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重生大明之携美闯天下 > 第二章 生享富贵 死尽哀荣

第二章 生享富贵 死尽哀荣

满朝文武都乱了套了,大学士孙承宗大喊“都别乱,大汉将军都别动,一切等陛下醒来再议,王公公,太医怎么还没到?”

“已着人请去了”。

孙承宗沉吟半晌开口说道:“陛下突闻噩耗,一切都事急从权,大汉将军都退出去,各位阁老留下,其他人殿外候旨”。

转眼之间大殿之中只剩内阁诸位大学士,孙承宗对其他学士说到:“这天大的祸事来得突然,各位看看如何善后吧”。言罢沉默不语。

徐光启看了看皇上,又看了看众阁臣,开头道:“看陛下的意思,怕是科道言官必为王爷陪葬了,为今之计等陛下醒来,转移皇上的注意力吧”。说完叹了口气。“这好人怎么不长命呢”。

老毕和老范面面相觑。大殿之中只剩王承恩的呜咽声。

“来了,来了”。太医看了看皇上,把脉一阵。

孙承宗问道:“怎么样”?

“陛下,急火攻心,待我用针之后,用下几服药,当无大碍”。当下开了药方让王承恩按方抓药。众学士听罢皆松了一口气,如若陛下在有个闪失,这大明该如何是好。太医用针之后,崇祯皇帝慢慢的醒来。

王承恩拿过药来,“陛下,请用药”。

崇祯面无表情问道:“王府的侍卫宣进来了吗”?

“正在外候旨”。

“宣”。

众大学士跪地“皇上当以龙体为重,毕竟毅王府后事还得陛下来定夺”。

崇祯皇帝听罢,喝下了药,突然开口:“那些佞臣都杖毙了吗”?

孙阁老心里咯噔一下,这事陛下还记着呢。其他阁臣都不答话,唉,我这首辅还得首当其冲啊。“陛下,科道言官风闻奏事乃太祖所定,纵然有些逾制,但罪不至死,还请陛下三思”。

众学士皆跪倒在地,“臣等请陛下三思,当务之急乃是毅王的事”。

“诸位阁老老成谋国,所言甚是,我先料理骏德的事,在来好好炮制这些小人,都宣进来吧”。

不一会众大臣进入大殿,都微微抬头看看了皇上,尤其言官看到崇祯满目狰狞,顿时心中大惊,看来今天这事不好办了,没想到事情这么巧,偏偏陈贼死了。都低着头,大气都不敢喘。

一会的功夫,一个披麻戴孝的武士进入殿来,进门跪下就拜,“启禀皇上,小人乃毅王贴身侍卫,毅王于七天前,在辽东大连湾遇刺,王爷当场身亡,死前弥留之际将此玉佩交代送来京城,交给陛下”。说完嚎头大哭,如丧考妣。

众大臣听闻皆感觉匪夷所思,堂堂大明的毅亲王,戎马一生,战功赫赫的陈骏德,怎么能被刺杀了呢,这不科学啊,到底是何方神圣能在重重保卫之下,刺杀得了他呢。

王承恩把这块玉佩递于崇祯,崇祯看着这块玉佩,眼泪止不住的流,知道毅王爷是真的身亡了。这块玉佩正是崇祯的贴身玉佩,睹物思人,那一年朕孤立无援,决心君王死社稷之际,骏德携王师救社稷于危难,就是在这大殿当中,他走到朕的身前,摘下了朕的随身玉佩,当时朕愤怒异常,大骂道:“你此等僭越之罪,朕要灭你九族”。

“呦,我拿了你一块玉佩,这就受不了啦,我要问问你,朱由检,当年辽东数十万里河山没了,你有没有这么愤怒吗?辽东百姓受建奴蹂躏,日夜期盼陛下天军救民于水火,可等到了什么,我今日不来,你连京师都丢没了,你又能诛谁九族,怕是你的九族俱会被诛,都到如此地步还如此刚愎自用,这些年你杀得大臣还少吗?结果呢,你把忠于王室的大臣都杀了,把有本事大臣都杀了,今日这最后关头,除了几个阁臣,还会有谁来理你,你醒醒吧,这个时候还给我摆什么皇帝的架子。我与建奴之仇不共戴天,一天二地仇,三江四海恨。我想让陛下今后都记得今日之事,切莫在干令亲者痛,仇者快的事来。今日我便收了陛下的玉佩,我会带着它征战四方,杀尽天下该杀之人,待功成之日,必完璧归赵,到那时大明必定是横扫八荒,陛下名望如日中天。我那时必定是身死魂灭,也算是为今日之事为陛下赔罪了。想这块顽石端的是好福气,日后必是青史留名,留下一段佳话”。

崇祯皇帝看着玉佩,泣不成声,“骏德啊骏德,当年的事历历在目,当年挥斥方遒,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那是何等的英姿。如今……唉,骏德有没有留下什么话来”?

“王爷只来得及说了一句,来匆匆,去匆匆;两世为人伴春风。地至厚,天至公;三生石畔说来生。说完王爷就去了”。

文武官员皆跪倒在地,“请陛下节哀,当下还是要处理毅王爷的后事要紧”。

崇祯皇帝低着头沉吟半晌,猛然抬起头,咬牙切齿的问道:“何人刺杀的骏德”?

这句话也问出了众位大臣的心声,谁呀,这么大的能耐,毅王爷都亲兵护卫都是新式火器,别说是刺客,就是一参将带着所属军士强攻,也未必能打败毅王府三百护卫的。

“是建奴皇太极的妃子,博尔济吉特氏。当时王爷在大连湾督造宝船,妖女趁着王爷不注意,用匕首刺进了王爷的心口”。

大臣一听,唉,红颜祸水啊,当初毅王跟此妖女的事闹得天下尽知,没想到英明神武的毅王爷,竟然也倒在了祸水之上了。

“内阁即刻拟旨,建奴不知悔改,罔顾天恩,恩将仇报,刺死毅王,乃罪大恶极,十恶不赦之大罪,责成有司,蓟辽总督,辽东巡抚,即刻兵发黑龙江,铲除逆贼,兵锋所向,皆寸草不生,不分男女,不顾老弱,皆立斩无赦”。崇祯皇帝一个字一个字的说了说来。

朝堂上的文臣,武将,勋贵都吸了一口凉气。陛下这是要拿整个建奴给毅王陪葬啊。有些大臣认为有伤天和,要出来反对,皆被身旁的大臣拉着。笑话,这个时候出来反对,皇帝必然大怒,杖毙都是轻的,死后也得给毅王陪葬,跟建奴并骨这可不成啊。

“此后再有胆敢非议诽谤毅王者,诛九族。马上派人去辽东,毅王的灵柩得回京,朕要看看他,朕累了,诸位爱卿,下朝之后都想想,毅王府的后事,也给骏德定一个谥号,明日早朝就都要定下来”。说罢,在王承恩的搀扶下,踉踉跄跄的走了出去。

大臣们这下炸了锅了,安排毅亲王后事这简单啊,陈骏德的儿子降一级世其爵毅郡王就是了。可这藩王死了就死了,哪有什么封号啊。于礼不合哇。

孙承宗大喝:“今日的情况诸位都看到了,陛下伤心欲绝,什么也听不进去,尔等有异议俱送到内阁,我与诸位阁老稍晚的时候会与陛下禀告,莫要唯恐不乱,此时谁要敢寻事,老夫定让他死无葬身之地”。

群臣听罢,顿时雅雀无声,才想起来这孙阁老也是带过兵,打过仗的儒将啊,俱异口同声的说到:“请孙阁老放心”。

“此诚多事之秋也,咱们去值房商讨一下吧”,言罢与众阁老向值房走去。

崇祯皇帝神情恍惚的坐在皇极殿的御座上,回想起与毅王的点点滴滴,不禁潸然泪下。突然一阵喧闹打断了崇祯的思绪,登着血红的眼睛问道:“大伴,何人在外喧哗,拉出去,杖毙”。

王承恩闻言出去了,不一会有回来了,“陛下,是王贵妃责骂奴才呢,您看……”?

“杖毙,王家一众家小即刻下狱”。崇祯恶狠狠地说道。不理会王贵妃的哭喊,崇祯皇帝看着手中的玉佩,一言不发。

值房内阁诸大学士,正在讨论今日之事,“看来陛下是又要不顾祖制,唉,怎么什么事中有毅王,就要逾制呢”?范阁老满脸的无奈。

“我看这事就依了陛下吧,反正也是最后一次了,之前毅王逾制还少了”。老毕低声说道。

“可是文武官员都反对啊,看着一个一个的,这事还得咱们内阁周旋啊”。徐阁老摇摇头道。

孙承宗刚要说话,王承恩走了进来,“王公公,陛下有什么旨意”?

“陛下让我给众位阁老传个话,明日早朝,毅王爷的谥号规格要高,着礼部明日要拿出个章程来,王爷进京来得时候,谥号必要定下”。王承恩对着孙阁老拱了拱手,“陛下展雷霆之怒,刚才王贵妃因大声喧哗,被陛下杖毙,一家老小皆下狱候旨,孙阁老,明日早朝可别出什么大事啊,我也走了,阁老就多费心”言罢,走了出去。

“马上给各部官员,自己的门生打声招呼,明日这关看来是不好过了”。众位阁老沉默不语,陛下最宠爱的贵妃,说杀就杀,看来此次不好应付。山雨欲来风满楼啊。

次日天明,满朝文武在门外等候,都是几个人聚在一起谈论毅王的事来,这陈骏德,活着的时候祸害人,临了了,还折腾我们一把,王爷的谥号哪有的事啊,他是文臣还是武将啊,这怎么天地间的好事都让他一个人给赶上了呢,昨日也得到阁老的条子,今日早朝切莫闹得太凶,昨日王贵妃都杖毙了。

诸位阁臣都眼睛微闭,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崇祯皇帝昨夜辗转反侧,早起在太监的服侍下来到了御殿之上,群臣朝拜之后,崇祯问道:“礼部,毅王爷的后事,得拿出来一个章程”。

时任大学士兼礼部尚书的徐光启走了出来,躬身说道:“按祖制,藩王离世,在其属地按亲王礼下葬,世子授其爵位,受封毅郡王,藩王并无谥号,因毅王一生匡扶社稷,南征北战,开疆扩土,恢复民生,实乃文武全才。由义而济曰景。用义而成,耆意大虑曰景。耆,强也。布义行刚曰景。以刚行义,刚强直理曰武。刚无欲,强不倔,怀忠恕,正曲直,威强敌德曰武。与有德者敌,克定祸乱曰武。以兵征,故能定,刑民克服曰武。法以正民能使服,夸志多穷曰武。臣等商议毅王爷谥号为景武毅亲王最显尊贵,也最能体现毅王爷一生赫赫战功,身前伟业”。

群臣一听,好家伙,也难为诸位阁老礼部官员了,这谥号也太高了,这也不符祖制,毅王以武入仕,谥号当以武字开头,这徐阁老怎么老糊涂了呢。

“世子不降爵位,以后毅王一系皆受封亲王。不能在辽东下葬,他应配享太庙。骏德一生丰功伟绩,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收复失地,开疆扩土,威名于海内,无他,朕何处之,这大明江山又是谁来当家?当年李贼杀入皇城,朕左右皆无,堪堪废命。幸赖苍天有眼,不忍百姓涂炭,赐朕降魔大帝,率天军入京勤王,廓清寰宇,扫平奸贼,方有这大明中兴,才有这万邦来朝的盛世之景。故骏德得该立庙号,方能彰显骏德对社稷之功,对大明之重”。

群臣听了彻底傻了,咋地啊,您老啥意思,庙号?那他陈骏德不成皇帝了。这可不成,世子爵位不降,没啥,朝廷多拿点俸禄呗。配享太庙,行啊,也不是没有亲王大臣得过如此殊荣。可您老这玩笑有点开大了,这不扯呢吗。本来您朱家异姓不封王,您封了个毅王我们也不说啥了,当初说的那些人现在都在琉球砍甘蔗呢,反正都是您老朱家的产业,但你也不能得寸进尺啊,这要受封,可就真成了千古一谈,史书当中必为浓重的一笔。刚才觉得景武有些过,但现在细想一下,还是徐阁老公忠体国,说什么也不能让陛下得逞,谥号就为景武了。

徐阁老面露难色,这话说的,咋还整出庙号来了呢,有心打断皇上的话,但又看皇上滔滔不绝。一会坚决不能同意,今天我这把老骨头豁出去了。

“朕思前想后,觉得受天兴运英明至圣武烈纯仁至德孝毅皇帝甚好,一十六个字,略少于正式庙号以示区别,唯有如此,方能彰显骏德的丰功伟绩,以后世人都要记得大明的孝毅皇帝,朕与骏德名为君臣,但朕从来没把他看成外人,大明的江山赖有骏德,实乃江山之福,社稷之幸事。在那危急存亡之际,大明风雨飘摇之时,如神龙出海,翻云覆雨,顷刻间,荡除邪魔,还朕大明神器,重塑九鼎,扬朕大明国威。实乃再造大明是也,故朕不能亦不敢让骏德在天之灵不得安心。内阁即刻下旨,有大明一代,毅王府世袭罔替永享富贵,永镇辽东,开府建衙,骏德之后人当为我大明肱骨,大明与其共治天下。”

“陛下,万万不可”群臣大惊失色。这下可就槽糕了,按陛下的意思,那以后辽东岂不是国中之国了,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谁能保证毅王后代都忠于大明呢。

“朕心意已决,勿再多言”崇祯皇帝没有理会众大臣,热泪满眶,思绪飞向远方。脑海中那个人再一次的出现,就如他从未离开过一样。我们的故事随着他的思绪也就拉开序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