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蜀中龙庭传 > 第三十五章 天下民心

蜀中龙庭传 第三十五章 天下民心

作者:徐远书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0-27 13:00:47

第三十五章 天下民心

在拜访林、李二位前辈后,商定在古山钟陵为战死在襄樊一战中士卒和无辜枉死的百姓的立碑六万。在鬼城襄樊极为惨烈的一战后,城中掌权的官员也没有逃过倭寇的杀害。

在襄樊战役后,长安骊阳朝廷颜面尽失。三万守城士卒竟然连不足万人的倭寇屠城。

阳春三月本该是万物复苏,温暖和煦,襄樊城中却是阴气重重。即便离那一役已有段时日,可它在襄樊所造成的创伤难以弥补。

徐扶苏一袭灰白丧服和张衍行进在城中大道上,在朝廷安抚下,昔日的襄樊城已在渐渐恢复。路上行人不多,但好歹是几分人气。徐扶苏刻意走在阳光能照在的大道上,身上才勉强有了一丝暖意。

身后的张衍闭口不语,跟随徐扶苏一路自剃头铺走来。

忽然,张衍身前的男子出声,看向他:“张衍,襄樊官府那边是怎么回复的?”

和徐扶苏一样身穿灰白丧服的张衍沉声道:“金陵太守那边早已经下令让新上任襄樊官员都听从你的安排,并且吩咐朝廷派发的用以赈灾的物资和金银,世子可以从中提取一部分用以古山钟陵铸碑。”

“哼哼”,徐扶苏轻笑,“没想到王明凯的动作这么快,既然他那边没有问题,剩下的就交给我们吧。”

张衍眉目微翘,笑道:“为襄樊六万人铸碑是大功德,金陵太守不是笨蛋也会遵循帝意行事。若是此事办成了,对于明帝赵衡来说有利无弊,总比史官付诸笔端写下骊阳军队无能,扛不住区区不足一万的倭寇来等诛心之语好上不少。”

徐扶苏转身,目光灼灼地盯着张衍,后者一顿困惑,“张兄可有表字?若是总直呼其名,显得扶苏小气了。”

张衍不安好气地白了徐扶苏一眼,缓缓说道:“字公瑾。”

徐扶苏点头,终究还是没有问出那个问题。些许是张衍心慧通透,他浅笑自语道:“世子莫非想问换我来守城,我是能御敌还是能退敌?”

徐扶苏颔首,他还是关切地看了眼张衍:“不愿触及,就不说也好。”

张衍摇摇头,沉吟:“逝去之事不可追,人死不能复生。张衍比谁都看的明白。”

见到张衍不再耿耿于怀,唯恐他暗生心魔的徐扶苏也是松了口气。

前者娓娓而谈:“换我守城”,张衍中寒芒展露,“全歼掉倭寇我做不到,但起码我能让倭寇不能轻取我襄樊城一兵一卒性命。”

“这一战!败就败在守城将的心性。”张衍一语道破,“倭寇乃是海上小国之民,切不说他们的军武不及骊阳军队,就连战甲也比不上骊阳的制作精良。为何能屡次能战胜我骊阳军队。”

“一来是守城将心性浮躁,让倭寇挑衅出城,倭寇大都没有正规的铁甲而是软甲,行兵作战自然比以重甲为主的襄樊士卒迅猛快捷。”

“这样一来,就是我们骊阳军队拖着重甲追击尤善流动作战,防不胜防的倭寇轻甲军。在体力消耗巨大的情况下,哪怕是军武占了绝对优势,面对精力旺盛的倭寇军也是难有胜算。”

“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倭寇军队士气盈盛,我骊阳军队士气衰竭,故被克之。”

“再来,听闻金陵军伍中有士卒称那些倭寇有手握弓箭的本领,尚不说言语真假,就单凭金陵这帮士卒对倭寇的畏惧来看,败也不足为奇。”

徐扶苏眉头微皱,他并不是对兵法一概不知,相反在亚父姜诩和父亲徐芝豹的教导下他能看到的要比很多骊阳朝廷中的武官要多的多。对兵法的熟稔也非寻常武将能及,他听得明白张衍的分析,有理有据,足以让人信服。

在张衍停顿片刻时,徐扶苏讥讽道:“这第三,就是太平的日子过的太多了,军队里老弱病残一大把,遇到倭寇自然不经打。”

张衍神情微愣,没有反驳徐扶苏,按照他看来也确是如此。

“不过总归是没有丢了中原的气节,城破唯有死战。”徐扶苏手握玉扇,视线巡过四周,朗声道。

“北梁,也是如此吗?”张衍突然看向徐扶苏,问道。

徐扶苏莞尔一笑,轻摇玉扇,肯定道:“自然。”,言罢,徐扶苏面朝北遥望,眼神深邃。

张衍目光也随着徐扶苏一同看向远处,徐扶苏背对张衍,侃侃而谈:“倭寇此次来势汹汹,虽然暂时退去,我看他们狼子野心没有那么容易浇灭,只有真正打服了他们才不敢进犯我中原。”

“这一次小小倭国出动了这么多人马来我中原,好在王明凯不算是个蠢材,一路追击杀掉了半数倭寇精锐。没有一两年,倭国难以恢复元气,但他们何时再来进犯又不得而知了。”

张衍心生困惑,直言:“骊阳水军属两辽总督宋黎最强,号称拥有“御神水军”五万,明帝一声令下直攻倭国。小小倭国恐怕不是我们的对手吧。”

徐扶苏紧邹眉头,“就怕明帝不愿意用这“御神水军”去打服倭国,骊阳自建国伊始,没有过长途跨海作战,要是真正对上了尤善海战的倭国。孰强孰弱谁都能知呢?万一五万人全军覆没,这个责谁来抵?更怕的是北厥这些年也一直在暗中发展水军。”

张衍惊愕:“莫非世子担心......”后半语句哑然而止,张衍没有说出。

“就怕北厥和倭国联手,形势不容乐观。”徐扶苏抬头望天喃喃自语:“太平的日子没有多少了。”

张衍沉默不语,目光却始终徘徊在徐扶苏身上,天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眼前的这位北梁世子又有雄主气象,他张衍深信自己的选择不会错误,今世当是辅佐于他。

为襄樊千户家家立碑是他本心和徐扶苏的本心之举,也是他辅佐徐扶苏夺得天下的第一步,民心!

北梁王无论是在春秋碾压五国,还是骊阳建国之后,皆是骂名背负于身。就连徐扶苏也难逃长安城中文官的恶意针对。而徐扶苏若是真正的能将钟陵六万亡魂碑铸成,必然能有贤德之名。

那么天下民心,十有三分尽归北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