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科幻小说 > 影视世界从小舍得开始 > 第五百五十二章:第一次发工资,郑娟脸红

第五百五十二章:第一次发工资,郑娟脸红

邵敬文从王社长的办公室出来后,就为周辰介绍起出版社。

“咱们江辽出版社是江辽省最大的出版社,属于国营单位,有多个部门,我们就是属于金土地杂志的编辑部,我们负责的金土地杂志,除了我和你之外,还有四个编辑,大家各司其职,为杂志编辑新闻。”

“至于其他部门的同事,等以后遇到了,我再给你介绍,现在我们先回我们的办公室。”

出版社不止金土地一个杂志部门,金土地杂志的办公室一共有两间,邵敬文和另外一位老编辑一个办公室,剩下的人另外一间办公室。

周辰跟着邵敬文来到办公室,见到了其余的四个编辑,邵敬文一一介绍。

另外四个编辑,年纪都不小,最大的都已经五十多,比邵敬文还大,另外三个,最小的也都三十多岁。

“真的是英雄出少年啊,秉昆同志。”

虽然周辰年纪最小,但这四人都没有小瞧周辰,他们不了解周辰的底细,但能被邵敬文亲自带过来,还是社长特批的编辑,说明周辰绝对不简单,他们自然不会横眉冷对。

周辰则是非常谦虚的跟他们打招呼,态度放的很低。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周辰想要在出版社一直待到可以考大学哪年,也就意味着还有**年的时间,所以跟同事之间处好关系,绝对是有益无害。

这四个编辑,年长的那位叫刘兴远,其余三人分别叫胡珂,钱振清,季洪波。

“老刘,你们几个可不要因为秉昆年纪小就轻视他,实话跟你们说了吧,秉昆虽然年纪小,但却有大才,写诗和写故事非常出色,反正我是自愧不如。”

刘兴远四人本来以为周辰是有背景的,可听邵敬文这么一说,好像不是那一回事,难道这个少年真是因为有才被招来的?

邵敬文没有再多解释,而是对周辰问道:“秉昆,你写的那些诗非常好,我想选几首作为下期杂志的内容,你觉得怎样?”

周辰道:“当然没问题,不过我不想用真名,可以用笔名吗?”

邵敬文大喜道:“可以,用笔名也好,秉昆,我已经跟社长商量过了,用了你的诗,会给你润笔费,只是可能不多。”

文人也是要吃饭的,所以写诗著作,不仅仅只是为了出名,同样也是为了赚钱。

像他们出版社,跟一些知名的诗人作者邀约,肯定是要给润笔费。

现在的出版社都是国营单位,不是私人企业,很少会出现压榨员工的事情。

现在出版社的发行量很一般,像杂志报纸之类的内容,很多都需要编辑部自己找,找不到的话就自己编辑。

若是能写得好,社里会有奖励,不多,但也是一笔意外之财。

只不过现在这个年头,报纸发行量倒是不错,可杂志的销售量就很一般了。

也就是大家都是正式工,有编制,要是放在几十年后,就这种业绩,早就被老板给开了。

“没关系,我可以不要润笔费,社里能让我来工作,我就已经心满意足了。”

周辰已经逐渐了解了这个时代,出版社编辑已经是一个很体面,工资也不错的工作。

至于润笔费,给多给少,他还真的不是太在意。

主要是这个年代有些特殊,钱并不是万能的,很多东西都买不到。

就比如所有人都在意的房子,在这个时候是不可以随便交易的,吃穿用度,更是需要票卷才行。

所以在这几年,有钱并不是件好事,就算有钱,也不敢随便花,否则说不准就被有心人给举报了。

“我想用你的那首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作为下一期杂志的版面,你觉得怎么样?”

周辰给出的众多现代诗,邵敬文最喜欢的就是那两首最好的,所以他想用其中一首作为版面,他相信这首诗一出,一定能让他们金土地杂志大出风头。

周辰笑道:“我这边没问题,我写诗并不是为了自娱自乐,若是能让更多的人认可我的诗作,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

“那就好。”

得到周辰的授权后,邵敬文也就放心了,“你这两天想个笔名,想好了之后告诉我。”

“好。”

邵敬文把胡珂叫了过来:“小胡,这两天,你先带秉昆熟悉一下我们杂志的具体事务。”

“好的,主编。”

胡珂应了一声,然后就带着周辰先选了个办公桌,紧接着又跟周辰介绍起他们的具体工作和流程。

这一整天,周辰都没有参与工作,而是跟着胡珂熟悉出版社的情况。

胡珂今年三十一岁,是他们之中除了周辰之外最年轻的,还没有结婚。

三十一岁还没有结婚,在这个时代算是比较少见的。

不过胡珂却是个非常健谈的人,为人也很热情,带着周辰在出版社的大楼上下熟悉,也给周辰介绍了不少人。

比如后勤部,印质部等等,看得出来胡珂在出版社的人缘关系不错。

周辰在国企和私企都做过,更是做过多次私企头头,企业里的头头道道,他非常熟悉。

即便是现在的六十年代末,但很多东西还是能看到未来的影子,熟悉起来自然是非常迅速。

再加上个人强大的记忆力,但凡是胡珂介绍的人,他基本上都记了下来。

以后都是一个出版社的同事,低头不见抬头见,不求跟所有人处好关系,但也要尽量不得罪任何人。

一晃几天过去,周辰已经熟悉了自己的工作流程,工作不算很忙,但事情也比较多。

因为他刚来,所以邵敬文并没有给他安排太多的工作,主要就是让他负责稿件文章的初审和校对,找出错别字错句等等。

除此之外,邵敬文最大的期望就是,让他自由发挥,写出更好的文章和诗歌。

为此,邵敬文还专门给周辰找了不少出版社珍藏的书籍文章,供周辰阅读,闲暇之余,也教导周辰注意事项等等。

出版社距离电影院不是一条路,所以周辰也不可能天天绕远路去找郑娟,只是隔三差五的去一趟。

在那首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在金土地杂志上发布后,立刻在江辽省文坛引起了巨大轰动,随后就以极快的速度被其他杂志报纸刊登,在全国范围内流传。

周辰还是低估了一首好诗在这个年代的影响力。

尤其是这个特殊的年代,因为学校已经不再招生,对很多学生和文人来说,不能聚集在一起探讨学问,就是一种煎熬。

这个时候忽然出现了一首好诗,自然会受到无数人的追捧。

而这首诗的作者‘周辰’,也迅速的成为了界的名人,尤其是在江辽省地区,周辰更是受到了无数人的追捧。

很快,周辰就在江辽出版社干了一个多月,并且拿到了他的第一份工资,53元。

在这53元当中,26是工资,其余的27则是润笔费。

除了那首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周辰后续又发表了几首诗,虽然不如那一首,但出版社还是给了一笔不低的润笔费。

一个月拿到53的工资,在这个年代,绝对是非常高的水平,比起一些重要干部都要多。

除了现金,出版社还发了粮票,布票和肉票,以及两张工业卷。

这些票卷可都是好东西,来到这个世界已经几个月,周辰吃到肉的次数真的是屈指可数。

经常吃肉的话,不觉得肉是什么好东西,可长时间不吃,那种怀念的滋味就特别的不好受。

下班的时候,邵敬文还特地找到了周辰,给他塞了一张肉票,说是他们家孩子不在家,用不着那么多肉。

周辰自然是推辞了,可邵敬文态度十分坚决,硬是塞给了他,于是他只能收下。

领到了工资的周辰,心情不错,骑上心爱的二八大杠,前往了电影院。

郑娟和母亲郑大娘正在收拾东西,准备回家,太平胡同距离电影院有点距离,所以她们需要早点回去,不然等到天黑,路就更难走了。

“收摊了吗?”

听到熟悉的声音,郑娟母女抬起头,郑娟更是不自觉的露出了笑容。

“嗯,我们准备回去了,你要买糖葫芦吗?”

这些日子,周辰可以说是他们家最稳定的客人了,光他一个人就买了几十串。

“给我拿五个。”

郑娟诧异的问:“今天怎么要这么多?”

周辰笑道:“开心,呐,这是钱。”

郑娟将糖葫芦包好递给周辰,借过钱,可下一刻,她就愣住了。

只见除了一毛钱之外,竟然还有一张粮票和一张肉票。

“这?”

周辰道:“收下吧,今天发了工资,以后我再来买糖葫芦,就用这个抵。”

“不行,这两张票你收回去。”

郑娟连忙拒绝,把粮票和肉票拿出来,就要递给周辰。

她很清楚粮票和肉票的珍贵,尤其这两张票上面的斤数还不少,这可是有钱都买不到的好东西。

周辰并没有收下,推了回去,道:“给你,你就收下,我不是说了嘛,今天刚发了工资,我现在在出版社工作,这些粮票和肉票每个月都会发,不是什么好东西。”

郑娟抿着嘴,忽然走到周辰面前,“你跟我过来。”

周辰冲着郑大娘笑了笑,然后跟着郑娟走到了一旁。

郑娟停下脚步,转身对周辰问道:“你为什么对我这么好,你是不是喜欢我?”

“呃。”

周辰没想到郑娟居然如此直白,东北女人都是这么豪迈的吗?

“对,我就是喜欢你,我想让你做我媳妇。”

你直白,我也果断。

郑娟的脸色变得更红了,刚刚的豪爽一下子就消失不见。

“我,我不值得你喜欢,你可以找到更好的。”

周辰笑了:“看来你已经打听过我,知道我的家庭情况了。”

郑娟低下头,虽说打听周辰并不是她本意,但她也没有阻止自己母亲去打听。

只是打听了之后,她更自卑了,周辰是工人家庭出身,父亲还是八级工,周辰自己现在也有工作,还是在出版社的体面工作。

而她呢,没有城市户口,没有工作,家里还有一个年迈的老母亲和瞎眼的弟弟。

她觉得自己根本配不上周辰,可又舍不得,但是刚刚周辰的举动,让她做出决定,不能再这样幻想下去了。

“周秉昆,你以后还是别来了,我配不上你,你的条件,可以找更好的女人,我不配。”

“配不配,不是你一个人说了算的,找媳妇又不是看条件,别的女人条件再好,我也看不上,你条件再不好,我就喜欢。”

周辰没有再拐弯抹角,开门见山的问:“郑娟,我问你,如果我就是要娶你做我媳妇,你答不答应?”

郑娟不敢直视周辰的双眼,低着头,支支吾吾:“我,我不知道。”

周辰露出了笑容:“不知道那就是不反对,好,我明白了你的意思。”

郑娟惊愕的抬起头:“你明白什么了,我什么都没说啊。”

“有些话,不需要说。”

郑娟愣愣的看着周辰,表情傻乎乎的,颇为可爱。

“走吧,你妈和你弟弟还等着你呢,我们刚好顺路,一起走。”

说完,也不等郑娟回应,直接就转身回了摊位那边。

郑娟表情复杂,她本来是想要劝周辰的,可两句话没说,周辰就摆出了姿态,连商量的余地都不给。

可她心里却隐隐约约感到高兴,周辰并没有嫌弃她的家庭,也没有嫌弃她。

两人回到手推车旁,周辰对郑大娘说道:“大娘,你们回太平胡同,我回光字片,刚好顺路,我帮你们推车。”

郑大娘连忙拒绝:“不用,不用,小伙子,你先回去吧,我们自己推。”

周辰:“没关系的,大娘,我是男人,比你们都有劲,郑娟,你帮我把自行车推着,可以把你弟弟放在后座。”

随后二话不说,就从郑母的手中接过小车,轻松的拉起来。

小车比较破,上面的东西不少,这样的重量,对郑娟她们来说,并不轻松,可对周辰来说,那就是小意思了。

周辰的动作太快,郑母根本拦不住,等她反应过来的时候,周辰已经把车拉出了好几米远。

“娟儿。”

郑娟又感动又无奈,她是发现了,这个男人太霸道了,只要他想做的,根本不给她反驳的机会。

“没事,妈,光明,来,姐姐抱你坐车上。”

周辰带头走了,郑娟只能推着周辰的自行车,将郑光明放在后排,她也不会骑车,还有母亲,所以就只是推着。

以前只看过别人的自行车,这还是郑娟第一次自己推着自行车,虽然不是她的,但她还是觉得很高兴。

郑光明也是第一次坐自行车,整个人趴在后座,紧紧的抱着自行车坐垫。

看到郑娟追了上来,周辰放慢了速度,跟她们并排走着。

“小伙子,还是让我来吧。”

“没事的,大娘,我是男的,这点重量对我来说,小菜一碟,您不用跟我客气。”

“小伙子,我听娟儿说,你是在出版社上班,是文化人,怎么能帮我们推车呢,快停下来给我吧。”

“大娘,我是在出版社工作,但也不是什么文化人,再说了,就算是文化人又怎么样,文化人也要吃饭干活。”

“那不一样,文化人不能干重活。”

郑大娘五六十岁的人了,思想比现在的人更封建,在她心里,文化人就高人一等。

周辰并没有争辩,而是笑着说道:“大娘,如果我说,我喜欢郑娟,想要娶郑娟做我媳妇,您同不同意?”

“啊?”

郑大娘还没有说话,郑娟就忍不住发出了一道惊呼,随即脸上变得通红一片。

‘他怎么就这样说出来?这也太,太’

郑大娘则是面露喜色:“小伙子,你说是真?”

不怪她高兴,是因为她已经打听过周辰的情况,知道了周辰的家庭背景。

以周辰的家庭,若是女儿能嫁过去的话,绝对能比现在过的好得多。

更别说,周辰现在有了工作,还是出版社这样有编制的体面工作。

如果周辰愿意娶郑娟的话,她绝对是举双手赞同。

“当然是真的,只要您老答应,我回去就让我妈找人去说媒。”

“好,好”

见周辰和母亲当着自己的面,就谈起了这种事情,郑娟羞的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妈,别说了。”

可郑大娘根本不听,继续跟周辰说道:“小伙子,我跟你说,我们家娟儿虽然没工作没户口,但实际上她是被我们拖累的,娟儿真的特别勤快,性格也特别好,你要是娶娟儿,她一定能把你伺候很好。”

这话周辰相信,电视剧里,郑娟就展现出了这一点,她不仅能照顾一个人,还能照顾一大家子。

剧情里,郑娟除了被人施暴生子这一个缺陷,其他的时候,展现的都是贤良淑德。

老周家能过上那样的好日子,全靠郑娟在后面默默的付出。

有文化,有见识的女人有很多,但是像郑娟这种任劳任怨,一心为丈夫,为家庭付出的女人,真的没有多少。

“大娘,您说的话,我肯定相信,等我回去后,就跟我妈好好商量商量。”

周辰满口赞同,以防万一,他是真的想要把郑娟早点带回家。

只是他现在才刚刚十七周岁,结婚太早,但可以先定下来,后扯证。

“好嘞,好孩子,大娘相信你。”

郑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明明她才是被谈论的人,结果现在却插不了嘴。

周辰将郑娟一家三口送到了太平胡同,本来他是想要送到门口的,可郑娟非不让,说是怕有人看到说闲话。

周辰知道她并不是怕自己被说闲话,而是怕他被人说闲话。

就这一个小小的举动,让他看到了郑娟的细心和善良。

郑娟是没有念过多少书,文化程度不高,但实际上她很聪明,为人处世也有一手,只是很多时候没有表现出来罢了。

周辰回到家,李素华就问道:“昆儿,今天怎么这么晚啊?”

“有点事耽搁了。”

看到饭菜已经弄好了,周辰用脸盆洗了手,就坐上了桌。

坐下后,周辰并没有立刻动筷子,而是把口袋里的东西掏出来,放在了桌上。

“妈,今天社里发工资了。”

李素华看到周辰掏出了那么多钱,顿时大惊,拿过来认真数了起来。

她是不识字,可钱还是认得出来的。

仔细的点了一遍,李素华抬起头,吃惊的问道:“这咋回事啊,昆儿,你工资怎么那么多,这都五十多了,出版社工资这么高的吗?”

作为家里管钱的人,她男人周志刚干了二十多年,现在是八级工,还是支援大三线的工人,每个月也就五六十。

周辰才上一个月班,就拿回来五十多,她当然震惊了。

“哪有这好事,妈,我基本工资是二十六,剩下来的都是我写诗歌,社里给的润笔费。”

“啥?昆儿,你不会是骗妈呢吧,你还会写诗歌?还能赚怎么多錢?”

兒子去出版社上班,就已經让李素华感觉是在做梦,现在听到周辰还写诗歌,还赚了钱,这咋感觉那么不真实呢?

周辰不乐意了:“妈,你这就小瞧人了吧,不是我跟您吹,我现在的水平,就算是我哥和我姐加起来,都比不上我,您的老观念要改改了,从今往後,您老儿子,才是您最优秀的儿子,以后你们就以我为荣吧。”

李素华白了他一眼,道:“夸你两句,你还要上天咋地,昆儿,你刚刚说的都是真的?你真写诗了?”

“合着半天,您还以为我跟您开玩笑啊,写了,当然写了,这钱都实打实的在这呢,要是没写,能有那么多钱吗?”

“那你写了啥诗,读给妈听听。”李素华来了精神。

周辰道:“您等等,我上次带回来一本杂志,我的诗就在上面,报纸上也有,我给您找来。”

回到房间,周辰从枕头底下拿出了杂志和报纸,放到了李素华面前。

“看,这里,还有这个,那个,都是我写的诗。”

“你这孩子,我又不识字,快,读给我听听。”

周辰呵呵笑了两声,然后就一首一首读给了李素华听。

李素华听得很认真,听完后,还高兴的叫道:“好,真好听。”

“妈,您能听得懂?”

“死孩子,找打是不,妈是听不懂,但这是我儿子写的,就是好,写得好,读的也好。”

周辰被老太太的话逗笑了。

“妈,这钱我留点,其余的你都收起来,还有这票,你抽空就去用了,尤其是肉票,都用了,好久没吃肉了。”

李素华:“你就知道吃肉,我还想留着,等年底的时候一块用,多买点肉呢。”

“用不着,出版社的待遇很好,每个月都会发点肉票,再说了,今年我爸他们都不回来,过年吃,跟现在吃都一样。”

“行,行,行,妈听你的,明天就去买,买回来就弄给你吃,谁让这是你赚的。”

“咱们一起吃,还有这工业卷,您看家里缺什么,也都拿去买回来。”

“这些事情我来就行了,你就不要操心那么多了,好好工作,给领导留下好印象。”

“知道了,妈,这话您都说了八百回了。”

“你这孩子,就知道顶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