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蜀中龙庭传 > 第三十二章 君子爱财

蜀中龙庭传 第三十二章 君子爱财

作者:徐远书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0-27 13:00:47

第三十二章 君子爱财

五月的夏夜,酷暑未至,严寒早已不见踪影。阵阵凉风拂面而过,让人神清气爽,清新的空气吸进肺腑之中,让人心旷神怡。

曾经旧蜀地,如今剑南道的蜀中城柳叶巷子里,在徐家和巷子里的书轩中的读书人离开后,便再极少能见到柳叶纷飞之景。

这让原本就是人迹罕至的南城,少了几分感觉。

习惯了穿长袍布衣的中年人停在柳叶巷前,不多做停留,便走了进去。

中年人双手笼袖,脚步不快,路过已经大门紧闭的徐府时,中年人停了下来。

他驻留许久,才缓缓离去,中年人一直走到了巷子最里头的书轩。

书轩前的摇椅闲置有一段日子了,但即便巷子里有凉风吹过,也不见摇椅晃动。

灰袍长衫,腰间挂有“何”字玉佩的中年人恭恭敬敬的跪在书轩前。一股凉风吹过他的耳畔,中年人便不敢妄动,浑身紧绷。

中年人仅听到心湖中传来细不可闻的叹息,“何坤,还记得你幼时回答的话?”

柳子巷里,哑舍书轩外,一位中年男子颤抖着挺直自己的胸膛,“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一字一顿,掷地有声。

他将双手撑伏在前,额门重重的叩下。

书屋内,仍是那袭墨青长衫的叶宣走到书桌前,取下挂在笔架上一只被灰尘掩盖的毛笔。

“老伙计,我好久没有写文章了。”叶宣捧住毛笔,朝着它轻轻吹了一口气,刹那灰尘纷飞。

“咳咳”,烛光里,叶宣端详着这位老伙计,些许是睹物思人。

到了最后,叶宣幽幽叹息。叶宣只手负于身后,笔直站立,仰视天外。

他举起笔,手腕如游龙般翻转,连带笔峰起舞。

若有人在此观摩,必然会惊讶于写书之人坦荡浩然,捺似金刀势,撇如犀角形,笔走龙飞,纵横穿插,气吞万里河山。以天地为纸,赵氏龙气为墨,每写下一字,便金光闪硕,浮于空中。

执笔之人大开大合,所立金字越来越多,叶宣写下:

“我心无窍,天道酬勤。我义凌然,鬼魅皆惊。我情豪溢,天地归心。”方圆百里,万物齐鸣,魑魅魍魉皆无不跪伏,天宇中的云自散而开,晴空万里。

“我志扬迈,水起风生!”又是一金玉良言,相思河里波澜起伏,一阵金色的清风翻开书屋里的书,又拂吹书屋的每一方寸,方寸之间皆为咫尺天涯,过的便是整座天下。

“天高地阔,流水行云。清新治本,直道谋身。至性至善,大道天成。”

手停,笔落。干净利落如男子袍衣般清白,尘埃不染。

俊秀男子喃喃自语:“好一句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有财道封神之望,贫道今借你之力,开天道之门,一朝破大道桎梏,成至性至善。”

叶宣写完一纸书文,一念间毛笔收入袖中,又从袖里变换出鱼篓。

大黑鱼本来在内有乾坤的龙庭潭里活的自在,被收到鱼篓中自是不悦。但又反抗不过外头白衣男子,只好装死期翼能蒙骗过去,肚子一番,白肚朝天。

叶宣伸出一指,轻轻弹了鱼篓,篓中水面上荡起点点涟漪。

这一阵可把装晕的大黑鱼吓的不清,篓中天地里,瞬间就风云变色,大浪咆哮。

但是大黑鱼却犯嘀咕了,大人脾气可有些坏。算了,大黑鱼认命的将肚子翻回,从容不迫的在水里游荡。

已经是一条死咸鱼了,再咸也没关系了。

叶宣不知大黑鱼心想什么,见这大鱼又重新“活”过来。叶宣倒是觉得这只大黑鱼有趣了,他自语:“镇压百年了,仍如此活泼,少见,少见。”

他挥动衣袖,鱼篓中的大黑鱼飞掠而出,他沉声嘱托:“在此等赵晓十年。”

大黑鱼自知丰神俊貌的男子所指之人,是那将他从龙庭谭中钓出来的稚嫩小儿。大黑鱼口吐人言:“螭吻谨遵法旨!”

屋外,中年人跪伏于地,内心宁静,识海涟漪,悄无声息的出现一行金色的字文。何坤念道:“幽篁独坐,长啸鸣琴.....”顿时通达心意,冥冥中有所共鸣。

一字一转,一雨一滴,“清心如水,清水即心。微风无起,波澜不惊。”余音绕梁,层层道韵似那何坤心湖中湖水涟漪,又似那窗外屋檐下滴落的点点霜露。

“这是贫道所著《清心诀》,君子好财,守财皆是不宜,且行且惜。”

话音刚落,微风徐来,自城外数里出青葱拔萃的柳树下,一片柳叶随风而落又御风而起,它如山中清泉淌过蜀中城的每一巷子,城中百姓沉寂于梦浑然不觉。

县衙门户内,半夜研究刑案忙碌不堪的父母官檀林,于迷迷糊糊中渐感头脑晴朗,困倦疲惫的双眼又重新焕发神采,隐约中找到刑案线索,郎声大笑。监狱牢房里,重罪加身,死不认罪的众多犯人,于睡梦中皆忆起人生中最为暖心动人的场景,戾气消去,心自清明。

“叶宣”静静屹立于窗前,原本墨色长发悄然变为三千雪丝,异象四起.......

永嘉十年,何坤已不是那靠买酒营生的掌柜。他在夜深人静时,凭栏倚靠,记起那年盛夏却泛起风雪,雪满一城,一夜消融。

待到周遭恢复往时平静,何坤才神色恭敬的站起身,拍了拍自己的袍子。

次日,蜀中城县衙外,从长安疾驰数日御前侍卫携带圣旨,一路风尘前来。

县令檀林和众多衙门捕快跪拜在地。

皇宫出来的御前侍卫宣读:“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蜀中县官檀林,兢兢业业,为百姓谋福,治惩地方豪绅士,造有一番福祉。北梁王北上乃朕特许,私自拦阻是为不妥,但念你为维护骊阳律法,功过相抵。现朕召你归京,封工部侍郎一职。”

“此外,朕闻蜀中有贤良,名为何致斋。此人善管钱财,收纳有度,心算著称。朕有意考校拜官,檀林北上时需携其一同。”

穿着绣有鹭鸶的宽领官服的檀林将头低的更低,起身双手接过圣旨,颤声:“谢主隆恩。”

等到御前侍卫驾马回长安复命,离开县衙时,檀林才缓缓起身。

“何坤?”檀林脑海里详细点叨了几遍名字,何坤在蜀中城名声极大,开了一家生意兴隆的酒馆,和每日人满为患的糕点店。

檀林不好喝酒,尤不喜糕点。很少光顾何坤门店,与其不太相熟,但从常去他酒楼的捕快口中得知,何坤性情爽快,好说话,无论男女老少,皆是耐心十足。做生意更以“诚”字当头。

檀林对于圣上的旨意没有怀疑,对这位即将与自己一同北上入长安的男子好奇甚多。

简单收拾一番,檀林独自一人徒步朝蜀中南城何府走去。

日上三竿,满身大汗的檀林来到蜀中南城的何府时,已经气喘吁吁。

檀林抹去额头和脸颊上的汗珠子,望着偌大的何府。何府前的苍劲榕树碗儿粗大,迎阳遮住大半,留下一方阴影,这何坤选的宅子,有讲究。

何府大门紧闭,只有一个灰袍长衫,莫约不惑之年的中年人靠在榕树底下纳凉歇息。

檀林也是被这炎日晒的难受,走到榕树底下,同样坐了下来。不过檀林坐的靠近中年人些,檀林将身子凑过去,小声询问:“老哥,老哥?”

半眯着眼,似乎在熟睡的中年人,肩头一颤。

中年人打了一激灵,檀林猝不及防的后退了些。只见中年人有些诧异的看着眼前年轻男子。

鼾睡刚醒的中年人回了神,认出了男子身上的官服,忙起身双腿跪地,急声:“拜见县令。”

“老哥,我是蜀中父母官,与你们一样都是百姓,不要见外。”檀林赶忙上前扶起中年人。

中年老哥那一跪地声,差点没把檀林吓懵,好在檀林反应了过来。

“老哥,我请教你件事。”檀林虚心的向灰袍中年人说道。

“县令太给小民我面子了,尽管直言,小民我知无不言。”中年人拍了拍胸膛,颇为豪气。

“敢问何府门前为何连个看门的仆从都没见着。”

中年人一拍大腿,恍然:“是呀!这都太阳烧屁股了,都不见来人。”

“县令莫急,等小民喊一声。”

檀林满脸疑惑,不知中年人在做什么,举止奇怪,真没睡醒?

中年人走到何府门前,扯拉嗓子一声:“何府人呢?来人呐,有客人。”

无人回应,灰袍老哥性子一急,直接不停敲门。

站在不远处的檀林,呆入木鹅。

些许是何府里的人听到了敲门声,“吱呀”,大门敞开。

里头探出一个小仆役,刚好撞上了灰袍中年人。小仆大喊:“老爷!你不是带了钥匙嘛。”

“老爷的钥匙拉家里。”

“老,老爷?”檀林瞪大眼睛,看了看中年人。

中年人数落了一番小仆役,转头朝他歉意道:“小民管家不严,县官莫要追究。”

“敢问县令来何府,有何事呀?”

檀林有些难以置信,方才和自己唠叨了半天的老哥就是他要找的。

檀林定了定心神,将前因后果与灰袍中年人一一道来。途中,他不停的观察中年人的神色,可惜后者光点头回应,脸上无半点喜悦之感。

这让檀林心头有些忧虑,莫不是这何致斋对官职无意?

檀林语罢,何坤大声叫好,差点没把他心喊出来。

年轻后生苦着脸,试探的问中年人:“何老哥,这算是答应了。”

何坤答应极快,让檀林都有手足无措之感。他婉拒了何坤邀请入府的请求,简单寒暄后,大致约定好北上时间。

檀林让何坤安置好家中产业再走不迟,何坤心情大好,一路赔笑的送了一程县令檀林。

檀林一人走在回县衙的路上,方觉如梦似幻,狠狠的捏了一把脸,吃疼嚎叫一声,这才脚步平稳。

送别檀林后,何坤一人站在何府前,先去小仆役心眼机灵,立马说道:“恭喜老爷,贺喜老爷。”

何坤扇拍了仆役后脑勺,笑骂:“就你机灵。”

仆役讪笑,摸了摸脑袋,问自家老爷:“为何老爷要人小的们闭门,要等老爷喊门,敲门再出?”

何坤笑而不语,自然是天机不可泄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