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梦想新世界 > 569互助会的人口问题

梦想新世界 569互助会的人口问题

作者:农民在飞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0-26 12:47:26

569互助会的人口问题

京城朝堂的局势及新科进士的就职,并没有占用章泽天过多的精力,并不是对文朝的情况不重视,而是他早已被手边的大量工作把时间占满,根本抽不出太多时间关注这些事情。

经过一年半的战乱,山东半岛被摧残得满目疮夷,尤其是互助会刚刚占领的莱州和登州二府,更是这次兵乱的重灾区,总人口几乎下降了七成,导致大量土地都缺少人口来耕作。

当然,造成这种情况固然有叛军屠杀和居民流亡外地的关系,互助会将大量人口外运到海外基地也是原因之一。

只是不管具体原因如何,为山东这边寻找更多人口已经成为互助会的工作重点之一。

为解决这一问题,章泽天命令南下的船只,将舟山群岛的海盗俘虏运了一多半到青岛,然后将这些海盗俘虏分散到刚刚在登州和平度建立的劳改营之中。

这两处新建的劳改营,本就是为了解决青岛人力不足而建立的,里面的劳改人员除了刚刚运回来的海盗俘虏之外,还有原本关押在济州岛上的荷兰俘虏和俄国俘虏,以及关押在平壤特区的一批后金俘虏和朝鲜军俘虏。

将劳改人员转到山东关押,不但可以增加山东基地人力资源不足的问题,同时也可以缓解海外基地的压力,降低了尚未完全归心的海外基地发生战俘暴动等风险,算是一举两得的事情。到了山东之后,这些劳改犯等于是被投入到华夏人的汪洋大海之中,再想兴风作浪将比海外基地困难无数倍。

这些劳改人员被编成一个个大队,分别服务于各大农场,或者负责一些修路挖渠等基础建设项目,大幅度加快了登莱两府的建设进度。

除了这些劳改人员,章泽天还特地从朝鲜特区和济州岛上招募了一批朝鲜人到青岛安家。青岛是互助会的总部,这里的总体生活水平比起刚刚收服不久的平壤特区和济州岛还是要更好一些,应募的朝鲜人相当不少,最终实际到达青岛的总人数达到了三万人以上,实实在在为山东基地解决了一部分人员问题。

不过,从外部运入的人力毕竟只是小补,章泽天最看重的人力还是来自大陆的汉人流民。

战争结束之后,从山东中西部和河北南部自主来到登莱二府的流民虽然有所减少,却是一日也没有断绝过。

后金入侵和登州军叛乱,以及连年的天灾,造成百姓流离失所的情况将持续数年,这些被抢走了全部口粮和种粮,失去了最后一点生活来源的农民在原籍根本无法生存,而当地官府也完全没有能力救助他们,留给他们的唯一活路便是流亡异地。

这些流民原本的逃荒目的地,首选是京城和济南等官府力量强大的大都市,这些大城为了避免大批流民作乱,一般都会竭尽所能地对他们加以赈济,或者招募其中的青壮从军。

但是此时的官府存粮已经耗尽,因为兵乱时被劫掠的重点都是有存粮的大户人家,从大户人家弄到粮食的途径也基本断绝,对流民的惟一管控办法基本就是暴力阻止他们向这些大城市流动,流民们只好去寻找新的流亡地。

在这个过程中,互助会也出了一份力。在剿灭叛军的过程中,被二营首先击溃的张焘部叛军被自卫队驱赶着向西逃跑,这些叛军从济南东边南下,将侥幸躲过了后金兵锋的山东中南部搅得一团乱。

而追击这些叛军的黄龙部官军紧随在叛军身后,同样没少祸害沿途村寨,使大量贫民沦为流民,甚至连不少富户也未能幸免。

与此同时,互助会控制下的登莱二府敞开接收流民,而且待遇优厚的信息也在统计处的宣传之下在山东西部和河北南部流传甚广,于是多数流民都选择流向半岛东部。

这些流民之中,一部分被冯闯治下的青州截流,便留在青州垦荒,为青州增添了不少户口。更多的流民还是穿过青州,来到了登莱二府。

互助会在鲁山之中流民经过的路边设立了一系列的救助站,也为这些衣食无着的流民能够走到莱州提供了必要条件。

在这种情况下,从剿灭了叛军这一年的下半年,到次年夏天,又有总数多达六十万的流民到达登莱二府,平均每月近五万人。

这些新增人口,绝大多数都被补充进胶莱平原的各个农场,以及新建的各个工厂之中,另有一部分则被招募上船,被运送到新开发的海参崴及鲸海周边的几个据点。这些新建据点之中,接收流民的数量分别是海参崴15000人,库叶城8000人,江北城12000人,冰火岛6000人,总数高达40000多人。

也是依赖于迅速发展的造船和航运业,才使数量如此巨大的人员运输成为可能。

从后金入关时开始,互助会全力发展造船业和航运业,青岛和海参崴两个造船厂几乎都是马力全开,在为海军建造各种舰船的同时,建造了大批的民用船只。

这些民船之中,一部分被章家刚刚独立出来的航运公司购买下来,更多的则被新建的几家航运公司纳入麾下。由于互助会对航运的巨大需求,几个航运公司的发展速度十分惊人。在短短的两年之内,互助会的民航运输业务已经从章家一家独大,发展到大大小小的十余家,而章家航运公司占有的业务份额也从原先的九成以上,下降到不足四成。

由于农场的发展,以及早期人力资源的严重不足,一个新兴的行业在青岛已经发展起来,那就是农业服务公司。

在拍卖了胶莱平原的大量土地,成立了大大小小的上百个农场之后,人力不足的问题着所有农场企业。互助会管理层中以林二和庄永强为首的几个人从中看到了巨大的商机,联合建立了一个农业服务公司。

农业服务公司以相对于农场更优厚的待遇招募了一批人手,又购买了大量牲畜和先进农机,为各个农场提供农业服务输出。他们的工作包括翻耕、播种、平整土地、开挖水渠、收割、打场等多个方面,为农忙时的农场解决了燃眉之急。

后来农业服务公司又贷款购买荒坡地种植牧草,做起养殖牲畜的生意,然后又建立了肥料厂,把业务进一步拓展起来,很快就占领了这部分市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