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张献忠传奇 > 159 张献忠的大营将领阵容

张献忠传奇 159 张献忠的大营将领阵容

作者:笑川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0-26 12:49:13

159 张献忠的大营将领阵容

王家军全军渡过黄河,赶到兰考后,在兰考休息了三天。全军一连三天中午都大摆酒宴,让将士们恢复行军的疲劳。

全军将士们都在休息的这几天里,张献忠、景大山和吴刚三人,差不多都在地图前面。

以前,全军大事,自有王自用顶着,张献忠本人大不了发表些看法,日常军务,只消考虑他的第八大营。

但是,现在不行了,自己掌军了,无形中就有了一种责任和压力,而掌管全军,干一番大事业,也是他学成武功后就萌生出了的潜意识,再后来,就成了他压在心底的人生目标。如今梦想成真了,也许换了别人,会欣喜若狂,忘乎所以的,但张献忠却在心想事成、精神倍增的同时,自觉不自觉地如履薄冰一般地行事了。

这一次向东行动,并非张献忠的本意,更不是他和众将领讨论过后的一致意见,而是因为,先是随王自用北上和闯军会师,但突然遇到了王自用病故,他刚掌军,偏又逢上闯军、特别是李自成要想吃掉王家军这种局势,虽然巧妙地摆脱了被吞并,但在那种状况下,也只能退而求其次,听从李自成的安排,向东推进。

如今已经渡过了黄河,但这兰考离卞梁府太近,不是久留之地,必须离卞梁远一点儿再说,那么,下一步真要按照李自成的安排来行动吗?

“不,既然王将军把王家军托付给了我们,那么,我们现在就要自作主张了,岂能任凭闯军来驱使呢?”

张献忠心里想着的,但嘴上没有说出来的话,由景大山和吴刚说出来了,于是三人就开始谋划着王家军下一步的行动方向了。

他们三人商量出了一个大致方案后,就准备召开一个全军大营将领的商讨会。

这就是张献忠在用人方面,为什么会比李自成强很多的原因之一。

李自成这人,虽然也与众将士称兄道弟,但他的疑心却有点儿重,表面上虽然没有表露出来,内心却是既要用人,又总是不放心,这就犯了用人不疑的忌讳。在做决策方面,李自成自恃不仅武功盖世,而且熟读了孙子兵法,虽然对治国理政方面一窍不通,却以为懂得孙子兵法就能打天下坐天下了,所以自视甚高,凡事习惯自己做主,有时还听不进下属说三道四,谁说多了他就会反感,只有他自己拿不准主意时,才会听取下属的意见,他的这些禀赋,在他接过了高迎祥的闯军大旗后,就表现无遗了。

而这张献忠,恰好因为不太读得进书,纯粹凭着自己的天性行事,歪打误撞,竟然就切合了用兵之道和用人之道,虽然他对治国理政比白痴的李自成还要白痴,但却一心一意要建功立业。

怎么建功立业?以前还很模糊,但在游览了诸葛祠后,心里就明确了,就是要做一个当世刘备,要建立一个属于他张献忠的蜀国,只不过还没有功夫去想国号什么的。

王家军全军,十八个大营,已有三百六十来个大队了,现在开讨论会,张献忠就没法再把大队小队的将校都召集来了,所以,就只召集了大营的主副将领前来中军开商谈会。

如今,张献忠都掌管全军了,以后的故事,大半都是全军的故事,不像以前,大半都是第八营的故事了,所以,应该让所有大营的将领都出来亮亮相了。

下面,我们就按照大营的顺序,来让中军守御大队和十八个大营的主副将领们,全都出来走两步,让读者朋友先认识认识,往后听故事,心里能有个底儿。

中军守御大队的主将,叫林寒山,副将叫张同生,两人都比王自用小一两岁,也就是四十上下的人。这两人,都是王自用和王嘉胤的同门师兄弟,也都是练的**功,不过只练有八层,但林寒山还会掏心拳,张同生会旋风腿,两人为人都很忠厚,林寒山的口才和智谋,略优于副将张同生。

第一大营的主将叫汪兆麟,在主将、副将、参将三人中,论兄弟时排行老二,他是王嘉胤的表弟,会八卦功和阴阳腿,是最早协助王嘉胤拉队伍的将领。副将叫沈梦麒,会月神功,因年龄稍长,排行老大,功力仅略逊于**功,基本上是不相上下。参将梁思玉,会乾坤剑,也是习的顶尖内功,而且足智多谋,是做参将的最佳人选,他在三人中年龄最小,排行老三。这沈梦麒和梁思玉,是汪兆麟在明军的投诚将领中选拔的。

第二大营的主将叫温一霸,是第三大营主将温三虎的兄长,两兄弟都练的是斗牛功,而且两兄弟还都会草上飞轻功,而两兄弟都是王嘉胤和王自用曾经的绿林朋友,自然就成了早期将领了。温一霸后来从投诚明军中选了一个叫戚维国的总旗尉来做他的副将,让这个身怀紫气剑内功而在明军中郁郁不得志的顶级高手感戴不尽,自然两人都以兄弟相称,戚维国比温一霸小两岁,自然就是排行老二了。

第三大营的主将温三虎,出身和资历,和他亲哥温一霸一样,他的副将,是王嘉胤从投诚明军中挑选出来推荐给他的,这人叫钱仲荪,不仅会日月剑和步阵刀,肚里还颇有点儿墨水儿,也难怪王嘉胤能够器重,推荐给温一霸,来弥补温一霸的直率和莽撞。钱仲荪比温一霸大两岁,两人排行,他就是兄长了。

第四大营的主将梁大奎,是第五大营的主将梁二魁的亲哥,会斗牛功,两弟兄曾经都是黑龙寨混天龙手下的四大护法之一,随混天龙参加了义军,成了“开国元勋”。他的副将曾经也是他的同僚,即四大护法之一,叫甑山虎,这人不仅蛮力巨大,还会八卦功,是和个内外兼修的高手,但也是生性豪爽莽撞,所以二人刻意从投诚明军种挑选了一个既会太极功,又颇有文墨的参将,这人叫章子琦,比梁大奎和甑山虎都要小两三岁,三人的排行顺序,正好吻合三人的职务顺序。

第五大营的主将梁二魁,是第四大营的主将梁大奎的亲弟,习的是伏虎功,心智方面,胜过他的亲哥,但这梁氏兄弟,武功就够高的了,却还会铁布衫护体气功!梁二魁在他的同僚中排行老大,他从投诚明军中选拔的副将陈祖寿,会**功,排行老二,参将叫苏护,会八卦掌和草上飞轻功,还抛得一手柳叶飞刀,苏护足智多谋,因在三人中最年轻,自然是排行老三了。

第六大营主将叫严锡命,是王嘉胤早期志同道合的过命朋友,会降龙功,他的副将梁汉彪,也是从后来投诚明军将领中挑选的,这人比严锡命小一两岁,此人生性沉稳,为人忠厚,习了一身月神功,还会神风刀法,武功甚至比严锡命还略高一筹。

第七大营主将王国麟,是王自用与王嘉胤合兵以前,最早的两个大营的主将之一,分别会四象功和旋风腿。他也是后来陆续有了投诚明军后,选了一个副将,这人叫李长庚,会三阳功和掏心拳,也是个顶尖厉害角色,他比王国麟要小三四岁,自然就以小弟自居了。

第八大营,就不用再介绍了吧。从第九大营起,全都是在有了投诚降军后,陆续扩大建制之时,从投诚明军的千户副将参将、百户尉甚至总旗尉中选拔出来的了。

第九大营主将戚家麒,武功了得,习的是混元功,副将叫程鹏,会九层北冥神功,是义军中少有的会阴毒功夫的将领。

第十大营主将岳辉,会九宫图,算是顶尖内功高手了,副将叫顾老五,会八卦功和天蚕衣,是义军当中少有的会护体气功的将领之一。

第十一大营主将朱耀祖,会太极功和阴阳腿,副将曾荫祖,会三才功,且智谋过人,文武功底都比主将朱耀祖高,但因是后来投诚了义军才被选拔出来做副将的,所以他丝毫没有因功夫和本领而看不起朱耀祖,这两个“祖”,还相处得非常好,配合得十分默契。

第十二大营主将鲁成军会八卦功,擅长关家刀,马战功夫长于步战功夫,副将邹二宝,习的却是火龙刀和金刚掌。

第十三大营主将蒲勇军,会金刚功和子龙枪,他的副将戚仲谋,是这些将领中最年长的了,已有四十五岁,会七伤功和霸王拳。

第十四大营主将傅荣廷会**功,他的副将叫黄真,会华山紫霞功和紫气剑。

第十五大营主将辛慎,会四象功,副将是夏侯虢,会乾坤剑,因特善使镖,又有神镖侠的称号。

第**营主将景尚岳会七星功,副将胡守诚,会柳叶功和二指禅,还擅长柳叶刀,也是个马战骁将。

第**营主将曹树人,会伏虎功,他的副将是孙子武,一手巨灵刀,使得出神入化,还会雷神拳,是众将领中唯一的一个力能举鼎的外家高手。

第十八大营主将秦东岳会三阳功,副将周学瑜,文能赋诗,武会九宫图,可算是文武双全的顶尖高手了!

以上这些将领,在一六三二年间,最年长的四十五六岁,最年轻的三十六七岁,而那些大队将领和小队校尉,最年轻的还有三十一二岁的,可见,义军的年龄构成,实在可谓是年少气壮了!

正因为这些来自明军的将领,武功普遍很高,这就说明,明军的素质和实力,决不可小视!要是明军也有咱义军这么强的凝聚力,咱义军哪里还能成得了气候?虽然天大地大,那也不见得就能有咱义军的立脚之地!所以张献忠自从王家军在阳城遇伏后,就要尽量避免与官兵正面交战,而且要尽量采用特战方式,虽不自馁,但却决不轻敌。

大营将领们都到齐了后,杂役立即就过来给将领们沏上热茶,然后,张献忠说:“众位兄长,我们到兰考后,不觉已有三天了,今天,请众位兄弟到此相商,我们王家军的行动方向问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