袁甲三劝他,他不听,气得袁甲三转身投靠了周天爵;李鸿章也主张抓紧训练,竟然遭到他好一顿训斥。李鸿章无法,只好告假回合肥去伺候堂上父母。

吕贤基不以为忧,整日仍然与一班文友吟诗空谈,好不快乐。

太平军由江西扑向安徽,第一个目标便是舒城。

见太平军杀将过来,吕贤基连道三个“来得好!”,很快点起本部人马,开城迎将过去。未及交战,麾下人马已逃走大半。吕贤基见势不妙,慌忙后撤。哪知太平军根本不给他喘息的时间。先是一阵猛烈的炮火,炮火停止,还没正式发起攻击,吕贤基身边的人已逃了个精光。见此情景,太平军将士大吓一跳,以为吕名流的团练,都练成了土遁功夫。

吕贤基万没想到,打仗竟然比写八股文章还难。走投无路之下,只好拔出腰间配剑,对着自己的胸膛一顿乱刺,总算赶在太平军未走到身边之前,把自己杀死。

李鸿章因告假在家,倒捡了老大一条性命;袁甲三得知吕名流弃马骑鹤,也是暗叫侥幸,连称:“想不到,老袁如此命大!”

太平军轻易攻取了舒城。全城搜索,真正是掘地三尺寻金银,男充天兵女成奴。这主要是指男十六岁以上至五十岁以下、女十三岁之上到三十岁之内而言。不在这个年龄段的,一律杀死。尸体亦不掩埋,横卧街头巷尾,毒日头一晒,至使舒城臭气熏天,一月之内无人敢进。在太平军进城的前一刻,吕贤基的家人,无分大小,全部引火**。男女下人引燃干草后,便一哄而散,各寻活路。

太平军把吕贤基扒皮楦草后,用棍子挑着,杀奔桐城。舒城失守后,守在桐城的清军,早已携带粮草,弃城而逃奔省城。太平军开进桐城虽未获粮草,但却寻到两名有些资色的青年女子——一个在随家人向城外奔逃时,被太平军捕获;一个是在嫁人的第二天,成了太平军的俘虏。太平军得到这两个美女,竟比得到老大一堆金银还欢喜。当夜就安排车驾,无分昼夜地送往天京,敬献给天王。这是天王颁给各路人马的天谕:寻到国色女子,不准私自留用,一律解送京城由天王先行使用,否则杀无赦!天平天国,已经有许多普通天将、普通天兵,因寻到了天王比较满意的女子,而瞬间飞黄腾达,成了天国里的大人物。

有时连咸丰自己都承认,天王洪秀全,的确比他这个皇帝会玩。

在桐城只耽搁两天,把能当兵的人打进军营,把年轻的女人也都分配下去,剩下的老幼病残,一律扶上鹤背,便呼啸着杀向省城安庆。

太平军一律长发披肩,袒胸露背,大张旗号,喊着万岁。很是惊天动地。

蒋文庆得知太平军一路杀来,慌忙调集人马,紧闭四门;又紧急给团练大臣周天爵急发一封快信。周天爵接信不敢怠慢,当夜就把袁甲三传到榻前。

周天爵已病多时,见袁甲三来到床头,他便一把拉过袁甲三的手,上气不接下气地说:“午桥,你来得好。”

午桥是袁甲三的字。

袁甲三见周天爵面黄肌瘦,骨瘦如材,呼吸沉重,痰响有声,便知这周老前辈离西去不远了。尽管袁甲三,从心里瞧不起这位常败将军,但为了能接统他的人马,还是直挺挺地跪将下去。哽咽了半天,好歹才从眼里,硬挤出几滴泪来。

袁甲三边磕头边哭道:“几日不见,老帅如何变成这般模样?您老快把身子养好!您老当真有个好歹,剿匪大业谁来完成?晚生以后还向谁去学习本领?大清的江山,可全靠您老啊!您老可不能丢下晚生不管哪!”

袁甲三话毕,也不知触动了自己哪根神经,竟然放声大哭起来。

周天爵子女不在身边,只有一个胞弟随他练勇。

周天爵自知自己离去不远,早已写好遗折,奏请将所统之师交胞弟接统。袁甲三虽出身两榜,但因是从吕贤基身边过来的人,周天爵对他并不信任。

但周天爵对自己的这位胞弟,也并不是很放心。他的这位胞弟虽非官场中人,但甚会用兵。他管带的两营人马,虽未获过大胜,但也未遭遇过大败。这就使周天爵甚是不快。就在十几天前,他便见过胞弟一面,交代了一下自己的后事,又叮嘱了胞弟两句。哪知胞弟不仅未哭,还一连说了两句“你就放心去吧”,好像已经急不可耐。

胞弟走后,周天爵大为伤心,整整落了一天的泪。当晚,周天爵又写了一篇遗折,奏请将自己所统之师交袁甲三接统。周天爵把两篇遗折都藏到枕下,想等到思虑周全后,再做最后决定。

蒋文庆信到,周天爵决定绕过胞弟,单调见一见袁甲三。

哪知非亲非故的袁甲三,一见他病成这个样子,不仅马上跪倒,还跟死了爹娘一样地痛心疾首。

袁甲三这一哭,使周天爵也伤感起来。

见袁甲三仍哭个不止,周天爵竟从枕下,先摸出第一篇遗折,三把两把撕碎后,又摸出第二篇遗折。

周天爵用颤抖的双手,把遗折交到袁甲三的手上。叮嘱袁甲三,自己一旦离世,马上将遗折拜发朝廷。

袁甲三把遗折藏进怀里,愈发大哭起来,吓得亲兵抱着装老衣飞跑进卧房,以为周大帅寿终正寝了。

周天爵一时气得双眼圆睁,浑身颤抖。袁甲三也气得不行。

周天爵张开大口,本想申斥亲兵两句,哪知一口气没接上,竟然就去了。(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