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顽贼 > 第603章 六花

顽贼 第603章 六花

作者:夺鹿侯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0-21 11:10:54

第603章 六花

渭河北岸。

正当杨国栋部骑兵以打倒番击溃滇兵,一队队宁夏边军精锐也在同时渡过渭河。

领军者是曹文耀。

就在一个时辰之前,巡营的曹鼎蛟被李汝珪射杀,曹文诏闻讯暴怒,当即命四军拔营,要夜晚强攻宝鸡城。

曹文耀含泪死谏,都没劝阻住暴怒之下的曹文诏,好在左良玉一封书信送来,建议曹文诏攻打北岸的元帅军,这才让曹文诏的怒火有了释放的方向。

其实谁都知道,这种亲族阵亡的恼怒一旦烧起来,任何人、任何事都无法将之浇熄。

毕竟不论付出任何代价,都无法挽回曹鼎蛟死于袭杀的性命,因此一切忿怒都是无能狂怒。

冤有头债有主。

曹文诏并不是一定要进攻宝鸡城。

因为他对与侄子曹鼎蛟的死,只知道杀人者名为李汝珪。

除了一支刻着延安李汝珪的响箭,他什么都不知道。

曹鼎蛟的亲随,说李汝珪隶属于左良玉援剿军的参将罗岱。

曹文诏一度也认为李汝珪是罗岱的部将,只是脑补了一出,剿贼军官临阵倒戈叛变的故事。

曹文诏这么想并不离谱,真正离谱的是‘军官临阵倒戈叛变’的事,在这个时代很常见,常见到他觉得发生这种事很正常。

但左良玉的书信,显然洗清了罗岱的嫌疑——罗岱也被这个李汝珪用阴险手段射杀了。

曹文诏需要的只是一个泄愤的方向。

至于这个方向是东边还是北边,无所谓。

最重要的是,对曹文诏来说,这场战役完全是赶鸭子上架的被动作战,任何时机都不是好时机。

在一切坏时机的基础之上,每时每刻,都是最好的时机,这一刻发动战役,一定比下一刻发动战役更好。

今夜出击,就胜过明日出击。

因为他的军队已经被杨承祖烧营、李汝珪夜袭,折腾得苦不堪言、疲于应付,天亮后的状态只能更差。

曹文耀统率的精兵两千余骑,这些人是从宁夏四营中拣选出十九个大队,都是选锋。

选锋是军队里的老传统,最迟出现在的汉代,并且一直延续,后来叫尖刀。

而在明代,一个营五六个司,第一司就是选锋司;每司下面四五个百总局,第一局就是选锋局;局下俩管队,第一队就是选锋队。

同时也有一些将领把精锐选出来做家丁,也叫选锋。

曹文诏的计划是以选锋马队做先锋,渡过渭河搜寻刘承宗的军营;同时自己率余下军队在渭河南岸准备,一旦选锋在北岸找到营地所在,扑上去撕开缺口,大队随即渡河跟进。

但曹文耀……走错路了。

他走的是渭河北岸的千河西岸,也就是他们白天驻营的山林外塬地,刘承宗在东岸呢。

曹文耀是这么想的,西边的营地被烧了,这边肯定有元帅军的踪迹,没准刘承宗就在这边。

结果自然扑了个空。

就在他率精兵于塬地上搜集刘承宗的踪迹时,东南边的战场上,张献忠与师襄率军,已经取得巨大战果。

先是杨国栋用打倒番冲垮了两营滇兵,张云起和李祖德所率旗军也没出大乱子,反倒是与其对敌的滇兵因身后溃败,军心不稳,随即出现溃逃。

此消彼长之下,数千滇兵溃不成军,在夜幕下向西奔逃。

就连龙在田也稳不住军队,匆匆率两千滇军骑兵护着四头战象向西退去。

龙在田倒是不想退,心里也不服气,但局面由不得他不退,毕竟四头象爷在这儿呢。

己方军队结阵对敌的时候,四头战象就是己方士兵的保护神,碾压敌军的神兵利器。

但己方溃败,还是在夜晚看不清人儿的情况下,四头战象就是天下无敌的绞肉机,踩起来自己人也不含糊。

这倒不能怪大象,毕竟这种情况下,人都控制不住自己了,反倒要求大象控制住自己,明显强象所难。

好在艾万年的延绥军及时抵达战场。

延绥镇的步营稳住溃败势头,马队出营进一步阻止杨国栋部的进攻,像惊涛骇浪中的磐石,给予龙在田重新整军的机会。

面对足够精锐的延绥镇兵,杨国栋试着强冲了两阵营地,见没能将之冲动,便下令马队逐步后撤,一面在后头重新整军立阵,一边派出两队马兵,支援身后乱战中的张云起、李祖德。

其实他很生气,如果张、李二营的旗军能借着刚才滇兵溃势,一举将其面前之敌击溃,三营合力,就算三千延绥镇兵抵达战场,也只能在立营未稳的情况下被冲垮。

但很遗憾,那俩货……杨国栋也不知道该咋说,究竟是反应慢,还是能力差,总之,他都快把敌军打穿了,那俩营还在那跟最初的对手相面呢。

随着龙在田与艾万年稳住阵线,将整支军队借着败退重新调整布防方向,两支军队都逐渐撤出,收拢伤兵、败兵,一东一西地遥遥列阵对峙。

眼见情况稳定,杨国栋奔马中军,对师襄抱拳道:“旅帅,再打一阵,我们刚才至少打残他们一个营,就算他们有援军,我军也兵力占优。”

师襄瞪大眼睛,惊喜道:“杨将军,还能再打一次倒番?”

杨国栋本来心里是很不爽的,但听了师襄这话,就好像打倒番是个十分了不得的才能一般,心里顿时顺气许多,扬起脸道:“旅帅不要说再打一次,就算再打十次,我部健儿也打得了!”

他这话还真不是吹牛。

杨国栋部下有不少脱伍边军,单兵素质和组织纪律都比较强,但刚落草的时候也是被官军到处撵着打。

因为一方面没重火力、另一方面随着流窜作战,现有的军器损耗、战马倒毙,战斗力缓慢下滑。

为了避免被击溃,他在流动作战的过程中,跟李自成做出了同样的选择,只练打倒番。

练这个不是为了击溃敌军,而是为了避免被击溃。

其实就是在军中经过长久训练打倒番,凝聚出一种共识:这不是溃退,而是打倒番的准备。

这个战术其实在古代就是很普通的诈败,只是到了明代,因为战场兵器改变,使这一战术有了更强的可操作性。

因为火器时代来了,移动缓慢、部署时间长的火炮,使打倒番有了躲避火炮、拉扯敌军步炮脱节的可能。

打倒番对杨国栋来说是拿手好戏。

“非常好,待战事得胜,在下亲自去向大帅给杨将军表功,不过二次进攻,先不要急。”

师襄安抚求战心切的杨国栋,胸有成竹道:“眼下敌军更急,师某以为今夜必然还有一战,将军且先教麾下健儿歇息片刻,受伤的先退下来该包扎包扎,只待敌军来攻便是。”

杨国栋听了这话,稍显疑惑:“旅帅这么确定?”

倒是张献忠在一边一脸嫌弃地用小拇指挖耳朵,末了把耳屎弹飞,扯了绿发巾挠着脑袋鼻子不是鼻子眼不眼,心说师襄这个鸟人啊!

今夜敌军必然再度来攻,是老子的判断,你他妈拿去就用,装了个**。

师襄有一种谜一般的从容。

尽管张献忠当时没跟他说判断明军夜间会再度进攻的原因,但他不慌,只是目光坚定地看向杨国栋,道:“张部堂的判断也是如此。”

好个无耻之徒!

张献忠瞟了师襄一眼,却见师襄神色刹那变化,高深莫测转眼变成讨好的笑,无奈地轻轻吹出口气,摇头对杨国栋道:“敌我在明,大帅在暗,明军不敢拖。”

师襄紧跟着补充道:“部堂所言极是!”

杨国栋像吃了颗定心丸,对二人拱手道:“受教了,那卑职便回去领军,歇息片刻,稍后露个破绽,引敌军来攻。”

其实这会最着急的人,是宝鸡城里的罗汝才。

罗汝才也挺忙,出北门帮李汝珪收拾了罗岱的兵,收兵回城,又忙着安置跟着李汝珪跑出来的二百多个明军迷糊蛋,分配到各个大队收押看管。

随后城东这边又打得热火朝天,他再度点起兵马在城门聚集,自己站在城头,只待合适时机一声号炮就杀出去。

结果眼看着杨国栋把敌军击溃,他在东城门楼攥着火把都快凑到炮门上了,两军不打了。

“倒是接着打,别停啊!”

咋说呢,罗汝才在城里调动人马挺忙。

他从一开始,就没打算从东边出城打左良玉,还是想袭击西边的宁夏军。

一方面是因为宁夏军也在调动,那边的四营人马像一条线一样铺向渭河南岸,罗汝才就打算再夜袭他们一下。

东边一溃,咱混在溃军里冲向西边,保准让他们再上个当!

谁说一样的招数不能让人上当两次?

就是完全一样的招数,才会让人上当两次。

因为骗子不会这么蠢,友军才会这么蠢,所以八成是真的。

另一方面,则是左良玉的防守始终严密,袭击不易得手。

所以罗汝才今天夜里就没打算干别的事儿,先把宁夏军吓成精神病再说。

结果东边的攻势一停,他快被气死了。

不过也因为双方偃旗息鼓,宝鸡塬上倒是在今夜难得有了片刻宁静。

而在这悄无声息的宁静夜空下,曹文耀率精骑两千,遍巡千河西岸,没找到刘承宗的踪迹,这才打定主意渡过千河,向东岸搜寻刘承宗的主力军。

曹文耀不辞辛苦,为的是心里稳操胜券。

他判断如果刘承宗的军队真在千河东岸,那么他的进军路线,刚好能避过刘承宗大营防守严密的正面,便于自侧面、甚至是背面发起袭击。

带着这样的想法,曹文耀一路尽量从北边走,向东南方向搜寻,很快就找到了刘承宗率军南下的路。

几条自北向南半里宽的路,沿途荒草都被踏平、黄土都被踩实,都不需要用眼睛看,在荒野中进行的军兵一脚踏上去,就能察觉到脚感不对。

他们顺着这条路向南,没走多远就看见了刘承宗的营地。

太显眼了,离营一里地,就有军兵每隔五十步布置篝火,星星点点的篝火阵覆盖了方圆七八里地,摇曳的火光不说将旷野照得灯火通明,却也足够让兵马无法潜越。

这壮景直将曹文耀看得发愣,倒吸一口凉气,喃喃道:“这是个多大的营地?”

他身边的选锋军官无法给出回答,没有人见过这么大的营地。

人们看向篝火环围中的一片黑暗,像受惊的小兔望向巨兽的血盆大口,但不同之处在于,他们眼神中除了恐惧,还有更多的兴奋与浓烈的战意。

这一朝斩将夺旗,冲翻如此巨大的营地……不,这不是营地,这是汗庭,刘承宗一定就在这儿。

阵斩汗王,为天朝除一心腹大患,就在今夜!

曹文耀转过头,指派了两名百总,道:“回报曹帅,找到刘承宗了!”

两名百总抱拳领命,牵马飞奔,兜出大圈子原路返回,将寻到刘承宗主力所在的消息回报给渭河南岸的曹文诏。

借着这个时间,曹文耀召集麾下十七名选锋百总,游曳于营地外围三四里,探查地形、寻觅沟渠矮山,随即制定出稳妥的战术。

“三个方向,兵分六股,两批压上去。”

营地内一片漆黑,曹文耀判断元帅军都在睡觉,看来刘承宗的计划是主力养精蓄锐,明早进攻疲惫一宿的明军。

如果没有今晚的夜袭,恐怕明早他们陈布于渭河南岸的大军凶多吉少。

不过既然他们来了,情况便大有不同,夜袭的得手机会很大。

即便如此,曹文耀担心营内布防严整,集中进攻万一撞在土墙上,便会功亏一篑。

因此他还是决定将军兵分为两批、六股,分别投入三个方向:“两队突击、两队支援、两队后备,若攻势不利,则三面哪面得利,支援预备便齐攻哪面。”

“起火、飞礞炮都备好了,分散三面,听炮声一齐进击,放起火为南面军队指明方向。”

万事俱备,曹文耀麾下马兵分做三个大队,牵马疾走,自外围奔向元帅军大营三面,做好总攻准备。

片刻后,作为号炮的飞礞炮在大营北面炸响,随即数支起火自营地北、东、西三面曳着尖啸飞向夜空,数以千计的精锐马兵同时自营地外围发起突击。

轰踏的马蹄转眼冲过数百步距离,营内值夜的元帅军吹响号角,一时间营地大乱。

各级军官慌张的呼喝声汇成一片嘈杂,仅有少量值夜军兵披甲上阵,更多人根本来不及清醒,就提刀掌矛投入防御战。

但这点防御不过杯水车薪,他们甚至还没跃马扬刀冲入营内的骑兵多,不过支应片刻,便只能仰仗营内横七竖八的战车作为掩体,退入其中躲避奔踏的马蹄,被人围在里面兜圈放箭。

马背上的曹文耀都要乐疯了,他是万万没想到刘承宗的本部大营居然连壕沟都没修,仅有些许战车作为临时工事,他连忙命家丁传令,道:“快告诉东西两面援军、后备,我这边敌军兵力空虚,容易攻破!”

但他的家丁还没跑远,东西两边的传令骑兵就都跑过来了。

“将军,西边守备空虚,敌军已被我等压入车垒!”

“将军,东边守备空虚,敌军已向西边奔逃,可一战而定!”

曹文耀迷糊了,三面都占优势?

刘承宗该不会立了个空营吧?

就在这时,有冲向南边的骑兵像见了鬼一般亡命跑来,离曹文耀还隔着数十步,便大喊道:“将军,里面,里面还有个大营地,马军结阵杀出来了,披甲的!”

曹文耀当即被吓得须发皆张,瞪大眼睛望向南边,只听见黑暗中轰踏的马蹄声越来越近,让他不禁下令家丁吹响喇叭招呼撤退。

“他妈的,小营包大营,这是李靖的六花阵,撤,快撤!”(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