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逆变1589 > 第七十三章 汪尚书

逆变1589 第七十三章 汪尚书

作者:大茫果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0-27 12:48:10

第七十三章 汪尚书

今天来龙泉寺祈福的人不少,慢慢地,寺庙门口就被好事的百姓们给围了起来。

一见有人看热闹,汪夫人便将事情颠倒黑白后讲述给众人。钟南倒是不以为意,只是焦宇丰却看不过去,指着汪府马车的车轮痕迹,一一驳斥着对方的谎言。

古代的老百姓,对官方的信任不是后世可以比拟的,大家不会出现官方“越解释越有问题”的论断。至少,现在汪夫人和焦宇丰两人的言语,大家还是更相信有着捕头身份的官方人士的。只是如此一来,焦宇丰驳了汪夫人的面子不说,更是把她给彻底得罪了。

没过多久,汪夫人的援兵到了——由刑部一位郎中带队的人马。

“卫郎中,老爷怎么没来啊?”

卫郎中大名卫士通,是刑部汪尚书的嫡系人马。

“汪夫人,尚书大人正在见重要客人,抽不开身,所以才让下官先行过来。”

“那好,卫郎中,你先去把对方给我抓到刑部天牢里,好好地招待一番。”汪夫人指着钟南一伙人,咬牙切齿地说,接着又指向焦宇丰,“还有那个捕头,想办法给我办了他!”

卫士通听完汪夫人的话,一副便秘的表情,心道真当刑部是你汪家开的啊,想抓谁就抓谁,想办谁就办谁;而且即使真的要如此操作,也不应该大庭广众之下,就张着嘴大声嚷嚷。真不知尚书大人怎么会娶了这样的女人,活脱脱地给他招祸啊!

这些腹诽,卫士通也只能在脑袋里想想,毕竟他是过来给汪夫人撑场子的。上前小声安抚了汪夫人一阵后,卫士通走到钟南面前,先是打量了一下对方,随后才略显嚣张的问道:“听说你是哪一部的什么侍郎,怎么没见过你呢,不会是应天府的吧?”

不怪卫士通如此猜测,钟南从去年四月上京赴任至今,满打满算都还不到一年时间,加上之前他也不在京师任职,除了有资格早朝的文武大臣和兵部同僚外,其他在京官员,认识他的肯定不多。

至于卫士通说的,是应天府的某部侍郎,其实算是一个调侃。因为南京应天府的官员,除了极个别有后台的以外,绝大多数人这辈子就只能等着养老了。

钟南也不气恼,只是神色平静地说道:“我是京师的侍郎也罢,应天府的侍郎也罢,这都不重要。”

“今天的事故,顺天府的官员也经做了勘察和决断,的确当由汪夫人负全责。还有就是汪府的家丁,光天化日之下,殴打我府上的车夫,待验伤结果出来后,我会找汪尚书要个说法的!”

说完之后,钟南也不待卫士通反应,径直走到一边的焦宇丰身旁,陈述了大毛被打的前因后果。

“……焦捕头,事情经过就是这样,你可以向路人求证,也可以向汪夫人和他的家丁求证。我车上还有家眷,若是没有其他需要我配合的事情,那就先告辞了!”

焦宇丰询问了几处细节,随后便放了钟南一行人离开。汪夫人见状,大声嚷道:“谁让你走的,这事儿还没完呢!”

钟南头也不回地丢下了两句话,“放心,这事儿肯定没完。还有如果官府要传唤我,自会去我府上的,不劳汪夫人费心。”

汪夫人当即被噎得说不出话来,等钟南的马车走远了,才缓过来。她指着远去的马车,大声叫嚷着:“看我怎么收拾你!”

一旁的卫士通却由此发现了些端倪,他断定对方肯定是在京师任职的某部侍郎。因为若是应天府的侍郎,对方就算再有理,也不可能不给汪尚书面子。只是按理来说,六部里面的侍郎,没有哪一个他卫士通不认识啊。

不对!卫士通突然警醒,还真有一位侍郎他不认识,只是这位他不认识的侍郎,却是六部的所有侍郎中,最不能去招惹的。

卫士通战战兢兢地走到焦宇丰身边,小心翼翼地询问道:“焦捕头,对方是不是姓钟?”

焦宇丰是认识卫士通的,他见对方终于醒悟过来,也就点了点头,随后便带着几个捕快去走访路人,查探案情了。

卫士通知道这下问题有点棘手了,他走到汪夫人面前,斟酌了一下才开口:“汪夫人,今天的事儿可能有点麻烦,对方是兵部右侍郎钟南。”

汪夫人哪里明白其中的个中关系,仍旧不依不饶,“我管他钟南还是钟北,回头让老爷脱了他的那身官服便是!”

卫士通眼见说不通,打算着先把汪夫人劝回府再说,磨蹭了半天,汪夫人才慢悠悠地上了马车。

这个当口,钟南已经回到了钟府,正躺在后院的椅子上沉思。

原本今天的事情,钟南是打算小事化了的,哪知汪夫人太过嚣张,他便有意把事情闹大,不但可以给她一个教训,而且操作得当的话,还有可能在政局上谋得些许好处。

朝廷的时局越发紊乱,他必须做些动作,提升自己和派系的实力,否则单靠皇帝的“圣眷”,很难说不会被牺牲掉。

今天龙泉寺外的交通事故,本是小事一桩。钟南打算先借舆论把事情闹大,之后视情况再做决定,说不定还能和有心人达成一些私下交易。

说干就干。钟南找来孙承宗和石迁,把他的设想说了出来,两位谋士都觉得可行,于是他们兵分两路,制造舆情。

一路是从市井处着手。孙承宗去了国子监,召来一些曾经的同窗,把汪夫人仗势欺人的行径,绘声绘色地述说了一番。虽然说得稍有夸张,基本的事实却是没有一丝掺假。

监生们绝大多数都是热血青年,没用孙承宗引导,他们就自发行动起来:一部分人去了各大酒楼,用文字和声音曝光汪夫人的恶行;另一部分人,则计划着过几日去顺天府衙门外静坐示威。

石迁也没有闲着,他找来几个有名的说书先生,给了他们一个话本,其内容是大致就是尚书大人的家眷,仗着夫家势力,四下欺凌百姓的故事。虽然没有指名道姓,可是明显地就是影射汪夫人,何况有些事情还确有其事,那可是石迁花了大钱才打探到的内情呢!

另一路则是从朝廷着手。钟南找到叶向高,让他在翰林院里,悄然渲染此事,不过却是实打实说,不参杂一丝虚假,也不作任何主观评价。

尽管还在春节假期之中,龙泉寺外的这件小事儿,却以迅雷不及之势快速传播开来。两三日后,京师的大街小巷里,老百姓们都在讨论此事。

钟南一方是精心谋划,主动出击,而汪尚书一方却是后知后觉。

初三那天,送汪夫人回府后,卫士通找到汪仲华,把发生的事情,一五一十地汇报给了上司。汪仲华却没当一回事儿,他认为,这不过就是一起小得不能再小的交通事故,就算顺天府秉公处罚,也大不了就是让他赔偿点银子而已。

正月初六,汪尚书已经淡定不起来了。从昨天开始,陆续有人前来向他询问汪夫人撞人的事情,他找来老婆一问,才知道麻烦大了。

不过,汪仲华此时想要挽回局势,已然来不及了。

万历年间,朝廷的春节假期可不短,差不多有一个月的样子,从腊月二十左右一直放到正月二十前后。其实比劳模还劳模的太祖皇帝,最初只给大家一天的春节假期,后来禁不住大臣们的怨声载道,才增加到三天。

到了成祖皇帝执掌天下之时,又增加了十天的假期,可是大臣们还是觉得不够。到了穆宗时期,才把春节假期确定下来,之后沿用至今。

虽然假期长,可是各个衙门每天还是有值班人员的。初六下午,顺天府衙门外,来了一帮特殊的人物,他们拿着好几条横幅,有的写着“私德有亏,不配为官”,有的写着“罢免贪官污吏”,有的写着“纵容家丁殴打百姓,该当何罪”……

这帮人就是国子监的监生,足足有二三十人。他们井然有序地坐在衙门前的空地上,既不大声叫嚷,也不扰乱刑部办公秩序,只是杀伤力却出奇的大,不一会,就

被老百姓们围了个里三层外三层。

静坐、打横幅都是钟南出的主意,这些在后世看来极其常见的做法,在万历年间却是奇思妙想。眼看着外面的动静越来越大,当值的官员忙不迭地找到了知府大人秦永贵。

秦永贵早就听焦宇丰汇报过事情的来龙去脉,他原本也以为是小事一桩,加上又是春节假期,所以就没多做理会。只是今天的动静太大,他不能不重视起来,左思右想之下,差人去了汪府。

没过多久,派去汪府的人回来报告:汪尚书不在家。秦永贵知道,汪仲华是不想沾手这个烫手山芋,所以才托辞人不在家。

既然你不仁,那就别怪我不义,秦永贵狠下心来。他迅速赶到顺天府衙门,望着空地上的一大群人,语气沉重地说道:“各位国子监的后生,各位父老乡亲,你们控诉的某人罪行,我已知晓。只是我官微言轻,动不得那位家眷,大家若是真想讨个公道,不妨去那人府上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