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张献忠传奇 > 036 柏山寺

张献忠传奇 036 柏山寺

作者:笑川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0-26 12:49:13

036 柏山寺

张献忠的第八营,为了封锁消息,一渡过黄河,就以奇袭手段,拿下了吉县,处理好城内的善后,就退到城东四五里远,择地安营扎寨,犒劳将士,然后就等待后面的全部义军到达吉县。

不过,这一次,涉及到王家军和闯军两大部属的关系,张献忠就没有小肚鸡肠地把在吉县所缴,收进本营匠灶桩。这次缴获虽然不算很多,可也不少,除了给百姓每人发粮百斤和发银一两外,其余的,全部集中封存在县衙仓库,等候中军来了再行处理,也显得我张献忠有大将风度!再说了,我第八营现在的辎重都多得差不多成了累赘,咱老子有的是,也犯不着为这点儿而钱粮让人看扁了,特别是不能给李自成那厮留下了诋毁咱老子口实!

所以,张献忠除了派了一个桩看守所缴钱粮外,第八营就全都撤出了县城,在城东的野外营地等待。

义军是没有根据地的,所有钱粮物资,必要的工具,还有匠作人等,全都随军行进,所以不可能都像张献忠的先锋营那样走得快。所不同的是,刚组建起来不久的义军,或许条件不具备,或许为了推翻朝廷,还顾不上吧?军队的行动途中,无论将领还是军士,谁都没有带有家眷。也因为没有家眷,所以,辎重虽然很多,却也没有拖儿带母的那种累赘。

但毕竟有三十六个大营,十四五万人,虽然一直都在加紧赶路,但是,张献忠在吉县城东等了八天,两军共三十六营,这才到齐。

一连赶了几天路,义军在吉县休息了两天,这才全军各营按统一标准摆酒,由各营主将代表王嘉胤、王自用、高迎祥和李自成致祝酒辞,让所有将士都热血沸腾,士气自然是空前高涨。

誓师酒宴后,两军就同时出征了。

王嘉胤和王自用军,就多走一点儿路,出吉县后,走右路,稍往东南拐一点儿,走乡宁、河津、稷山、新绛、候马、曲沃、绛县、翼城、隆化、沁水阳城一线,然后由晋城转北而上。

高迎祥和李自成部,能够少走一点儿路,出吉县后,走左路,稍往东北拐一点儿,走台头、襄汾、洪洞、古县、临汾、浮山、安泽一线,拿下长治后,等右路军到了,一起做短暂修整,布署好后,就集中兵力攻打太原。

晋西晋南一线,因远离边关,明王朝就没有把有限的、战斗力强的卫所放在这些内地府县,这些府县,一般只有一两个百户所的戍军,也就是说,加上捕快衙役,能拿刀枪抵抗的,撑死了五六百人,较大的府衙所在城市,也最多一个千户所的戍军,所以,就算某城有几个武功高手,还是根本就不经打,远没有靖边、安边、定边、盐池那样强的军力,甚至连王威那样有很强战力的千户所都找不出来。

鉴于沿线抵抗力量的情形,两军的统兵大将都认为,这一路打过去,很可能要打到长治和晋城,才有硬骨头可啃,所以,攻城掠地不是难事,一路上严密封锁消息,才是最最重要的事情!因为,一旦消息过早走漏,官府会对百姓做反宣传,破坏义军的声誉,引发百姓的恐慌,单就这一点,对义军伐明,不仅非常麻烦,还会十分不利!另外,消息过早走漏,会导致官员、富人卷钱财逃走,那义军每赶到一城或某一大镇,贪官恶霸没能杀成,钱粮也转移一空,岂不是人财两空?更重要的是,要是消息过早走漏,引起了都指挥使的注意,他们必然会上报朝廷兵部,要是朝廷调动大军来围堵或伏击,那我义军就会凶多吉少了!各个消灭明军,是我义军的强项,而明军调集大军来围堵义军,义军就成了挨宰的羔羊了,所以,此番东进和北上,沿途封锁消息,才是两军最最重要的首要任务!

左右两军分手后,我们单表王嘉胤和王自用的右路军,而右路军的行动中,我们则主要摆第八营的故事。

右路军的沿线目标,要到晋城,才有府衙所在城市,沿途全都是县城和大镇,因而并无较强的抵抗力量,而右路军却有十八个营,除了第八营外,每个营都有三千余人,任何一个营去拿下一个县城,都不是难事,于是,王嘉胤和王自用就把除第八营外的所有大营,分成了四路,每一路三个营,分走中军的左右。另外还有五个营,就随中军居中前行。

中军和随行居中前行的五个营,沿途虽然也要一路杀富济贫,但却是以保护巨量的辎重为主要目的。中军、张献忠的第八营和分别行动的那四个营,一共分成了六路,所有六路大军,按照王嘉胤和王自用布置的行军路线和作战任务,要求大体上齐头并进,务必要像用梳子梳头一般,把河津、稷山、新绛、候马、曲沃、绛县一线南北各约五六十里的地面,全都边走边访问调查,把祸害百姓的山贼、为富不仁的大户、欺男霸女的恶霸,不消说要包括所有的沾“官”的人,全都杀尽,斩草除根,收缴来的财物粮食,先周济百姓,发放剩下的,才交各营匠灶桩。

按照王自用的具体部署,张献忠的第八营,总体上不按那五路大军的路线前行,而要完成一些难度大一点的任务。

王自用要求张献忠,从吉县南下,经柏山寺,直插河津,拿下河津,稍事休整后,以奇袭的方式,把离运城不是太远的万荣、闻喜和垣曲给拿下,并且在给百姓发放钱粮时,要求所有百姓都保密,别过早把官府招惹来了,否则百姓很快就又会吃苦,要尽最大努力,不能让这三地的官府听到了什么风吹草动,忙着跑去向运城报告!如果能让风声不过早走漏,要是能等到我们都攻下太原了,运城才知道、甚至都还不知道,那就好了,如此,晋南地区就不会发生意外。

各路义军同时出发这天,张献忠和谭青杨、申老镖头一道,话别了王嘉胤、王自用、混天龙以及各营将领,就带着他的第八营,走下了南下的征程,径直朝着河津而去。

张献忠的第八营,从吉县城东拔营出发,也就半天多一点儿,就到了柏山寺的北面了。

张献忠骑在马上,远远地打量了一下,觉得这个集镇不小,还有圩子围着,镇门还是能关闭的,就看看天色,传令道:“全营把柏山寺全部包围起来,扎营过夜,封锁消息!”

传令兵就去向各大队主将传令去了,防御大队则随刘进忠的第一大队扎营。

张献忠传完令,又远远望见集镇西边的山坡上,有一座不是很大,但也不算小的寺院,心想,那应该就是柏山寺的寺院了,这柏山寺镇,肯定是因这所寺院而得名的吧?不如趁将士们这会儿在布防和扎营,去寺院里看看这个名气响亮的庙宇?就对谭青杨和申老镖头说:“两位兄长,走,我们这会儿有空,去看看柏山寺吧!”

“好勒!”说着,三人就纵马往柏山寺而去。

这个柏山寺,虽然离吉县不过区区数十里路,但因义军封锁了消息,吉县的官府被消灭了十多天了,这里的人竟然还一点儿都不知道!

柏山寺是一个大集镇,虽然没有官府,却设有一个由官府任命的里长,也叫里正。这里长,就是柏山寺地方的朝廷小官。

柏山镇的这个里长,叫程善慈,如今已有五十多岁了,他是柏山镇首屈一指的大户,也是柏山地面占姓氏最多的程姓族长,当然也是柏山一霸!他早年师从柏山寺方丈灵慧长老,学得了一身佛家绝世神功——达摩功。

程善慈学艺时,因他骨骼基础好,悟性高,平日里还表现得很好,灵慧长老不止一次地夸他:“年轻人,就应该像徒儿你这样,不管你的祖上和父辈有多淫恶,但你能出淤泥而不染,真乃为师的好徒儿也!”

因而,程善慈学艺的头几年,一直深得他的师傅灵慧长老的喜爱,师傅真传,徒弟勤学,几年功夫,就把功力足以与七脉神功抗衡的佛家上乘功夫之一的达摩功,学到了第八层!

第八层达摩功是个啥样的功力呢?隔着三丈开外,用掌力的气劲,隔空就能把斗大顽石击碎,要是拍实了,能把小屋大的顽石击碎!这不是和足十层的同样的霸道内功混元功都差不多了吗?不仅如此,达摩功还有混元功所不具备的功力,就是轻功卓绝,竟然能够脚点水花过江跨湖!

本来,程善慈要是把达摩功学够十层了,那就完完全全能和七脉神功不相上下了!可是,装假优秀,装得太久了,到底太辛苦!受家庭的影响和溺爱,从小顽劣成性的程善慈,因灵慧长老收徒是要首选人品的,至于拜师后,不管佛家弟子还是俗家弟子,那就是因材施教了。所以,多年以来,拥有传寺绝功的柏山寺,香火虽旺,武和尚和僧俗学武弟子,就总是不多。

这程善慈,把达魔功学到了第八层,就以为自己不说是天下无敌了,但在晋南一带,那肯定是能打遍半个山西,都没有敌手了!于是,就总想跃跃欲试,在江湖上去显摆显摆,自然而然,心性一变,掩盖了好几年的小人心性和恶霸习气,就一天比一天流露无遗了!

灵慧长老自然是非常失望和痛心了!

想想吧,那个爹妈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呢?那个武术宗师又不指望自己的弟子成为人中龙凤,给师门争光,把武学传承下去并发扬光大呢?

灵慧长老当然是要教育和挽救的。可头两次训诫,程善慈不过是不开腔,低头受训,表面上并不顶撞师父,但行为上,还是我行我素,师兄弟一个个都不是他的下饭菜了!再训诫他时,他竟敢对师父目露凶光,恶语相向了!

作为呕心沥血的师父,而且又是做到了仁至义尽的,程善慈竟然对师父目露兄光,恶语相向,换谁也受不了啊!就算是胸襟宽广,四大皆空,大肚能容天下难容之事的高僧,到了这个份儿上,也会受不了啊!不得已,灵慧长老只能按照寺规,把刚学了八层达摩功的程善慈逐出了师门!

这个程善慈被逐出师门后,出于记恨师父,自然也就憎恨柏山寺了,虽然柏山寺就在镇外山坡上,从镇中心启程,进到柏山寺山门,也就三里来路,可是,程善慈被逐出师门后,竟然从来没进寺庙去上过一柱香!更别说逢年过节买点儿礼物去看望看望师父了!在程善慈看来,小爷不来你柏山寺捣乱,就已经是仁至义尽了!

后来,程善慈娶了媳妇,成了家,稍年长一点,接管了程家祖传家业,以金钱利诱和武力威慑,当上了族长。再后来,柏山寺镇的原里长,因年高卸任,程善慈赶紧备上礼金,到吉县找到县太爷,把这个经手全镇税粮、自然也就是油水丰厚的的里长职务硬要过来,从此当上了里长。

以往的里长,征收税粮,一直是按照朝廷规定征收的,里长自己也按规定提留,所以一直以来,柏山镇地面上基本上相安无事。

可是,里长落到了程善慈手里后,这税粮就年年见长,越长就越没个谱了,但却没人敢抗议,因为程善慈武功高、手段狠啊!

正常年份,百姓们多交了税粮,敢怒不敢言,忍忍也就捱过来了。可是,自天启末年以来,连年大旱,虽说黄河以东地区,要略比最严重的陕北好一丁点儿,但到底连年欠收,也有过绝收之年,老百姓连活下去都成问题了,拿啥来交税?

于是,程善慈捣鼓到手,吃了多年肥掐头的里长肥缺,这些年就成了烫手山芋了!尽管在征收税粮时,常有百姓因实在交不出来就被他打伤的事件发生,但还是收不起来!为了保住职位,有时候,他竟然还要吐点儿老本出来,去应付应付县衙!

这不,近日县衙催税催粮,催得特别紧,县太爷说了,再收不起来,那他这个里长也就没有作用了!程善慈被明天之内必须向县衙交清税粮的期限给逼急了,左思右想,竟然打起了柏山寺的主意!

柏山寺不是多年以来香火一直旺盛吗?不是常年收徒有拜师礼金吗?何况寺院自己还有上百亩地呢,这个节骨眼儿上,要是不去让柏山寺也出点儿钱粮,恐怕就再也应付不了县衙了!

于是,恰好在义军来到柏山镇前的一会儿,程善慈就带上十来个家丁打手,横冲直撞地冲进了柏山寺的禅堂……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