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恐怖灵异 > 玉帛金鼎 > 第十七章 文天祥的另一面

玉帛金鼎 第十七章 文天祥的另一面

作者:南华山17 分类:恐怖灵异 更新时间:2024-10-27 12:47:10

第十七章 文天祥的另一面

在汤山看来,那天遇到老头子是个偶然。

而他当时能接受老头子的残局挑战,是出于一时的贪念,自负机智能赢老头子一百块钱。后来输了棋,却又付不出赌资,老头子给了他两条路:一是拔腿走人,就当什么事都没发生;二是愿赌服输,听从老头子安排。

汤山最终选了第二条路,看起来像是犯傻,或者中邪,其实也是因为他的好奇心,再加上无处可去所致。

后来汤山与老头子合作卖假药,原因也有两个:第一是老头请他吃了两碗米粉,吃人嘴短;第二还是贪念在作祟,私心里也希望多少蒙点钱,撑过这段日子。

第二天汤山再去桥头,是老头子给他的两千块钱在起作用,首先是汤山产生了一个错觉:这样在街头卖假药,赚钱太容易了。其次是,汤山觉得老头子很仗义,居然毫不犹豫地将当天的收入全给他了。接着老头子遇到袭击,而汤山有机会溜掉,却依旧回头去帮助老头子,白挨了一顿打,多少是因为:老头子前一天的仗义在他身上产生的影响。

第三天汤山又去桥头无果,事情本应到此为止了;可他第四天还是忍不住到桥头,最终在桥洞里找到了那张纸条,依上面的指引,来到了西郊船厂。这两天的行为,还是浓厚的好奇之心在作怪,再加上他没什么正经事可干。

现在,坐在奄奄一息的老头子面前,汤山猛然觉得,对方看起来是一个普通老人,其实是茫茫江湖的一个人精,能看透他的任何心思。

事实也是如此,老头子在街头游荡几十年,阅人无数,像汤山这种刚从学校里逃出来的学生,在老头子面前,简直就是一块透明玻璃,一点点灰尘都能看得一清二楚。

但是,不知为什么,汤山想通这一点,却并不怎么感觉害怕,恐惧更加谈不上。尽管身处荒郊野外,面前还躺着一个垂死的老头,他有足够的理由感到恐惧。但他完全没有,反而心中一片澄明和淡然。

汤山笑了笑,对老头子说:

“我现在明白了。自从你拿出一百块作赌资、用以一赔十的赔率引诱我下棋开始,后面的我所走的每一步,都在你的算计之中,对不对?给我两条路,其实是欲擒故纵,你早知我会回头的,是吧?给我两千块,就是造成仗义的错觉,让我心存感激,第二天才会再来,是不是这样?至于桥洞留言,也是一个精心的布局。”

老头子也笑了笑:“我没那么神,要知道后面你所走的每一步,都是你自己的选的。甚至现在这一刻,你还是可以自由选择,若你对棋局的故事和秘密没有兴趣,立马可以掉头走人。”

汤山又笑了:“拉倒吧,你早知道我好奇心重,既然来到这里,就不会轻易离开。名义上是让我自由选择,实际上,每一步你都暗中推了一把,让我朝着你希望的那个方向走去。”

老头子:“年轻人,别总是以一副阴谋论的眼光看待世间一切。诚然,我看中你,是因为我阅人无数的眼光。但你恰好那一刻出现在桥头,很明显是个偶然。后面的每一步,即便在我的估计当中,也是充满了无穷的变数。”

老头子喘了口气,接道:“尤其是,我昨天便在桥洞里留了言,而你恰恰昨天没看到,因此躲过了一劫,却又在今天我快要死掉的时候,不失时机地出现了。这无法不让我相信,一切都是天意。要知道,如果你昨天来了,那么,我的留言就成了我一生中犯过的最大错误,会让你无辜地卷入一场江湖冲突之中。而且可能此生再也无法摆脱。”

汤山叹道:“咱们还是别把话说得那么神神叨叨。”

老头子:“现在你有兴趣听棋局的故事和秘密了?”

汤山笑了:“好奇心已经被你勾起来了,想走都走不动。一盘江湖棋局,被你这种人精琢磨三十年,已经令人称奇了。现在它又引起了小镇上十年来最大的江湖斗殴事件。要说我还是对它无动于衷,简直不是人子嘛。”

老头子又喘了口气,笑说:“那咱们就废话少说,开始棋局的故事。你认识南宋末年的文天祥吗?”

汤山不满:“这故事的开局一点都不好。全世界谁不认识文天祥?只不过他不认识我而已。另外,我在历史教科书上见过他的画像,长得一脸苦相,明显没我帅。”

老头子被逗笑了:“既然认识,那你用几个词,简单概括一下这个人。相貌忽略不计。”

汤山呆了呆,才结结巴巴地答:“诗人,代表作是《正气歌》,南宋末年丞相,抗元顶梁柱,杰出的爱国者,被俘后英勇就义。”

老头子笑了笑:“这么说你只认识他的一个方面。”

汤山嘲笑道:“他还有另一面?不要告诉我,他还是元朝派来的特务或间谍。那就太劲爆了。不过,你要是想学网络上的风气,给一些历史人物进行耸人听闻的反转或翻案,便太无聊了点。而且没有一点新鲜感。”

老头笑道:“看看,你又开始阴谋论了。为什么一说他的另一面,就要想到特务或间谍呢?”

汤山还是不满:“别卖关子了,你就直说他的另一面有什么吧。”

老头子:“其实每个人都有很多面。关于文天祥的另一面,我只告诉你一点:他年少时酷爱下象棋,而且棋艺相当高超,在当时几乎没有敌手。中国象棋史上,南宋末年有个江西弈派,而文天祥,就是其中的灵魂人物。当然,这是他成为丞相之前的事。”

汤山笑道:“这倒是稀奇。我们的历史教科书上,从来没提到过文天祥还有这么一出。”

老头子:“文天祥不仅象棋技艺高超,还是盲棋的发明者。”

汤山立马插嘴:“不对吧?我好像在哪里看到过,说是唐朝时有个人去蜀中,夜宿农家,半夜听到房东姑妇两人在墙跟下盲棋,并因此学得‘仙家棋法’,此后纵横天下无敌手。”

老头子开心笑了:“没想到你小子还有点文化。你所说的,是唐传奇《集异记》里写到的一个故事,主角叫王积薪。但那毕竟是小说传奇,还讲的神仙之事,不可当真。真正有史记载的、第一个下盲棋的人,就是文天祥。而且还有棋局留传下来。”

汤山又插嘴:“留传下来的棋局,就是你所提到的《玉帛金鼎》?”

老头子:“可以这么说。但事情的过程远远没那么简单。”

汤山不满:“你这说的有点像废话。”

老头子并不理会汤山的情绪:“在文天祥的生平里,记载最为详细的一次下盲棋活动,是在1272年的五月二日。那天恰好是文天祥的生日,他召集了很多诗酒弈友,在他家玉帛山上的一条溪水边进行庆祝活动,主要节目就是下象棋。一开始都是在岸边,有棋盘棋子,捉对儿厮杀。后来因为酷暑难当,所有人都脱衣下到溪水里。因为水面无法摆棋盘,文天祥又弈兴不衰,于是提议在水面下盲棋。上岸后再记录下来。”

汤山:“《玉帛金鼎》里的‘玉帛’二字,原来指的就是他家后山?”

老头子点头:“没错。”

汤山:“那么,‘金鼎’二字,又是啥意思?”

老头子:“这点后面再讲。生日当天晚上,弈友们都散去之后,文天祥依旧兴致不减,在白天弈友们的对局启发之下,花了一整个晚上,创制了一盘‘炮马胜车’的残局。因它灵感源自玉帛山,故将此局定名《玉帛金鼎》。”

汤山:“听起来,这盘棋局也没什么特别之处嘛。象棋史上,创制残局的人多了去了,一个普通的江湖棋士都能做得到,他文天祥只不过年代早一点而已。”

老头子摇摇头:“你错了。在后来大多数人的印象里,《玉帛金鼎》只是一盘残局,实际上,它是一部残局书谱的书名,‘玉帛金鼎’只不过是这部书里的第一局。《玉帛金鼎》是象棋史上第一部个人创制的棋谱,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汤山:“他把生日那天朋友们的对弈局全编进去了?”

老头子又摇头:“不是。跟当天生日有关的,只有第一局。其它的,都是在此后许多年里逐渐添进去的。《玉帛金鼎》这部书谱,真正完成的时间,大致在他英勇就义前不久。前后花了近十年,一共四十局,第一局就是‘玉帛金鼎’,最后一局名叫‘单骑见虏’。”

汤山:“单骑见虏?岂不是他自己在《指南录后序》里记载的出使元军之事?”

老头子:“没错。以政治军事融入棋局当中,文天祥也是史上第一人。”

汤山沉吟了一会,才慢慢吁了口气说:“好吧。这就是有关棋局的故事。我从其中只听出了两点与众不同:其一,《玉帛金鼎》不只是一盘棋局,而是一整部残局书谱;其二,文天祥这个人物形象的另一面,就是爱好下棋,而且编了本棋谱,对中国象棋有很大的贡献。此外的意义是什么?值得你费尽心思把我召到这里来,忍着伤口疼痛,艰难地讲给我听?”

老头子笑了笑:“如果故事仅仅如此,的确不值得我费劲讲给你听。以上所讲的,你可以在图书馆里找到有关记载,也可以在百度上搜到相关资料。一点都不稀奇。更不是什么秘密。”

汤山又不满:“那你讲了半天,岂非在浪费口水?”

老头子笑道:“臭小子太性急了点。故事不铺垫清楚,接下来讲的,你不但会觉得突兀,还会觉得不可信。”

汤山摊摊手:“这么说来,突兀和不可信的那部分,才是故事的核心?”

老头子:“那当然,众所周知的事情,我没必要讲给你听,更不好意思自称是秘密。”

汤山不耐烦:“秘密是什么,你倒是说呀?卖那么多关子,吞吞吐吐的,你不累,我都累了。”

老头子却一点都不急,缓缓道:“大多数人都以为,《玉帛金鼎》只是一盘棋局;少数研究者知道,《玉帛金鼎》是一部书谱,书名只是其中的第一局。而我要告诉你的是,《玉帛金鼎》表面上是一部棋谱,实际上,它是一把钥匙。”

汤山愣了小半天,喃喃道:“钥匙?干什么用的?”

老头子一脸不屑:“废话,钥匙当然是开门用的。它能打开一道奇异之门。”

汤山斜视老头,满脸狐疑:“你确定自己不是瞎掰?欺骗未成年人可是不道德的行为。”

老头子悲伤地叹了口长气:“我就知道你不信。我们家族守护了七百多年的秘密,你却轻率地认为我在瞎掰?你觉得,我费那么大的劲,把你引到这里来,只为满足自己欺骗未成年人的心理需求?那对我又有什么益处呢?”

汤山张着嘴又愣了一会,咽口唾沫勉强问:“奇异之门,又是个什么东东?”

老头子:“你刚才不是想知道,《玉帛金鼎》中的‘金鼎’二字是什么意思吗?现在告诉你,它指的是一个巨大的地下宫殿,就叫‘金鼎宫’。我所说的奇异之门,就是金鼎宫的大门。它必须通过棋局才能开启。”

汤山还是发愣,彻底不知怎么插话了。

老头子自顾自地缓缓补充:

“要想进这道门,必须走通第一局‘玉帛金鼎’;要想从里面出来,必须走通最后一局‘单骑见虏’。而要想在宫殿里安全无虞,活着出来,就必须走通《玉帛金鼎》里所有其它三十八盘残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