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顽贼 > 第四百零一章 螺旋上升

顽贼 第四百零一章 螺旋上升

作者:夺鹿侯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0-21 11:10:54

第四百零一章 螺旋上升

顽贼

随着对天花免疫的汉军入驻,被死亡阴云笼罩的八角城得以恢复。

主持防疫的是个年轻人,名叫常庙生,刘承宗离开军队时曾在老君集露宿一晚,后来这个小娃跑到黑龙山逃难被收留,有时跟着刘向禹、有时跟着刘承运。

因为元帅府认识到病菌感染的先驱是刘承运,早在延安起事阶段决战李卑,他就认识到肚皮破开的伤兵需要安置在空旷、无人的隔离营救治,能增加生存几率。

当时只有十二三岁的常庙生就已经在承运身边打下手了。

所以尽管常庙生没打过仗,但在防疫方面可能是元帅府认识最深刻的人。

如今在八角城,他使用的仍然是刘承运故智,将患病的汉蒙士兵视天花趋势、并发症程度分区驻扎,在城内遍洒石灰,安排人手将城外尸首焚烧掩埋。

察哈尔人对焚烧尸体并不抵触,实际上作为跟大明的敌人,他们跟金国一样,很清楚明军的首级功政策。

打仗死了人,能用钩镰枪带走就用钩镰枪带走,带不走就烧了、绑石头扔河里。

不论如何只要不留下尸体,都可以。

所以对常庙生来说,焚烧尸体最大的阻碍,在于需要派不少士兵,禁止蒙古士兵去捡舍利子。

刘承宗带额哲进八角城时,城外西南角就在烧人,二十多人一块烧,木架子堆得像城墙一样高,几百个蒙古兵在外圈围着装和尚念经,可壮观了。

烧完了不光会有舍利子,这么多人保不齐谁有个假牙啥的,有些金子银子铜子,万一有人从前被佛朗机打过,烧出来个铁子也不足为奇。

不论如何,死亡的尸首得以收敛,患病的牧兵得到医治,即使不治身亡,也能被人抬出城外妥善处理安葬,人们对天花的恐慌情绪正在缓缓褪去。

留下的更多是对前途未卜的不安。

林丹汗勉强在榻上盘腿坐好,尽管他极力控制,还是无法让这具病入膏肓的身体保持大汗的威严。

不过这并不重要。

随着长达数年的战争终于落下帷幕,他已经在这场战争里失去了太多,早就没有什么威严了,空荡荡的架子,在这一刻崩塌也无所谓。

木炭噼啪轻响在不远处传来,帐房里有火在烧,熬药让空气里都透着苦味,更远的地方传来噼啪的爆竹声,在城里。

林丹汗的身子向床榻的角落艰难地缩了缩,剧痛扯动着他的全身,在他漫长的一生里从未如此乏力,闭上眼睛再睁开,再重新闭上眼睛。

他的眼前并非一片黑暗,只是没有颜色、没有感知,这种感觉很怪,就好像把手伸出去张开一样,他没有眼睛了。

这让他对外界声音产生过分的敏感与担忧,惊声问道:“那是什么声音?”

帐房里几个熬药的医生面面相觑,谁也不知道这位病入膏肓的大汗在说什么,

直到他问了好几遍,一次比一次急,医生们才从外面喊来个图台吉的随从,答道:“大汗,是大元帅带着额哲进城了。”

林丹汗面色大变:“别让额哲过来!”

刘承宗来看来染上天花,那是该着姓刘的命窘,可不能害了自己儿子。

这倒是让图台吉的侍从很难办,他心说自己在元帅府只是屯田中旅右察哈尔营的参将护兵管队,那大元帅刘承宗想干啥,别说自己管不了,就连图台吉也管不了啊。

回应大汗的只有沉默。

这位护兵管队左思右想,寻思大汗反正看不见他是谁,再左看看、右看看,帐里都是些不懂蒙古言语的汉人医生,面面相觑之下,最后打了哈欠,一步一步退出汗帐。

任由大汗在里头骂骂咧咧。

爆竹声由远及近,很快一手按腰刀一手牵额哲的刘承宗就走到了汗帐门口。

他把额哲交给图台吉,叮嘱道:“一会进帐,你带额哲进门别往里走别下帘,刀子去通报,就说我来了。”

图台吉格外慎重,天花对他们这些出过痘的人毫无危险,但是对额哲来说就像闯九死一生的地雷阵。

而对他们这些人来说,进八角城同样有风险,那就是瘟疫,这座城里死过太多人了。

图台吉闻言重重点头,连忙蹲下身给小家伙收拾衣裳。

额哲脸上被刘狮子裹了面巾,身上也裹着不透气的棉布袍子,闷得小脸儿红透。

刘承宗只在帐外站了一会,听见戴道子在里面说话,确认虎墩兔已经知道他过来的消息,便抬腿入帐,身后便有护兵提交椅上前,摆在床榻数步之外。

让人通报只是礼貌,刘承宗觉得八角城是自己的地盘,没有任何地方是他不能进的。

汗帐圆顶投下一片光亮,刘承宗坐在阴影里,看着光圈另一边榻上把握不好方向、将脸面扭向另一侧的林丹汗,开口道:“你感觉怎么样?”

林丹汗听见他的声音,扭过脸来,又听见戴道子的翻译,眉头不由得皱了皱,但很快又自己释怀了,没有给出正面回答,只是摇头,缓慢地说道:“我身边都是你的医生,你应该比我更清楚……南朝小王,真没想到以这幅模样见到你,额哲在哪?”

戴道子在翻译上表现得很谨慎,但在刘承宗的眼神示意下还是有什么说什么。

好在他并没有看见刘承宗脸上有什么愠怒之色,恰恰相反,刘狮子咧嘴无声地笑了笑,才开口道:“额哲在门口,他被保护的很好,不会染上天花。”

听见这句话,林丹汗向另一个方向看了看,似乎想要看看额哲,不过片刻后他又苦恼地闭起眼睛,脸上的表情快速变换,时而恼怒、时而难过,最后又充满不舍与哀求,低声问道:“我还能活多久?”

刘承宗也不知道这个问题该怎么回答,即使以他相对麻木的人性,也很难直截了当的告诉林丹汗:我看你这会挺精神,多半是回光返照了。

他只能说:“我们出来争天夺地,壮志难酬,在所难免。”

大汗脸上露出愠色,你奶奶的,合着要上天的不是你,把在所难免说得云淡风轻。

搁以前他肯定要跟刘承宗吵一架,然后再打仗,但如今他很清楚,自己时间不多,便也不在乎这些了。

就听刘承宗问道:“你还要什么未了心愿,像走得风光一点,或是找人给你写几篇文章,名传后世,能帮你的,我尽量帮忙。”

林丹汗含糊不清地说了几个词,戴道子道:“大帅,他说蒙古和额哲。”

刘承宗不禁笑骂出一句:“这要求太大了,我恐怕帮不上忙,我只能保额哲一世衣食无忧,但北元汗位,他不能继承了。”

林丹汗脸上并无意外之色,或许是失去的东西太多,人已经麻木了,他格外冷静地问道:“你想要蒙古?我可以给你,给你北元传国玉玺。”

“你给不给我又有什么区别呢?前些日子,卫拉特的准噶尔台吉还说要帮我造势,让草原的和尚们指认我是成吉思汗转世,我发现你们都把事情想的很幼稚。”

刘承宗摇摇头:“蒙古的历史太短了,以至于你们不明白,是达官贵人们需要你支持他们已经占有的土地财产,所以你才有正统。”

“你的祖先成吉思汗小小酋长,我们的太祖皇帝一介布衣,他们有什么正统占有天下?这不是一个名号、一方印玺,就能取得的,正统。”

刘狮子不屑地笑了笑:“那只是常年和平之下不切实际的幻想。”

“和平?”

林丹汗听到这个词不禁哈哈大笑,嘲讽道:“继位以来,就被你们称作穷饿之虏,我就不知道什么是和平。”

“是。”刘狮子从谏如流,立即认错:“你说得对,我考虑的不够周全,只要足够弱小,也会产生这种不切实际的幻想。”

林丹汗太想骂人了。

但刘承宗没有给他骂人的机会,只是自顾自道:“这片土地每经二三百年便遭逢大乱,每个王朝都有上升时刻与衰弱之时。”

林丹汗心里急啊,我他妈都时日无多,你给我讲这些有什么用。

就听刘承宗继续道:“所有的上升时期,都要经历一场巨大的战争,击垮最大的外敌,为国家赢得和平,然后国家良将辈出、能臣遍地,人们便以为是国运来了。”

“但上升不是真上升,衰弱也不是真衰弱。”

林丹汗明显听出,在刘承宗说的这个故事里的角色是大明,而被击垮的就是北元,这让他对刘狮子接下来的话有了一点兴趣,问道:“上升不是真上升,衰弱不是真衰弱,什么意思?”

“上升期的人们宽容而幼稚,对万物灵长的残忍一无所知,误以为天命在我,将一切归结于自我,以至于忘记上升期是祖先用惨烈战争换来的。”

刘承宗道:“你找个乞丐要一口吃的,他会为那口吃的杀了你;而一个腰缠万贯的人,能毫不犹豫地用饭喂狗。”

“汉时的人们认为自己比秦强,唐时的人们认为自己比汉强,到了大明,又觉得远迈汉唐了,却不知这是立国之初百废俱兴,但凡不打仗,一切都会平稳发展,自然百业兴隆,万物俱贱,这只是自然规律,不是什么昭昭天命。”

“更何况国家在上升期是会犯错的,而且会不停地犯错,因为人们宽容嘛,很多时候人们根本不知道出错了。”

“可惜,土地是有限的。”刘承宗话锋一转:“当土地承载力到达极限,人们还在不停犯错,衰弱时期就来了,而在这时,就由不得人犯错了,只能开始改错。”

“别误会,我说的是大明的张居正,不是北元的你。”

刘承宗笑了一声,继续道:“有些错改掉了,有些错改不掉,后面继续犯错,越犯越多,也继续改错,越改越错,直到今天。”

“土地和人的矛盾到了极限,官与民的矛盾到了极限,地主和农民的矛盾到了极限,将领和士兵的矛盾到了极限,不公平也到了极限,嘣!”

林丹汗听着刘承宗这些话,尽管这些话字字句句说的都是大明,可在他心里却字字句句说的都是北元。

尽管他从未自这个角度考虑过问题,听起来却格外地有道理,只不过在他心里,北元最大的矛盾,是大汗和台吉们的矛盾。

他也是想要改错,可越改越错,自己想做什么,事情就往他所想要的反方向发展,直至今日,终于不可挽回。

刘承宗说到这,顿了顿,道:“你的汗号也是成吉思汗,它又能给你带来什么,不过众叛亲离,传国玉玺,也只是一块石头……我是来改错的,都什么年代了,蒙古还玩九品中正那套呢。”

听着戴道子的翻译,林丹汗表情复杂,生在蒙古继位大汗的他,在认知上跟刘承宗完全是两个层面,根本无法沟通。

听刘承宗的意思是打算削平贵族,他妈的牧民懂个屁,别说领兵打仗、认不认字的问题了,绝大多数人连个姓名都没有,你削平贵族除了自断手脚,还有什么意义?

你就算任命官吏,官吏也要从贵族里挑选啊。

说不通的。uu看书

林丹汗也不在乎跟刘狮子抬杠的事,只是道:“你说的那是南朝情况,在北边不同……我走以后,北元会如何,额哲会如何?”

都退到青海了,哪儿还有北元啊。

刘狮子更愿意从蒙古这个范围来说这件事,他回答道:“如果一切顺利,蒙古,会像匈奴一样,南北合一,让它成为我们后世子孙的一个文化符号,也只是这些。”

林丹汗缓缓低头,情绪低落:“真难过啊,看来……你帮不上我什么忙了,我也拦不住你,我只有一个请求。”

“你说。”

“我死以后,你要收养额哲,他叫你一声父亲,你要待他像待儿子一般,万不能让他落入漠北、漠西与金国之手,如果你也斗不过金国汗,除了你。”

林丹汗顿了顿:“恐怕人人都想让他做大汗,在你这里,总能衣食无忧享太平。”

“我答应你。”

刘承宗郑重点头:“如果你死了,我会像汉武皇帝待休屠王子金日一般,对待额哲。”

------题外话------

晚上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