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梦想新世界 > 201制砖

梦想新世界 201制砖

作者:农民在飞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0-26 12:47:26

201制砖

古代砖瓦场占用人力最多的工作是什么?不是采土,不是翻晒砖坯,也不是装窑烧窑出窑,而是和泥以及制作砖坯,也就是俗话说的“摔坯”。

这个工作需要将筛好泡透的粘土反复揉搓摔打成软硬合适的“熟泥”,然后在专用砖模里面制成一块块的砖坯。这工作听上去简单,但是每制作一块大青砖的砖坯,都要将十几斤重的泥巴反复大力摔打十几次,一个熟练工人一天也只能完成一两百块砖坯的制作,效率低得令人发指。这也正是古代砖瓦昂贵的最主要原因。

章泽天的挤泥机正是代替人工进行这项工作的,其原理与后世砖瓦厂的挤泥机已经很相似了。

这个机器由两部分组成。一台和泥机将过筛并浸泡好的粘土装进一个漏斗形的硬木桶里面,由一根装了多根横枝的主轴在木桶里面转动搅拌,在主轴与木桶内壁上凸起的棱的共同作用下,将泥土搅拌均匀,和成熟泥。

熟泥被取出之后,放进另一台挤泥机里面,由一根类似于注塑机绞龙的带有螺旋页片的铸铁主轴旋转推动,压进长方形的坯模里面。当坯模里面的泥坯压实之后,一大块方形泥坯从坯里面被推出来,然后被一排钢丝横向切过,分成一块块的砖坯——每次可以成型十几块砖坯。

开始的时候,章家并没有足够的牲口来驱动挤泥机,只能由人力来推动这些机器,完成制坯工作。饶是如此,其效率也比传统的手工制坯快了五倍以上,而多数的人力都是用于推动机器的运转了。

后来章家庄的牲畜比较丰富的时候,章泽天与谭木匠试制了一年多的风车也终于可以工作了,制坯工作的动力就变成了风力,最终也没有使用开始时准备的畜力。

砖坯被挤出切割成形之后,需要上垛阴干。在阴干的过程中,还需要几次翻垛。所有这些砖坯,和干燥完成的砖坯,都需要防止被雨水淋湿,完成干燥之前的砖坯还要防止太阳的曝晒,而防雨防晒的工具就是苇帘。从去年开始,章泽天便让人积攒了大量的芦苇,就是准备用来制作保护砖坯的苇帘的。

这次的战俘到了之后,数量多达一百七十人的老弱土匪,大多数都被派去赶制苇帘了,这才保证在雨季到来之前制作出足够多的苇帘。

这个时代烧制砖瓦使用的是一种小型的馒头窑。这种传统砖窑每次可以烧制传统大青砖两千多块,使用柴草、树枝之类作为燃料,每次需要连续烧制三天三夜,封火后再焖烧七天左右,最后浇水灭火,并创造还原性环境,封窑一昼夜之后开窑。连同装窑出窑的时间算进去的话,一个周期需要将近半个月,效率之低、燃料浪费之巨大,都令章泽天感到无法忍受。

无奈之下,他只能尝试后世砖窑普遍采用的轮窑模式。他自己没有近距离观察过轮窑,对于其原理也只知道个大概,看来只能慢慢摸索着试制了。

轮窑给人印象最深刻的,应该就是那根高耸入云的大烟囱了。这根烟囱高达三十米以上,能够为下面燃烧的窑室提供巨大的吸力,将燃烧产生的烟气排放到高空之中,归下方环绕它而建的多个窑室共用。

下方的一圈窑室各有烟道与烟囱相通,窑室之间同样相通,以使燃烧的火头可以在各个窑室之间流动燃烧。

每个窑室都有自己的窑门,用来完成出窑和装窑的工作。

窑室的顶部是厚厚的隔热层,每个窑室的上方都开有加煤孔。窑顶可以上人,整个轮窑的控制工作,基本都在窑顶上完成。

火头在各个窑室之间转圈燃烧,每烧过一个窑室,窑室内的砖就完成了烧制,最后通过送风,把烧制好的窑室温度降低到可以操作的程度,然后进行出窑和重新装窑,等待火头再烧过来。

砖坯在窑室内被码成多孔通气结构,以便空气在窑内流动,以及保持窑内温度的均匀。

除了一两个正在进行出装窑工作的窑门之外,其他窑门平时都是处于密封状态,并且用泥巴将所有缝隙封严,以保持窑室内的温度,并且防止产生乱流。

窑工对窑的控制是通过启闭不同窑室通往主烟囱的风门,以及控制燃料煤的添加来实现的。对轮窑的控制,其实就是对窑内空气流动的控制。

空气在轮窑内的典型流动方式,是从打开的窑门流入,依次通过几个等待降温的窑室,进入正在烧制的窑室完成燃烧,然后从这个窑室的风道进入主烟囱,被排入高空。完成燃烧的热气在高高的烟囱内被排入高空,产生典型的“烟囱效应”,成为推动空气在窑内流动的动力,使轮窑的烧制工作能够不停地持续下去。

当需要让火头流向下一个窑室的时候,只要关闭这个窑室的风道,打开下一个窑室的风道,燃烧产生的热气就会通过下一个窑室,为其进行预热,并点燃从顶部投放进去的燃料煤,开始下一个窑室的烧制。

装窑-预热-烧制-冷却-出窑,整个烧制的过程至少需要占用七八个窑室的空间,也就是说,一座轮窑至少需要八个以上的窑室才能循环起来。而为了安全起见,少于十个窑室的轮窑,是十分难以操作的。

现代轮窑一般会有二十个窑室左右,可以同时烧两个火头。事实上,在管理得当,烧制技术比较高明的情况下,只要有二十个窑室的轮窑,就可以同时烧三个火头,使窑的生产效率直接提高50%。

在现代砖厂里面,为了更方便烧制,在制坯的时候,会在粘土里面加入一定比例的煤粉,这些被加入到砖坯里面的煤粉被称为“内燃煤”。内燃煤的存在可以使窑室内的温度更高,更均衡,还可以大幅度降低烧制的劳动强度和技术难度,算是后世制砖业的一个巨大进步。

不过内燃煤的加入,也有一定的不良影响,最主要的表现就是使烧好的砖内部产生多孔结构,使砖的外观变差,强度降低。但是这种变化程度是有限的,一般不会影响砖的使用效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