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张献忠传奇 > 172 这才是经营高手

张献忠传奇 172 这才是经营高手

作者:笑川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0-26 12:49:13

172 这才是经营高手

话说这个达摩高手冯雨轩,听了外面的爆笑声,这才知道对方竟然会有这么多人,吓得说话都哆嗦了:“众、众位好汉,还盼饶、饶命!冯某愿把巨万家财都、都拱手奉送,只求饶冯某一命!”

温一霸觉着不对劲,忍不住开口问道:“你不是达摩功高手吗?怎么还会哆嗦着求饶呢?来,冯狗官,我们把门口让开,你慢慢出来,我们也好请教请教你的达摩功!”

温一霸说过,又故意用日常谈话音量说:“戚老弟,走,我们到院坝里去等冯狗官出来!”

戚维国也会了意,就答道:“好,我们守在这儿,那狗官八成是害怕我们在门外,他一出门,就挨了我们的刀,我们到院坝里去等他也好。”

然后,两人就重重地走出了脚步声,并一直走了三丈多远,这才说:“好了,我们站这么远来等冯狗官,他要再不敢出来,那就是缩头乌龟了,我们也只好用油来烧他的狗窝了!”

冯雨轩在屋里的门边听得真切,知道门口的人这是真的离开门口了,于是就提剑开门出了房门。

这时,天已蒙蒙亮,所有物事,都能大致看清了,冯雨轩出了房间,迈过阶沿,也站到院坝里,扫眼一看,心都吓跳了:妈呀,这么多人,没一百好几十人吗?房上也站了那么多人,今天怎能脱身?只好说软话求饶,或许还能留条小命!于是说:“众位英雄好汉,冯某恳请众好汉高抬贵手,留冯某一命,冯某定当倾其家资,重重相谢!”

温一霸更感到困惑了,要说刚才不愿出来,没准真是怕出门就着了道,故意用计骗我等让他出来,他才好施展神功,可他出来了,怎么还在求饶呢?这不对呀?就问:“冯狗官,你不是达摩功高手吗?你不见我们这么看得起你,为你一个人布下天罗地网吗?你不亮几招,让我们见识见识达摩功的真颜,不觉得对不起我们吗?”

冯雨轩听了,两手抱拳说:“好汉请容冯某如实道来,说来惭愧,冯某当年学达摩功不假,但刚学到五层上,一练气就走火入魔,师父说体质有变化,不能继续练达摩功了,后来就改学些刀枪棍棒,出师后就没对人何人说实话,派放县令后,冯某一想,谁又会来和县大人过招呢?上任后就设了一个局,让世人都知道本县达摩功厉害,日后必然好处多多,于是,就连冯某的家人,都不知道只有不足五层达摩功这层事,否则,冯某要是真练足了十层功,又怎么会把众位英雄好汉放在眼里呢?所以,还请好汉们看在冯某还算老实的份儿上,饶冯某一命!”

众将校一听,个个都泄了气,后悔被这个大骗子搞得如临大敌,为了他,摆下这么大的阵仗,还花费了不少心思!

温一霸都不知是该气呢,还是该笑,稍微愣了一下神,说:“冯狗官,你就算说了实话,也该判你死刑,你的罪恶,就不消再一一列举了,你自己更清楚!只有一点必须告诉你,杀了你,把你的狗头挂在县衙示众,还是要把你城里乡下的钱粮财物没收了,分发给上蔡的百姓,分剩的,就用作我们义军的军粮!冯狗官,你还有啥遗言?”

冯雨轩一听,知道再怎么说,也不能求得他们的饶恕了,到底他也算练家子了,心里怒火上冲,心想,反正都是一死,那本县今天就来个鱼死网破,杀一个够本,杀两个赚一个!于是,由卑转怒,喝道:“你们这帮穿军装的土匪流民,本县好言相求,你们愣是不领情,好,本县也不是吃素的,看剑!”

冯雨轩嘴里说着话,手上就挥剑直取离他最近的一个将领,并且是志在必得之势!

然而,那个将领两脚挪都没挪一下,挥剑把冯雨轩刺过来的剑拨开,顺势就一剑割下了冯雨轩的首级,提在了手里!

啊,原来这个达摩功高手,经竟然如此不经打!众将校无不感到失望、无趣!

但不管怎么说,现在是大局已定了,温一霸就叫放响箭,并让那四个围城大队的将校,都去指挥他们自己的军队进城屠杀富恶,搬运尸体,搜缴和分发钱粮,反复嘱咐百姓务必不要走漏消息,他和戚维国则带着众将校回到县衙,把冯雨轩的首级挂在县衙大门的顶额上,然后就在县衙休息,等候将士们完成后续任务,把分发剩下的钱粮物资装好了车,就好一道回军营去。

……

温一霸他们回到军营后,各大队的将领们给大家摆起狗官冯雨轩,差点没把大家笑翻,但又都觉的有几许遗憾。

不过,温一霸给几个大营主讲摆了这个假达摩功后,大家一笑完,汪兆麟就说:“兄弟们,这武林之中,冒牌货毕竟是少数,往后我们宁可把冒牌货当真货来应对,也不能对冒牌货掉以轻心,否则,没准就着了道,会吃大亏的!”

谭青杨也说:“汪贤弟所言甚是,这也正好符合八大王老弟的用兵想法,也是哈,把敌手看得强些,我们的准备就更充分些,胜算就更大些!”

接下来,汪兆麟就安排了肃清上蔡辖区内各乡里富恶的任务,大军就在临时营地休息,等候清剿乡里富恶的将士回营。

因上蔡县域较大,乡镇主要分布在东面,全县呈扇形,远的乡镇,来往就有点儿路程,所以,第一路的大军在上蔡临时军营休息了四天,去执行清剿任务的大队,才回来齐。

接下去,就轮到温三虎的第三大营去拿下汝南了,这汝南县很小,县城里也没啥很硬的扎手硬茬儿,第三大营没怎么费功夫,就连乡里都一并清剿了。

再下去,又轮到了梁大奎的第四大营去拿下平舆,平舆与汝南一样,也是小县,第四大营同样没怎么费功夫,就连乡里都一并清剿了。

再接着,就该由梁二魁的第五大营去拿下正阳了。

这正阳,可是个地处驿道交汇口的县城,而且县域也很大,可不像汝南和平舆那种藏不下龙、卧不住虎的小县了。

不过,自温一霸拿下上蔡,并明确了任务轮流分配以后,汪兆麟和几个大营主将商量,以后就改为是谁的任务县,就由谁负责派探子侦查,也就由谁既拿下县城,也肃清乡里,拿到了任务,就一锅端完。当然,既然是商量的结果,也就是大营主将们想要的方式,所以自上蔡以后,大家合作得很是开心。

这天,队伍来到了正阳县城北面的马庄,这里离县城,也就十多里地,既有利于封锁消息,也有利于往返于正阳县城,大军扎下营帐后,就全军休息,等候梁二魁的第五大营去拿下正阳。

驻扎下来后,第五大营的主将梁二魁叫来副将陈祖寿,参将苏护,一起商量战前侦查,他们打算,第二天就派出五组探子去城里化妆侦查,他们三人也同时化妆进城踩点,弄清情况后,再来做行动安排。

第二天,派去侦查的五组探子带上银两出发后,梁二魁、陈祖寿和苏护三人,也化妆成富商出发了。

结果,到了黄昏吃晚饭前夕,梁二魁、陈祖寿和苏护三人刚回到军营,那五组探子也回来了,这一天的打探活儿,干得还真快。

当然,既然都已经吃晚饭了,梁二魁就决定,明天吃过早饭,再来通知各大队小队的将校前来听取汇报。

其实,打探得快,并不等于城里没多少黑恶目标,而是因为离得近,走路用不了多少时间,主要还是因为黑恶势力很集中,需要打探的目标也很集中,所以就无需曲曲折折地多方打探。

原来,这个正阳县,比起条件非常不错的西华县和上蔡县,县城和县域的辖区,都要大上不少,而且更是多个县城之间通衢大道的交汇地,虽没水路,但陆路交通却非常发达,虽然远不如义军曾经经过的河津,却也能抵上半个河津,正阳县城里,单是镖行就有三家,还有三家武馆,大中型商埠,车马店,上档次的酒楼客栈,也很不少,县城大,各类作坊、烧坊、酿酱坊、美工坊也很多,学堂、医馆、药堂、茶舍、戏园等等,就不在话下了。自然了,商业发达,赌馆青楼,也各有三家之多。

当然,这些行当,虽然能赚钱,却不能不遵守正阳地面的规矩,否则就别想在正阳县来淘金!

这个规矩是谁呢?就是县太爷单陋之!

正阳县令单陋之,是另一个类型的知县,他也是堂堂正正的文举派放的县令,但他却出身于武术世家,武功则是单家单传的单家拳,眼看着武术界各种功夫推陈出新,传统武术不断精进,但单陋之的祖上,却一连数代抱残守缺,固守门户偏见,到了他老爹手上,武术就败落了,所以他就没有学武功。在古代,穷不习武,凡武必富,但是,即便到了他的老爹时,已然家道败落了,也有资金送他读书,能凑足资金为了放个肥缺县令而上下打点,但也就撑到他掌上了正阳县,家道就彻底衰落了。

这个单陋之,到正阳上任后,一摸清如何当知县的套路,就开始了他的先捞回当官投入,再中兴家道的内心计划了。

单陋之从自己家由盛到衰的历程中,总结出了他自己的一套谋略,他刚当县令时,最大的儿子也才三岁,因此时尚未纳妾,二儿子也才一岁多,他就把他单家门上学过武功的叔伯堂兄叫了四五个到正阳来,并且安插在捕快里面,先控制住了正阳的“刀把子”,就开始吃诉讼,吃刑狱,吃税粮,吃里正,但为了聚人气,他从不吃县衙中各色人等的薪俸,他的理念是,岩鹰不吃窝边食,必须得先把身边给摆平了。

有了些钱财后,单陋之首先不忘孝敬知府,每到年底,还要背着府衙,去布政使司打点一番,因为他的官缺是怎样来的,他非常清楚,不能落下个卸磨杀驴、忘恩负义的官场名声吧?当然,有了钱,也就开始陆续纳妾了,到小妾们开始给他产子时,他的大儿、二儿都读私塾了。

不过,在这个期间,全县的大小商行,都懂得起在正阳发财,还要仰仗单大人的关照,逢年过节,单大人家生期满日,都会争相孝敬,而他在正阳推出的里正三年一任,也更激发了全县里正们的争相孝敬,于是,在正阳不到六年时间,就在西半城低价买进,精心整修,置了一所前后四进的大豪宅了!

再后来,单陋之先后娶了七房老婆,加上以前的,共有十一房老婆了!没几年,他竟然有了七个儿子,八个女儿了,因老婆多,七八一十五个儿女,除了前面两个与后面的年龄拉开了三四岁外,后面的总共没有差到三岁,最相近的,也就差一两个月,他常常自诩:自古道,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想我单陋之,也算单家的大孝子了,再往后,就是要光大单家的产业了!

单陋之根据自己的经历,压根儿就没打算让儿女们去十年寒窗考取功名了,只要有了钱,有的是官可当,只要有了硬拳头,就到处都能拣到金元宝,读书年能有多大用处?于是,单陋之就让他的儿女们只读个三几年私塾,能够识文断字了,就送去学武,再说了,在武馆里,也还能学诗文嘛,于是,单陋之就把他的七八一十五个儿女分别送到本城的大道武馆、柳氏武馆和宏扬武馆学武。

不过,对于出身武术世家,又饱读诗书典籍的单陋之来说,他才看不起本城这几家武馆教的这些硬气功和拳棍刀剑之类只能用来打贼盗的功夫,他的算盘是,反正没有那家武馆胆敢收取他的学费,娃娃小的时候,先学点儿基本功,再去遍寻名师,让娃娃们有些基础后,再去学习上乘内功。

于是,也不知这单陋之到哪儿去寻访的名师,后来分别把七个儿子都送去学了金刚功,个个都学到了八层九层上,单老大还学足了十层!没学够十层的,也都是实在不能再学了,才出的师,八个女儿则都学了天蚕腿,也都学到了八层九层,最小的幺女儿,人称单幺姑,竟也学足了十层功!

儿女们全都学成回来后,单家这一家子,可就轰动全正阳了呢!但是,他们单家人不说出来,谁又能知道总共只有一个人学足了十层功呢?

自从单陋之的儿女们都学成了上乘内功以后,到现在已有将近三十年了,当然,单大人的孙儿孙女,也都快要长大了,单家算不算兴旺之家?

也就是在这近三十年里,单陋之运筹帷幄,多方腾挪,除了乡下的九百亩田土,全城全县的三家武馆、三家镖行、三家赌馆、三家青楼、所有大型中型酒楼商埠医馆药堂烧坊作坊车马行,单家全都要占两成干股,而且必须每年两次分红,否则,就别想在正阳做生意!

单陋之认为,自己家去开些什么生意来经营,又要本钱,又要操心,他才懒得自寻劳累呢,直接分利润,才是好办法,所以他单家没有一个生意,却全县稍有点儿规模的生意,尽是他家的!

想想吧,偌大一个县,城里乡下,所有上点儿规模的生意,都要给他单家分两成利,这是什么概念?

这些钱怎么能收得上来呢?单陋之的七八一十五个儿女,组建了一个“正阳大商埠”,由单老大任掌柜,顾了几十个文算师,专们审查各类生意行当的帐目,谁还敢做小利润而做大投入来逃避分利呢?

每年正月十五,单陋之都要在正阳戏园子里摆一个免费专场演武会,主演就是他的十五个狗崽子和会武功的儿媳女婿们,展示金刚功的掌劈斗大顽石,天蚕腿的脚踢抱大树干,儿媳女婿们也表演些刀枪拳剑,表面上说是娱乐百姓,实则是耀武扬威!

自然了,正阳全县,老百姓的日子,就可想而知了!

梁二魁、陈祖寿和苏护三人,得知了这些情况后,感到这个正阳,确实有些扎手,就商量起既要做到不被十层金刚功和十层天蚕腿所伤的行动方案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