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梦想新世界 > 441海参崴

梦想新世界 441海参崴

作者:农民在飞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0-26 12:47:26

441海参崴

章泽天特别提出要海参崴这个地方,最主要目的还是建设一座军港。鲸海、冰海、冰火岛、库叶岛等地,对互助会的发展都极为重要,但是这几个地方都缺少建设成为军港的条件,主要原因就是人力资源不足,或者冬季封冻时间过长。

海参崴的存在恰好解决了这个问题,这里的岸上有着大量贫穷且原始的女真部落,军港早期建设所需的人力充足。而且海参崴每年冬季封冻时间只有四个月左右,比起北方的其他港口来,具有天然的优势。

海参崴城的建设,为当地女真部落带来了大量工作机会,许多女真人发现在这里工作比起他们原来那朝不保夕的渔猎生活来,更加稳定,更加有保障,甚至已经开始有人把家搬到了海参崴。

шшш ?тTk án ?¢o

后金政权对此十分高兴,只是单纯的一个海参崴城的建设,就养活了大约一万名女真人。互助会的商人为这里带来了粮食、日用品、布匹、甚至还有文化。

没错,就是文化。凡是为互助会工作的人,都可以在晚上到互助会开办的夜校里免费学习识字,而且识字达到要求的人就可以多赚一份工资。

更加不可思议的是,这些人家的孩子都可以到互助会开办的学堂里免费读书,除了书本文具不要钱之外,甚至还管饭!

互助会这些人难道是傻的不成?女真人为此笑话了互助会很久,后来他们终于弄明白了“文化入侵”的概念的时候,一切为时已晚,已经有大量女真人跑到了互助会那边,再也不肯回归原始的渔猎生活了。

朝鲜战争之中,互助会从后金那边俘获了大量的俘虏。所有这些俘虏之中,女真人很快就被莽古尔泰给赎回去了。

这些女真战兵对实力受损严重的正蓝旗来说,实在是太重要了,既然有了将其赎回的机会,莽古尔泰就是倾家荡产也要把人弄回去。

总数高达五百多名的战俘,让莽古尔泰付出了十几万元的代价,十几万两白银对莽古尔泰来说虽然不少,但还不至于伤筋动骨,何况他还可以用手下的汉人奴隶及其他货物来支付。

至于那些汉军俘虏,莽古尔泰就没有兴趣用真金白银来赎了,这些人弄回去还要吃饭,倒不如直接丢给互助会。反正互助会财大气粗,也养得起。

因为这些汉军战俘的家眷多数都在后金,互助会特别要求在进行人口贸易的时候优先把这些战俘的家眷送回来,莽古尔泰故意拿了一把,提高了这些人的价格,从中倒是多赚了一笔。

其实他巴不得把这些战俘的家眷送回来。这些汉军名义上是军队,不出征时就是他手下的劳动力。这些能够上阵的都是一家人里面最强壮的劳动力,现在这些能干活的一家之主都被俘虏了,这些家庭剩下的便多是老弱病残,留下又有什么用?

互助会对于后金用来换取粮食的各种支付方式,最喜欢的还是人口。现在他们无论在朝鲜还是济州岛,都需要大量的人口进行开发建设,有了人口才会有其他。

更重要的是,现在的济州岛和朝鲜占领区里面,汉人的比例都有些太低了,从后金赎回的这些汉人填充到新开辟的几处基地之后,互助会对这些地方的掌控才能更得力。

人参貂皮之类的奢侈品货物,原来虽然是章家北上交易的大宗商品,此时却已经沦为最不受欢迎的东西,价格被压得极低。章家虽然在南方有比较稳定的销售渠道,但是这些东西的市场需求总是有限的,一旦市场接近饱和,其销售潜力会急剧下降。

与人参貂皮相比,章泽天宁愿后金使用木材或现银来支付。现银可以增加互助会的白银储备总量,提高银元的抗风险能力,木材在基础建设和造船等方面更是极为重要的工业原料。

现在青岛周边章家的山林已经被砍伐了一少半,章泽天有些心疼起来,开始大幅度减少自家山林的砍伐数量,取代这些砍伐量的木材,就来自附近的朝鲜半岛。

只是朝鲜半岛上森林资源也不是特别丰富,辽东的木材就成为替代的首选。

除了汉族人口之外,互助会最中意的是突厥草原上的牛羊马匹等牲畜,还有人口。这些突厥人世代与华夏为邻,只要稍有机会便会入侵中原大地,使华夏生灵涂炭,狼子野心从来不曾消失过。

现在后金强大,把突厥人压制得老老实实的,章泽天正好可以借这次贸易之机,让后金加大对突厥的压榨力度,一方面可以进一步削弱突厥的势力,另一方面也可以挑动这两个桀骜不驯的游牧民族之间的矛盾,减轻一些大文朝汉人政权的压力。

战争结束之后,互助会在第一时间开始恢复载宁平原的开发工作。

芦向明作为互助会派遣到朝鲜的民政专员,理应负责安排所有建设工作。但是他被抓丁去与后金谈判,民政建设工作就没有了带头人。章牛作为谈判的掌舵人,也无法离开平壤,秦立勇这个朝鲜军事副官便临时上任,负担起建设工作。

好在载宁平原的最基本规划已经完成了,事情只要按步就班地做下去就好。原本只有铁山谷和三角谷地由第一批战俘们进行开发,这次一下子多出来近三千名战俘,还有数量更多的马匹,被规划为载宁农场的载宁平原主平原的开发工作便被提上了日程。

秦立勇驱使战俘们对平原上的土地进行翻耕整平,并开始建设居民点的房屋,还有几个农场管理机构的办公用房。虽然缺少规划性,但是这些活计早晚都是要做的,只要不是停下来,做事总不会错。

莽古尔泰做事很果决,协议签定之后不久,第一批战俘家属就被送了过来,随后越来越多的人口也先后送到,到入冬之前,已经有六万多名汉人奴隶被送到载宁平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