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重生大明之携美闯天下 > 第三百七十八章 天启皇帝 宣召进京

第三百七十八章 天启皇帝 宣召进京

天启皇帝朱由校趁着众大臣跪地低头之际,百无聊赖的打了一个哈气。其实对于朝政之事他并不太放在心上,也是受他皇爷爷朱翊钧的影响,觉得只要是有大臣在朝,何必自己费力不讨好,莫不如回去做会木匠活来得实在。昨夜他可是一也未睡,主要是对于他的床很不满意,太过笨重,而且做工也不精美。故而忙活了一宿设计图纸,一会再修改几处便开始亲自动工了。

待君臣见礼完毕之后,新任大学士刘一燝率先站出来说道:“启禀皇上,辽沈兵败后,自塔山只闾阳二百余里,烟火断绝。此时应尽快派遣官员经略辽东,若使熊廷弼在辽,当不至此”!

还在寻思木床的朱由校闻言也是点头说道:“熊廷弼守辽一载,未有大失,袁应泰一战而败,将祖宗百战封疆袖手与人实乃可恨可恶!袁应泰以死殉节便不予追究,但是推荐他为经略之人绝不能轻饶”!

首辅方从哲闻言心中大呼“糟糕”,可是他现在是泥婆萨过江自身难保,只要他一说话,定然是起到相反的作用。故而就在心急的他刚要给姚宗文传递眼神之时,大学士刘一燝利用这个空挡躬身答道:“回禀皇上,是前吏部尚书郑继之,现已经告老怀乡。但皇上也不必追究他的过错,以免让群臣日后荐人有所顾忌。眼下辽东之地却不能不管,建奴已经重心放在了沈阳城,迟则生变,还要早做决断”!

新晋大学士韩爌闻言也是从文班里站了出来,口称圣上拱手恭敬的开口道:“皇上,刘大学士所言甚是。胜败乃兵家之常事,举荐之人因此受过未免有些不妥。而辽东之地关乎京畿安危,微臣以为熊廷弼再度赴辽定能稳定局势,以解辽东之危”!

“微臣等附议,熊廷弼赴辽可解危局”!

看着其他大学士躬身奏事,太和殿的群臣躬身赞同,但是方从哲却是一言不发,脸上却是看不出是阴是晴。他为官多年,知道自己现在如日落西山,散发的光芒也就只能照照自己了。但是今天刘、韩两位大学士的话却让方从哲心中满是感慨。虽然这两个大学士平时有意的孤立自己,但是他们的意思也很明确,不应因举荐不当而牵连他人。而自己举荐之人被怀疑与光宗皇帝之死有所关联,也许关于自己的弹劾,会因今天的事结束后能勉强画上了一个句号。

“朝廷有尔等爱卿朕心甚慰,若无其他意见,那就即刻下旨命熊廷弼经略辽东,巡抚之职由内阁报给朕便可以了。”心急回去做木活的朱由校也不愿意与这些耍嘴皮子的文人斗嘴,他对熊廷弼也很中意,只要经略位置给他,其他的就由着阁臣去费心吧。对于这个辽东经略的人选上谁也不敢再多嘴了,毕竟袁应泰的例子就在那摆着呢。而东林党之人也是偃旗息鼓,他们决定看看在做定夺。

新任兵部尚书张鹤鸣看皇上要走,得了人吩咐的他连忙站出来开口说道:“启禀皇上,辽东之事刻不容缓,而熊廷弼善守却不善攻。为臣保举王化贞巡抚辽东,他有信心可用六万军队收复辽阳,有他赴辽,定能还辽东一片净土”!

世人都知张鹤鸣与熊廷弼素有私怨,今番站出来保举之人定是要给熊廷弼掣肘。但是当他说出王化贞之后,东林党人一个个的都是怒目而视。原因很简单,王化贞是个叛徒!他本是东林党重要成员,也是正赶往京城来做大学士叶向高的弟子,居然为了荣华富贵竟然转而投靠那祸乱超纲的齐楚浙党,眼下东林党正乘胜追击,他们对手的生存空间也是越来越小,这个时候岂能让他们再有出头之日。正当东林党的御史言官们准备提反对意见之时,齐楚浙党之人纷纷卯足了劲赞同,尤其是兵科给事中赵兴邦说得最为夸张,大有只要王化贞赴辽,就定能打到后金赫图阿拉之势。

而其他两位大学士虽然为人正直,但却是对战事不甚了解,熊廷弼曾言一十八万可平辽东,而这个王化贞敢说六万,想必定是有破敌良策才能如此胸有成竹吧。故而在刘、韩两位大学士的支持下,天启皇帝朱由校也是点头开口说道:“嗯,那就王化贞为巡抚吧”。

而说完这句话的的朱由校好像是想到了什么事一般,突然一脸疑惑的开口问道:“朕记得辽东可是有一个大名鼎鼎的忠毅伯,如此英雄人物目前在做什么呢”?

谁也没想到这个被一个小小太监蛊惑,每日不务正业,喜好木匠活计的天启皇帝竟然还知道有陈骏德这个人!而这些大臣都是思维敏捷之人,略微思索便就明白了事情的原委。要知道魏忠贤之前可是在开原城与陈骏德有过一段交集,今天皇帝突然提到陈骏德,定是出自那魏忠贤的手笔。以此也能得出一个结论,那个闹得朝廷大乱的陈骏德恐怕也是投入了这个太监的怀抱。一个在内蛊惑皇上,一个在外搅乱辽东,自己身为官员,绝对不能让他们的阴谋得逞。尤其是宽以待己,严于律人的东林党成员就更是虎视眈眈,就等着皇帝的下句话。只要苗头不对,自己就要以死相谏。

天下武官都由兵部管辖,故而张鹤鸣接着回答道:“回禀皇上,忠毅伯现人在叆阳,而且微臣也接到下边的奏报,说当初辽沈之战前忠毅伯他曾给袁应泰上书,提醒他建奴将要攻击的城池以及掌握了的敌人运粮路线。袁应泰不但置之不理,反而大加斥责,令能征善战的杀虏军不得踏出叆阳一步。若是辽沈之战时,袁应泰能准许杀虏军出战,并按照忠毅伯策略先袭其粮道,那此刻辽阳、沈阳城岂会落入敌手”?

“竟还有此等曲折之事?为什么没有人上奏朝廷?”年轻的朱由校简直是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他想破了天也想不明白这个袁应泰为何对陈骏德的提醒反应这么激烈。而且这事今天要是自己不问,估计也永远不会有人提起了。

面对皇帝的质问,张鸣鹤却是默然无语,不是他不知道实情,而是现在的他,还有他身后的靠山还不具备与这个如日中天的东林党叫板的实力。但是他不说话,可有人得发出声音了。此人便是一直力挺陈骏德的英国公张惟贤,正所谓收人钱财替人消灾,张惟贤已经收到了陈骏德送来的贵重礼物,而又都勋贵一脉,并且他还这么会来事,自己不帮他说话都对不起良心。

张惟贤现在是什么都不怕了,万历皇帝给了他一件能一定乾坤的权力,是临终前万历皇帝对文臣的最后的钳制手段。故而回起话来也是底气十足,看着东林党的那些处在爆发边缘的官员们开口说道:“回禀圣上,忠毅伯为人不徇私,不结党,向来都是敢于仗义执言,故而就得罪了很大一批人!而且加上曾被人污蔑为叛徒,虽朝廷后来为其正名,但是总有些人对于朝廷的旨意有些看法”!

“看法?忠毅伯之事是小魏子亲眼得见的,又有熊廷弼的奏章为证怎能是假?似他这等朝廷良将,岂能受小人污蔑!日后若是谁再以这个为难忠毅伯,朕决不轻饶!想想看,不若让忠毅伯来巡抚辽东,以他对建奴的战绩来看,收复河山指日可待”!

天启皇帝话音刚落,左光斗便出言道:“皇上,忠毅伯陈骏德确实颇具将才,其账下的杀虏军也是作战勇猛,但是都是小规模的战斗,而辽东大战兵将动辄数十万,恐他驾驭不得。语气这样不如派一些老成持重的文臣前去指挥,毕竟辽东之地乃是至关重要的”!

“臣举荐兵部左侍郎王在晋为辽东巡抚”!

“臣等附议”!

东林党一出马就是人多势众,不一会的功夫,朝廷有一大半的官员全都站了出来,这让举荐王化贞的张鹤鸣十分的尴尬,可是张惟贤丢人都丢习惯了,毫不在意的开口道:“圣上,正如左御史所说,忠毅伯确实资历不够,难当大任。不若让其统一地之兵,而眼下辽东总兵官已然战死,由忠毅伯接任想必是名至实归的”!

天启皇帝对于张惟贤的提议也很感兴趣,自打魏忠贤从叆阳城回来之后,他可是将陈骏德的事事无巨细,打听个清清楚楚。又是对照那副陈骏德的画像,看着这个跟自己同龄的伯爷,天启皇帝可是十分的敬佩。当然了仅限于军事,若是比起他引以为傲的木活手艺,天下无人能出其右!

可是在天启皇帝还没来得及应是的时候,一个声音突然出现在太和殿里。“忠毅伯并无战功,故不能升迁!更何况辽东总兵乃是要职,岂是他一个娃娃能够担任的”?

天启皇帝这就不乐意了,这不明显指着和尚骂秃驴了吗?随即板起脸来训斥道:“朕与忠毅伯同龄,爱卿的意思是朕也不称职吗”?

就在那个大臣跪地磕头认错之时,天启皇帝不耐烦的下令道:“好啦,熊廷弼为辽东经略,王化贞为辽东巡抚,至于忠毅伯,即可召他入京,朕要好好看看这个少年伯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