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千年诅咒困大秦 > 第二十六章 太子参加昭仁法会

千年诅咒困大秦 第二十六章 太子参加昭仁法会

作者:东皛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7 12:54:29

第二十六章 太子参加昭仁法会

光明殿的东西两侧各有一座配殿,东配里供奉着耆童和太子长琴两位真神。耆童是颛顼之子,发出的声音像在敲钟击磬,相传是音乐的创始人。耆童生了祝融,祝融又生了太子长琴。太子长琴在榣山上开始创作乐曲,从此音乐风行于人世间。西配殿里也供奉着两位真神,分别是王亥和叔均。王亥是畜牧之神,以擅长驯养耕牛著称。叔均是后稷弟弟台玺的儿子,创造耕田之法,还发明了用牛来代替人力耕种的方法。

光明殿之后便是“元祖殿”,该殿是轩辕宗各坛最重要的祭祀殿宇,如果因为规模问题,无法建筑元祖殿之前的光明殿以及元祖殿之后的三祖殿,那么元祖殿也是必须要有的。元祖殿内供奉的是黄帝,他是华夏民族的始祖,也是轩辕宗所供祀的第一真神。

元祖殿的东西配殿分别供奉着黄帝的左右十二相,分别是蚩尤、大常、奢龙、祝融、大封、后土、风后、力牧、大鸿、常先、仓颉和挥公。蚩尤、大常、奢龙、祝融、大封、后土为左六相,黄帝封蚩尤为当时,管理天时;封大常为廩者,管理粮仓;封奢龙为土师,管理手工业;封祝融为司徒,管理农业;封大封为司马,管理军队;封后土为李,管理牢狱。风后、力牧、大鸿、常先、仓颉和挥公为右六相,风后是黄帝的第一位宰相,力牧是黄帝的第一大将,大鸿是智勇双全的战将,常先发明了战鼓,仓颉发明了文字,挥公发明了弓箭。

元祖殿与光明殿之间都会有平坦的广场,以便宗友们举行法会。广场正中有一处五行坛,是用来祭祀天地的坛台,坛上有一碗水,水中有数枚金钱,水上架副筷子,筷子上插点香烛。如此一来,便是五行俱全了,碗为土,水为水,钱为金,筷子为木,香烛为火,金木水火土五行成矣!

元祖殿之后便是三祖殿,准确来说,三祖殿是由北东西三殿组成,三祖殿仅是正殿,东配殿和西配殿各有其名,东为三皇殿,西为五帝殿。三祖殿内正中供奉着天母华胥,两侧分别是天皇伏羲和天后女娲。三皇殿正中供奉着君皇少典有熊氏,两侧供奉着农皇炎帝神农氏和泰皇黄帝轩辕氏。五帝殿则供奉着金帝颛顼、木帝帝喾、水帝帝尧、火帝帝舜和土帝帝禹。

三祖殿这一院落是昭仁坛最后一进院落了,这里三座殿宇供奉的十一尊真神,就是华夏文明的十一位始祖。天母华胥又被称为“人祖”,风姓,是西土上古时期华胥国的首领,是天皇伏羲和天后女娲的母亲,被尊奉为”始祖母” 。相传她踩雷神脚印,感应受孕,生伏羲和女娲。伏羲衍八卦,女娲造人,兄妹相婚,生子少典。少典生炎帝和黄帝,黄帝之孙颛顼即帝位,传于其兄之子帝喾,帝喾生帝尧,尧传位于颛顼之六世孙帝舜,帝舜又传位于同为颛顼六世孙的帝禹。由此可知,这十一尊真神实则一脉相承的华夏始祖。

昭仁坛内种植着七株巨型古樟树,连线为北斗七星的图案。另有桂花树,对称于角落,松、杉、楠、竹点缀其中,颇有一番仙家韵味。

清晨时分,便有轩辕宗信众陆陆续续进坛膜拜,临近法会开始之前,元祖殿前的广场上已经聚集了上千人,皆静立等候,鸦雀无声。子南辰傲在众巫觋的陪同下缓步来到元祖殿台阶之上的时候,信众们莫名的都有向前一步的冲动。子南辰傲站在台阶之上,向信众们施以天揖之礼,说道:“天佑轩辕宗!众位宗友,今日是昭仁坛盛**会,本巫代表宗主亲临法会现场,只为了与众位宗友共同齐诵《黄帝四经》之《经法》的道法一篇。在诵经之前,本巫要隆重的向大家介绍一位本宗的新宗友,他便是我尚国太子殿下。有请太子殿下!”

子南辰傲的这句话令上千信众陡然沸腾,纷纷向前拥挤,兴奋之情,激动之语嘈杂入耳。尚登华在元祖殿东侧台阶下听到子南辰傲介绍到自己了,便疾步登台。他刚一出现在台阶之上,广场上便如同煮沸了的锅,前呼后拥了。

子南辰傲微抬双臂,向下虚压,信众们顷刻便安静下来。子南辰傲转身面向尚登华施以天揖之礼,在他的带动下,信众们也纷纷向尚登华施以天揖之礼。虽然摩肩擦踵,天揖之礼不可能尽善尽美,但是尚登华心里还是澎湃不已,这是他真真正正第一次接受如此多人的天揖之礼。他此刻才体会到尚鉴坤在观礼台上那种万众敬仰的尊荣,他太享受这种感觉了。

子南辰傲示意尚登华向大家讲几句话,尚登华清清嗓音,说道:“众位宗友,本太子和大家一样,都是敬祖尊神的华夏族儿女,有幸参加本次盛**会,深感荣幸!首座大巫堪称本太子的良师益友,是他引导我修行的,所以他便是本太子的宗师了。在这里,本太子要向我的宗师深施一礼,感谢他这一年来对本太子的引领和帮助。”说罢,尚登华面向子南辰傲恭恭敬敬的施以天揖之礼。

子南辰傲平静的看着尚登华施完天揖之礼,这才抢步上前,伸双臂虚扶。然后请尚登华站在众巫觋的最中间,自己则站在众巫觋之前,在一番仪式之后,带领所有人开始齐诵《黄帝四经》。

《黄帝四经》和《黄帝阴符经》、《黄帝内经》合并称为“轩辕三经”,是轩辕宗的三大教义之一。今天所诵的《经法》的道法篇,是《经法》的第一篇。《黄帝四经》一共包含四部经典,分别是《经法》、《十大经》、《称经》和《道原经》。其中仅《经法》就有九篇之多,《十大经》更是多达十五篇。

只听子南辰傲率先高诵,然后众人齐声和诵:道生法。法者,引得失以绳,而明曲直者也。故执道者,生法而弗敢犯也,法立而弗敢废也,故能自引以绳,然后见知天下而不惑矣。道虚无形,其督冥冥,万物之所从生。生有害,曰欲,曰不知足。生必动,动有害,曰不时,曰时而伓。动有事,事有害,日逆,日不称,不知所为用。事必有言,言有害,曰不信,曰不知畏人,曰自诬,曰虚夸,以不足为有余。故,同出冥冥,或以死,或以生;或以败,或以成。祸福同道,莫知其所从生。见知之道,唯虚无有;虚无有,秋毫成之,必有形名;形名立,则黑白之分已故执道者之观于天下也,无执也,无处也,无为也,无私也。是故天下有事,无不自为形名声号矣。形名已立,声号已建,则无所逃迹匿正矣。公者明,至明者有功。正者静,至静者圣。无私者知,至知者为天下稽。称以权衡,参以天当,天下有事,必有巧验。事如直木,多如仓粟。斗石已具,尺寸已陈,则无所逃其神。故曰:度量已具,则治而制之矣。绝而复属,亡而复存,孰知其神?死而复生,以祸为福,孰知其极。反索之无形,故知祸福之所从生。应化之道,平衡而止。轻重不称,是谓失道。天地有恒常,万民有恒事,贵贱有恒位,畜臣有恒道,使民有恒度。天地之恒常,四时、晦明、生杀、柔刚。万民之恒事,男农、女工。贵贱之恒位,贤不肖不相放。畜臣之恒道,任能毋过其所长。使民之恒度,去私而立公。变恒过度,以奇相御。正奇有位,而名形弗去。凡事无大小,物自为舍。逆顺死生,物自为名。名形已定,物自为正。故唯执道者能上明于天之反,而中达君臣之伴,密察于万物之所终始,而弗为主。故能至素至精,悎弥无形,然后可以为天下正。

诵毕,子南辰傲又对这篇道法进行了诠释,期间多融入自己对道法的解释,也对个别信众提出的问题进行了答疑。尚登华站在子南辰傲身后,满腹的悔意。他后悔听了子南辰傲的建议,来参加这个法会,因为他对什么道法是一点都不感兴趣。不要说听不懂,即便能听懂也会觉得索然无味。在长达一个多小时的法会进行中,他体会到了什么叫作茧自缚,什么叫骑虎难下。他想走、想坐、想睡,乃至想喝口水,都是不可能的,上千双眼睛在看着他。他有心一走了之,但是又要顾及到咸阳宫的尊严和子南辰傲的面子,真是悔不该来!

盛**会终于结束了,尚登华长叙一口气,活动活动腿脚,在子南辰傲的陪同下前往饭堂用餐。参加法会的信众们则鱼贯而出,前往金神殿外面的空地上用餐。昭仁坛的巫觋已经为所有信众准备好午餐,虽然简单,但是却十分可口。信众们边吃边相互议论着。

“太子殿下都是我们的宗友了,我们轩辕宗真的是越来越壮大了!”

“是啊!千百年来,历代秦皇和秦王都是只拜阿弥陀佛,从来没有拜过泰皇,现在太子殿下已经拜泰皇了,说明我们轩辕宗要战胜佛教了。”

“太子殿下是谁啊?那是未来的三世秦王!太子殿下已经是我们宗友了,我们轩辕宗被佛教压制千年,终于有翻身之日了!”

“你说首座大巫为何如此厉害,他竟然可以让太子殿下恭恭敬敬的给他行礼,而且太子殿下还说首座大巫是他的恩师,对不对?”

“不是恩师,是宗师!”

“对对,是宗师!首座大巫是太子殿下的宗师。首座大巫真是太厉害了!”

“难道你们不知道吗?首座大巫曾遇神龙,帮助神龙封正,所以他也就有了神缘。你们谁有这样的机缘啊?别说神龙了,能遇到一条大蛇也算是这辈子的福气了。大家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没错,还是首座大巫厉害!我们轩辕宗要翻身了。对了,你们都入党了没有?我还没入呢,谁愿意做我的引介人啊?”

“你还没入啊?我以为你已经入党了,你真的做什么事情都不着急,永远比别人慢半拍。我来做你的引介人吧,还差两个,你再找两个引介人。”

“我来吧,还差一个。要不然你也做他的引介人吧,这样就刚好三个了。”

“我没问题啊,我们三个人都是党员了,引介他入党,合情合理啊!”

“那我就谢谢三位宗友了,晚上我请你们吃饭,好好感谢感谢!”

“吃饭倒是无所谓的,不过有一点你要记住了,党章里面的保密性和纪律性是必须严格遵守的。如果你没有遵守,我们三个人都要跟着你受罚的。”

“这个自然,你们就放心吧,晚上订好餐厅通知你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