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一滴殇 > 第三十二章 镇边城

一滴殇 第三十二章 镇边城

作者:一壶清幽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0-27 12:48:00

第三十二章 镇边城

皇城北面一千五百里,那是一片莽莽高地,山势陡峭、犬牙交错、连绵不绝,乃熙国的天然关隘。

而这道屏障中唯一可供通行的关口,便是有着西北门户之称的镇边城。

镇边城的北门称旭日之门,既永远强大炽烈的意思,建造的也确实坚固。

城墙高约五丈,最厚处约八丈,宽三十丈有余,中心用大量青砖累砌,以夯土夯实,再覆以青砖,如此反复多层,据传夯打时,还加入了羊血狗血生鸡蛋,震慑诛邪。

翻译过来就是这墙高16米多,最厚的地方得有27米左右,宽度更是百米以上,城墙简直就是多层夹心饼干,一层水泥一层砖,抗击打抗震的能力都相当之强。至于加入血和生鸡蛋,我严重怀疑就是想借用蛋液和血小板的凝固作用,好让夯土的吸附力更强更凝实。

旭日之门一门之力,不仅将南北分割两边,亦凭借着高墙大门,将富庶与苦寒彻底隔绝开来。

……

就在几十年前,这里还只是一座低矮土城,虽不大却热闹非凡。每日都有塞外牧民前来将手中的牛羊、毛皮、肉、奶制品换成当地百姓手中的棉麻衣衫、米面、工具以及茶叶。

许多牧民甚至就此与当地百姓通婚,于是小城中兼具父母特征的美丽混血儿也愈发的多。

如果这一切继续下去,大概用不了多少年,塞外的牧民便会彻底融入熙国,成为熙国的民族之一。

可惜,事与愿违……

当时的皇帝,也就是青弘与青幽之父,算是一代明君,在他的励精图治下,熙国国泰民安,民众生活一年比一年好。

待他年迈之时,已得了盛平皇帝的称号,老皇帝十分高兴,只是心中隐隐遗憾,可叹文治出了太平盛世,却失了得武功的机会,将来谥号文帝不在话下,却称不得文武双全。

皇帝虽然嘴上不说,但日子久了,自然就被有心人看在眼中。巧合的是,当时朝中大将军也深以不能打仗为憾,此人勇猛无双,武艺精湛,自号“胜白起”。

他最恼恨的,便是每日上朝只能听那帮文臣聒噪,不是粮食增产,便是水渠开通,全都是些泥腿子才在意的事儿。

一日,“胜白起”正喝闷酒,忽有一文士求见,他本说不见,没想到文士高声叹息道:“将军勇猛无双,却痛失领兵作战的机会,大憾!大憾呀!”

“胜白起”听得酒醒了一半,连忙把人叫了进来。

……

从此后,这低矮土城便莫名起了纷争,不是城中百姓被蒙面牧匪打劫,便是牧民被人杀害在半途,身上财货被人抢劫一空。

牧民性烈如火,派了一队骁勇的汉子前来讨说法,却被官兵围杀在城下,自此……仇怨便不可避免的结下了。

牧民集结起百来人,不时便偷袭过来,冲杀劫掠一番便逃。官兵虽多,但无论骑射与马术都远逊这伙牧匪。

到了这时候“胜白起”便趁机进言道:“陛下予臣五千人,臣去把那伙蛮子杀绝了,自当无忧!”

皇帝心中从未将这等小打小闹当回事,俨然将这伙牧人与山贼等同,便允了。

不承想羌、湮、霓,三族在压力之下联合协作,派出轻骑引诱“胜白起”深入塞外,借着马快的优势,引得他们到处追赶直至筋疲力尽,随后将其团团包围,几波乱箭之后便是如林的马刀刀锋。

“胜白起”这才发现,或许自己是个冲锋打仗的材料,但却不是统兵的人选。他左支右拙冲杀了十数次,斩落百余人仍不能突围,终于力竭战死。

失了首领,这支部队不得已向牧民投降,后来熙国兵便被三族戏称作“升白旗”“白旗军”。

三族得胜后,自觉熙国外强中干,心中不甘居于苦寒之地,便试图往熙国腹地进犯。

消息传到都城,老皇帝气得呕血,不仅武功没得到,还添了一道耻辱,自此越病越重一蹶不振,于隆熙元年传位于青弘。

此后便是苏战这批人传奇的开始……结局嘛,你们也看到了,他成了熙国大将军,昔日土城也被建造成了雄踞一方的门户。

然而……大概是宿命吧,新危机的开始,依旧是这里。

……

旭日之门往北十余里,天色便黑了好几个色号,狂风混着沙子仿佛有形之物到处肆虐,不时还会伴着一股骤雨。

而即便是夏季被大雨淋湿再用狂风去吹,人也会在几分钟内被冻透,失温而死。

附近一处简陋哨站内,十几个熙国士兵聚成一堆,眼睛被黑布蒙着,手脚则被粗绳捆得结结实实。

一身着麻衣的壮硕汉子手执弯刀,虎视眈眈的看守在旁,看刀上尚未干涸的血迹,似乎才用过不久的样子。

哨站的门忽然被人掀开,一股狂风带着“呼呜~”的声音灌入,另一个头戴皮帽的大汉快速钻进屋内,“砰”的一声将门重重关上。

麻衣大汉立刻丢过去一袋酒,笑道:“册且不涩给(没事儿吧)……苏儿掐却(请喝)。”

(为方便阅读,以下直接翻译。)

皮帽大汉打开酒塞猛灌了一大口,舒服的叹息一声道:“真倒霉,这鬼天气……还要到这里来当保姆。”

麻衣大汉看着他笑:“族长说什么时候杀了么?”

皮帽大汉将身上的风沙往下掸了掸道:“族长说,他们要死的没有伤痕,然后再将这里弄破,把尸体吹干。”

麻衣大汉摇头道:“真不知道族长在想什么。”随即往外看了看道:“看来风沙傍晚应该会小些,咱们赶紧动手莫耽误回程,别一不小心再跟这帮升白旗的家伙作伴啦。”

皮帽大汉哈哈大笑,从怀中掏出一卷麻绳熟练的打成绳套:“再虚弱的狼,也不会跟羊死在一起的。”

二人对视一眼,各自选好士兵一把捂住嘴巴,猛的将绳套勒在脖子上……用力收紧。

“唔唔唔……咯……咯……”

……

塞北深处,依稀看得见远处的山峰上还挂着积雪,寒冷的环境加上贫瘠的土地,只有野草才能在这里的大地上生存。

一片圆形的白色帐篷聚集在一起,看起来足有数百之多,每个帐篷旁边都用围栏围着些牛羊马匹,牲畜们紧紧挤在一起,似乎对于如何在这样的气候下生存下去十分熟悉。

中间最大的那个圆形帐篷上嵌着一圈金边,似乎彰显着其地位的不同。

帐内此时正在举行酒宴,人们胡乱的席地而坐,地上摆着酒坛,面前的矮桌上摆着油滋滋的烤肉以及尖刀。

一位满头发辫的男子坐在最上方,正用阴鸷的眼神扫过帐中的每个人。

“湮族与霓族已来过使者,说话都在试探我的意思…而你们!”男子说着话,忽然拔出弯刀,猛的剁在桌面上,“身为我羌族族人,居然也一个出气儿的都没有,老子要你们有什么用?!”

“族长……”一位鬓发均白,胡子细细的编成小辫子的老者接道:“与熙国开战岂同儿戏,便是倾尽三族之力,亦是杯水车薪啊!”

“哼!柴达阿保戈,你说话的语气,越来越像该死的熙人了!”族长把弯刀从桌子上启出来,慢慢的切了一块带着血丝的肉块,放入口中咀嚼着:“熙人有句话叫祸起萧墙,意思好像是……叛徒比敌人更可怕。”

胡子编成发辫的老者一听,顿时沉不住气了,捶胸顿足道:“族长!羌族这些年来的开销,我的家族便承担了大半,我柴达家虽与熙人有来往,却是为了我羌族的生存,何谈叛徒二字!”

族长哼了一声道:“坐下吧,老柴达,我说的叛徒,不是我们羌族人……”

在场众人俱是一愣,互相望了几眼,又纷纷望向族长。

“有人承诺我,说在无生原的大黑石下,埋了一匹粮食物资。”族长阴恻恻的笑了笑,端起盘子将血红的肉汁喝了下去。

“啊……真的假的?”一赤着上身的莽撞大汉问道。

“兀金鸠……你当我是傻子么,老子当然差人去看过了。”族长瞪了他一眼却没有深究,似乎很习惯他问出傻问题。

他沉默了片刻,忽然一拍桌子道:“妈的!他们居然悄无声息的便运来了百担粮食,还有他妈的铁器!”

“喔噢…喔噢…!”众人听说突然多了这么多粮食顿时欢呼起来,看来今年冬天要好过许多了。

只有柴达阿保戈皱了皱眉道:“这些……难道是熙人送的?”

族长咧开嘴看着他笑了笑:“不错,他们还带给我一句话……只要我族肯进攻镇边城,这类物资便会源源不断的提供给我们。”

“这……”老柴达犹豫了片刻道:“熙人不合便如二虎相争,若是我们贸然掺和进去,怕是不妥啊!”

“啪!”

兀金鸠猛的一拍桌子道:“什么妥不妥的!老子族人每年冬天都要冻饿而死几十人,你老柴达家却每次都能安稳过冬!如今他们肯给粮食,打仗算什么?死在战场上总比饿死在寒风中强!”

“就是就是!”

“兀金鸠说得对啊!”

众人似乎对这个说法都很认同。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