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张献忠传奇 > 298 罗猴山大败以后

张献忠传奇 298 罗猴山大败以后

作者:笑川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0-26 12:49:13

298 罗猴山大败以后

第**营继续追击官军,其他各大营就按照事前安排,先在遍地尸首中找寻自家兄弟,找到了就抬出来厚葬,要是遇到官军的没死的伤兵,就补一刀,早点结束他们的痛苦,但是,遇到了还能救治的官军伤兵,也都一刀结果了性命!

就下来,就把占住了驿道的尸体抬开,留出路来,其余遍地死尸,就不管了,因为一来这是荒郊野外,二来尸体实在太多,张献忠就懒得布置处理尸体了。

这一次,虽然义军总共才阵亡了三百多人,但是,这可不是暗夜搞突袭哦,这可是大兵团混战呢!杀了数万官军,自己才阵亡了三百多军士,这在冷兵器混战史上,已经是不可思议的大胜仗了,但张献忠还是觉得,自己军队的损失太大了,而所有士兵兄弟在埋葬这三百多自家兄弟的尸首时,也都无不沉痛忧伤,有的还掉下了眼泪。

当然,战场上的刀枪宝剑,军士的弯弓和箭囊里的箭矢,特别是高级将领用的宝兵利器,还有活着的马儿,这可都是要收走的。

然后,义军带上战利品,先分散走了一段小道,好让人看不出获胜的义军到哪儿去了,然后才在深河乡汇齐,径直朝镇坪而去。

这个镇坪,是义军曾经来过的,现在的县衙,也是新建的。但是,当押运辎重的义军到来后,走在前面的第一大营一到镇坪,就把新建的县衙和新兴的恶霸富豪给灭杀了,当然,所缴不会很多,义军的辎重到了后,还是又给镇坪百姓每人分发了三十斤粮和一两银子。

拿下镇坪后,第一大营和第二大营,就立即在周围几十里、甚至百里开外的要道上,都安排了明哨、暗哨和便衣探子,并封锁了消息。

参加伏击的义军全都到了镇坪后,张献忠下令,扎下营后,先大摆三天酒宴,每中午都吃酒,好好庆祝一番罗猴山伏击战大捷,也好恢复一下疲劳,并安排各大营匠灶桩的医疗分桩,悉心给受伤军士兄弟疗伤。

再来说左良玉,带着他自己和罗岱的残部,狼狈不堪地逃走后,见追兵没有再追了,就回到了谷城,先安扎下来,喘息了两天后,这才来清点损失。

真是不清不知道,一清吓一跳!

左良玉部八万余人,罗岱部近六万人,两军加在一起,十四万人,现在还算上了逃回来了的伤员,才不足五万人了!这一役,两军共损失了三分之二多啊!

更要命的是,自己的军符印信都丢失了!这可是为将的奇耻大辱呢!怎么来向上面交代啊?!

作为身负重任的剿匪主将,换了谁,也接受不了这样残酷的结果啊!左良玉一个人关着门喝了三天闷酒,昏昏糊糊地想了很多,最后,还是那句话,丑媳妇始终是要见公婆的!

于是,反正罗岱也阵亡了,他的那个都司残军,就暂时把都司编制空着,把残军编入自己的麾下,因阵亡太多,就着手彻底重新编制,并下令按新的编制进行操练,自己则亲自修书,把这次大败的详情进行了一番如实陈述,顺便也把襄阳的事情一并上报,并表示愿意接受兵部和朝廷的任何处分,然后派人,快马送往北京,面呈熊文灿本人。

然后,左良玉就暂时驻守在谷城,抱着杀头、坐牢、至少削职为民的悲观心态,每日惴惴不安地等候发落。

却说熊文灿获知左良玉大败、罗岱战死这个消息后,当即感到眼前一黑,日月无光,好像一下掉进了深渊,心知自己这个兵部,是坐到头了!

说起来,左良玉和邓玘,都是熊文灿的爱将,两人的武功也是独步天下的,而且两人都是明军当中最善用兵的大将之一,左良玉就算是和很能打的闯军交战,那也是胜多败少的,而且还有过大胜,但为什么这两个军中龙凤,遇到了张献忠,都会败得这么惨呢?这个张献忠,通过和他的当面交往,就是胡须长得长,格外也没什么啊?除了看得出他有些头脑外,反而还是一个腹中墨水不多的粗人,怎么就能既吃掉邓玘几万人,又吃掉左良玉十万人呢?这个张献忠,竟然还把本部也骗得团团转,他到底是人还是鬼呢?

刚得知张献忠反叛的消息后,熊文灿就该向崇祯报告的,但他十分清楚崇祯的脾气,必定是一报告就要受罚,还可能丢官,所以就打算,自己先收拾好了残局再说,趁张献忠刚叛逃,派兵追剿后再向崇祯报告,功还能抵过,可是,这厮反叛后竟然还大败我大明追兵!更不得了的是,他还灭杀了襄王爷!

收到左良玉的书信后,熊文灿知道,要是没有襄王府被灭门这件事,或许还不致于死罪,但现在,冤枉耗费巨额军费组建和训练水师,却训练了一支叛军!这支叛军叛就叛了吧,可还屠灭了皇亲襄王府,还大败了左良玉的追兵,杀了我大明十数万军队!而且,追剿失败还损失巨大,单是兵败也还不算什么大不了的事,损失巨大就无法说得过去了!这一下子,自己是被逼进了死胡同,再也没有余地来收拾残局了!

于是,熊文灿只好准备了奏章,上早朝时,硬着头皮,出班向崇祯奏报了张献忠叛逃后的这两件重大事件!

“哼……张献忠这厮!你这个不得好死的畜生——!”向来威仪天下的崇祯帝,一听说这个张献忠,毁皇陵的是他,如今灭襄王爷的又是他,心中既悲又怒,气得竟然坐在龙椅上,当着文武百官,不慎说出了粗话!

当然了,崇祯帝既然都气得口出粗言了,那还能容忍得下罪臣熊文灿还站在朝堂之上呢!于是乘着怒气,立即当场下旨:“熊文灿听旨:反叛匪军,已如此壮大,匪军掠府平县,在中原各地肇事,制造事端,这一系列坏我国祚的罪恶事情,都发生在你熊文灿的任上,而招安张献忠组建水师,也是你熊文灿一力主张和一手经办,张献忠叛逃后,也是你熊文灿安排追剿,可你熊文灿一失误再失误,一败再败,渎职欺国之罪,实难赦免!来呀,摘除熊犯文灿的官帽,收回印信军符,立即推出午门处斩!”

朝堂上的一众文武百官,眼见得皇上气得口出粗言语无伦次龙颜盛怒了,没一个胆敢出班劝谏,只好眼睁睁地看着武士把熊文灿推出去斩首!

斩了熊文灿后,崇祯帝下旨,任命大学士杨嗣昌出任兵部尚书,持军符印信,节制全军,全力围剿消灭起义造反的流民军队。

却说这个杨嗣昌,自号肥翁、肥居士,但人们背地里称他杨胖子,私交甚好的,在私下场合,也把他叫杨胖子、杨肥猪。

杨嗣昌是湖广武陵人,出身武将世家,他的老爹杨鹤,官至兵部右侍郎,兼三边总督,也是统领大军的大将了。杨嗣昌本人则是文武双全,文能作文赋诗,名列明末诗人之列,武则会混元功!出任兵部尚书之前,还是大学士的时候,鉴于国内近年农民起义风起云涌,闯军和张献忠军竟然坐到这么大了,朝廷才知道,这两股农民军,都是二十多万人的规模,靠常规的军事追剿,很难奏效,于是就向崇祯提出了“四正六隅、十面张网”这样一个对策建议,呈报给崇祯后,深受崇祯器重!崇祯觉得可行,就把这份建议报告转给了熊文灿,但熊文灿看后,却不以为然,熊文灿认为,饥民组成的流民军队,不过是乌合之众,虽然不排除贼军队伍中有不少武功高手,但到底是无组织无纪律的散兵游勇,再说得凶顽一点儿,无非就是一伙武功高强的亡命之徒而已,根本就不值得搞什么“四正六隅、十面张网”来对付,那样,就会搞得动静和排场太过庞大了,那么巨大的军费耗费,实在没有必要,有专门的军队去搜训、追击、逐个剿灭,就足够了。因而,熊文灿就把杨嗣昌的“四正六隅、十面张网”之策束之高阁了。

杨嗣昌就任兵部尚书后,虽然他之前在任大学士时,对全国的军事和军队,没少了解和研究,但如今,毕竟坐上了兵部的头把交椅了,也需要时间上上下下左左右右做很多了解和协调,这样才能够着手开展日常公务,特别是才能认真推行他的“四正六隅、十面张网”之策。

至于左良玉,崇祯就交给新任兵部尚书杨嗣昌去处理了。

依大明军律,左良玉是该革职为民的。但杨嗣昌这人很老奸巨猾,他本来是个才华横溢,机敏善辩的人,但却因恃才狂傲,嚣张跋扈,惹得一些人背地里没少骂他,甚至还有人骂他是误国误民的权奸!但杨嗣昌上任兵部后,却并没有“新官上任三把火”,没有出台任何让人受不了的高压政策,而是一切都暂时沿用熊文灿的旧制,先维持住兵部的正常运转,再一步一步来实施他本人的主张。自然,他与熊文灿曾经掌管的兵部中的各类职员,关系也就处得很好,上任不久,就受到了全兵部上下的尊重。所以,在处理左良玉的事件上,他也表现得甚是机智。

对于左良玉,杨嗣昌的办法是高举棒,轻落下,再任用。因为国内国外都处于多事之秋,内乱尤其严重,正当用人之际,像左良玉这样的能将,并不是很多,杀掉他,革职他,都是一句话的容易事情,但要再找一个左良玉这样的能将,那就不那么容易了。但是,却有必要让左良玉知罪,激发出他的动能,才有利于剿匪。

于是,杨嗣昌就来了个“左良玉依律当革职为民,但念其领兵以来一直尽职尽责,曾经建功不少,这一次做从轻处理,官衔连降三级,以戴罪之身,继续领助剿总兵印信军符,带兵剿灭乱匪,以戴罪立功。”

杨嗣昌这样处理,不消说,让左良玉对他这个新任尚书,那可是感恩戴德!

当文书下来以后,左良玉对杨嗣昌的这个处理,高兴得一扫这么久以来的满腹愁云,还高兴得自己出钱请同僚们设宴庆贺!

稍后,杨嗣昌做了一番军事调整,还给左良玉补充了几万军队,给他凑够了十万余人,整两个都司的军队,这让左良玉心里重新燃起了再度建功立业的火焰。

当然,补充的军队,不是说到就到了的,而左良玉对于重编的残军和新增的军队,是需要磨合和操练的,所以,自五月间在罗猴山战败以后,残喘、等处理、等增补军队的到来、操练磨合等等事项就很不少,一六三九年这一年的后半年,左良玉部都驻扎在谷城,重塑作战能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