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女生小说 > 晓旋札记 > 第二部35至37

晓旋札记 第二部35至37

作者:杨晓旋 分类:女生小说 更新时间:2024-10-26 12:47:24

第二部35至37

35.丰盛的晚餐

今天是星期三,学生的姐姐姐夫约我们吃晚餐。他们是紫鑫酒店的餐饮部经理和总经理。他们知道我热衷于做菜,所以他们研制了什么新菜,就会把我和我先生请过去一起品尝。

四个凉菜:醋泡花生米、泡萝卜皮、黑木耳、海蜇皮,其中花生米是去了皮的,白白的个儿整齐的摆放在洁白的船型的小碟里。

一只大船型的长盘子盛着细嫩的尖嘴鱼片,小火锅在旁边“打边炉”,嫩嫩的、滑滑的,蘸着陈醋吃。

黑羊肉炖红薯粉皮。山羊肉炖出白白的汤,红薯粉皮也被煮得软软的、香香的。

花菜炒肉。肉少花菜多,选用的花菜细细的杆子的廋廋的花,纯农家来的,淡淡的甜淡淡的香。

皮蛋外婆菜。皮蛋切好摆在圆形的盘子里,像小太阳一样,上面放上外婆菜:青辣椒泡豆角干酸菜一起切碎切碎,用油盐豆豉炒过。清脆爽口,唇齿流香。

素烧青辣椒。烧好的辣椒去了皮以后,用点点麻油、点点醋、点点豆豉凉拌,放入辣椒形状的长碟子里。吃起来津津有味,沁人心脾。

龙骨汤煮青菜。火锅里奶白色的龙骨汤滚滚开着,我们把紫贝菠菜白菜等各种时令小菜放在锅里小煮。营养丰富、大快朵颐。

我不是因为吃香喝辣而满足,而是因为这两个年轻人对事业的执著,他们从小事小节抓起,把顾客当上帝,餐饮中把住原料的关口,研究菜肴的款式,注重的菜肴口感。外出学习,潜心钻研,使整个酒店平稳发展。

从他们身上,我发现一个道理:事业不论大小,专心做,坚持做,总会有收获!

子旋所感:很久之前看一位私房菜馆的店主讲述自己的服务态度时,说到把顾客当作自己家人一样对待。虽然我们可以斟酌这句话的真实性,但其实我们并不难发现一个规律——成功的作品总是被创作者倾注了心血和爱意的。在合理的外部激励情况下(如报酬),我可以选择摸鱼尝试蒙混过关,也可以尝试全力做到尽善尽美。是否对自己的作品负责,这是很容易被忽视的一个要素。在敷衍揶揄他人时,是很容易被察觉到对人的负责和关怀的缺失,但更本质上还是对自己的作业能力的漠不关心,对自己的成果缺乏责任感。在精致利己主义潜移默化地渗透着我们的今时今日,不妨先从个人身边的责任感培养起,再进一步强调对他人的责任感,使这种精神文明的建设更具有层次感和平滑性。

36.妹夫做的饺子

我的二妹夫、三灿的爱人文东,是个非常能干的小伙子。

他隔一段时间会亲手给我包上几斤饺子:他亲手好饺子皮,亲自剁好肉陷,把香菇切碎切碎。他包出来的饺子饱满漂亮,材质新鲜,味道鲜美。

文东是个说话不多、做事扎实的人,从微生物研究厂下岗以后,跟爱人一起经营一个小小的茶行,兢兢业业、踏踏实实。

他时常提醒爱人三灿,要经常给大姐我做饺子。一是他们做得好,二是因为我们不吃外面买的水饺。他们分明是把我做家长在孝敬啦。

真的很感动。

子旋所感:对于我爸做的饺子,我总是觉得难吃。韭菜加咸肉,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馅料,只令人觉得涩口。想吃点玉米虾仁的,却总是被嫌弃昂贵。每回我提出韭菜馅的不好吃,总是被他们反驳:“我们喜欢吃这种经典口味的,娘娘也爱吃。”我自然是没有办法,因为情况更甚之时,便是我妈亲自下厨做。她做出来的饺子,不,应该称之为面疙瘩包肉,皮厚肉少的,更是难以下咽。至今为止,我也没弄懂饺子这道菜好吃在哪里。是逢时逢兴的例行之事?还是传达情感的依托?不管怎样,我都不可能喜欢上这道菜。因为对于我个人而言,味和情都不可或缺吧。

37.孝心

我的友姨妈重病已经几个月了。

83岁的友姨患的是糖尿病的并发症。

四个月前的一天晚上、餐桌上,友姨发病休克。姨妈的三个女儿和一个儿子将妈妈送到湘附二抢救,姨妈在重症监护室住了三个月,在医生们的全力抢救下,姨妈终于回家了。

拥有几亿资产的小妹妹说“用钱能把妈妈救活,我第一次感觉到赚钱的意义”。从此,我的这四个兄弟姐妹把粗粮磨成粉、打成浆,按医生吩咐、按比例配备,喂给母亲吃。姨妈在老家又非常满足的住了一个多月。

我们这些侄儿侄女去看望她,她对自己在世上又多活了几个月开心满足;她对儿女们与死神赛跑、把娘从死神手里夺回来感到非常骄傲!她一直在轻轻地说着她的这些体会。

我们为兄弟姐妹的孝心感动和骄傲。

直到早几天,姨妈又一次死过去了。通知120紧急送往湘雅附二医院,抢救过来了。这一次再没有送重症监护室了,让亲人陪着她住在医院普通病房,陪着她与病魔作斗争。只可惜,姨妈大脑失去了知觉,只有血糖血压是正常的了。医生说,最好的状态也就这样了。

我们周末回老家,听到乡亲们对此议论纷纷,“他们家的孩子有点傻呢?”“霸蛮留着娘、娘是活受罪呢!”

我跟表兄探讨,老兄也拿不定主意。

我内心的想法:只要娘在,哪怕她是植物人躺在床上,娘还在呀。

但是深夜时分,我又在想,亲爱的姨妈,您是不是想回家、想落叶归根?

子旋所感:人病危之时,有人想解脱,有人想留下。亲友来说,单单地挽留是否有尊重过患者的意愿呢?协议、制度和法律都是无情的东西,更不会在短时间内变化,又怎能洞悉人的情感?我不希望即使是我弥留之际,还被囚禁在白色的鸟笼中,那样的死状未免过于悲凉——即使是亲属在旁。也许这很自我,但对于我而言,无尽的痛苦和解脱之中,选择解脱自然是最轻松的吧。虽然有些冷酷,像是把悲伤和懊悔全部托付给了他人,但谁又能逃离这种宿命呢?总之,去留与否,大部分取决于患者本人。既然没有权利选择出生与否,那总得有权利选择尽早结束痛苦吧。

或许因为我太年轻,或许因为太冷静,我是这么想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