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恐怖灵异 > 玉帛金鼎 > 第一百一十章 创业初期

玉帛金鼎 第一百一十章 创业初期

作者:南华山17 分类:恐怖灵异 更新时间:2024-10-27 12:47:10

第一百一十章 创业初期

话说甄彪怀里揣着卖牛的两千块钱,到枫林镇的第一天,便是在城中村租了个便宜房子。两百块一个月。单间,没有厨房,也没有卫生间。

房子里连床都没有,一床破被子就铺在水泥地板上。

由此可见,我们的阿彪做好了长期艰苦奋斗的准备。

每天早上,阿彪从地上爬起来,也不刷牙洗脸,跑到公共厕所,半闭着眼睛,打着哈欠撒完尿,便披衣出门了。

为了省钱,阿彪不吃早餐。先去菜市场,并不买菜——因为买了也没处炒——而是试菜。当然不能试生肉青菜。阿彪专门走干货摊和零食摊。一边晃荡一边问老板:

“这花生米,多少钱一斤?”

或者:“红枣甜不甜呀?”

人家还没回答,他已往嘴里扔了五六颗。快速嚼着,方步踱着,又逛到下一家摊位,再试干萝卜。嚼过一阵,像个行家一样发表意见:

“老板,你这萝卜太咸了。”

老板见状,满心不爽:

“废话,不咸还叫干萝卜吗?这玩意又不是水果,可以拿来试嘴的。”

阿彪便不再搭理老板,再走下一家。

如此一路走过去,摊位上能生吃的,他基本都试了一遍。有一次实在饿急了,还扔了块咸鱼进嘴,倒看得老板目瞪口呆。呆过之后不禁向他竖大拇指:

“我靠,这么又咸又腥的东西,你也能咽得下去?”

阿彪对其称赞不屑一顾。但会勉强维持体面的造型,所以即便感觉有点反胃,这一刻也会尽力忍住不外吐。

就这样,阿彪在干货摊和零食摊边转悠到十点左右,试嘴代替了早餐。搞得小贩们纷纷侧目,互相打听:

“这个十三点加二百五,什么都敢吃,哪儿冒出来的?”

几年之后,小贩们才晃然大悟:那位到处试嘴的二百六十三,居然是江湖上大名鼎鼎的彪哥。不过小贩们不知道当初彪哥是因为饥饿,还以为他有什么特殊癖好。

那时候,小贩们再见到彪哥于街头现身,争先恐后将大神往自己摊位上邀请,一边手舞足蹈,一边媚开眼笑:

“哟,彪哥,你看看我这腌带鱼,是不是很靓丽?要不要试试?您随便拿。”

但彼时十分风光的彪哥,不愿再提起那段伤心的历史,于是勃然大怒,一脚踢翻摊位,骂道:

“塞你母,你当我是野猫啊?带鱼也能试?”

此是后话,暂且按下不表。

话说创业初期的阿彪哥,为了填饱肚子,在干货摊和零食摊一直转悠到近中午,才离开菜市场。到处寻找无所事事的闲人。

凡是见到踢着拖鞋,两手插在裤兜里,头上奇形怪状,而又无年事事的年轻人,阿彪立马迎上去,先是抛出一个媚笑,然后开始废话连篇:

“兄弟,尊姓大名?我看你骨胳清奇,日后必成贵人。”

“不如咱们交个朋友吧。江湖险恶,互相有个照应。您说是不是?”

人家当他神经病,白眼一翻,不搭理他。他就找下一个闲人。

功夫不负苦心人,每天总能找到那么一两个,穷极无聊,还他一个媚笑,听他一段废话连篇,言不由衷地回应:

“哥,我觉得你是个少有的热心人,左右无事,不如坐下聊一聊吧?”

于是两个十三点加二百五,就蹲在街边闲扯蛋。聊国际形势,聊国内大事,聊社会不公,聊街头生活,聊男人,聊女人,最后说到自己身上,不禁悲从中来:

“哥,咱也就是没钱,否则,这街上的女人,还不是想要谁就是谁?”

扯着扯着,浪费诸多口水,两人同时饿了。这时阿彪不失时机地大手一挥:

“走,哥哥我请你吃饭去。”

对方一听大喜过望,立马屁颠屁颠地跟在阿彪身后。阿彪先在路边小店买一瓶劣质烧酒,揣在怀里,唱着小曲,将那位新收的小弟,带进了街角米粉店,嚷道:

“来两碗肉丝粉,再加两个荷包蛋。”

小弟见吃的不过是碗米粉,大失所望,但既来之则安之,何况肉丝粉加荷包蛋,也算不错的待遇。于是两人扒着米粉,喝着劣酒,继续扯蛋。

三口劣质烧酒下肚,两人的情义又进了一层。

阿彪的言行,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都有点怪异。其实这是他江湖创业路的第一步:积累人脉。

阿彪此前在福建泉州打工几年,没赚到分文,但积累了不少江湖经验,也听过不少创业鸡汤,其中最为印象深刻的,是上海滩杜月笙的故事。

据说当年杜月笙在上海滩威风八面,别人向其伸手借钱,从来不拒绝,最后他还一把火将所有的欠条都烧了,告诫后人:

“存钱不如存人脉。”

这个胡编乱造的故事,对阿彪的触动极大;同时也对这位另一时空的大流氓,佩服得五体投地,因此他卖了家中的牛,在枫林镇街头践行偶像的格言。

当然,他身上仅有一头牛的钱,只能请人家吃米粉,喝劣质烧酒,积累下来的人脉,还全是一些奇形怪状的街头二货。没一个像样的。

另外,阿彪根据自己的遭遇,再加上听来的毒鸡汤,还总结出一条人生经验:

宣传,对一个人的成功是很重要的。

所以,为了成功,除了请街头二货吃米粉,他还要努力宣传自己。

他当然无法做到像所有的奸商一样,花大钱在媒体上做广告。

奸商们通常都敢于向全世界宣称,自己的产品天下无敌,用之长生不老,百病不侵;自己的人品天下第一,随时随地都在捐钱拯救苍生,走到哪儿都是个绝世大善人。

彪哥倒是想学奸商们的套路,惟不过心有余而力不足,他虽然强卖了一头牛,却无论如何烧不起这个钱。

彪哥没钱,却有一张嘴。那张爱说废话的嘴,也是当初在泉州泡妞时练出来的。他在街头宣传自己,就是全靠这张嘴说废话。

靠一张嘴宣传,当然也不能姿势一摆,便站在街头的太阳底下演讲。那样肯定没人听他的,毕竟他不是什么大人物,更不能算是饱学之士。

他的宣传办法是,请人喝劣质烧酒时,强行给人讲故事。故事通常是这样开头的:

“兄弟我当年在泉州时……”

然后就是信口胡柴,从晋江混到石狮,又从厦门杀到漳州,西到龙岩,东到南平,差不多整个福建省都留下了他闯江湖的足迹。

实际情况是,阿彪自始至终都没离开过泉州晋江半步。

坐在桌子对面的听众,有时一个,有时两三个,本来只图一饱,对彪哥的故事,应该说兴趣不大。但吃人嘴短,人家热情地请你吃饭,你总不好意思粗暴地打断人家的话头。

所以,低头大吃之余,勉不了要当个稍微合格的听众。再喝上三杯劣质酒,脸红耳热之际,还得问几个无关痛痒的问题,以回应彪哥的一片热诚。比如:

“彪哥,听说闽南的妞都长得黑,是不是?”

彪哥见人提问,回答就比较有耐心:

“黑是黑了点,但身材都不错。比之非洲的黑珍珠,可就强多了。”

听起来就专业了。不但知道女人以身材为上,而且比上了非洲的黑珍珠,在二货们的耳中,这可不是普通人能说得出口的。

回答完毕,彪哥总不忘将话题绕回到自己身上。

我们的彪哥,当初在泉州晋江其实没什么曲折故事可言,伟大或英勇,就更谈不上了。除了口味不加选择地胡乱泡妞,就是挨了本地人一顿暴打。

但到了彪哥自己的嘴上,直接把自己说成了一个侠客或是勇士,帮工人出头讨薪,替朋友两胁插刀,然后与不良老板找来的黑社会火併。

说到关键处,便露出那颗缺了的门牙:

“瞧瞧,牙都被人打掉了。”

接着又不无愤怒的骂道:

“塞你母,兄弟我也不是吃素的,有几个兔崽子被我打坏了腰子,捅破了脾脏。”

为了表明自己不是吹牛,彪哥说罢又撸起袖子,卷起裤管,让人欣赏手脚上的伤疤。

那些伤疤历历在目,大小不一,多而且乱,观之怵目惊心,实际上却是真假难辨。

有些确实是在泉州被暴打时留下的,还有一些,是在回家后与老婆那场惊天动地之战中,不小心碰伤的。

而更多的,则是在去泉州之前,拜他老婆李铁牛所赐形成的。

对面的听众,本来对彪哥的故事,不过随口附和,只想应付了事,早点吃完米粉各奔东西。但见他露出半颗牙,以及手脚上怵目惊心的伤疤,又不禁半信半疑起来。

再多讲几回,有人稀里糊涂便对彪哥刮目相看了。

再加上,有从福建打工回来的老乡,在街头讲起来外面的打工逸事,总会提到一个叫甄彪的,被泉州当地人打得在医院躺了三个月。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于是,彪哥在外面跟人打架之事,便由此得到了证实。至于打架其实是单方面的挨打,而且缘起是他泡了个本地妞,这些便没人愿意去追究了。

那些吃了他米粉、喝了他米酒的听众们,对他的敬仰,不由得又增加了几分。

再后来,又有彪哥乡下老家的农民进城,在菜市场或工地上,无聊之际,八卦出了彪哥在家与老婆女版李逵的那一战。其声势之大,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十里八乡谁不认识彪哥?

至此,彪哥的豪勇形象,便在一些街头二货小流氓眼中逐渐丰满起来。

要知道,在家与老婆都能打上三个小时,在外面还能逊色到哪里去?

况且,离家千里,在福建泉州与本地人发生冲突,无论胜负如何,彪哥算是枫林镇江湖史上第一人,目前为止,也是惟一一个。

就这样,经过几个月的口耳宣传,彪哥身边慢慢聚集了一批小弟。

人脉初具规模。下一步就是如何发挥人脉的作用,蚕食江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