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梦想新世界 > 13农业联谊会

梦想新世界 13农业联谊会

作者:农民在飞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0-26 12:47:26

13农业联谊会

既然一时不能做什么,章泽天便将时间用在了观察农民操作上。也不仅仅是看,他也和劳动者聊天,探讨如今的耕作方式,以及可能的增产办法。他是曾经经历过后世高产农业的,相对于后世小麦亩产1000斤,玉米1300斤,水稻1500斤以上,而且每年还要双季轮作的高收获量,现在的一亩地一年只能收获三四百斤粮食,就这可怜的产量还要在风调雨顺的年份里在最好的土地上才能实现,如何不让章泽天叹息?

现在的一家农户,如果是拥有三十亩地的自耕农,一家人辛苦劳作一年,平均可以收获8000斤左右的粮食,一家六口人只要3000斤粮食就足够全年吃饱,看上去好像还是比较富余的,但是事实如何呢?

每年要交的皇粮国税,正额大概要800斤,好像也不多。只是这大文朝的皇粮是按府县一级一级地定额收缴的,也就是包税制。而各地都会有因为功名而免税的情况,而且免税的人口还会越来越多,这部分税赋就要摊派到交税人的头上,需要缴纳的税额自然就要增加。

若仅仅如此,也不是不能承受的,大不了再多交一倍,剩下的粮食仍旧有6400斤,比需要吃饱的3000斤多出来一倍不止。

然而,一个县里,总会有一些有权有势的大户人家,会不交或少交税,这些也要转嫁到普通自耕农身上。

县衙、府衙一年的花销,也要从这里面来。

根本没有工资收入的衙役班头们,代收皇粮的地头蛇们,同样要从中分一杯羹。

本朝官吏的奉禄是历史各朝代中最低的,他们也指望着每年的皇粮来维持生活、发家致富。

另外,朝庭为了应付辽东战场这个无底洞,在正赋的基础上额外加派了“辽饷”,等于又给了相关人员一次发财的机会。

……

如此种种累加起来,在即墨县,普通自耕农耕种三十亩地大概要交2500斤以上的税赋,差不多相当于总收入的三分之一。

那么像章家这样的大地主,是怎么交皇粮的呢?自主耕种的部分肯定是自己去交,至于交多少就要看主家的实力了。不过也有不少地主会把自己耕种部分的税赋再次摊派到佃户们的头上去,进一步加重了佃户们的负担。

由佃户佃种的部分,多数都是由佃户来缴纳,主家为图省心,只收取事先约定的定额的田租。

田租约占产量的一半,比皇粮占的比例更大,佃农再交过皇粮以后,剩余的粮食就很难维持家人的温饱了,多数佃农过的都是半饥半饱的日子。

章泽天仔细确认过,在章家庄的四百多户人家之中,只有不到十户属于自耕农,另外有几户像谭木匠和区铁匠这样的手艺人,其余都是章家的佃户或奴仆。也就是说,若能提高田地的产量,将关系到庄子上大部分人家能否吃饱饭的问题。

基本情况比较明了之后,三月份的一个雨天的下午,章泽天把庄子上十几名有名的种田能手请到了东跨院的场房里,一起讨论田地增产的问题。

这些人中,有章家的长工头章文,有章家的十几个长工们,也有自耕农赵老四、佃农赵七喜、罗广清、陈春玉,及自家奴仆中几个擅长农活的。另外,章泽天把自家大哥章泽瑞和处世经验丰富的老管家章福也请了过来。

场房的那口大锅里面,章泽天让人炖了一锅海杂鱼,鱼锅的边上则贴了一圈由高粱面和小米面两掺的饼子,引得人食指大动。一大坛村酿老酒摆在炕桌边,使大家的情绪更加高涨起来。

桌边坐不开这么多人,大家每人抱着一只大碗,盛着一碗鱼和一个饼子,或坐或蹲在屋中各处,吃得不亦乐乎。

待每人一个饼子吃得差不多,肚子垫得五六分饱了,章泽天才倒上一大碗酒,说道:“各位乡亲,今天请大家过来,我这里有几件事向大家请教,还请大家不要见外,到时有一说一。我这里先饮为敬。”说着端起酒碗喝了一大口。

他放下酒碗,说道:“我弄的那两亩冬小麦大家都看到过吧?我估计,这冬麦将比春麦早收割不少,大概进了五月就能成熟了。到时若在麦子灌浆之前在麦垄间点种上高粱,应该还能收一季,如此一来,一亩地就能当两亩用,产量肯定会提高不少。我想请教各位,这样做会不会带来什么问题?另外,现在种田时,影响产量的都有哪些因素?要如何改进才能增加产量?”

章泽天问的是此时的农民最关心的问题,在座的都是对农业生产最熟悉的人,对这个问题的感受极深。此时有食物在口,一大碗酒在大家手中流转,气氛正是最热烈的时候,听到章泽天这么问,大家便七嘴八舌地说了起来:

“俺觉得这冬小麦应该管用,就是不知道地力能不能跟得上,若耗尽了地力,不但不能多打粮,连地都毁了就坏了。”

“只要肥料跟得上,冬小麦应该没有什么问题,就是这肥料总是不够用,恐怕很难支撑所有地都这样种。”

“肥料肯定重要,只要肥料足够,即使不种冬小麦,地里也会增产不少。可这田地就是个无底洞,多少肥料填进去都不嫌多。”

“家里要是能养上一头牛,每年的肥料就能多出几倍,田地也能精耕细作,应该能多打不少粮食。”

“就是就是,三老爷你看咱们庄子上的佃户和农户,凡是养了牛的,庄稼侍弄得都比没有牛的好的多,耕作到位是一个原因,肥料多也是一个原因。”

“只是牛太贵了,养不起呀。”

“牛重要,水也重要。能够浇上水的地块,比那些靠天吃饭的旱地收成好上不少。尤其是最近几年,天气干旱的时候居多,像前年大旱,那些浇不上水的地块里颗粒无收,可是打了井的水浇地却没有受到多大的影响。”

“是啊,若在所有的地里都打了井,能够浇上水,应该能够多收不少粮食。”

“哪里像你说的那么容易?天干旱时井里的水位低,光是打水浇地就要多少人力,一个人累死累活也就能让两三亩地浇上水,前年浇地累得吐血的李多牛不就是个例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