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退下,让朕来 > 第758章 758:瞎猫碰上死耗子(下) 请

第758章 758:瞎猫碰上死耗子(下)【请个假

第758章 758:瞎猫碰上死耗子(下)【请个假】

四宝郡,孝城。

燕州和乾州战火蔓延的时候,四宝郡、陇舞郡以及岷凤郡三处倒是难得平静。具体来说,应该是前二者平静。岷凤郡在月余前爆发动乱,但还未成气候就被平定。

阴凉处,欲投奔岷凤郡的难民苦着脸。

道:“岷凤郡怎得就生乱了?”

因人手吃紧、财政紧张等缘故,官署公告——岷凤郡真正安定前,不允许难民进入,以防盗匪聚集生乱。初次违令者,驱逐;再犯者,棍刑;屡教不改者,杖杀!

面对铁令,明知故犯者甚少。

“为啥非得去岷凤那头?四宝不好?”在阴影处歇歇脚的大娘听这话,不太舒服。

三郡之中,陇舞郡最安全,但已经不接纳流民;岷凤郡人烟最少,境内最贫瘠;四宝郡介于二者之间。虽是不上不下的位置,但官署开始大力整顿,处处皆是欣欣向荣。

这么好的官署上哪儿去找?

为首的难民一脸为难。

四宝郡自然是好的,他们一行人从燕州逃难而来,沿路病死的、饿死的、被沿路土匪杀死的……一整个村子只剩下不到三成。村正有个亲戚在岷凤,他们准备去投靠。

不图别的,只图一口饭吃。

憋着一股子信念才赶到这里。

结果被告知岷凤郡界碑不能逾越,如何不叫人愁眉苦脸?总不能打道回府吧?他们也想在四宝郡安定,但他们一没盘缠银钱,二无土地营生,如何在陌生地方立足?

本地大娘看这二三十人潦倒窘迫——他们脚上的草鞋早就磨光鞋底,也幸好官署出人造路将土地压得平整,若还是以前的路,两只脚底板迟早要废——心生些许同情。

“你们都有一把子力气,还愁不能留下来?”本地大娘起身拍拍屁股上的灰尘,将手边的农具交给同村的老姐妹看管,道,“瞧你们也怪可怜的,唉,全都跟俺来吧。”

一众难民面面相觑。

乘凉的本地村民笑着起哄道:“你们走了好运道了,这卓寡妇女儿有出息,拜了名师,是个读书人。她愿意出去说两句,准能让你们留下来,说不定还能分到地。”

卓寡妇是庄稼地里一把好手,干活不比男人做得少,平时走起路来也是虎虎生风,健步如飞。她将逃难来的二三十人领到村口一处小棚,小棚内坐着一名蓄着胡的小吏。

小吏听完卓寡妇的描述,点点头。

从背后竹筐取出二三十片空白竹片。

冲着难民道:“全部挨个儿排好队。”

小吏仔细询问他们名字,年龄,家庭成员,籍贯以及逃难过来的原因,写完之后盖上印章。这些竹片很重要,不管是在四宝郡暂居还是想要落户四宝郡,此物必不可缺。

逃难来的难民还能凭借竹片在附近救济点领取三天干粮,他们会在三天之内给每个人都安排活儿。难民一听这里,纷纷苦了脸。说什么安排活儿,不就是征召徭役吗?

他们还记得上头每一次征徭役,总有人累死病死,幸运活下来也能暴瘦个好几圈。

好好的壮汉子能瘦成人干。

卓寡妇道:“你们征徭役给钱给粮?”

难民闻言摇摇头。

卓寡妇十分骄傲:“俺们郡守会给。”

报酬多以陈粮、细盐、葛布、粮种、蚕种为主,偶尔还能分到几斤肥肉。不多,但勤劳一些还是饿不死的。除了上述报酬,官署还会给人记工分,这些工分就是对四宝郡的建设贡献,工分越多说明对四宝郡功劳越多。难民凭工分租赁低廉的临时住所。

若无工分,租赁就需要全额。

当然,全额也不贵。

哪怕临时住所环境简陋,但好歹能遮风挡雨,比难民一路风餐露宿好得多了。

至于租赁土地,则需要排队等候。

待分到地了,地在哪里,难民户籍就会被迁到对应的县镇村落,人也要搬过去。

村正被密集的信息砸得头昏脑涨,听到“土地”二字,一个激灵:“还能分地?”

卓寡妇纠正:“官署给租的。”

官署提供土地,难民用土地种地,一年收成扣除田税,剩下就都是自己的。如果难民没有自己的农具、耕牛和粮种,也可以跟官署租赁,但需要向官署缴纳一点儿租金。

村正一听,脑子冷静下来。

他小心翼翼询问田税。

卓寡妇道:“你们是外来的,头三年都是官五民五,第四年开始官四民六。”

这个比例搁在太平盛世肯定偏高了,但在如今这个世道,人家提供土地和安静环境让庶民耕地,比例不算黑,更何况第四年官署还让了一成。不过村正并未被冲昏头脑。

他又询问田地租金和其他杂税。

卓寡妇显然不是第一次应付这样的问题了,她直接说道:“没有那些,要不说咱的郡守是大好人?咱闺女也说了,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啊,全部并入田税……”

村正身后的儿子倒吸一口冷气。

如果只有田税,没有其他乱七八糟的杂税,也不用租金,这个田税比例就很让人心动了。本以为这就是最大惊喜,孰料他们出去打听一圈,无意间打听到隔壁陇舞郡去岁的收成情况。据说一户庶民缴纳完田税,留下来的粮食比他们一家两年的收成还要多。

只要一家人勤劳能干,一年到头吃得饱饱的,有些人家还能余下好几缸的粮呢。

村正咂摸了一下嘴。

“乖乖嘞,他们种的啥粮种啊?”

哪家农户不是一年到头弯腰伺候田?

生怕杂草除得慢了,影响粮种生长。

干一样的活儿,收成却天差地别。

出门打听一圈才知缘由。

一来,官署给的粮种好;二来,境内风调雨顺,不涝不旱;三来,如果田地肥力不够了,官署还会手把手教导如何堆肥养地。据说那些有神仙手段的还会施展神通……

村正听完疯狂心动,辗转反侧睡不着。

你说,都是人,凭啥这里的人就过得像个人,他们却要背井离乡,丧妻丧子呢?

老村正背对着儿子,偷偷抹了把浊泪。

只是,他还有一点儿担心。

若分到土地,他们一个村会不会被打散啊?都是多少年的乡里乡亲,异地他乡的亲人,分开了无法照应。若是哪日得罪了别的村,他们人少还是外来的,容易被欺负。

老村正的担心是多余的。

为了减少矛盾,优先将熟人放一块儿,即便不能塞进一个村子,也会是邻近。

老村正听闻这个消息,彻底放心。

类似的场景在四宝郡各处上演。

四宝郡,户曹官署。

抱着公文的署吏看到沈稚过来,行了一礼,却被后者拦下:“有看到林户曹吗?”

署吏回答:“林户曹出城祭拜去了。”

沈稚问:“大概何时回来?”

署吏估算了一下:“林户曹说至多一个时辰,估摸着时间,应该也快回来了。”

说曹操,曹操到。

官署门口出现林风身影,她还挽着一个竹篮,竹篮内放着一些没用完的白事香烛。

孝城之外深山,埋葬着她的亲眷。

以往没机会祭拜打扫,如今方便了,每旬都会去跟她们说说话,最近还在打听迁坟的事儿。若是时间宽裕,她还会抽空跑远一些,帮师兄屠荣那一份也打扫了。

刚回来就看到沈稚找自己,还以为是有急事。一问,才知对方是来询问棉种的。

因为今年试种效果还不错,官署打算明年在四宝郡大力推广棉花,棉种就需要提前准备充裕。林风是这项任务的主力,沈稚隔三差五就被祈善催着过来当监工……

林风放下竹篮,领着沈稚去自己的政务小厅,掀起裙摆坐下,神情间带着几分愁色:“棉种倒是小事,我碰到其他麻烦了。”

沈稚:“你说的麻烦是公西郎君?董老医师不是说他的双目复明只是时间早晚?”

大概一月之前,林风出去祭拜亲人,途径一处悬崖,捡回来一个濒死的男人。

那人便是受了重伤命悬一线的公西仇。

人是救回来了,只是瞎了一双眼。

林风摇摇头:“跟恩人无关,我是突然想起来一个事儿——在境内推行种植棉花倒是容易,优质棉种也易得,但棉花收上来该如何脱籽?总不能用一双手慢慢剥吧?”

最好办法还是制作一款针对性的农具。

只是,说着容易做着却难。

|ω`)

请个假,有点低烧,今天起来感觉头要炸裂的疼,偏偏家里又没有抗原……希望不要再中招了。

PS:吃点止疼药,香菇再补一些字。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