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梦想新世界 > 540互助会的粮食危机

梦想新世界 540互助会的粮食危机

作者:农民在飞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0-26 12:47:26

540互助会的粮食危机

李师爷道:“最关键的还是要考虑一下现在种什么合适。现在六月就要过去,很多作物的农时已经过了,倒是种什么比较好?”

章泽天道:“我们这边倒是有一些生长期比较短的作物,土豆和红薯都可以种,这东西产量也高,用来充饥也不错,你们先多种上一些,争取把过冬的粮食直接种出来。上次我们已经给你们送过去一些种块,这次可以再支援你们一批,这个算帮忙,就不收钱了。”

孙少杰道:“也可以考虑种一些南瓜,现在种到入冬之前也可以收一些。南瓜比较省事,种在渠坡地头,出苗之后就不用管它了。南瓜用来充饥是好东西,我们到时候只要瓜子。”

章泽天受孙少杰启发,也想起来一些作物:“辣椒、豆角等蔬菜都可以种,另外像白菜萝卜什么的各种蔬菜都可以多种,到时候我们来收,价格不会太低的。我们这边对蔬菜的需求量比较大,你们种了之后,我们就可以少种一些。这东西对人工需求比较多,我们种不划算,你们反而正好可以用来换粮食。”

几个人七嘴八舌地一通议论,花了一个上午的时候,大概帮青州出了一些主意,同时也答应先赊给青州一批牛马牲畜和相应的农具设施,算是把事情定了下来。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冯闯几人又花了一天时间到青岛港口粗略地参观一番,便返回了青州,正象他们开会时所说的,现在家里紧张,他们根本没有时间在这里多停留。

冯闯回到青州之后,吸取了上次人员流失严重的教训,改从南部山区招人。

山区土地贫瘠,耕种难度大,收成低,远不如北部平原的土地。这些山民以前没有机会获得平原土地,此时冯闯给出了开荒政策,同时还能保留他们山里的土地,这些人到山外开荒的积极性很高。

冯闯答应这些人,把朝廷的三年免税政策切实执行下去。同时又贷给山民们耕牛、种子和农具,口粮也可以由山民们任意选择是否借贷,所有这些借贷都以官府的名义进行,一年后归还时只要付出两成的利息。在如今按月计息,九出十三归的高利贷为主流的借贷市场上,令这些山民十分惊喜。

山民们原本多多少少有一些生产资料,虽然借贷的利息低廉,这些人还是会尽量少贷或不贷。多数人都没有去借口粮,大家只是贷到了一些种子和耕牛,便全力以赴地开始开荒。

官府从西部的济南周边招募到的流民也渐渐多了起来,有了比较完备的借贷政策,这些流民便能够在第一时间安顿下来,然后投射到开荒工作中去,流失的比例大幅度减小,很快就在府县城附近形成了规模化的聚居点,然后又逐渐朝远离城镇的地方延伸。

互助会提供的鸡鸭种雏也到了,同样由官府用借贷的形式发到各家。老人孩子有了工作,村庄也变得热闹起来。这里的孩子是没有学上的,青州官府毕竟不是互助会,不可能每年拿出数百万两白银供孩子们免费上学。

在冯闯回到青州几天之后,便有几艘武装福船各拖着一长串的近海渔船分别送到潍河河口和小青河河口的两处渔港,在两处渔港各留下了二十艘渔船之后,又为这些渔船配备了网具和钓具,使这些渔船具备了出海捕捞作业能力。

随船还运来了大批建筑构件,由随船而来的技术人员指导,青州府组织起来的人力早已等在岸边,用他们提前制作好的土坯和互助会大船运来的构件,在一天之内就完成了渔港烘干窑的修建工作,随后又修建了仓库和鱼类加工厂等必要设施,已经可以开始处理捕获的海鱼。

已经提前贷到渔船的渔民当天出海,就带回来了大批的渔获,由互助会刚刚设置的渔行收取。

收上来的鱼类在加工厂内被分类剖洗腌制后挂入烘干窑制成鱼干入库。在渔行内工作的多是这些渔民的家眷,这些活妇女和老人也能做,然后赚到属于他们的一份收入。

之后,一船船的水泥红砖等建材被运到,两座巨大的冰窖也在两处渔港附近的河边开始挖地基和建设。此时互助会已经先后在青岛、江北城、海参崴、库叶城等地建设过多座冰窖,形成了成熟的建设风格,一些建筑构件也已经实现标准化,建设起来十分方便快捷。

青州府的建设逐渐步入正轨,而看上去十分红火的互助会的新一波危机却已经渐渐逼近。

从去年开始,随着大批战争难民进入互助会,粮食消耗的问题日益严重。

自从互助会建立以来,粮食储备一直相当丰富,也正是因此,互助会才有了每年为后金提供一百多万石粮食贸易额度的协议。

但是人口大幅度增加之后,互助会的粮食供应出现了问题。

在成立早期,互助会自己的土地上产粮就已经无法供应居民们的需要,所以每年都会从江苏北部采购大量粮食运到青岛、济州岛和平壤特区,供应互助会自身消耗的同时,还要供应登州官军、东江镇驻军、后金贸易等方面的需要,海参崴也需要运入粮食供应日常生活和贸易需要。

到去年为止,江苏北部的粮食采购早已超过宝应一县,而是扩展到漕河及大运河沿岸两府七县,这些府县的余粮基本都流向了互助会。

在互助会收粮之前,这些府县的余粮是由一些大粮商收购,然后沿运河运往济南和北直隶等地销售,京城市面上的粮食多数也源自这里。互助会提高价格收粮的行为无疑动了这些手眼通天的大粮商的蛋糕。

开始时,这些粮商还打算用商业规则,通过提价竞购的办法把互助会挤出粮食收购市场,结果发现互助会这边对价格似乎根本不在乎,甚至提价一倍之后,互助会的收购也没有丝毫停止的迹象。

所谓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那些粮商们哪里是那么好相与的?既然文的不行,那就只好来武的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