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梦想新世界 > 563章青天

梦想新世界 563章青天

作者:农民在飞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0-26 12:47:26

563章青天

宝丰九年三月,大文朝内阁三辅吴宗达以老病为由上书请求致仕,宝丰帝礼节性地挽留三次后同意,赐衣锦归乡。

只是皇帝实在没钱,这赏赐也是以荣誉为主,实际的赏银也只有几百两。

吴宗达在内阁这些年,早已积劳成疾,也是感到身体实在承受不住才申请归乡的,得到批准之后心情一放松下来,身体便每况愈下,刚刚回到宜兴老家几天便即病故。

就在吴宗达上书请辞之前,章维的正式任命也下达了,正式到监察院湖广道报到,成为湖广道的一名监察御史。

监察院按各大布政使司分为十三道,分别负责监察不同地域的官僚情况,同时还要轮值负责六部、巡城、河道、漕运等情况。湖广道的主官是一名掌道御史,带领包括章维在内的六名御史开展工作,其中一人正在巡按湖广地方,只有五人在职。

监察御史虽然按地域划分成十三道,其职权却不止于此,基本上所有问题上都是可以说话的,也可以参劾任何人和事,甚至可以“风闻奏事”,也就是不要实证,根据道听途说说可以奏事。也就是说,哪怕御史凭空捏造进行诬陷,理论上也是不用担责任的。

御史的工作大致可分为纠察风宪、复核刑狱等两部分。前者包括处理举报、弹劾违法、监察官员违纪等方面,大致相当于纪检与督察组类似的职责,而后者则更象高检与审计的结合体。

只是监察院的工作除了轮值进行朝会上的官员仪态监督,及京师巡城、复核大理寺及六部工作之外,更多工作是比较自由的,只需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数量的弹劾即可。而且这个规定的弹劾数量也不多,平均每月一两个就算过关。

当然,若能实现对高官的成功弹劾,御史也会因此成名,甚至由此在朝野中获得巨大的声望,借此坐上升官的快车也不是不可能。

御史本是皇帝的私人,理论上只需要忠于皇帝,并不用向其他官员负责,甚至就连位同宰相的阁老也无法干预御史的任免。但是国朝已经延续了近三百年,早期御史清正的风气早已不再,多数的御史都被朝中高官所笼络,最终成为高官们政治斗争的工具,冲锋在政治斗争的第一线。

话说御史年龄普遍比较年轻,进入官场时间也不长,想完全通过自己的途径调查到其他官员的违法情况往往力不从心,而投靠高官之后,便可以由投靠的恩主为他们提供弹劾的证据,使他们的弹劾更加有力,也算是一个双赢的办法。

话说章维到了监察院之后,首先会有一个月的熟悉期,然后就要深入参与到实际工作之中去了。对于上任之前朝中两位阁老的示好,他却没有做出回应。

一般情况下,对于这种大佬的示好,如果不及时回应的话,基本就等于是拒绝的态度了。即使脚踩两只船,想挑选一下,也不能把时间拖得太长。章维半个多月没有给出回应,两位阁老便都不会再对他抱任何希望了。

在熟悉期内,章维的主要精力都放在对日常工作的了解,和湖广基本情况的熟悉上了。章泽天建议他主攻的大文律等法律文件,他在宝应任上已经掌握得相当熟练,不用再多花功夫了。

一个月后,湖广道掌道御史邱明宇通知手下六名御史,今年轮到他们湖广道核查大理寺上一年全部刑狱,此后的半个多月,整个湖广道的人便都转到大理寺去上班了。

这种核查工作,对于监察院的任何人来说都是苦差事,需要在短时间内翻阅堆积如山的卷宗,把每一件案子的细节、证据和最终的判决都核对一遍,如果对刑律不够熟悉,还要翻阅相关法律法规,就更加麻烦了。

正是因此,多数御史对于这种核查都是走个过场,然后随便提出几处疑点应付差事,便算是交差。

此时朝中两位阁老间的斗争已经进入白热化,众御史秉承上意写参劾折子还来不及,又哪有时间做这些?更何况这些清流官向来把这种务实的事情都当作低贱的俗务来对待,哪里还会认真。

只有章维,从头到尾认真阅读了分到他手上的全部案卷,从中挑出了二十多份有问题的,认真写出了疑点所在,发回大理寺重新处置。

章维并不是不分青红皂白乱抓一气,对于那些案情比较轻微的,或者对当事人影响不太大的判决,即使稍有疑点,他也直接放过了。只有那些案情重大,而且疑点对判决结果影响巨大的,才提出重审的要求。

正是因为这次核查,章维也完成了自己御史任上的第一份弹劾,弹劾的正是与这些案卷中一多半都有关系的大理寺少卿钱本一。

为了这次弹劾,章维还走访了与钱本一这些案子相关的一些在京当事人或证人,取得了相关的证词,充足的证据表明钱本一在多起案子的审理过程中收受甚至索取当事人财物,判决不公,甚至是非颠倒,贪赃枉法的行为。

话说这大文朝官员的俸禄低大家都知道,平时在工作中为自己弄些好处也无可厚非,大家都能理解,基本已经成为官场的潜规则。但是吃相如这位钱少卿一样难看,完全不顾名声的却几乎没有。章维这份弹章,事实充分,证据确凿,令钱本一根本无从置辨。在大朝会上便被当场打去乌纱,投入诏狱待罪。

章维也正因为这次弹劾一举成名。从四品的大理寺少卿官职并不算太大,在京城弹劾这样的官员即使成功,一般也不会有太大的成就感。只是这位钱少卿的民怨实在太大,让章维直接在民间得到了一个“章青天”的名号,才使他的名气一下子大了起来。

另外,章维这种证据充分的弹劾方式,也给看过他的弹章的大小官员们耳目一新的感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