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张献忠传奇 > 191 西进启程

张献忠传奇 191 西进启程

作者:笑川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0-26 12:49:13

191 西进启程

张献忠的王家军分别驻扎在麻城和红安两地休息,休息的这几天里,处理完了军务以后,张献忠、景大山、吴刚和肖锋四人,没忘了把孙可望、刘文秀、李定国、艾能奇四个孩子带到城里各处去玩一玩,并带孩子参观了郭府和县衙,还花了半天多时间,带四个孩子去看了五脑山的匪徒山寨,好让孩子长长见识。

休息了七八天后,张献忠、景大山、吴刚和肖锋四人,就开始按照在太康时就已经商定的西进计划,考虑下一步的行动路线了。

从时间上看,已经过了农历九月下旬了,等几天出发,就已经进入十月间了,就是说,到过大年,满打满算,只还有三个月了,看来,要想在一开春就往四川挺进,最迟十月开初,就得出发了,到底路程还远着呢,而且听说越往四川走,山越大,路越不好走,行军的速度就会受到影响,因而,全军都还在休息的时候,张献忠他们几个,就开始做行动计划了。

按照几人商定的计划,这一路上,仍然力求不惊动明朝中上层官府和官军,还是要避开中心城市,走只有县衙所在的地区,看能否走到进川的边境上去过大年。

最后决定,这一次西进,全军分南北两路行动,但是,为了在年底前能赶到预定的巴东,这次的两路,如果按每路九个大营来分的话,一路上任务不好分配,很可能反而多费时间,于是,这次就只给六个大营安排先头任务,其余的大营,都随中军从后面跟进,直接行军和断后。

这一次,先头开路的部队,分为北线扫荡队和南线扫荡队,北线扫荡队以第八大营为先锋营,走在最前面,拿下县城和顺路的乡里,第十七、第十八大营为扫荡营,就是在先锋营拿下县城后,两个扫荡营轮流着剿灭该县所辖的乡镇里正富恶和山匪流氓团伙。

南线扫荡队以第九大营为先锋营,走在最前面拿下县城和顺路的乡里,第十五、第**营为扫荡营,就是在先锋营拿下县城后,两个扫荡营轮流着剿灭该县所辖的乡镇里正富恶和山匪流氓团伙。

也就是,除了先锋营要挑主将副将的武功都特别强的大营做先锋营外,扫荡营就从第十八大营开始,倒数着依次安排任务,因为军队多任务少,最后几个大营,经常轮不上任务,这次这样安排,也算是给后面几个大营一点儿补偿,那几个大营也乐意,其他大营也没说的。

北线扫荡队的路线是,首先拿下大悟和广水,绕过随州,经长岭镇、洛阳镇,拿下钟祥,走远安、兴山,拿下巴东,在巴东会合并在巴东过大年。

南线扫荡队的路线是,首先拿下孝昌,经安陆、京山、沙洋、当阳、绕过宜昌,经黄花镇插秭归,拿下巴东,在巴东会合并在巴东过大年。

当然,哪一路先到,就先拿下巴东,先到的,就派出探子到离巴东三十里外的必经之处迎接后到的。

中军和主力这一路,则由第十三大营在前,第十四大营断后,中军尾随第十三大营走,中军后,就从第一大营开始,依次行进,但中军走的路线,则取中间,走不绕行的近道,因为先头扫荡队都把沿线乡里完全肃清了,所以可以取中走稍近一点儿的直道。

时间上,则等先头扫荡队出发四天以后,主力再开拔上路。

另外,北线扫荡队和南线扫荡队之间,两个扫荡队和中军之间,有事情就互派传令兵联络,急事就放信鸽报信,一切顺利,或遇问题自己能解决,就不必联络。

一切安排好后,八月初六这天,取其“六六大顺”之意,南北两路先头扫荡队,就同时出发了。

咱们说书,当然就只能花开两朵,各表一枝了,或者说,一来二来,先从大来。

先来讲讲北线扫荡队的故事吧。

话说张献忠布置好行动任务后,第十七、第十八大营就先把营帐搬到了红安。初六这天,谭青杨、申老镖头和萧望南,带着第八大营,前面有二十个大队,接着就是王泗的大营匠灶桩,后面还有四个大队为匠灶桩断后,初六这天,一吃过早饭,就和南线扫荡队同时从红安启程,各自出发了。

从营地开拔后,北线扫荡队朝着西北方向奔大悟而去,南线扫荡队则奔正西往孝昌而去,两路大军的首个目标,远近都差不多,都要走一天半到两天才能到达,南线的故事稍后再讲,这里单说北线的故事。

出发之前,谭青杨、申老镖头、萧望南就根据这一路沿途有几个大镇的特点,先派了四个大队在前面轮流或分头剿清沿途的乡里富恶,然后到离大悟县城南面十里左右扎营并封锁消息,为主力前行先扫清道路。

这次安排任务,又该从开头依次安排了,所以打前站的四个大队,就是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大队了,这也是第八大营最早的六个大队中的四个大队了,可谓是经验最丰富,战斗力最强的大队之一了,所以,除非预到去年南下时朱阳关镇那一类很特殊的大镇,他们一路打过去,还不是如风卷残云一般?所以就没必要来罗嗦他们是怎样诛杀里正富恶和给百行分发钱粮的了。

四个先头大队快速出发后,后面的队伍就不紧不慢地跟上,前面要是还没完成肃清,就在路途上等候,所以第一天不过才走了六七十里就宿营了。

这样,走到第三天上,北线扫荡队的三个大营,都在大悟城南十来里的下横冲村扎下了营帐。先头大队比他们早了半天到来,所以给村民分发些钱粮和封锁消息的事情,就已经做好了。

谭青杨下令全大营扎好营帐就做酒宴,好给四个先头大队庆功,并下令在搞定县城的这些天里,先头大队就好好休息,特别叮嘱大队小队的将校要抓紧休息,好参加突袭队。

扎下营帐的第二天,谭青杨就派出五组探子化妆进城去打探情况,而他本人和申老镖头、萧望南三人,则也化妆城商人去踩点,都快出发了,他们突然想起,听说戚家麒和程鹏到麻城踩点时,带了两个文算师,回来绘制地图就特别省事了,于是又叫文算师赶紧换上管家的服装,五人一路,到城里去踩点。

接果,当天之内,进城打探的和踩点的,全都回来了。在回来的路上,谭青杨就在与申老镖头和萧望南闲议,准备明天听了探子汇报后,再来做最后决定,是否换个突袭手法。

第二天吃过早饭,所有大队将领和小队校尉,都到大营中军来听探子汇报,而两个参加踩点的文算师,因为亲临其境过,这时听探子汇报绘制地图,感觉简直就成了反过来和探子进行核对了,觉着比以往听探子汇报,心里还要去琢磨一阵,要省事多了。

这个大悟县,虽然也是省际边界县,但因县很小,只有北面离信阳远一点儿,东面的地盘虽宽,却被新县和红安占去了一多半,西面的广水,和南面的孝昌,都隔得很近,就连稍远一点儿的孝昌,估计县城抵县城都过不了百里,县小也就罢了,还既没水陆交通之便,还连河防都没得吃,所以,虽然地处边境,也并非 “沾边”就肥,反而还是一个刮不出半斤油的倒霉县!要说这个“沾边”的小县还有啥好,无非就是县太爷方便为所欲为,只要没出大乱子,上面没人过问罢了。

自然了,县太爷不能捞到太多的油水,就会变本加厉,甚至变态地压榨百姓,大悟无轮城乡,百姓可就受了大苦了!

大悟县的县令叫焦梦阶,是以文举人派放的县令,因家境不济,没钱打点,就被放到了这个不待见的大悟县。

焦梦阶刚上任时,那真正叫“两袖清风”,当县令的头两三年,还真干过些正宗父母官的活儿,在百姓那儿倒还有些口碑,可在官场上,就不单是不受人待见了,甚至连官位都有不保之危,就连他的县丞,甚至连他可以任免的捕头,都对他口服心不服,颇有看不起他的味道!

焦梦阶呢,头两三年光靠薪水,让老婆和随老婆来过日子的岳丈岳母和来依附着他讨生活的两个舅子,只能青菜萝卜豆腐,连酒肉都不敢常吃,而当官三年了,还住在县衙里,在城里连一栋宅子都没有,更别说在乡下置田盖宅了,他的老婆这一家人,对他也颇多微词,弄得他灰头土脸的。

不过,人嘛,穷则思变,没少读书的焦梦阶,脑子并不呆笨,他后来慢慢悟出了官场道理,大家都贪他不贪,客观上等于在揭发同僚,所以同僚恶恨,而手下人沾不到额外好处,自然觉着跟着他干太窝心,家里人本来抱了老大一个希望来投奔他,却连酒肉都没得吃的,还真落了个里外上下都不是人!

这人啊,要是头脑一根筋,自然没人能够奈何,要是想通了,脑筋一转过弯儿,那就会才思泉涌了。

这位焦大人,一扭过弯儿来,立即就心明眼亮了,这个县虽然小,好歹也有十几个里长,一个里长一年孝敬三五十两,那加起来也是很大的数目啊,还有,城里乡下,那么多大户,要是都争相孝敬,不也是大数吗?哦,还不够,除了要让这些在我大悟地面上发财的人,让他们知道谁是他们的父母官,不仅要让他们自觉孝敬,还要强迫他们多多拿出来!对了,这审案,之前为什么有人送钱,竟会傻到不要呢?真糊涂!咱日后不仅要收钱,还要让他们不能不送钱!自己手里有大印,为何不让它生钱呢?啊呀呀,咱本县的两个舅子,不是都会朱砂掌和旋风腿吗?怎么就没想到,这武功也可以生财呢?

焦梦阶自从一窍想通了,到现在这接近三十年来,如今的焦大人,别看县小油水枯,在乡下已有六百亩田土和一所大农庄,在城里有一所三进的豪宅,他焦家倒没啥生意,可他的两个舅子,一个弄去换下了原来邈视他的捕头,一个开了一个“同业保护会”,又纠集了十来个会三拳两脚的地痞流忙做打手,专门坐地生财收会费,还要隔三岔五搞些摊派,如今的焦大人,不仅自己风光,上头也赏识,虽不及那些肥油县,那也算咸鱼翻身耀祖光宗了!

就是说,县城里只有武功平平的同业保护会、几乎没什么武功的县衙和只有老弱妇孺的焦宅了,而且城里的人不仅百姓,就是大小生意人,无不把他焦家恨得掉牙!

因而,谭青杨决定换个打法,好让兄弟们少熬一个后半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