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梦想新世界 > 218发展纲领5

梦想新世界 218发展纲领5

作者:农民在飞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0-26 12:47:26

218发展纲领5

银子到位之后,各种支出便纷纷到来,从自卫队和书院的伙食采购和薪水支付,到各种建设的物料采购等,数量或多或少,只经过半个月左右,两位师爷就发现如果按照这样的开销水平,一年下来,这互助会的结余应该不会少。

两人正打算把这事跟章泽天汇报一下的时候,章泽天直接把互助会今年的开动预算丢到了他们的面前:

——去年没有完成的水渠工程继续进行,预计需要义工12000个,雇工20000个,需要伙食费1000两,雇工费1200两,材料工具300两,共计2500两。

——自卫队下半年扩招到220人,安家费、饷银、伙食费共计3500两;服装、单兵装备30两一人,共计6600两;陆军装备火炮10门,新式火枪30枝,连同训练用弹药共计15000两;海军装备大船2艘(现有),小船6艘,火炮6门,连同训练用弹药共计8000两;预计意外支出3000两,自卫队下半年总预算35000两。

——青岛港口新建木栈桥一座,可容纳3艘大船靠泊,预计工料费用总共6000两;新建货场及库房费用2000两;装卸设施投入3000两;新建石码头工料费用共计6000两,总投入17000两。

光是这几个大项目在下半年的预计支出就高达近六万两,何况还有书院支出、道路和庄墙修缮等项目,以及庄子上困难户的补贴等尚未计算进来的开支,章家送过来的一万多两根本就是杯水车薪。尤其是自卫队,简直就是一个吞金怪兽。“就是那些将军家的战兵家丁,恐怕也没有这么高的开销吧。”门滑二人暗暗腹诽道,“也不知道这么大的亏空到时候怎么填补起来。”

章泽天却并没有为银子的事情担心,他心里已经有了自己的盘算。这几个大项目之中,除了自卫队的常规开支之外,其他项目都是一次性的投入,并不是每年都有的,完全可以搞个债券之类的,先借钱度日。章泽天从来没有担心过互助会的债券会卖不出去,反正章家是购买债券的大头,不会借不出钱来的。至于其他人愿不愿意购买,只是个形式罢了,根本无关大局。

手中的一万多两银子其实还可以花上一段时间,债券可以等这笔银子花得差不多了之后再开始发售,也正好借这段时间把债券的事情规划得更细致一些。

章泽天在港口弄的那个技工学校,学生的人数仍旧是二十多人,虽然他还想招更多的学生,但是生源却不好找。庄子上的孩子,要想上学的话,首选的基本都是庄子上的书院,看能不能有机会搏个正经出身。即使是那些学习成绩不好的,也更愿意去书院的杂学班学习,期盼着将来能够到章家的商行里谋个差事。

至于到章泽天在港口弄的那些工场里面做工,对于庄子上的人家来说,还是新生事物,总给人一种不保险的感觉。

章泽天对此也没有太好的办法,他已经给手下这些学徒的技工发一些工资了,待遇比书院强出一大块,还是无法和书院竞争。

无奈之下,章泽天打算给手下的工人进行一下培训。那些木工和铁匠什么的,虽然已经成年,但由于平时接触的多,对他的设计图纸和新产品什么的,接受能力普遍比较强,如果再学习一下识字和数学,也能从中培养一部分设计师或绘图人员来。

工人们平时每天的工作时间普遍比较长,多数人达到了六个时辰以上。如果再上个识字夜校,时间太紧张了,大家的积极性实在不高。

又是成静雅给章泽天出了个主意,就是为识字和算术等课程设置一个合格考试,只要通过考试的工人,工资都会有一定程度的提高。钱是提高大家积极性的最强法宝,这个理论果然不是骗人的,当工人识字夜校开班的时候,工场里面的铁工和木工匠人们多数都报了名,第一期夜校的总人数达到了四十人以上。

夜校主要教授识字和算术两门课程,而识字使用的课本则是章媛和成静雅专门为这些人编写的,以常见的工作术语和政治教育为主要内容,算是把政治课和识字课一起学了。

章媛和成静雅本来想亲自担任夜校的老师,但是章泽天最后选择让技工班里这两门课程学得比较好的学员来担任,她们两个女孩子不方便是 一回事,另外她们晚上还要做一些教材编写之类的事情,有些忙不过来。

五月份的时候,章泽天接连迎来了两个好消息。

由于前一年冬小麦试种成功,去年庄子上一共种植了二百亩冬小麦,到五月份的时候全部成熟收割了。冬小麦在越冬的时候会发生自然分蘖,每株麦苗最多能够分出近二十个分支,结出近二十个麦穗。平均分蘖数也会有近十个,比春天种下的小麦多了近一倍,亩产量相应地也提高了一些,这可以算是意外之喜了。

更高的产量对地力的需求也同样更高,不过好在章泽天从去年开始组织人手大量制作堆肥,除了优先满足十六里铺试验田的需要之外,章家自己经营的田地都得到了比往年更加充足的肥料供应,产出情况都有所改善。

与此同时,此时的十六里铺已经养殖有四百多头牛,骡马数量也有几十匹,驴子有近百头。这些牲畜除了满足田地耕作和运输使用之外,还为田地提供了大量粪肥。

只是这些牲畜多数时间都是放养状态,把大量的粪便拉在了作为牧场使用的那一大片荒地里面。为了收集这些宝贵的肥料,牧场那边不得不专门增加了一个全新的工种——拣粪工。

这些拣粪工多数都是上了年纪的老人,他们已经无力做那些完整劳动力的工作,便到牧场上收集牲畜粪便。他们将收集到的粪便堆积成一个个的小堆,每隔两三天便用牛车运到专门的堆肥场上去——那里会对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同时也依靠这些粪便收集用来制造火.药的火硝。

收割过小麦的土地里面试种了豆类和小米,还有其他一些可能与冬小麦轮作的庄稼,在增加收获的同时也用来摸索一年两熟的耕作模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