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退下,让朕来 > 第907章 907:医家就是这样的【求月票】

第907章 907:医家就是这样的【求月票】

第907章 907:医家就是这样的【求月票】

沈棠真没听过比这还要炸裂的回答。

“五年?天天如此吗?”

有林风和北啾前车之鉴,沈棠也摸清套路,董老应该是误打误撞开启医家圣殿。

只是她没想到医家圣殿如此严苛。

五年,硬生生考了五年!

同一个枯燥梦境重复一千八百多遍!

董老心再大也该意识到不对啊。

一时,沈棠不知该说董老嘴巴严还是说他社交封闭,这么多年愣没透露口风。

“倒也不是天天如此。”董老医师解释道,“每隔十天都有一日是做别的梦。”

他觉得这种无用梦境很浪费时间。

白日想不通的问题,他可以在梦中继续琢磨,学习成果记得格外牢固,现实中就不一样了。现实中的身体衰老年迈,眼睛模糊耳朵背,精力和体力不如盛年充沛,记忆力衰退,思维也比不上医馆的年轻人。他对这种状态深感无力,生老病死,无人例外。

相较之下,梦中状态更让他流连。

在梦中,他的灵魂可以暂时脱离这具由内而外散发衰老腐朽的肉躯,获得自由。

沈棠:“……十天还给休息一天?”

她差点不知道该从哪里开始吐槽。

“呵呵,医家圣殿还怪好的……”

董老医师虽然是普通人,但医馆病患除了普通人,其他多是兵士,跟武胆武者接触不少。一听到“医家圣殿”四个字,直觉就告诉他,他莫名重返盛年怕是与此有关。

听说文气/武气能让人永葆青春,直到内息衰竭才会逐渐显露老态,他见过的文心文士/武胆武者就没一个真正老态龙钟的,不是青年便是中年。莫非,自己也——

董老医师低头看向自己右手。

紧绷、细致、无暇、有弹性,勃勃生机随着跳动的脉搏蔓延四肢百骸,仿佛此前的松弛暗沉皆是错觉。这只手比他记忆中盛年时期更稳健有力,再也没不受控制地手抖或者突然手麻。他有信心,不靠眼睛鼻子,这只手也能精准摸出各种药材名字和重量。

他怀揣着某种忐忑心情。

“沈君的意思是老夫也是文士了?”

沈棠摇头否认了他的猜测:“不是。”

董老医师心情微沉:“那是?”

“与其说是文士,倒不如说是医士。当然,此医士非彼医士。我个人觉得董老行医大半生,当个主任医师都绰绰有余。”沈棠调侃了一句,见董老医师似懂非懂,尽量用他能理解的话,“文心文士属文,武胆武者属武,您这种情况就属于医,独立于文武体系之外。可以简单认为医士就是文士武者,后者活跃战场朝堂,前者立足杏林。”

沈棠这么说,董老医师就懂了点儿。

“董老在梦中频繁被人考核,我猜测那应该是医家圣殿先贤英魂对你的考验。你最终通过了考验,医家圣殿大门为你而开。”沈棠还不忘吐槽,“就是太苛刻了点。”

董老医师做梦都未想过这种可能。

他不知道医家圣殿是什么,但从名字来看,也知道此处必是学医之人最高圣地。

一旁的孙子目瞪口呆听着这些。

年轻人,谁不羡慕文心文士/武胆武者?自家爷爷成了跟他们同等存在的医者?

他忍不住喃喃:“为什么我没有?”

少年没有修炼的根骨,不能成为文心文士,也当不了武胆武者,说不羡慕别人是不可能的。爷爷教导他不要好高骛远,脚踏实地学好他老人家一身本事,有一技之长。

哪怕到最后医术不上不下,也饿不死。

少年的心再度活泛起,眸光发亮。

董老医师也想到了这点。

年轻躯体的脑子就是好使,他脑中刚萌生这念头,安安静静缩在角落的记忆瞬间翻动,眨眼便找到答案:“因为还不够。”

沈棠也好奇:“什么不够?”

孙子也急切拉着他袖子。

“是孙儿医术还不够?”

董老医师叹气:“你治好多少人?”

他想起来第一次做梦的场景。

这么多年,他很少梦见当学徒的时光。

但那天却罕见梦到了,彼时的自己跟在隔壁老大娘身边,手中提着一串爹娘准备的腊肉、几条风干的鱼。老大娘腿脚有毛病,一到风雨天就隐隐作痛,故而步伐很慢。

她在他耳边絮絮叨叨叮嘱:【娃啊,上门之后,一定记得嘴甜,张嘴喊人要响亮,看到什么活儿你就去干,不要偷懒。你要将人当亲爹还要亲,人家才会教你真本事。你阿姊帮你打听过,他早几年死了儿子,一身本事没人学,你一定要机灵!懂不?】

少年的董老医师重重点头。

老大娘口中的“阿姊”是她闺女。

嫁给了镇子里的人家。

半年前,婆家隔壁搬来一个老医师。

两家走动多了,街坊邻里才知这个老医师是宫廷医署出来的,积蓄多,本事好,就是性格古怪。他在宫廷当差的时候,家中两个孙辈偶感风寒,被儿子请来的廉价庸医用错药,医死了。没多久,丧妻又丧子……

老医师轻易不给人看诊。

寂寞的时候也感慨膝下凄凉无人继承。

阿姊听说这事儿,推荐了董老医师。

于是,他就提着束脩来上门了。

老医师性格确实古怪难伺候。

董老医师毕恭毕敬伺候了数年,摆出给对方养老送终摔盆的架势,对方才松口,一边教一边带着他到处给人看诊,有免费的,有收费的,每次都让他在一旁好好看着。

他学得差不多的时候,老医师也走到尽头。最后半年都是在病榻度过的,整个人很虚弱,有什么都是躺床上口授。董老医师始终恭敬孝顺,擦背穿衣喂饭,亲力亲为。

某天,老医师突然精神奕奕。

不需要搀扶也能自己坐起,抬手招呼打水进来的徒弟,难得露出点儿笑意。

【道儿,来。】

【师父怎么起来了?】

董老医师将水盆放在一旁。

老医师冲他伸出手:【把脉。】

董老医师茫然又不解,仍依言照做。

老医师:【记住这个脉象。】

董老医师便觉得不太妙,心下咯噔。

他砰得一声跪在老医师的病榻前。

老医师紧紧抓着他的肩膀,力道之重不似绝脉之人,严肃道:【你记住了吗?】

【记、记住了!】

【牢牢记住它!】

说完这几个字,老医师仿佛泄气皮球,力道断崖式下跌,面上满是疲态,指挥董老医师将自己早就准备好的寿衣取来,穿上之后躺回去,平静接受即将到来的死亡。

半个时辰后,呼吸不再。

他替老医师处理了身后事,学成归家。因为出身贫寒,没有拿得出手的家世。连老医师也说他天赋不怎么样,这点三脚猫本事去宫廷官署当学徒都没人要。没富人上门找他看病,只有庶民,一开始没什么名气还只能自己去找病人,之后又辗转各地谋生。

多年之后,他不得不承认师父判断是对的,他的天赋确实有限,他唯一的优势就是活得长,见得多,阅历丰富,什么疑难杂症都碰到过。经验阅历弥补了那些不足。

上了年纪,医术也精湛了。

见惯人世百态,他突然就明白师父性格为何会那么古怪,不近人情,因为他们学的是医术,不是生死人肉白骨的仙术。再精湛的医术效果也有限,而世间多得是身患疾病却无财力的病患,自己虽有能力救治可也要谋生。只是,他的选择跟老师有所不同。

时常免穷苦庶民诊金,偶尔贴药。

他看着干瘦的孙子,叹气,愧疚,抚摸年幼懵懂的孙子:【日后不要学爷爷。】

对得起自己,但对不起家人。

原本可以让孩子过得更好一些,再不济也能多吃几顿饱饭,有个安稳的住处。

日子继续过得穷困潦倒。

某日,董老医师带着孙子赶路。

爷孙坐在路边树下歇脚。

他正擦着汗,道上来了个老态龙钟,严肃古板的老者,对方背着个药箱。董老医师觉得对方的脸有些熟悉,但又实在想不起来。毕竟,距离他少年已过去三四十年。

老者也是行医的。

他问:【后生,行医几年了?】

董老医师听到“后生”这个称呼,有些哭笑不得,他们俩站在一起,谁更老还说不定呢,嘴上道:【得有三十四年了吧。】

十七岁拜师,五年学徒,五年学艺。

自那之后,已有三十四年光阴。

老者笑了笑道:【老夫这里有一门绝学,只是门下凋敝多年,没个徒子徒孙。今日看你有缘,要不要继承老夫衣钵?】

董老医师愣了愣:【传衣钵?】

跟着失笑:【老丈莫要戏耍于人,老朽跟你站一块儿,还要称呼你一声‘弟弟’,你得喊老朽一声‘老哥哥’。传衣钵也要寻个年轻后生,找半截身子能入土的作甚?】

他们谁先入土真不好说哦。

老者被拒绝却没丝毫生气的意思,道:【谁说你半截身子入土了?老夫能看相,观你的面相,是个长寿的,来得及。】

董老医师见他神色认真,下意识想起当年师父临终前的模样,第二次拒绝也不忍再说出口。他误以为老者也跟他师父一样,老者似乎能看穿他的心思,登时哈哈大笑。

董老医师道:【老丈笑甚?】

老者道:【你日后便知。】

董老医师:【……】

老者又问:【你行医三十四年,你可还记得自己这辈子一共医治过多少人?】

董老医师摇头:【如何能记得?】

太多了,他记不清了。

老者对这个答案却很满意:【老夫这门绝学,没潜心学习五年,随人看诊五年,独自行医五年,医治病患上千,不可学。】

董老医师显然符合所有条件。

听到这些学习条件,董老医师心情更复杂,忍不住揶揄调侃:【有这十五年功夫下去,何人不良医?有天赋的,都能自立一派。老丈绝学门槛高,难怪门下凋敝。】

老者笑道:【你日后便会明白。】

董老医师问:【明白什么?】

【生死人,肉白骨,有何不可!】

老者说完就刮起了怪风,吹得人睁不开眼,董老医师抬手遮住眼前,待风止,身边哪里还有老者的身影?这惊悚一幕让董老医师从梦中惊醒,后知后觉想起来——

老者的面孔,可不就是他师父?

【莫非是大限将至?】

董老医师喝了口凉茶看着窗外乌黑夜色,他都多少年没梦到老人家了,这把年纪梦到早就逝去的故人,不是啥好征兆啊。

只是等了几个月,身体如旧。

每天晚上开始做怪梦。

白日看过的医术病案都会出现在梦中。

桌上还会出现教考的书简。

一开始都是简单的药材名字、药性、药效、药理,之后考每种药材相关的方剂和应用,或者给一个大致作用,让他写出至少多少种类似的药材,各种脉象经络穴位……

这些都还算简单。

更麻烦的是各种医书记载。

这些可都是可遇不可求的好东西。

董老医师可以肯定地说,即便是医署库房都没这些题目考得全面,更别说之后还有各种脉案疾病,询问他如何诊断,如何治理,如何开方,包含内外妇科小儿……

题目还从望闻问切不同方向切入。

传统的师徒传承哪里有这么规范啊?

董老医师看病可以,考试抓瞎。

除了一开始还能游刃有余,之后次次挂科,这让他的老脸挂不住。每次梦里考完,白天去查资料,看医书,没有答案先留着,有答案就拿问题去为难医馆的学徒……

他不是不知道学徒看了他害怕。

但这有什么?

学医不都这样吗?连他的脸色都害怕,连这些问题都不知,日后如何救死扶伤?

孙子听得脸都白了。

沈棠咋舌:“潜心学习五年,随人看诊五年,独自行医五年,医治病患上千……比想象中还要苛刻……十五年起步啊?”

按照董老医师的意思,医家入行必须先满足这些条件,再通过梦中折磨人的考试,然后才能拿到医家颁发的资格证,有了正式修行的资格,未来成就全看个人造化。

这还只是最基础的入门!

医家修行方式就是行医,行医过程,医士达到修炼瓶颈还要进行阶段性考核,考核通过才能突破瓶颈,继续往下精进……

饶是褚曜也听麻了。

董老医师却觉得很合理。

“杀十人容易,救一人困难。”

他想起来自己通过考核的那个夜晚,老者现身笑着恭喜自己,还道:【我们医家就是这样的,不似别家那么不挑嘴。】

|ω`)

|ω`)

1号到7号都是月票双倍,求保底月票

文中老中医临终前让学生摸自己的绝脉是真实例子,这种一脉相承,真的让人触动。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